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霸权、话语建构、反极权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空间转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春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0,共8页
处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转向了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以拉克劳和莫菲所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运用"话语"、"霸权"等逻辑消弭马克思主义阶级主...
处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转向了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以拉克劳和莫菲所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运用"话语"、"霸权"等逻辑消弭马克思主义阶级主体的正当性,以此回应现实社会政治变化的趋势,从而提出了激进、多元的民主解放的蓝图。阿伦特的反极权主义理论在20世纪后期可谓独树一帜,体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和洞察力。而反对本质主义、反对极权主义也是后马克思主义的微观政治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
话语
社会批判
反极权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整合:经验及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蒙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新时期以来,政治整合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的政治整合依赖于新中国的制度架构,并于改革开放后进行了明显的调整与改革。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整合作为一种"后全能主义"的整合模态,汲取了新中国"全能主义...
新时期以来,政治整合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的政治整合依赖于新中国的制度架构,并于改革开放后进行了明显的调整与改革。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整合作为一种"后全能主义"的整合模态,汲取了新中国"全能主义"整合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创新式发展,五大整合路径也各有其成效。不过随着社会情势的进一步发展,此种政治整合也将进入新的改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整合
改革开放
全能主义
后全能主义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差
被引量:
1
3
作者
安希孟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3期29-42,共14页
该文以偶对、比照的方式例举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异。后现代主义在各个方面展现出与现代主义在侧重点上的对比,如:边缘与中心、相对与绝对、文本与意义、读者与作者、无序与等级、偏见与理解、悖谬与合理、能指与所指、内在与超...
该文以偶对、比照的方式例举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异。后现代主义在各个方面展现出与现代主义在侧重点上的对比,如:边缘与中心、相对与绝对、文本与意义、读者与作者、无序与等级、偏见与理解、悖谬与合理、能指与所指、内在与超在、模糊与清晰、混杂与纯粹、破裂与极权、主观与客观、个别与普遍、他者与自我、百虑与一致、激情与理智、意见与真理。后现代主义不是现代主义的终结,它是现代主义的完善、充实和发展。该文把后殖民理论作为东方的知识分子中的后现代主义或东方的后现代主义来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极权
他者
自我
边缘
中心
后殖民
相对
混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之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以拉克劳等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转向和修正,在一系列理论观点上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跳跃和迈进。他们关注人类命运;反对阶级还原论、霸权主义、极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激进左派;主张站在世界大同、普遍主体和...
以拉克劳等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转向和修正,在一系列理论观点上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跳跃和迈进。他们关注人类命运;反对阶级还原论、霸权主义、极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激进左派;主张站在世界大同、普遍主体和回归与完善人性的高度,解放人类。政治观上,主张从阶级政治转向非阶级政治,从对立政治转向对抗政治,从暴力革命转向多元民主;重构霸权概念;宣扬差异政治、欲望政治、边缘政治、文化政治、微观政治;关注人的日常生活、生存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并以此为基础,陈述了一种旨在拯救社会主义和全人类的人道主义,以为所有的人都创造自由、民主与和谐发展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激进民主政治
反阶级主义政治
反霸权主义
反极权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阿伦特行动理论看“实践”
5
作者
张林卫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分析指出,阿伦特认为了解实践的基本意义对政治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实践理论中,实践意义的处理依赖于人的本能生产、双手制作实物的工作以及道德伦理与政治实践。而对于人的本能的生产活动,阿伦特行动理论对于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内...
分析指出,阿伦特认为了解实践的基本意义对政治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实践理论中,实践意义的处理依赖于人的本能生产、双手制作实物的工作以及道德伦理与政治实践。而对于人的本能的生产活动,阿伦特行动理论对于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批判;对劳动与暴力的关系做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阿伦特试图把实践从传统的"目的论"、"工具论"中释放出来,并做了相应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理论
实践
思想自由
后极权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意搜集机制及其要素研究
6
作者
刘明厚
《江汉学术》
2014年第4期11-20,共10页
全能主义时代的民意搜集机制,其内在假设在于,具有较低公民精神的"群众",其意愿需要一批符合相应成员资格标准并且保持较高服务伦理的搜集主体,通过搜集渠道加以"体察"。进入后全能主义时代,随着现实生态环境的变化...
全能主义时代的民意搜集机制,其内在假设在于,具有较低公民精神的"群众",其意愿需要一批符合相应成员资格标准并且保持较高服务伦理的搜集主体,通过搜集渠道加以"体察"。进入后全能主义时代,随着现实生态环境的变化,各搜集要素都发生较大历史变迁:搜集主体的道德热忱逐步消逝,其搜集动力出现了内外部双重不足趋势,民意主体的公民精神和参与意识却不断增强,搜集渠道虽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但部分发生了功能失灵。这使得原有搜集机制受到严重挑战,一系列改革应对措施逐步出台。在主体要素层面进行"整党"、"扩源"和"保先",巩固与重塑搜集主体的成员资格和能力素质;在客体要素层面逐步"转变"认识取向,"承认"民众参与表达权,并"吸纳"民意诉求;在中介要素层面则在"恢复"和"夯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开拓"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能主义
后全能主义
民意
搜集
主体要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艺术中的当代亚洲
7
作者
黄万理
李苏萍(译)
《时代建筑》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文章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的东亚当代艺术实践发展方向的讨论,指出在过去20年间出现的话语中,东亚已经逐渐被视为是工业的、资本的以及都市的并且投入到狂热的发展中,工业、资本和都市被当代东亚艺术家几乎如圣歌般地咏唱着。尽管当代/后...
文章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的东亚当代艺术实践发展方向的讨论,指出在过去20年间出现的话语中,东亚已经逐渐被视为是工业的、资本的以及都市的并且投入到狂热的发展中,工业、资本和都市被当代东亚艺术家几乎如圣歌般地咏唱着。尽管当代/后现代艺术形式似乎是当代全球艺术的基础,却无法让我们理解“全球”艺术的历史,而经济发展给予我们发现自我并探寻当代亚洲艺术和艺术实践源流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东亚艺术
工业
资本主义
都市
后殖民
后集权
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霸权、话语建构、反极权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空间转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春雷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0,共8页
基金
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13MLD015)资助
文摘
处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转向了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以拉克劳和莫菲所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运用"话语"、"霸权"等逻辑消弭马克思主义阶级主体的正当性,以此回应现实社会政治变化的趋势,从而提出了激进、多元的民主解放的蓝图。阿伦特的反极权主义理论在20世纪后期可谓独树一帜,体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和洞察力。而反对本质主义、反对极权主义也是后马克思主义的微观政治特征之一。
关键词
霸权
话语
社会批判
反极权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Keywords
hegemony
discourse
social criticism
anti
totalitarian
ism
post
-Marxism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整合:经验及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蒙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81000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ZZD011)
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重大项目(CKJA201206)
文摘
新时期以来,政治整合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的政治整合依赖于新中国的制度架构,并于改革开放后进行了明显的调整与改革。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整合作为一种"后全能主义"的整合模态,汲取了新中国"全能主义"整合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创新式发展,五大整合路径也各有其成效。不过随着社会情势的进一步发展,此种政治整合也将进入新的改革阶段。
关键词
政治整合
改革开放
全能主义
后全能主义
发展
Keywords
political conformity
Reform and Opening - up
totalitarian
ism
post
-
totalitarian
ism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差
被引量:
1
3
作者
安希孟
机构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3期29-42,共14页
文摘
该文以偶对、比照的方式例举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异。后现代主义在各个方面展现出与现代主义在侧重点上的对比,如:边缘与中心、相对与绝对、文本与意义、读者与作者、无序与等级、偏见与理解、悖谬与合理、能指与所指、内在与超在、模糊与清晰、混杂与纯粹、破裂与极权、主观与客观、个别与普遍、他者与自我、百虑与一致、激情与理智、意见与真理。后现代主义不是现代主义的终结,它是现代主义的完善、充实和发展。该文把后殖民理论作为东方的知识分子中的后现代主义或东方的后现代主义来评介。
关键词
破裂
极权
他者
自我
边缘
中心
后殖民
相对
混杂
Keywords
rupture
totalitarian
other
ego
marginal
center
post
colonial
relative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B5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5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之沧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文摘
以拉克劳等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转向和修正,在一系列理论观点上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跳跃和迈进。他们关注人类命运;反对阶级还原论、霸权主义、极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激进左派;主张站在世界大同、普遍主体和回归与完善人性的高度,解放人类。政治观上,主张从阶级政治转向非阶级政治,从对立政治转向对抗政治,从暴力革命转向多元民主;重构霸权概念;宣扬差异政治、欲望政治、边缘政治、文化政治、微观政治;关注人的日常生活、生存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并以此为基础,陈述了一种旨在拯救社会主义和全人类的人道主义,以为所有的人都创造自由、民主与和谐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激进民主政治
反阶级主义政治
反霸权主义
反极权主义
Keywords
post
-Marxism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Anti-classism Politics
Anti-hegemonism
Anti -
totalitarian
ism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阿伦特行动理论看“实践”
5
作者
张林卫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文摘
分析指出,阿伦特认为了解实践的基本意义对政治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实践理论中,实践意义的处理依赖于人的本能生产、双手制作实物的工作以及道德伦理与政治实践。而对于人的本能的生产活动,阿伦特行动理论对于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批判;对劳动与暴力的关系做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阿伦特试图把实践从传统的"目的论"、"工具论"中释放出来,并做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
行动理论
实践
思想自由
后极权主义
Keywords
action theory
practice
labor
post
the
post totalitarian
ism
分类号
B516.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意搜集机制及其要素研究
6
作者
刘明厚
机构
无锡市惠山区国家税务局
出处
《江汉学术》
2014年第4期11-20,共10页
文摘
全能主义时代的民意搜集机制,其内在假设在于,具有较低公民精神的"群众",其意愿需要一批符合相应成员资格标准并且保持较高服务伦理的搜集主体,通过搜集渠道加以"体察"。进入后全能主义时代,随着现实生态环境的变化,各搜集要素都发生较大历史变迁:搜集主体的道德热忱逐步消逝,其搜集动力出现了内外部双重不足趋势,民意主体的公民精神和参与意识却不断增强,搜集渠道虽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但部分发生了功能失灵。这使得原有搜集机制受到严重挑战,一系列改革应对措施逐步出台。在主体要素层面进行"整党"、"扩源"和"保先",巩固与重塑搜集主体的成员资格和能力素质;在客体要素层面逐步"转变"认识取向,"承认"民众参与表达权,并"吸纳"民意诉求;在中介要素层面则在"恢复"和"夯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开拓"和"创新"。
关键词
全能主义
后全能主义
民意
搜集
主体要素
Keywords
totalitarian
post
-
totalitarian
public opinion
collection
subject elements
分类号
C91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艺术中的当代亚洲
7
作者
黄万理
李苏萍(译)
机构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不详
出处
《时代建筑》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文摘
文章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的东亚当代艺术实践发展方向的讨论,指出在过去20年间出现的话语中,东亚已经逐渐被视为是工业的、资本的以及都市的并且投入到狂热的发展中,工业、资本和都市被当代东亚艺术家几乎如圣歌般地咏唱着。尽管当代/后现代艺术形式似乎是当代全球艺术的基础,却无法让我们理解“全球”艺术的历史,而经济发展给予我们发现自我并探寻当代亚洲艺术和艺术实践源流的机会。
关键词
当代东亚艺术
工业
资本主义
都市
后殖民
后集权
现代化
Keywords
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Industrial
Capitalist
Urban
post
-colonial
post totalitarian
Modem
分类号
J13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霸权、话语建构、反极权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空间转向
卢春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整合:经验及发展
王蒙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差
安希孟
《社会科学论坛》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张之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阿伦特行动理论看“实践”
张林卫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意搜集机制及其要素研究
刘明厚
《江汉学术》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文化艺术中的当代亚洲
黄万理
李苏萍(译)
《时代建筑》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