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樊小农 王舒 +7 位作者 李雅洁 刘健 钱宇斐 张亚男 魏媛媛 张雪 武慧群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 s、60 s、180 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 s、60 s、180 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方法刺激"水沟"穴,以脑血流量为效应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析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综合分析不同针刺手法作用于"水沟"穴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针刺效应受针刺频率、时间以及它们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其中,针刺时间影响作用最大。尽可能长时间地应用最快频率针刺,可取得最佳针刺效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的操作是快频率、足够长时间的针刺(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可取得最佳效应。此法是"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关系 针灸 醒脑开窍 水沟 大鼠 Wistar 脑缺血
下载PDF
电针水沟穴抗轻、中度休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立新 史慧妍 +5 位作者 常文秀 寿松涛 赵红 刘新桥 杨锡燕 牛红月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抗轻、中度休克的作用。方法:采用3中心分层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138例)、西药组(138例)。西药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针药组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电针水沟穴,观察治疗6小时后的疗效。结...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抗轻、中度休克的作用。方法:采用3中心分层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138例)、西药组(138例)。西药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针药组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电针水沟穴,观察治疗6小时后的疗效。结果:针药组可即刻升高血压,升压起效时间早于西药组(P<0.001)。针药组显效率为52.9%,高于西药组的18.1%(P<0.001)。结论:在西药基础上电针水沟穴治疗轻、中度休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水沟 休克/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百会、水沟、神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赖新生 黄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9-563,共5页
目的比较百会、水沟、神门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相对特异性。方法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治以常规穴位针刺,在A组基础上B组加用百会、C组加用水沟,D组加用神门,E组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3穴。治疗前后均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 目的比较百会、水沟、神门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相对特异性。方法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治以常规穴位针刺,在A组基础上B组加用百会、C组加用水沟,D组加用神门,E组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3穴。治疗前后均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运用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社会功能活动调查等量表进行测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百会、神门能够改善VD患者记忆、定向、反应、固执、恍惚等方面的症状,百会长于帮助患者理解、计算、适应社会;水沟则偏重于针对VD患者喜睡嗜卧、反应迟钝、神思恍惚、记忆等症状的改善;百会、水沟、神门3穴联合运用,对于VD患者的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有着较为全面的改善。结论百会、水沟、神门3穴在改善VD患者临床症状和智力水平方面各有其相对特异性,3穴联合运用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针灸疗法 百会 水沟 神门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中水沟穴作用探讨 被引量:99
4
作者 杜元灏 冀健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5-536,共2页
目的 :探讨水沟穴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文献及现代医学机理 ,对针刺水沟穴在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中风急症期可醒脑神、开清窍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调神作用为主 ,其作用机制 ,在于针... 目的 :探讨水沟穴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文献及现代医学机理 ,对针刺水沟穴在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中风急症期可醒脑神、开清窍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调神作用为主 ,其作用机制 ,在于针刺刺激了穴周的面神经、三叉神经分支 ,激活了三叉神经—脑血管系统 ,一方面兴奋脑神经元 ,另一方面 ,改善了脑血流。其刺激的量化标志就是流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 水沟穴 中风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素髎、水沟穴主治机理新释 被引量:11
5
作者 路玫 曹大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7-488,共2页
目的:对素髎、水沟穴的主治机理进行新的阐释。方法:以中医的藏象学说为中心,结合西医解剖学对素、水沟穴的主治机理进行分析。结果:不仅提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相互对应(外形的“复制”)的关系,而且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素、水沟穴以... 目的:对素髎、水沟穴的主治机理进行新的阐释。方法:以中医的藏象学说为中心,结合西医解剖学对素、水沟穴的主治机理进行分析。结果:不仅提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相互对应(外形的“复制”)的关系,而且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素、水沟穴以及周围(鼻尖、鼻中沟)某些奇穴具有相同主治作用的理由。结论:该思路对发现新的针灸治疗点及确定针刺的角度、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经络关系 素髎 水沟
下载PDF
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宋一萍 杨伟 +1 位作者 郭红梅 韩彦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6例)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以水沟穴为主,配合鲁米那肌肉注射、安定静脉推注;药物组(34例)单纯采用肌肉注射鲁米那、安定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疗效、止...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6例)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以水沟穴为主,配合鲁米那肌肉注射、安定静脉推注;药物组(34例)单纯采用肌肉注射鲁米那、安定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疗效、止惊起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6.1%,优于药物组的79.4%;在止惊起效时间上,针药组明显短于药物组(P<0.01),且针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肌肉注射鲁米那、静脉推注安定治疗热性惊厥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发热性/针灸疗法 醒脑开窍 水沟 针药并用
下载PDF
张家维教授临床运用素髎穴经验撷要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晓军 张家维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7-789,共3页
素髎为督脉第25个腧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鼻疾。张家维教授根据古代医籍有关素髎功效的记载,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扩大了素髎穴的临床运用,并配合独特的飞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面部三病症及一些下焦病症,应手取效。
关键词 素髎 刺法 @张家维
下载PDF
鼻三针配合素髎放血治疗酒糟鼻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田静 金泽 +2 位作者 陈晨 王雨晴 蔡硕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鼻三针配合素髎放血治疗酒糟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酒糟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鼻三针配合素髎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鼻三针配合素髎放血治疗酒糟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酒糟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鼻三针配合素髎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3、4星期后皮损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4星期后皮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三针配合素髎放血是一种治疗酒糟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酒糟鼻 鼻三针 素髎 放血疗法
下载PDF
针刺水沟穴干预治疗急诊抽搐休克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华林 郭杰 陈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水沟穴治疗急诊抽搐昏迷休克 ,为安全而有效的开展急救针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针刺水沟穴和安定注射两种方法 ,比较镇静止惊抗休克效果。结果 :6 8例即效 ,14例显效 ,2例无效。结论 :通过观察 。
关键词 休克 针灸疗法 抽搐 水沟穴 急诊 治疗
下载PDF
水沟穴古代文献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岩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9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水沟穴古代文献的整理,总结出水沟穴的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4版)收录的1000部书籍为检索范围,对水沟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配伍主治病证、刺灸方法、刺激量等进行系统、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结果总结出关于水沟... 目的通过对水沟穴古代文献的整理,总结出水沟穴的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4版)收录的1000部书籍为检索范围,对水沟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配伍主治病证、刺灸方法、刺激量等进行系统、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结果总结出关于水沟穴主治应用条文425条,涉及171部古籍,水沟穴配伍的使用频次为240次,与水沟穴配伍的腧穴共计109个。结论配伍前10位的穴位为合谷、百会、足三里、上星、承浆、气海、颊车、风府、中脘、委中。常用的针刺深度为刺4分,常用的灸量为灸3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沟 文献研究 针刺穴位 穴位配伍 针刺深度 灸法
下载PDF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Angiogenesis in Mice with Cerebral Ischemia by Inhibiting miR-7
11
作者 YU Qian SHU Shi +7 位作者 JU Xin-yao PENG Wei REN Xue-qi SI Shu-han SONG Shi-zhen XIE Xue-yun FANG Bang-jiang ZHOU S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43-550,共8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giogenesis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EA)at Shuigou acupoint(GV 26)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and explore the value of miRNA-7(miR-7)in it.Methods First,48 mice were randomly di...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giogenesis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EA)at Shuigou acupoint(GV 26)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and explore the value of miRNA-7(miR-7)in it.Methods First,48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model,and EA treatment groups.Then 9 mice were divided into carrier control group,miR-7 knockout group and miR-7 overexpression group(n=3 each group).Finally,20 mice were divided into model and carrier control group,model and miR-7 knockout group,EA treatment and carrier control group and EA treatment and miR-7 overexpression group,with 3–6 mice in each group.The MCAO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e MCAO and EA groups.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stain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cerebral ischemia.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was used to describe basic pathological changes.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quantify cerebral microvessel density.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iR-7 and its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Krüppel-like factor 4/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KLF4/VEGF)and angiopoietin-2(ANG-2)in the ischemic cerebral cortex.Results After EA,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infarction volumes decreased,and the density of cerebral microvessels increased.In the MCAO group,miR-7 express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ham group(P<0.01).After EA at GV 26,miR-7 expression decreased(P<0.01)and the expression of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KLF4/VEGF and ANG-2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e MCAO group(P<0.01).After EA combined with overexpression of miR-7,the expression of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KLF4/VEGF and ANG-2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EA group(P<0.01).After miR-7 knockdown,the expression of KLF4/VEGF and ANG-2 increased(P<0.05 or P<0.01).Conclusions EA could promote angiogenesis in MCAO mice likely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miR-7 and relieving inhibition of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KLF4/VEGF and AN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cerebral ischemia miRNA-7 ANGIOGENESIS shuigou(gv 26) acupuncture points
原文传递
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12
作者 许凯声 宋建华 +5 位作者 黄迢华 黄志华 虞露长 郑伟萍 陈晓珊 刘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与水沟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神经外科常规急救与手术后的基础上,待病情相对稳定,将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取素髎... 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与水沟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取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神经外科常规急救与手术后的基础上,待病情相对稳定,将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取素髎为主穴,劳宫、涌泉等为辅穴,内关、三阴交、翳风、完骨等为配穴,施强刺激促苏醒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取水沟为主穴,辅穴和配穴同观察组,同样施强刺激促苏醒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素髎穴与水沟穴针刺后即刻的临床表现,以及两组患者治疗45天、90天后昏迷GCS评分改善程度,评价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苏醒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针刺后喷嚏反射出现率为85.7%(36/42),较对照组针刺后表现的喷嚏反射反应强烈[25.0%(10/40),P<0.01];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4.6±19.4)天vs(73.8±14.6)天,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率相当[88.1%(37/42)vs 75.0%(30/40),P>0.05];两组治疗后昏迷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治疗90天后昏迷GCS评分优于对照组(9.52±2.32vs 8.47±2.14,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45.2%(19/42),优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结论:针刺素髎为主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疗效确切,具有特有的促进喷嚏反射和兴奋呼吸中枢的功能,较针刺水沟为主促苏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针刺疗法 促苏醒 素髎 水沟
原文传递
“水沟”穴干预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的特异性效应及针刺参数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魏媛媛 樊小农 +2 位作者 王舒 杨莎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特异性及有关影响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中设立穴位组(穴取"水沟"穴)、非穴位组(穴取患侧肋下髂嵴上10mm的固定点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频率(60... 目的:探讨穴位特异性及有关影响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中设立穴位组(穴取"水沟"穴)、非穴位组(穴取患侧肋下髂嵴上10mm的固定点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频率(60次/min、120次/min、180次/min)与时间(5s、60s、180s)组合而成的9种不同刺激参数(组别编号Ⅰ-Ⅸ)进行干预,通过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来评价治疗效应。结果:(1)针刺穴位组可以明显缩小MCAO大鼠病灶侧脑梗死面积;在9种针刺参数的干预下,穴位组总体效应趋势优于非穴位组。(2)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Ⅵ减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的趋势最明显(P<0.05)。结论:(1)穴位针刺更能有效减少脑缺血后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具有穴位特异性优势。(2)穴位组Ⅵ(频率180次/min;时间5s)可以显著减小TTC染色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特异性 水沟 大鼠 脑梗塞 针刺参数
原文传递
“水沟”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坏死的影响--从形态学角度论证经穴的特异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舒 钱宇斐 +7 位作者 樊小农 张亚男 魏媛媛 张雪 武慧群 李雅洁 刘健 石学敏(指导)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3-738,共6页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与非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坏死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针刺组(水沟组和非...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与非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坏死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针刺组(水沟组和非穴组)6组,每组7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分别对"水沟"穴以及非穴(胁下非经非穴点),施以频率180次/min、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光镜下神经细胞坏死率及电镜下神经细胞坏死程度作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①光镜下,与模型对照组(0.66±0.18)相比,非针刺组(0.67±0.34)和针刺非穴组(0.59±0.11)神经细胞坏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沟组(0.20±0.12)神经细胞坏死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不给予任何干预(非针刺组)与给予不正确干预(非穴组),都不能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当给予正确的穴位("水沟"穴)干预时,就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的坏死率,体现了穴位的特异性。②电镜下,非针刺组和针刺非穴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接近模型对照组,表现为神经细胞的高度水肿及细胞器的严重破坏;水沟组则接近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破坏程度均较低。结论:针刺"水沟"穴可抑制MCAO大鼠神经细胞坏死,保护神经元,而非穴无此作用,显示了穴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沟 脑缺血 神经元 穴位研究 针灸效应
原文传递
矩阵针法结合“五心穴”为主治疗痉挛性斜颈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彦龙 金钰钧 +1 位作者 张洪涛 徐秀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矩阵针法结合"五心穴"针刺与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肉毒素组,每组21例。针刺组采用矩阵针法结合针刺治疗,取穴以风池、"五心穴"(水沟,双侧劳宫... 目的:比较矩阵针法结合"五心穴"针刺与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肉毒素组,每组21例。针刺组采用矩阵针法结合针刺治疗,取穴以风池、"五心穴"(水沟,双侧劳宫、涌泉)及局部阿是穴为主;肉毒素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每一周末的疗效及治疗后半年随访结果。结果:1周末肉毒素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8%(9/21)、90.5%(19/21),优于针刺组的4.8%(1/21)、28.6%(6/21)(均P<0.01);2周末肉毒素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15/21)、95.2%(20/21),优于针刺组的19.1%(4/21)、61.9%(13/21)(均P<0.01);3周末肉毒素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6.7%(14/21)、95.2%(20/21),亦优于针刺组的38.1%(8/21)、71.4%(15/21)(均P<0.05);治疗1个月及治疗后半年随访两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未见不良反应,肉毒素组出现局部不良反应14例,其中颈肌无力9例,颈部肌肉疼痛5例。结论:矩阵针法结合"五心穴"为主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显著,虽然在起效上不如肉毒素局部注射,但矩阵针法治疗1个月后及半年随访与肉毒素疗效相当,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矩阵针法 针刺疗法 水沟 劳宫 涌泉 A型肉毒毒素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expression of Ang/Tie-2 mRNA and protein in ra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17
16
作者 Li Jing Bai Zonglu +4 位作者 Du Yuanhao Li Yongfeng Zhang Xuezhu Pang Bo Zhang Jing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59-666,共8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Ang/Tie-2 m RNA and protein in ra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duced b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Ang/Tie-2 m RNA and protein in ra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duced b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METHODS: Altogether 120 Wistar rats were subjected to MCAO by inserting a nylon filament, andthen divided into 3 groups: control group, injured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The injured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7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ime after MCAO: 3, 6, 12, 24 h, 3, 7 and 12 d, with 8 rats in each subgroup.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as given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Shuigou(GV 26) instantly after operation. The rats were kill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ccording to their groups, and th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ng/Tie-2 m RNA and protein were detected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The m 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Ang/Tie-2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jured group.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could significantly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ng/Tie-2 m RNA and protein in the ra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duced by MCAO, and enhance angiogenesis after ischemic penumb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ARCTIO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 gv26(shuigou Angiopoietins Receptor TIE-2 Angiogene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