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窦晓清 尚红坤 宋照营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5 (IL-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sVCAM-1)、白细胞介素-33 (IL-33)、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gE)、集落刺激因子(CSF)、嗜酸粒细胞(EOS)、微小R-487b (miR-487b)、水通道蛋白1 (AQP1)、鼻阻力(NR)、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MCV)、峰值呼气流速(PEF)、PEF昼夜变异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及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参照组83.67%(P<0.05)。治疗后,2组sVCAM-1、IL-5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TGF-β、IL-10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33、AQP1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miR-487b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CSF、特应性IgE、EOS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MCV、MTR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NR、MTT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PEF昼夜变异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FEV1、PEF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RQLQ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刺迎香穴联合清热通窍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改善患者免疫应答,抑制机体炎症,提升通气及鼻黏膜纤毛功能,缓解患者致敏症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迎香穴 针刺 清热通窍汤 免疫应答 炎症因子 鼻黏膜纤毛功能
下载PDF
迎香透刺鼻通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常春丽 刘静 +3 位作者 陈泽秦 高伟 黄家兰 王松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16-921,共6页
目的观察迎香透刺鼻通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2年3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干眼患者90例(180只眼),证属肺阴不足证,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90只眼)。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迎香透刺鼻通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2年3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干眼患者90例(180只眼),证属肺阴不足证,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90只眼)。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迎香透刺鼻通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记录以上数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OSDI评分、BUT、SⅠT、FL评分、IL-1β、IL-6和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观察组=87.408,t对照组=67.091,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t=12.357,P=0.000)。(2)干眼指标:2组治疗后,BUT(t观察组=97.153,t对照组=93.519,均P=0.000)、SⅠT(t观察组=101.560,t对照组=74.021,均P=0.000)均较治疗前升高,FL(t观察组=59.418,t对照组=40.207,均P=0.000)、OSDI评分(t观察组=43.839,t对照组=19.948,均P=0.000)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BUT(t=17.851,P=0.000)、SⅠT(t=20.995,P=0.000)均高于对照组,FL(t=13.071,P=0.000)、OSDI评分(t=8.576,P=0.000)均低于对照组。(3)炎症因子:2组治疗后IL-1β(t观察组=173.191,t对照组=36.212,均P=0.000)、IL-6(t观察组=99.879,t对照组=58.046,均P=0.000)、hs-CRP(t观察组=109.941,t对照组=85.140,均P=0.000)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IL-1β(t=15.481,P=0.000)、IL-6(t=21.248,P=0.000)、hs-CRP(t=20.247,P=0.000)均较对照组降低。(4)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84,P=0.015)。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迎香透刺鼻通法治疗干眼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OSDI评分,提高泪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迎香透刺鼻通 泪腺功能 证候积分 眼表疾病指数评分
下载PDF
电针迎香穴对嗅觉障碍大鼠嗅粘膜Ki-67、IGF-1R及嗅球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强 刘智斌 +5 位作者 牛文民 杨晓航 王渊 朱先伟 刘思洋 王卫刚 《陕西中医》 2016年第11期1547-155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迎香穴干预嗅觉障碍大鼠嗅粘膜Ki-67、IGF-1R及嗅球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嗅觉障碍组,嗅觉障碍+电针迎香穴组,嗅觉障碍+眶下神经切断+电针迎香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灌... 目的:观察电针迎香穴干预嗅觉障碍大鼠嗅粘膜Ki-67、IGF-1R及嗅球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嗅觉障碍组,嗅觉障碍+电针迎香穴组,嗅觉障碍+眶下神经切断+电针迎香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灌注Triton X-100的方法建立嗅觉障碍,造模成功后进行电针干预10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中Ki-67、IGF-1和IGF-1R的表达水平。结果:嗅觉障碍模型中嗅黏膜Ki-67、IGF-1R和嗅球IGF-1表达减少(P<0.05),电针迎香穴可以显著增加嗅黏膜Ki-67、IGF-1R和嗅球IGF-1的表达水平(P<0.05),而电针迎香穴+眶下神经切断组则无显著干预效应。结论 :电针迎香穴干预可以改善TritonX-100诱导的大鼠嗅觉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嗅觉神经相关细胞因子Ki-67和IGF-1、IGF-1R在嗅黏膜及嗅球的表达有关,且迎香穴的干预效应与三叉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针灸疗法 迎香 电针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2 位作者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嗅三针组(针刺两侧迎香及印堂穴)、丁香酚刺激组、针药合用1组(先复...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嗅三针组(针刺两侧迎香及印堂穴)、丁香酚刺激组、针药合用1组(先复制VD模型,然后损毁双侧嗅球,再行嗅三针和丁香酚刺激)及针药合用2组(仅复制VD模型,再行嗅三针和丁香酚刺激),每组8只。测试各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脑边缘叶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显示,大鼠6 d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VD模型组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2组显著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2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比较、VD模型组与针药合用1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GSH-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VD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2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针药合用2组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比较,MDA含量降低(P<0.05),而GSH-Px和SOD活性增高(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比较、VD模型组与针药合用1组比较,MDA含量及GSH-Px、SOD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降低大脑边缘叶MDA的含量,提高大脑边缘叶GSH-Px和SOD的活性,针药合用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 血管性痴呆/中药疗法 自由基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迎香 印堂
下载PDF
针刺合谷穴对合谷及迎香穴区温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凌鑫 田光 孟智宏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对合谷穴区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热像温度的影响。方法将30名缺血性脑卒中致中枢性面瘫患者依据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1-4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过程中合谷穴区、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变化。结果针刺合谷穴前...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对合谷穴区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热像温度的影响。方法将30名缺血性脑卒中致中枢性面瘫患者依据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1-4组和对照组。观察针刺过程中合谷穴区、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变化。结果针刺合谷穴前后,合谷穴及对侧迎香穴区红外温度发生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后合谷穴局部与对侧面部迎香穴区体表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具有相关性,提示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具有特异性,不同合谷组的两穴区温度变化虽有不同,但尚未发现明确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 迎香 红外热像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针刺曲池及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琴 陈邦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0期659-66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曲池 风池 高血压
下载PDF
针灸歌赋中迎香与内迎香穴古论新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现民 聂瑞芳 丁润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4-986,共3页
探讨针灸歌赋中关于迎香、内迎香二穴的古代论述和现代临证应用。针灸歌赋是历代针灸先贤临证经验的结晶,其中对迎香、内迎香二穴的应用记载主要集中在鼻窍、面部、头目疾病3个方面,概括全面,论述精辟,语言凝练,特色鲜明。目前临床应用... 探讨针灸歌赋中关于迎香、内迎香二穴的古代论述和现代临证应用。针灸歌赋是历代针灸先贤临证经验的结晶,其中对迎香、内迎香二穴的应用记载主要集中在鼻窍、面部、头目疾病3个方面,概括全面,论述精辟,语言凝练,特色鲜明。目前临床应用迎香、内迎香二穴在循承古法用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如能对古代针灸歌赋透彻领悟,便可以举一反三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针灸治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香 内迎香 针灸歌赋
原文传递
电针迎香穴对嗅觉障碍大鼠嗅球及嗅黏膜IGF-1、FGF-2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5 位作者 杨晓航 王强 王渊 朱先伟 刘思洋 王卫刚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迎香穴通过三叉神经通路对嗅觉障碍大鼠嗅球及嗅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FGF-2)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治疗嗅觉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观察电针迎香穴通过三叉神经通路对嗅觉障碍大鼠嗅球及嗅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FGF-2)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治疗嗅觉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迎香穴组,电针迎香穴+眶下神经切断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灌注Triton X-100的方法建立嗅觉障碍,造模成功后进行电针干预,期间观察大鼠嗅觉行为学等指标,电针干预10 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嗅球及嗅黏膜组织中IGF-1和FGF-2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嗅球及嗅黏膜中FGF-2或IGF-1表达减少、食物小球寻找时间增加(P<0.05),而电针迎香穴干预可以显著提高FGF-2或IGF-1的表达水平并缩短食物小球寻找时间(P<0.05),电针迎香穴+眶下神经切断则无显著干预效应。结论:电针干预可以减轻由Triton X-100诱导的大鼠嗅觉功能障碍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嗅觉神经元再生因子FGF-2或IGF-1的表达有关,且其干预效应的产生与三叉神经通路的完整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香穴 嗅觉障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成纤维生长因子-2 三叉神经通路
下载PDF
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许智先 张路 +5 位作者 陈立和 王克键 郭孟萌 张丽娟 李汀 毛文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与针刺常规穴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以颧弓与下颌骨冠状... 目的: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与针刺常规穴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毫针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以颧弓与下颌骨冠状突间骨间隙为进针点,进针约55mm;对照组施针刺常规穴,以迎香、印堂或风池为主穴,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点采用鼻眼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鼻炎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并同时随访患者AR复发情况、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RQLQ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随时间变化而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第1周到第2周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各时点组间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因素与组别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鼻炎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随时间变化呈现降低趋势(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VA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前后组间评分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差值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4)随访复发天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患者接受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卫生经济学:观察组患者时间成本更低。(7)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不良反应,不需做特殊处理。结论:与传统针刺相比,针刺蝶腭神经节近期疗效较为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时间成本支出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刺 蝶腭神经节 迎香 印堂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嗅三针”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嗅球超微结构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强 刘智斌 +5 位作者 王渊 李杰 鲁刚 荆浈岂 刘瑶 郭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观察"嗅三针"干预对脂多糖(LPS)经鼻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嗅球超微结构和中脑黑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思路及证据。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40只... 目的:观察"嗅三针"干预对脂多糖(LPS)经鼻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嗅球超微结构和中脑黑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思路及证据。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经鼻灌注LPS 30 d建立帕金森模型。电针组自造模结束第1天起取双侧"迎香""印堂"穴进行电针干预,留针20 min,每日1次,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进行4个疗程。药物组腹腔注射左旋多巴注射液10 mg/m L,每日1次,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进行4个疗程。空白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各组小鼠于干预结束后第1天采用足迹分析及游泳试验评分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嗅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中脑黑质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小鼠震颤、怕冷等症状显著,且体质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均P<0.01);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小鼠步长及游泳时间均较空白组小鼠显著减少(均P<0.01),确认造模成功。(2)第1个疗程后,电针组未见震颤、怕冷、立毛等症状。经4个疗程干预后,电针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未见震颤、怕冷、立毛等症状,但体质量较模型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3)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步长及游泳时间均显著减少(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小鼠步长和游泳时间明显增加(均P<0.01)。(4)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嗅球组织细胞器及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改善了嗅球超微结构。(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中GFAP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药物组黑质中GFAP表达均下降(均P<0.05)。结论:"嗅三针"早期干预可以改善LPS经鼻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嗅三针"改善嗅球超微结构及降底黑质GFA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球 “嗅三针” 迎香 印堂 黑质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