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ve Justice Concept as a Panacea to the Political,Religious,Socio-Economic and Integrity Challenges in the Nigerian Society
1
作者 John I.Ezeakunn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1年第12期529-543,共15页
It is observed that one of the causes of conflicts and crises in Nigeria society is the in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religious leaders,politicians and social groups to share equitably benefits,rewards,duties,rights,obl... It is observed that one of the causes of conflicts and crises in Nigeria society is the in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religious leaders,politicians and social groups to share equitably benefits,rewards,duties,rights,obligations,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society fairly and excusably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s recent awakening to economic inequalities,it is most helpful here to revisit the meaning and roots of the concept of distributive justice.Distributive justice,requires that the allocation of income,wealth,and power in Nigerian society be evaluated in light of its effects on persons whose basic material needs are unmet.So to address the socio-political,economic,and security challenges of Nigerian society,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wealth,power,and responsibilities,should be redressed to achieve a peaceful Nigerian society with justice,peace,and security.This work will us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undergo the essay.The primary source will be through discuss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that have idea on the problems generated by the unequal sharing of the societal power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Nigeria.The secondary source will be the use of the library materials,the Holy Scripture,books,internet,encyclopedia,and journals.Historical,sociological,and analytical approaches will b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ources.The work will dictate the setbacks which Nigeria has suffered by not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the sharing of reward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Nigerian society.The challenges generated:insecurity,economic depression,political instability that resulted to the cre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religious,and regional militant groups which are strangulating the Nigerian society.To resolve the challenges,the work will address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provisions on the principles of Federal character,Quota System,Fundamental Objectives of State Policy,and the Principles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s well as conside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visions and its effect on the issues to be discussed.Equally,the paper will make recommendations and contribute to how to resolve the irregularities in the sharing of benefits,rewards,and responsibilities in Nigeria society in order to stabilize socio-political,religious,and economic challenges of Nigerian State which will enable us to achieve a peaceful and stable Nigeria with good religion and politics with integ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STICE distributive justice political religious SOCIO-ECONOMIC integrity and Nigerian society
下载PDF
《海国图志》中“长技”的多重义蕴及其深闳的改制理想——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再诠释
2
作者 马晓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9,共12页
“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的解释重心不在“坚船利炮”“师夷”或“制夷”,而在义蕴丰厚的“长技”一词。结合对《海国图志》全书的分析,此短语至少有四重义蕴:其一,“师长技”标志着中英长技的相对地位极其不平等;其二,长技的典范是于技... “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的解释重心不在“坚船利炮”“师夷”或“制夷”,而在义蕴丰厚的“长技”一词。结合对《海国图志》全书的分析,此短语至少有四重义蕴:其一,“师长技”标志着中英长技的相对地位极其不平等;其二,长技的典范是于技术化的英吉利国内处于核心地位的蒸汽机;其三,社会技术化因民主政制而获得更充分发展,而其起步则需要突破宗教的束缚;其四,内蕴机器运动原理的“神天之神”命题,以理论化的形式表达了技术的崇高地位及其对宗教思想的解构。要而言之,此七字短语在魏源的思想里对应两条改制路径:一是效法彼得大帝改革的外缘型社会技术化;二是取法弥利坚国(被魏源理想化的美国)崛起的内生型社会技术化、民主化。因此,此短语并非如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仅指向“坚船利炮”这样的技术表象,而是既包含复杂的思想层次,又蕴涵深闳的改制理想和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社会技术化 民主政制 宗教批判 《海国图志》
下载PDF
1850—1880年越南社会整合情况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可来 廖宏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90,共7页
近代越南社会的政治制度日趋僵化和阮氏王朝统治者的因循守旧 ,历史上固有的家族和村社制导致了狭隘的价值利益观的形成 ,基督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而滋生出的新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因素交相并织 ,妨碍了近代越南社会的整合 ,加剧了封建... 近代越南社会的政治制度日趋僵化和阮氏王朝统治者的因循守旧 ,历史上固有的家族和村社制导致了狭隘的价值利益观的形成 ,基督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而滋生出的新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因素交相并织 ,妨碍了近代越南社会的整合 ,加剧了封建制度的危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嗣德 社会整合 政治制度 家族 村社制 宗教争端
下载PDF
西藏传统社会中的茶文化与西藏治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国栋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6-21,40,共7页
西藏传统社会中,茶文化与西藏治理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宗教政治的传承、赐茶、入藏熬茶和抵御印茶等方面。对西藏传统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该抱着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态度去认真研究,使其在西藏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繁荣中发挥积... 西藏传统社会中,茶文化与西藏治理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宗教政治的传承、赐茶、入藏熬茶和抵御印茶等方面。对西藏传统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该抱着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态度去认真研究,使其在西藏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繁荣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传统社会 茶文化 宗教政治侵略
下载PDF
试论宗教信仰的政治意蕴
5
作者 文艺文 唐贤秋 《唐都学刊》 2006年第4期77-81,共5页
信仰源于人类的本性需要,宗教信仰也是如此,对宗教信仰的社会作用应给以科学评价。宗教信仰之所以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在于其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它不仅是统治者进行政治统治的理论辩护工具,而且是进行社会控制和稳定社会秩序的... 信仰源于人类的本性需要,宗教信仰也是如此,对宗教信仰的社会作用应给以科学评价。宗教信仰之所以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在于其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它不仅是统治者进行政治统治的理论辩护工具,而且是进行社会控制和稳定社会秩序的调节器,特别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力粘合剂,一些重要政治运动的传播机。因此,在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上,我们一方面应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另一方面必须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和铲除邪教。同时,维护宗教信仰的民族性特点,坚决反对利用宗教信仰作掩护的民族分裂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社会作用 政治价值 信仰自由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宗教(下)
6
作者 徐小跃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13,共9页
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本土道教以及产生于明清二代的民间宗教构成中国传统宗教的内容。中国传统宗教形式多样,历史久远。"敬天法祖"的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的核心。道教和民间宗教是中国自己创立的作为社... 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本土道教以及产生于明清二代的民间宗教构成中国传统宗教的内容。中国传统宗教形式多样,历史久远。"敬天法祖"的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的核心。道教和民间宗教是中国自己创立的作为社会形态的教派宗教。中国传统宗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神崇拜及其互融、宗教信仰的政治化、入世情怀和天(神)合德等诸多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宗教 多神 政教 入世 天(神)合德
下载PDF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入世背景下中国法治道路模式
7
作者 赵永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8,共8页
入世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催生成熟的市民社会,这铺垫了法治的基石;入世促使中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将架构规范的政治国家,这指向了法治的核心。在入世的背景下,在外部力量的冲击和内部力量的涌动下,中国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趋... 入世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催生成熟的市民社会,这铺垫了法治的基石;入世促使中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将架构规范的政治国家,这指向了法治的核心。在入世的背景下,在外部力量的冲击和内部力量的涌动下,中国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趋于成熟与完善,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即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既是对抗的,也是合作的;既是制衡的,也是配合的。入世推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这两个轮子互动前进,中国将在这种背景下步入法治之路,走向宪政之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市民社会 法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光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12期10-13,共4页
异化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一个中心概念。马克思对异化的深刻认知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思辨异化、鲍威尔的宗教异化、费尔巴哈直观式的政治异化,到现实的市民社会异化的历史过程。在意识到政治异化只是现代异化现象... 异化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一个中心概念。马克思对异化的深刻认知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思辨异化、鲍威尔的宗教异化、费尔巴哈直观式的政治异化,到现实的市民社会异化的历史过程。在意识到政治异化只是现代异化现象的"副本",并不能真正揭开现代异化的神秘面纱时,马克思将目光聚焦到现代市民社会这一"原本"。最终,马克思从市民社会现实的经济层面揭露资本对现代人奴役的异化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思辨异化 宗教异化 政治异化 市民社会异化
下载PDF
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马克思自由思想变革界域——《论犹太人问题》再审视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东方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7-84,共8页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逻辑主线,《论犹太人问题》是这一主线的“眼睛”,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体系发展的源头。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解放的最终节点,它只是人的解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围绕着人的解放问题...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逻辑主线,《论犹太人问题》是这一主线的“眼睛”,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体系发展的源头。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解放的最终节点,它只是人的解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围绕着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剧烈的思想交锋,通过对鲍威尔宗教批判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对以现实的人为根基的市民社会的批判,证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理解人的解放的局限性。通过对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之间紧张关系的深入探讨,马克思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路径,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为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和道路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威尔 政治解放 人的解放 宗教批判 市民社会
下载PDF
宗教、法律和政治--论文化多元的世界社会中的政治正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尔根.哈贝马斯 任俊 谢宝贵 《哲学分析》 2010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各交往领域和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产生出一个"世界社会",而这个世界上恰恰存在着由各大文化传统影响而成的多重现代性格局。要考察这个格局,系统理论的视角和文化主义的视角都有局限:前者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后者则把世俗现代性简... 各交往领域和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产生出一个"世界社会",而这个世界上恰恰存在着由各大文化传统影响而成的多重现代性格局。要考察这个格局,系统理论的视角和文化主义的视角都有局限:前者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后者则把世俗现代性简单地等同于诸种文化之一。通过把社会理论的普遍化视角和文明比较研究的多样化视角结合起来,彼此遭遇的不同文明与它们所共享的全球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则成为关注的焦点。为克服这种遭遇和互动导致分裂和冲突,必须就世界社会中的政治正义原则展开文化间商谈以寻求共识。为成功进行这种商谈,必须从各自传统中发掘出一种自我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与世俗理性颇为相似,但对理性的世俗理解不同于对理性的世俗主义理解。世俗理性只承认原则上可以说服任何人的论证,但它必须如罗尔斯主张的那样对宗教传统和整全学说保持中立,而不必否定这些传统和学说的本身的有效性主张。非但如此,世俗理性还应该一如既往地向宗教传统借鉴与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相一致的思想资源,与各大宗教传统一起参与彼此互补的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 政治正义 多重现代性 宗教传统 世俗理性 文化间商谈
下载PDF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人的解放思想意蕴
11
作者 胡金鑫 陈文殿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3,共5页
围绕“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基于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阐发了他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宗教“光环”的剖析,揭露了鲍威尔思想的虚伪性;通过对所谓政治解放的剖析,... 围绕“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基于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阐发了他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宗教“光环”的剖析,揭露了鲍威尔思想的虚伪性;通过对所谓政治解放的剖析,揭示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的阶级性;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剖析,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资本逻辑秘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犹太人问题”的政治与经济原因,认为只有根本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变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人的解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市民社会批判 人的解放
下载PDF
《论犹太人问题》与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
12
作者 邢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追求人类解放为旨归的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系统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夯实基本原则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化“历史性”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形成。在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 以追求人类解放为旨归的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系统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夯实基本原则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化“历史性”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形成。在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进程中,《论犹太人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体现在文中阐释的三大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解放探寻——宗教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政治解放,政治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社会解放,市民社会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人的解放,初步回答了解放政治学首个重大理论问题,即“解放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导言》《形态》和《宣言》中持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市民社会批判 马克思解放政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