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瓜龄、后熟期对西葫芦采种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守如 陈艳丽 +2 位作者 赵香梅 曾凯 栗燕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
西葫芦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种子质量均有影响。在30~60d,瓜龄越长,种子的千粒重、单瓜产种量、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越高;延长种瓜后熟期能明显地改善种子质量;在后熟期0~30d,随着后熟期的延长,种子的质量明显提高。瓜龄为40d,后... 西葫芦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种子质量均有影响。在30~60d,瓜龄越长,种子的千粒重、单瓜产种量、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越高;延长种瓜后熟期能明显地改善种子质量;在后熟期0~30d,随着后熟期的延长,种子的质量明显提高。瓜龄为40d,后熟期为10d的西葫芦种子,接近正常的种子质量标准,可作为生产上采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熟期 西葫芦 采种 种子质量标准 产种量 种瓜 发芽势 指标 影响 标的
下载PDF
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史静 马小军 +2 位作者 蒋舜媛 赵鑫 陈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阐述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和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激素测定用HPLC法,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以μg/100 g表示。结果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玉米素(Z)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第1个峰值出现在层积20 d时,第2个峰值出现在层积10... 目的阐述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和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激素测定用HPLC法,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以μg/100 g表示。结果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玉米素(Z)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第1个峰值出现在层积20 d时,第2个峰值出现在层积100 d时;第1个低谷出现在层积70 d时,第2个低谷出现在层积150 d时。吲哚乙酸(IAA)层积20 d时出现高峰,层积100 d和层积150 d时没能检测到。脱落酸(ABA)的变化和IAA相似,不同在于层积220 d未完成生理后熟和层积220 d发芽的种子中都不能检测到ABA的量。赤霉素(GA3)的量比其他激素高很多,出现2个峰值,第1个出现在层积20 d,第2个出现在层积150 d时;完成生理后熟种子中的GA3量比未完成生理后熟种子中的高。结论层积20 d后Z、IAA、ABA和GA3量的增加启动了羌活种胚的发育。Z能促进羌活种胚的发育和萌发。GA3可能对打破羌活种子休眠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能促进种胚的生长。层积中后期没有检测到ABA的量,ABA可能不是羌活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药材 休眠 种胚后熟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及菌包后熟培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中娥 钟国祥 +4 位作者 陈柳萌 李菁 程正新 沈爱喜 陈庆隆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采用人工控制条件进行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经菌株对比试验,筛选到杏鲍菇1号和3号适宜工厂化生产需要。菌包满袋后经过5~6d的后熟期再搬入冷库,杏鲍菇菌蕾分化快,形成早,予实体在冷库中生长时间最短。
关键词 杏鲍菇 工厂化栽培 品比试验 菌包后熟
下载PDF
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甜瓜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平 范红伟 +3 位作者 沈建华 陈幼源 杨少军 许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研究了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甜瓜杂交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瓜龄天数的延长,甜瓜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质量增加,瓜龄38d单瓜结实数最多;在后熟期0~10d,随着时间的延长,种子产量和质量逐渐升高,但后熟期15... 研究了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甜瓜杂交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瓜龄天数的延长,甜瓜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质量增加,瓜龄38d单瓜结实数最多;在后熟期0~10d,随着时间的延长,种子产量和质量逐渐升高,但后熟期15d时,单瓜结实数、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瓜龄38d,后熟期10d的甜瓜种子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产量最高,可作为生产上制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种子 瓜龄 后熟期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白灵菇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连合 王随心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84-186,共3页
用棉籽壳、阔叶木屑加促酵剂发酵,熟料栽培白灵菇,用半开放式接种,产量高,质量好,大量节约了接种成本,提高了接种速度,每人平均1 h可接1 500袋左右,大大降低了污染率。
关键词 白灵菇 后熟期 疏蕾 促酵剂 接种帐
下载PDF
4个粉蕉品种后熟过程中果实色泽及质构特性变化规律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黄俊豪 段承煜 +4 位作者 邓英毅 李峰 冯斗 范斗文 谷俊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7-284,共8页
目前,对粉蕉品种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质地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以‘矮粉1号’‘金粉1号’‘广粉1号’和‘粉杂1号’4个主栽粉蕉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质构仪P/5探头进行整果穿刺试验,研究其果实质地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为粉蕉的果... 目前,对粉蕉品种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质地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以‘矮粉1号’‘金粉1号’‘广粉1号’和‘粉杂1号’4个主栽粉蕉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质构仪P/5探头进行整果穿刺试验,研究其果实质地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为粉蕉的果实质构特性的客观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后熟过程中,4个粉蕉品种的果肉粘连性、果肉紧实度和红绿值a^(*)上升,黄蓝值b^(*)和饱和度C^(*)波动上升,果皮破裂距离和果皮韧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果皮硬度、果皮强度、果皮脆性、果肉硬度和色度角h°呈下降的趋势;4个粉蕉品种的果皮硬度、果皮强度、果皮韧性、果皮脆性、色度角h°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粘连性、果肉紧实度、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饱和度C^(*)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硬度与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饱和度C^(*)值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果肉粘连性与果皮硬度、果皮强度、果皮脆性和果肉硬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皮破裂距离与果皮硬度、果皮强度、果皮脆性、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饱和度C^(*)和色度角h°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对4个粉蕉品种的果实成熟期质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粉杂1号’质地最优,其次是‘金粉1号’,然后是‘广粉1号’和‘矮粉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品种 后熟 果实色泽 果实的质构特性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温度对斑玉蕈后熟阶段生理活性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程泳春 李佳欢 +2 位作者 苏财自 张紫华 胡开辉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1,36,共7页
温度是影响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ous)菌包后熟阶段生理成熟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斑玉蕈菌包后熟阶段生物学参数与出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菌包颜色逐渐由白色变为浅黄色,硬度逐渐变软。23℃~29℃范围... 温度是影响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ous)菌包后熟阶段生理成熟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斑玉蕈菌包后熟阶段生物学参数与出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菌包颜色逐渐由白色变为浅黄色,硬度逐渐变软。23℃~29℃范围内,不同温度培养菌包各生物学参数指标变化趋势一致,且后熟培养温度越高,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越高,菌包内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越高,pH越低。出菇试验结果表明,29℃产量最高,为527.76 g,较23℃与26℃产量分别提高7.3%和5.1%;32℃出菇产量仅为406.90 g,35℃培养菌袋,菌丝大量死亡裂解,无法出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后熟期 培养温度 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