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motility of sphincter of Oddi in 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星 王年吉 +3 位作者 莫剑忠 刘文忠 胡运彪 萧树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80-186,共7页
Endoscop c manometry of sphincter of Oddi(SO)and serumlevels of gastrin,glucagon,and somatostatin were measured in patients with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n=12),asymptomatic cholecystectomised pa-tients(n=6),and con... Endoscop c manometry of sphincter of Oddi(SO)and serumlevels of gastrin,glucagon,and somatostatin were measured in patients with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n=12),asymptomatic cholecystectomised pa-tients(n=6),and controlled subjects(n=14).Pentagastrin-stimulated gastricacid secretion test was also performed in part of patients who had symptoms orno symptoms after gallbladder rese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of symptomatic group had hypertonic dyskinesia of SO as shown by deep andwide waves superimposed on high basal pressure plateau of SO.The symptoma-tic group also had a higher serum level of gastrin and a greater BAO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groups.No difference of serum levels of glucagon and soma-tostatin was found among these three groups.The hypertonic dyskinesia of SOand hypergastrinemia are considered as possibly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MANOMETRY SPHINCTER of ODDI GASTRIN GLUCAGON SOMATOSTATIN 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下载PDF
ADVANCE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WOMEN'S CLIMACTERIC SYNDROME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贵珍 许云祥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7年第4期33-39,共7页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Women's Climacteric Syndrome.The recent years experimental research literatur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Women's Climacteric Syndrome.The recent years experimental research literatur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Women's Climacteric Syndrome were reviewed.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were major,focusing on the field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gulating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xis and nerval-endocritic-immune net.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uld regulate the endocrine environment of menopausal women.Taking advantage of combination biomedicine with multi-sciences,to improve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urative effct and probe the mechanism of menopausal pathology an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unction to Women's Climacteric Syndrome,i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fte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Climacteric syndrome/acup-mox ther Review Mechanism research
下载PDF
化石利胆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石坚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化石利胆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黄梅县人民医院9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化石利胆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黄梅县人民医院9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石利胆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胃肠功能、中医症候积分、血清胆囊收缩素A型受体(CCK-A)、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舌象、脉象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 d、10 d血清CCK-A、VI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应用化石利胆汤有助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促进血清CCK-A、VIP水平回升,降低黄疸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利胆汤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石症 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G-17、MOT、CCK的变化及联合预测术后综合征的价值
4
作者 李权 陈大勇 +1 位作者 刘建 余进松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21-2626,共6页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胃泌素17(G-17)、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并分析其对术后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16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胃泌素17(G-17)、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并分析其对术后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16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检测围手术期(术前、术后1 d、术后7 d、1个月)血清G-17、MOT、CCK水平,术后接受为期12个月随访,根据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发生情况分为PCS发生组(42例)和PCS未发生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G-17、MOT、CCK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G-17、MOT、CCK与PCS发生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项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CS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C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清G-17、MOT水平<术后7 d<术后1 d<术前,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清CCK水平>术后7 d>术后1 d>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发生组患者术前肝外胆管直径水平、血清G-17、MOT水平、疾病类型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所占比例、术式中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所占比例均高于PCS未发生组,血清CCK水平明显低于PCS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Ⅰ级患者的血清G-17、MOT水平<Ⅱ级<Ⅲ级,PCSⅠ级患者的血清CCK水平>Ⅱ级>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PCS发生、PCS严重程度分级与血清G-17、MOT呈正相关,与血清CCK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患病类型、术前肝外胆管直径、术式及血清G-17、MOT、CCK水平均为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切除术术后7 d血清G-17、MOT、CCK水平联合预测PC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7(95%CI:0.863~0.955),大于三项血清指标单独预测的AUC值(P<0.05)。结论血清G-17、MOT、CCK水平是PCS发生的影响因素,围手术期G-17、MOT、CCK联合预测PCS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预防PC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胃泌素17 胃动素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敬泽 刘诗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4期303-308,共6页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腹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道感染、黄疸等临床症状。PCS的病因复杂,可能由胆系疾病以及非胆系疾病引发,探讨PCS发病...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腹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道感染、黄疸等临床症状。PCS的病因复杂,可能由胆系疾病以及非胆系疾病引发,探讨PCS发病机制对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对PC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寅 赵志付 +10 位作者 伍昱 赵阳 李以松 张维 赵宏 杨涛 刘元石 彭唯娜 张翠彦 刘晓清 刘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3-606,共4页
目的 :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将入选的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4例 ,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 ;对照组 30例 ,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 目的 :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将入选的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4例 ,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 ;对照组 30例 ,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 4 % ,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 97 0 % ;药物对照组仅为 4 0 0 %与 73 3% ,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P <0 0 1)。结论 :“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失眠症 总有效率 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价 配穴 治疗组 针法 联合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佳杰 于博文 +1 位作者 李鹏 陶夏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30-1734,共5页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疾病,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PCS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详细介绍了PC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就"是否应该切除胆囊"这一近来备受争议的话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PCS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诊断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8
8
作者 刘伍立 欧阳建军 +1 位作者 岳增辉 赵艳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1-362,共2页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 ,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 ,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 ,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 ,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脑卒中 痉挛瘫痪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腹部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东升 王顺 +2 位作者 孔令丽 王威岩 崔晓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腹部电针和西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中风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电针组用电针刺激大横、腹结、天枢、水道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药物组口服西沙必利10 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7天... 目的:比较腹部电针和西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中风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电针组用电针刺激大横、腹结、天枢、水道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药物组口服西沙必利10 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药物组的72.5%(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电针组症状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5)。结论:腹部电针对于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的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便秘/针灸疗法 电针 穴位 胸腹部
下载PDF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48
10
作者 米建平 张洪来 +1 位作者 樊莉 蒙昌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寻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患肢阴阳经相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2 9例 ,与常规针刺组 (头针 +体针 ) 2 2例、药物治疗组 (口服妙纳 ) 2 7例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累积差值差异大 ,肌张力降低明... 目的 :探寻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患肢阴阳经相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2 9例 ,与常规针刺组 (头针 +体针 ) 2 2例、药物治疗组 (口服妙纳 ) 2 7例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累积差值差异大 ,肌张力降低明显 ;在降低肌张力、髋内收肌张力上与常规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肢体痉挛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针疗法 治疗 中风 偏瘫 痉挛状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被引量:65
11
作者 岳增辉 袁建菱 姜京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 ,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 ,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结果 :根...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 ,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 ,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结果 :根据康复医学评定结果及脑脊液Glu、GABA含量的差异表明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经筋刺法能有效地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且与调节脑脊液中Glu、GABA的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论治 脑卒中 痉挛状态 脑脊液 GLU GABA 针灸疗法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原因和处理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红 李智宇 王炳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ostcholecystectomysyndrome,PCS)的原因和处理。 方法 回顾分析 14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经过。 结果  148例中 111例查出阳性病征。手术或内镜治疗 78例 ,治愈 74例 ,好转 4例。保守治疗 70...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ostcholecystectomysyndrome,PCS)的原因和处理。 方法 回顾分析 14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经过。 结果  148例中 111例查出阳性病征。手术或内镜治疗 78例 ,治愈 74例 ,好转 4例。保守治疗 70例 ,治愈 9例 ,好转 48例 ,无效 13例。 结论 PCS是一组症状群 ,病因复杂 ,部分病例诊断较困难且治疗较棘手 ,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综合征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尚艳杰 马程程 +2 位作者 蔡玉颖 王东升 孔令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康复组(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各40例。针康组取肩髃、肩前、肩髎等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以康复训练;针刺组单纯采用针...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康复组(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各40例。针康组取肩髃、肩前、肩髎等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以康复训练;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康复组单纯采用运动疗法。通过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疗效。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针刺组的67.5%和康复组的65.0%(P<0.01);针刺结合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疼痛及关节活动度,与单纯针刺和单纯康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肩凝症/针灸疗法 偏瘫/针灸疗法
下载PDF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6
14
作者 董建萍 孙伟义 +2 位作者 王顺 武志全 刘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研究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0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38例)、非透穴组(36例)和西药组(34例)。电针透穴组选用悬颅透悬厘、脑户透强间、头临泣透阳白等穴;非透穴组选用百会、... 目的:研究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0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38例)、非透穴组(36例)和西药组(34例)。电针透穴组选用悬颅透悬厘、脑户透强间、头临泣透阳白等穴;非透穴组选用百会、印堂、四神聪等穴;西药组采用氟西汀口服。治疗28天后,分别对3组疗效、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SDS自评量表评分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电针透穴组有效率为86.84%,明显优于非透穴组的63.89%和西药组的67.65%(P<0.01,P<0.05)。电针透穴组能明显提高血浆中5-HT含量,与非透穴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能明显提高病人血浆中5-HT含量,治疗PSD的疗效明显优于非透穴组和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电针 透针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抑郁症/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不同刺法调整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36
15
作者 白晶 李宝栋 +2 位作者 王志勇 高维滨 王利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以廉泉为主要穴位进行不同的针刺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之咽阶段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111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廉泉单针浅刺法(A1组)、廉泉单针深刺法(A2组)和廉泉加旁廉泉多针深刺法(B组),连续治疗14天后观... 目的:观察以廉泉为主要穴位进行不同的针刺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之咽阶段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111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廉泉单针浅刺法(A1组)、廉泉单针深刺法(A2组)和廉泉加旁廉泉多针深刺法(B组),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B组为95·0%,A1组为65·7%,A2组为83·3%,B组与A1、A2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和显著性意义;在愈显率方面,B组为82·5%,A1组为20·0%,A2组为52·8%,B组与A1、A2组比较均为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在治疗7天后,吞咽功能评分B组与A1、A2组比较均为P<0·01,说明改善吞咽障碍敏感性方面B组优于A1、A2组。结论:以颈部腧穴解剖为基础的多针深刺法不但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咽阶段障碍,而且安全性高、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吞咽障碍/针灸疗法 穴位 头颈部
下载PDF
针刺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3
16
作者 黄凡 姚国新 +1 位作者 黄小丽 刘映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针刺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配合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疗程4周。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针刺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配合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CRP、TC、TG、LDL含量均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及HDL升高,临床证候积分及单项症状疗效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降血压效果明显,同时逆转或延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其机理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针灸疗法 痰证/针灸疗法 高血压/血液
下载PDF
不同针刺取穴方法结合系统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寅 杨涛 +8 位作者 郭玉峰 刘元石 郭宝娟 邢文台 孙书臣 赵宏 刘军 叶永铭 黄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方法 :将 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83例 ,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 5 2例 ,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结果 :①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价 ,治疗组... 方法 :将 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83例 ,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 5 2例 ,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结果 :①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价 ,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 10分左右。②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亦较明显 (P <0 0 1)。结论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 肩手综合征 天宗穴 中风后遗症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灸防治中风后偏瘫肩痛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柏颖 李扬帆 +1 位作者 周恩华 粟胜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5-817,共3页
目的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组 :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C组 )各 30例。A组针灸用穴以... 目的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组 :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C组 )各 30例。A组针灸用穴以阴经为主 ;B组在针灸基础上 (用穴同A组 ) ,配合内科常规中西药治疗 ;C组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同B组。在对其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时 ,对 3组间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在肢体疼痛缓解程度优良率分别为 90 0 %和 93 3%,均明显高于C组的 4 6 7%(P <0 0 1 ) ;而A、B组间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确切 ,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与单纯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 偏瘫肩痛 内科 常规治疗 近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 平行 随机数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自茂 冯崇廉 +3 位作者 皮周凯 范小艳 陈惠琼 张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根据康复医学理论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患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及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等穴;电刺激组采用痉挛... 目的:观察根据康复医学理论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患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及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等穴;电刺激组采用痉挛肌电刺激。2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疗程为3周。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1),其中针刺组MBI改善优于电刺激组(P<0.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电刺激组为86.7%,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的针刺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有效方法,对上肢轻、中度痉挛疗效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肌痉挛/针灸疗法 头针
下载PDF
针刺对不同分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秀玲 李晓东 +2 位作者 刘爱国 李永秋 安志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不同分型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原则,根据牛津地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腔系梗死组(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和后循环...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不同分型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原则,根据牛津地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腔系梗死组(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4种类型,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等穴,行补泻手法;对照组采用不完整针刺,只留针,不行针。分别于入选时、第1月、第3月、第6月、第12月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LACI亚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ACI、POCI亚型在第3月-第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ACI第3月、第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月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不同OCSP分型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不同,对PACI、POCI亚型有明显促进作用,针刺手法与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中风/分类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偏瘫/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