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gene correlated with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i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Polima and Shaan 2A 被引量:7
1
作者 WANG Yongfei Ma Sanmei +3 位作者 WANG Ming ZHENG Xueqin GU Mao HU Shengw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orf224 is a CMS-related mitochondrial gene discovered in Polima cytoplasm. Shaan 2A CMS line is the parent of the first rapeseed hybrid cultivar Qinyou No. 2 that has been grown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In this work,... orf224 is a CMS-related mitochondrial gene discovered in Polima cytoplasm. Shaan 2A CMS line is the parent of the first rapeseed hybrid cultivar Qinyou No. 2 that has been grown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In this work, genomic DNA of Polima CMS line and Shaan 2A CMS line were used as templates, two primers of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 at 5’ and 3’ ends were used, PCR was performed, the amplification fragments were cloned into pGEM-T Easy vectors and DNA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The CMS-associated gene, orf224-1 present in Shaan 2A CMS line, has a sequence highly homologous to the orf224 of the Polima CMS line, except for one nucleotidc at position +398. There were only one base (AAC→AGC) and one amino acid (Asn→S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 homologies of the two sequences in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were 99.9% and 99.6%,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orf224 in Polima CMS line and orf224-1 of Shaan 2A CMS line are the allele at the same locus in mitochond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polima CMS LINE Shaan 2A CMS LIN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orf224 orf224-1.
原文传递
甘蓝型油菜373S温敏不育基因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的表达
2
作者 王静 张东锁 +4 位作者 董慧 孙妍妍 王珍珍 郭媛 胡胜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
旨在明确甘蓝型油菜温敏不育系373S温敏不育基因表达与特定细胞质之间的关系。以甘蓝型油菜373S(微粉)为父本,以具有cam细胞质的Shaan2B为母本,杂交、回交及自交得到BC_(1)及F_(2)代群体。结果表明,在上述具有cam细胞质的BC_(1)及F_(2)... 旨在明确甘蓝型油菜温敏不育系373S温敏不育基因表达与特定细胞质之间的关系。以甘蓝型油菜373S(微粉)为父本,以具有cam细胞质的Shaan2B为母本,杂交、回交及自交得到BC_(1)及F_(2)代群体。结果表明,在上述具有cam细胞质的BC_(1)及F_(2)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3∶1与15∶1,表明该群体中不育性状受2对基因控制。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株表现出温敏不育特征,其不育花形态与373S没有明显差别;与373S比较,该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植株结实角果数及自交结实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育期时间率(不育期时间所占百分比)无显著差异;花冠直径、四强花药长度、二弱花药长度无明显差异,花柄长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四强雄蕊长度、二弱雄蕊长度略有增加。细胞学观察表明,该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株小孢子的发育过程、染色体形态、胼胝质沉积与373S无明显差异,均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异常。本研究成功地将373S温敏不育基因从pol细胞质导入cam细胞质,说明该温敏不育性状是由细胞核内温敏不育基因导致,与细胞质背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温敏基因 细胞质类型 雄性不育
下载PDF
玻里马胞质大白菜雄性不育系CMS3411-7温度敏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鲁刚 郝东方 柯桂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20,共6页
采用光照培养箱恒温、变温和田间自然变温 ,研究大白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3411 7温度敏感的特性。结果表明 :在 3~ 15℃内CMS 3411 7均有育性转换 ,其中昼 /夜温度 8/ 4~ 14 / 10℃ (即日平均温度 6~ 12℃ )是有效转换的温度... 采用光照培养箱恒温、变温和田间自然变温 ,研究大白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3411 7温度敏感的特性。结果表明 :在 3~ 15℃内CMS 3411 7均有育性转换 ,其中昼 /夜温度 8/ 4~ 14 / 10℃ (即日平均温度 6~ 12℃ )是有效转换的温度范围。在恒温 6℃条件下 ,经过 3~ 5d处理时CMS 3411 7的育性转换值 (不育级别 )可达到 2级 ,该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3~ 9d)不育性转换程度逐渐加重。在 9℃恒温下处理 6d较处理 3d和处理 9d时的转换程度都大。在 14 / 10℃下转换程度与处理时间无关。在 17/ 13℃下处理时间延长反而抑制不育性转换。虽然不同处理下CMS 3411 7不育性转换开始和转换结束的时间差异较大 ,但显著转换发生的时间一般稳定在温度处理后 10~ 2 7d ,表现相对集中。就育性转换的启动来看 ,经过 3d处理后 8/ 4~ 17/ 13℃下均发生了育性转换 ,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系 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 育性转换 温度敏感特性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9
4
作者 杜士云 阳菁 +4 位作者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9-566,共8页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稳定不育的2310SA和恢复可育的2310S(对照)减数分裂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等4个穗发育时期花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差异。减数分裂期(上调表达基因1938个,下调表达基因1635个)和三核期(上调表达基因2220个,下调表达基因2656个)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于单核期(上调表达基因752个,下调表达基因693个)和二核期(上调表达基因1025个,下调表达基因886个),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其他3期上调表达基因比下调表达基因多。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显示,单核期和二核期差异表达基因聚为一类,减数分裂期和三核期差异表达基因独立成为第2类和第3类。筛选出147个在4个穗发育时期都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也只有在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生物合成、刺激反应、光合作用、信号传导、大分子的新陈代谢、运输、转录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花的发育和细胞死亡等11类生物学过程。所得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中存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和β-环羟化酶,与热激反应有关的热激转录因子、热激蛋白DnaJ家族蛋白及热激蛋白70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与细胞死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不育花粉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粳稻 不育性 基因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光温敏不育系
下载PDF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4 位作者 黄忠祥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308SA亲本)、2310S(2310SA亲本)、2277A(2310SA和2308SA共同亲本)与6个粳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组合F1分别在海南省陵水县和安徽省合肥市种植,对F1单株谷重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主要产量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A与不同的恢复系组配,F1单株谷重不同,不同生态地区,同一组合单株谷重有时差别较大。SA配制的组合F1单株谷重普遍有正向超高亲优势,与亲本不育系S和A配制的组合相比,有些组合具更强的产量超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F1单株谷重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选育的2310SA在2个试验点的一般配合力均强于亲本不育系2310S和2277A,其配制的组合有的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另外,SA配制的组合在产量经济性状上,陵水点的单株有效穗数变异较大,合肥点的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它们各自对产量的贡献也都最大;陵水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A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S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穗总粒数显著高于A配制的组合而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经济性状
下载PDF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3 位作者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3,77,共6页
连续3 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 连续3 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育性 可恢复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无微量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的选育 被引量:5
7
作者 邬贤梦 席代汶 +1 位作者 宁祖良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个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均达到100%,而不育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湘油66A最高,两年均表现出稳定的彻底不育特性,其次为Z04A和湘油402S,湘油66B最低.湘油66A经济性状优良,品质优.利用15份资源材料对湘油66A和Z04A进行恢保关系鉴定,结果表明,湘油66A与Z04A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从中筛选出7份对湘油66A具有完全恢复作用的恢复系.利用这7个恢复系与湘油66A所配的组合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6个组合均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28%~19.21%,其中有3个组合的增产幅度在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微量花粉 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 遗传改良
下载PDF
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与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立勇 刘平武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8,124,共5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4个甘蓝型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Pol TCMS)的DH系,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ol TCMS不育两用系的最佳取样时期为第一朵花开放前... 利用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4个甘蓝型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Pol TCMS)的DH系,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ol TCMS不育两用系的最佳取样时期为第一朵花开放前的4—7d;在NLN培养基中补充0.05mg/L的细胞分裂素6-BA可以显著提高出胚频率;游离小孢子首先在35℃高温条件下热激48h,然后转入到22℃恒温箱中连续暗培养效果最佳,其出胚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温度组合;胚状体在8—10%条件下低温诱导两星期,能够显著提高其再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 小孢子培养 DH系
下载PDF
水稻CMS和TGMS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配合力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际凤 陆作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以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6311S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保持系新协黄B杂交,采用回交-测交的方法,排除恢复基因和温敏核不育基因,首次育成了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A和6311A。并配组了一套4个不育系×6个... 以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6311S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保持系新协黄B杂交,采用回交-测交的方法,排除恢复基因和温敏核不育基因,首次育成了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A和6311A。并配组了一套4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温敏核不育系和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及6311S和6311A的育性、形态特征和一般配合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前提下,不育期的温敏核不育系与其相应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除花粉特征、柱头大小和异交结实率有一定差异外,其他农艺经济性状均表现一致。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与6311S和6311A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培矮64S和培矮64A、6311S和6311A的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高低与两系三系法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温敏核不育系 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
下载PDF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在海南的繁殖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2 位作者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94-99,共6页
为深入了解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繁殖特性,为生产上的利用提供依据,以选育的2310SA为材料,连续2年在海南春季进行了繁殖试验,从其生育特性及抽穗、开花特性及"九二〇"的喷施效应等方面作了全面地调查。结果表明,2310SA在... 为深入了解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繁殖特性,为生产上的利用提供依据,以选育的2310SA为材料,连续2年在海南春季进行了繁殖试验,从其生育特性及抽穗、开花特性及"九二〇"的喷施效应等方面作了全面地调查。结果表明,2310SA在海南繁殖是可行的。在合适的条件下,其异交结实率可达40%以上,折合理论繁殖产量为2.23t/hm2。2310SA在海南繁殖,与保持系2310S的播始历期、抽穗和开花特性一致。每公顷喷施75g"九二〇"时,2310SA株高即显著增高,但试验中不同量"九二〇",即每公顷喷施0、75、150、225、300、375g"九二〇"时,其异交结实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据此对2310SA在海南春季的高产繁殖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海南 繁殖特性 异交结实率 九二〇
下载PDF
水稻育性调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勇尧 汤金涛 +3 位作者 杨博文 胡骏 刘耀光 陈乐天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3-715,共13页
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不育分别是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生产利用的遗传基础,而(亚)种间杂种不育则是杂交稻生产中要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水稻育性调控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也是研究植物... 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不育分别是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生产利用的遗传基础,而(亚)种间杂种不育则是杂交稻生产中要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水稻育性调控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也是研究植物核质互作和物种生殖隔离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模型。我国植物遗传学家在阐明杂交水稻育性调控的分子遗传基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杂交水稻生产涉及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光/温敏不育与育性转换、杂种不育与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讨了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不育 光/温敏不育 育性恢复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及其对异交结实的影响
12
作者 罗方雄 黄叔贤 +4 位作者 郭海滨 陈雄辉 梁铁军 张泽民 彭海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7-253,共7页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W7415S、安农S、培矮64S和4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夜公胞质)、珍汕97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和华农A(野败胞质)为材料,通过观察各不育系成熟胚囊结构,并对异交结实率进行调查,以明确水稻雄性不育系异...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W7415S、安农S、培矮64S和4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夜公胞质)、珍汕97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和华农A(野败胞质)为材料,通过观察各不育系成熟胚囊结构,并对异交结实率进行调查,以明确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否与胚囊育性有关。结果表明:不同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光温敏核不育系,胚囊育性受不育系遗传、环境以及两者互作的影响,不育期的胚囊育性比可育期低,可育期的胚囊育性接近早季质核互作不育系;对于质核互作不育系,胚囊育性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早季比晚季的胚囊育性低;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胚囊对环境的敏感度高于质核互作不育系,尤其是W7415S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敏感。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是影响其异交结实的重要因素,在选育不育系时需考虑胚囊育性及其对环境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质核互作不育系 胚囊育性 异交结实率
下载PDF
核质互作型低温敏不育系363S育性转换规律及育性遗传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 吴凡 +2 位作者 王茂理 龙太康 李发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15-118,共4页
研究了两系核不育水稻363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育性的遗传。初步认为363S是一个低温诱导的雄性不育,而高温、短日诱导的可育的光温敏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绵阳6~7月的自然长日下,其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约26℃,经12h... 研究了两系核不育水稻363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育性的遗传。初步认为363S是一个低温诱导的雄性不育,而高温、短日诱导的可育的光温敏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绵阳6~7月的自然长日下,其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约26℃,经12h的短日处理,其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约24℃。用恢复系和保持系测定,F1代植株的育性有明显近似野败不育系的恢保关系。F1代前期不育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性 育性转换 遗传
下载PDF
四川杂交小麦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江陶 刘仲齐 +9 位作者 任勇 陶军 肖子泉 饶世达 田宁 郑建敏 刘培勋 邓清燕 李生荣 蒲宗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185-3196,共12页
四川杂交小麦研究历经50余载,至今仍在继续.杂交小麦的研究主要利用三系法和两系法,三系法中的T型三系研究较为系统,从不育系的选育、恢复的改良以及组合配制方面均进行了长期研究,尤其针对T型三系恢复源窄,提出了主效恢复基因选择法,... 四川杂交小麦研究历经50余载,至今仍在继续.杂交小麦的研究主要利用三系法和两系法,三系法中的T型三系研究较为系统,从不育系的选育、恢复的改良以及组合配制方面均进行了长期研究,尤其针对T型三系恢复源窄,提出了主效恢复基因选择法,极大提高了恢复系的选择效率.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研究领域,对其发现、育性转化、改良、组合配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应用成果也很显著,培育出通过国家审定的绵阳32和绵杂麦168、四川省审定的绵杂麦512和绵杂麦638;在化杀两系杂交小麦选育方面,对药剂类型、施药剂量、用药时期等进行研究,培育出2个通过四川省审定的化杀杂交小麦新品种川麦59和川麦69并释放生产应用.同时,针对四川小麦生产实际,对杂交小麦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T型三系 温光敏 化杀剂 蓝矮败
原文传递
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 被引量:29
15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共2页
事物的发展无止境。杂交水稻经历了从第1代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到第2代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快速发展,目前正在研究攻关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第3代杂交水稻。同时,提... 事物的发展无止境。杂交水稻经历了从第1代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到第2代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快速发展,目前正在研究攻关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第3代杂交水稻。同时,提出了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将沿着第4代C_4型杂交水稻和以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第5代杂交水稻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 高光合效率 无融合生殖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