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amelior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on cervical degeneration disease after treatment with 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
1
作者 赖志军 谢惠缄 +1 位作者 谢唏衷 肖建如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498-2498,共1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anterior decompression, bone graft and cerv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cervical degeneration disease.Method 23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anterior decompression, bone graft and cerv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cervical degeneration disease.Method 23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have undergone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 fusion.Neurological signs and symptom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nd mean follow up time was 11.3 months.Result In all cases,radiography demonstrated a solid bony fusion.Additional general complications include a large wound hematoma in one and hoarseness in one.All patients’ neurological function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anterior decompression, bone graft and cerv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cervical degeneration disease is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神经功能 疗效 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应用
2
作者 任喜颂 时艳华 杜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微...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疗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结果在术后,研究组出血量、消肿时间和伤口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踝关节内翻及外翻角度低于对照组,背伸及跖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及对照组AOFAS得分均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愈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可加快术后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BartonicekⅢ型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微型钛板内固定在口腔颌面骨折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宝峰 李宏 孙吏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在口腔颌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就诊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微型钛板组和不锈钢板组,每组各40例。微型钛板... 目的: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在口腔颌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就诊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微型钛板组和不锈钢板组,每组各40例。微型钛板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不锈钢板组采用不锈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口面部肌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唇姿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型钛板组患者外观与姿势其余项目评分、运动评分高于不锈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型钛板组患者张口度高于不锈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咬合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型钛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不锈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与不锈钢板固定对咬合度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型钛板内固定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口面部肌功能的恢复,加快颌面骨折愈合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骨折 微型钛板内固定 不锈钢板固定
下载PDF
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
4
作者 范军界 虞宵 +3 位作者 吕峰 吴卫东 沈军 孙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71-2577,共7页
目的比较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后踝大块骨折患者150例,采用奇偶数法进行分组,其中75例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 目的比较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后踝大块骨折患者150例,采用奇偶数法进行分组,其中75例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75例实施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以及健康状态,统计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背伸、踝关节跖屈、足部内翻以及足部外翻活动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AOFAS评分与KPS评分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IL-6、IL-8以及CRP水平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后踝大块骨折的手术效果理想,对于临床指标与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升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大块骨折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空心钉内固定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三种入路掌侧钢板置入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5
作者 黄晓夏 彭聪 +2 位作者 艾科拜尔·喀迪尔 滕勇 赵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67-3872,共6页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y入路组(A组)、劈开肱桡肌腱入路(B组)、旋前方肌后方入路(C组),每组22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内固定、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前臂旋转角度;Dienst关节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手腕功能。结果与结论:①B、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显著少于A组(P<0.01),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则无显著差异,但B组手术时间更短;②术后3 d及1,3个月行腕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3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同一时期各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12个月随访时,3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3个月的评估结果显示,3组之间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C组目测类比评分更低,前臂旋转角度更大;④依据Dienst关节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A、B、C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分别为86%(19/22)、91%(20/22)、95%(21/22);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区感染,A组出现肌腱激惹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腕管综合征2例;B组出现肌腱激惹1例、关节僵硬1例;C组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各1例;⑥提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将钢板放置在旋前方肌下方可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早期活动,恢复正常生活;肱桡肌腱入路在术中骨折暴露方面更有优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入路 旋前方肌 掌侧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张欢迎 曾华群 施纯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骨科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L”形切口组和改良八字组,各31例。“L”形切口组给予“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骨科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L”形切口组和改良八字组,各31例。“L”形切口组给予“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改良八字组给予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6周影像学指标,术后6周足部功能及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改良八字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均短于“L”形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上升,改良八字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八字组足部功能改善率高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改良八字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L”形切口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术中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足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影像学指标 “L”形切口内固定术
下载PDF
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任利强 黄继兴 +2 位作者 胡牮 邱龙祥 严益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其中...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空心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安全性、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踝关节Kofoed评分可见优势,各方面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提高手术效率并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可减轻患者疼痛和手术损伤,有助于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复位联合骨盆复位架治疗APC-Ⅲ型骨盆骨折
8
作者 高振洋 曾秀安 +3 位作者 杨其兵 寇贤帅 王克竞 厉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0-1875,共6页
背景:骨盆骨折类型多样,使用骨盆复位架进行复位时缺乏系统的复位路径,需要根据术者经验结合透视结果进行调整,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重复性。目的:探讨计算机模拟复位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治疗前后压缩(anteroposterior compression,APC)-... 背景:骨盆骨折类型多样,使用骨盆复位架进行复位时缺乏系统的复位路径,需要根据术者经验结合透视结果进行调整,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重复性。目的:探讨计算机模拟复位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治疗前后压缩(anteroposterior compression,APC)-Ⅲ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术前采用计算机模拟复位,术中采用骨盆复位架辅助复位的APC-Ⅲ型骨盆骨折患者19例,其中7例使用前环双钢板、12例采用单钢板联合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均使用2枚骶髂螺钉固定后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和随访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采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评估患者功能。结果与结论:①19例患者均完成手术,7例前环使用双钢板、12例采用单钢板联合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固定,后环均使用2枚骶髂螺钉,分别固定S1、S2椎体;②手术时间74-147 min,平均(101.63±19.55)min;术中复位时间26-41 min,平均(38.11±3.31)min;术中透视次数35-81次,平均(62.68±13.11)次;术中出血60-130 mL,平均(85.37±20.57)mL;③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37±2.50)周;④术后1 d按Matta标准评定复位情况:优14例,良5例;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优16例,良3例;⑤2例患者术区切口出现红肿、渗液等脂肪液化现象,经积极换药后逐渐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示采用计算机模拟复位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治疗APC-Ⅲ型骨盆骨折,在提高复位效率、改善骨盆功能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前后压缩型损伤 闭合复位 骨盆解锁复位装置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
9
作者 何晶 高胜飞 +1 位作者 吴云刚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117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因切口渗出延长拆线时间至术后3周,2例因皮肤坏死行清创治疗,1例因切口感染行清创+负压引流。术后2例腓骨肌腱炎,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发现[足母]长屈肌挛缩者。1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124例均可完全负重行走,其中5例轻度跛行;踝关节背伸20°~28°、跖屈34°~45°;采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优99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简便易行,软组织损伤小,且内固定物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钢板内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 外、后踝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
10
作者 张成绩 王海虎 +2 位作者 倪进荣 张群虎 邓杰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辅助玻璃酸钠注射组(B组),每组各42例。A组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B组在A组的基础上辅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3个月后,B组拆线后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B组术后第1、4周膝关节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7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7天白细胞介素(IL)-6、外周血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7天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TAC)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钢板 玻璃酸钠 应激状态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缪小兵 洪克建 +1 位作者 戴永平 张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03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对照组51例,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03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对照组51例,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8±2.0)天,对照组为(10.0±2.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SS评分分别为(66.9±5.4)分、(78.4±6.6)分和(83.8±6.1)分,对照组分别为(64.2±6.1)分、(74.0±7.3)分和(82.0±6.8)分,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胫骨迁移距离为(2.54±0.50)mm,对照组为(2.84±0.6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膝关节后倾角分别为(4.12±1.10)°、(5.03±0.96)°和(5.46±1.52)°,对照组分别为(6.11±1.43)°、(6.67±1.54)°和(7.50±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活动度分别为(104.3±8.2)°和(117.4±7.6)°,对照组分别为(96.8±8.9)°和(111.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对于促进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维持膝关节功能稳定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 双钢板 内固定 老年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改良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初升 刘晓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改良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腕关节功能、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改良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腕关节功能、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实施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手术,试验组30例则实施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改良手术。评价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Cooney腕关节评分,旋前、旋后、屈曲、背伸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改良术可以恢复腕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减少疼痛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改良术 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苏少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内固定材料选择时,对照组选择锁定钢板,研究组选择髓...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内固定材料选择时,对照组选择锁定钢板,研究组选择髓内钉。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74.98±12.15)min较对照组的(92.73±15.62)min短(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153.12±31.08)ml少于对照组的(216.69±40.34)ml(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离床活动、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4.91±1.03)d、(11.63±1.45)周、(10.04±1.98)d,均较对照组的(6.30±1.24)d、(14.07±1.91)周、(12.89±2.60)d短(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而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5.89±1.06)mg/L和白细胞介素-6(25.46±3.75)pg/ml均比对照组的(7.02±1.27)mg/L、(29.69±3.83)pg/ml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而研究组疼痛评分(2.63±0.61)分较对照组的(3.49±0.72)分低、髋关节功能评分(90.65±7.02)分则较对照组的(81.42±7.38)分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而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时选择髓内钉作为内固定物可取得比锁定钢板更好的手术效果,髓内钉固定不仅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还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促使其骨折更快愈合,有利于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 髓内钉
下载PDF
微型钛板在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姜伟 王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在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临沂市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不锈钢板固...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在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临沂市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不锈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颌面部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微型钛板在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颌面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骨折 微型钛板 不锈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比较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疗效的meta分析
15
作者 李奥赢 詹万达 +1 位作者 董辉 孙浩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94-99,106,共7页
目的比较钢板和髓内钉2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文献。时限为各... 目的比较钢板和髓内钉2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文献。时限为各库建库至2023年2月7日,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运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临床对照研究,共668例患者,其中用钢板进行治疗的患者为336例,用髓内钉进行治疗的患者为332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运用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在术中出血量(MD=5.51,95%CI 3.17~7.85,P<0.00001)、骨折时间愈合(MD=32.22,95%CI 11.32~53.12,P=0.003)、术后并发症(MD=2.96,95%CI 1.71~5.12,P=0.0001)、术后感染(OR=4.10,95%CI 1.84~9.13,P=0.0005)优于运用钢板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后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活动受限及术后再次骨折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比钢板治疗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髓内钉 内固定 肱骨骨折 骨不连 META分析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疗效
16
作者 崔留超 田林 谭玉忠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对25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后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2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对25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后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2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包括肘关节疼痛(45%)、屈伸活动度(20%)、稳定性(10%)及5个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项目(25%),即梳头、吃饭、个人卫生、穿衬衣、穿鞋,评分在85~95分,平均90分,优20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可恢复解剖结构完整性,且内置物小,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内固定 MasonⅢ型 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骨折
下载PDF
牛膝活血汤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17
作者 张亚磊 宁增恩 李建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8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牛膝活血汤辅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踝关节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 目的探讨牛膝活血汤辅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踝关节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65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牛膝活血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骨转换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N-端骨钙素(N-MID)、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安全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6.92%VS 84.62%,P<0.05);治疗后,观察组背伸角度、跖屈角度、AOFAS评分分别为(26.78±7.92)°、(45.85±11.28)°、(85.63±6.54)分,高于对照组的(19.26±5.42)°、(33.62±9.22)°、(63.02±5.14)分,VAS评分(2.11±0.50)分低于对照组(4.76±0.38)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CTx、N-MID、IL-1、IL-1β、TNF-α、MDA、AOPP水平分别为(533.21±97.74)ng/L、(36.35±10.11)μg/L、(18.82±4.27)μg/L、(3.42±1.04)pg/mL、(8.26±2.01)pg/mL、(6.08±1.06)μmol/L、(13.22±3.4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01.24±103.75)ng/L、(50.27±9.75)μg/L、(25.03±4.34)μg/L、(5.69±1.19)pg/mL、(13.22±3.40)pg/mL、(8.74±1.21)μmol/L、(20.19±4.73)μmol/L,血清ALP、BGP、SOD水平分别为(94.11±18.37)U/L、(5.75±1.31)μg/L、(98.57±12.85)U/mL,高于对照组(80.02±16.67)U/L、(4.52±1.40)μg/L、(77.46±15.82)U/mL,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使用牛膝活血汤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促进骨代谢恢复,纠正炎症-氧化应激紊乱,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牛膝活血汤 踝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在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18
作者 王建伟 付映旭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3-15,28,共4页
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CHP)在肩锁关节脱位(AJ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JD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CH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针对两... 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CHP)在肩锁关节脱位(AJ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JD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CH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针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及术后并发症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ASE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与CHP内固定相比,Endobutton带袢钢板能够有效改善AJD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button带袢钢板 锁骨钩钢板 内固定 肩锁关节脱位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周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清镇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观...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清镇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钠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膝关节功能、步行能力、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膝关节活动度(屈曲、伸直)。结果:观察组开始运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练习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及步行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及步行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钢板技术 锁定钢板 膝关节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对比分析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申吉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 评估跟骨骨折治疗中,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符合跟骨骨折指征的患者中选取80例(选取年限为2018年10月—2023年3月),通过抛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闭合复... 目的 评估跟骨骨折治疗中,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符合跟骨骨折指征的患者中选取80例(选取年限为2018年10月—2023年3月),通过抛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将上述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以及足功能的优良率纳入统计学计算工具对比。结果 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研究组足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提升足功能的优良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缩短手术、住院时间,改善跟骨B?hler角、Gissane角,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微创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足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