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美’猕猴桃贮藏期病原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美芳 何玲 +3 位作者 张美丽 苑希蕊 杜方梦 赵凯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7,共6页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分离纯化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腐烂猕猴桃中共分离出5株致病菌,对ITS区序列测序结果经GenBan...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分离纯化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腐烂猕猴桃中共分离出5株致病菌,对ITS区序列测序结果经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A的ITS序列与Trichothecium roseum(EU552162.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B的ITS序列与Fusarium tricinctum(AB587078.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C的ITS序列与Penicillium expansum(AF330635.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D的ITS序列与Colletotrichum boninense(KF819619.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E的ITS序列与Botrytis elliptica(KJ638600.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由形态学及ITS区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A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为镰刀菌属(Fusarium tricinctum),C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D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E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5种病原真菌中灰葡萄孢为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美’猕猴桃 采后病原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芒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及天然抗菌物质的筛选 被引量:11
2
作者 甘瑾 马李一 +2 位作者 张弘 石雷 陈晓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417,共4页
以云南省元江县的三年芒果为材料,分离并鉴定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同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25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以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从贮藏中的芒果上分离、鉴定出盘长... 以云南省元江县的三年芒果为材料,分离并鉴定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同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25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以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从贮藏中的芒果上分离、鉴定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色二孢(Diplodia mangiferae)、大茎点霉(Macrophoma mangiferae Hingoroai & Sharma)、拟茎点霉(Phomposis mangiferae Ahmad)4种病原真菌;确定了对4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及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其中对盘长孢状刺盘孢有抑制作用的提取液有100g/L的黄连水提取液、100g/L的高良姜水提取液、6.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50g/L的丁香乙醇提取液和25g/L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对色二孢有抑制作用的有100g/L的百部水提取液和1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对大茎点霉有抑制作用的是1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和50g/L的桉叶乙醇提取液;对拟茎点霉有抑制作用的有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50g/L的丁香乙醇提取液和6.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采后病害 病原真菌 抑菌作用 天然植物提取液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振宇 艾启俊 +3 位作者 王燕 魏月琴 哈斯格根 张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5期294-298,共5页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该试验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鹿蹄草素、黄连、黄柏、厚朴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该试验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鹿蹄草素、黄连、黄柏、厚朴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12.5、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25、25、2.5mg/ml;对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2、0.625、0.6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2.5、5、2.5mg/ml。经线性回归计算50%抑制时对链格孢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17、10.192、10.354、0.340mg/ml;对褐腐病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65、0.192、0.687、0.246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果蔬 采后病原真菌 离体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复合保鲜剂涂膜对石榴果实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润光 田呈瑞 张有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3-1186,共14页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净皮甜’石榴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保鲜剂组分比例,通过生理变化和感官鉴评确定最佳配方。用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石榴,于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以未经保鲜剂处理的石榴作对照。贮期测定各处理果实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果实硬度,果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计算贮藏不同时期各处理褐变指数、腐烂指数、失重率和商品果率,贮藏160d时对石榴果实的口感、色泽、气味等感官性状进行综合评定。对引起石榴贮期病害的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形态学分析和ITS序列鉴定,测定复合保鲜剂对石榴贮期病原菌的抑制率、半致死浓度(EC50)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复合保鲜剂由壳寡糖、那他霉素、葡萄糖酸-δ-内酯、柠檬酸、抗坏血酸、六偏磷酸钠和酪蛋白酸钠7种组分配制而成。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能够降低石榴果实呼吸速率,减缓果皮褐变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升高,抑制果皮PPO、POD活性,保持果皮CAT、SOD较高活性,有效地维持籽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和果实硬度,降低果实腐烂指数和失重率,提高商品果率,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引起石榴贮期主要病害的病原菌为葡萄核盘菌属的富氏葡萄核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和青霉属的小刺青霉(Penicillium spinulosum);复合保鲜剂抑制病原菌生长作用明显。贮藏期可达160 d,褐变指数0.21,腐烂指数0.16,商品果率90.2%,贮后果皮色泽鲜艳,籽粒晶莹饱满,感官品质优良,保鲜效果好。【结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为:壳寡糖0.2 g、那他霉素0.02 g、葡萄糖酸-δ-内酯0.08 g、柠檬酸3 g、抗坏血酸2 g、六偏磷酸钠0.1 g、酪蛋白酸钠0.6 g,各组分混合后加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160 mg·L-1的保鲜剂。石榴果实采后在温度(5.0±0.5)℃下预冷3 d,然后放入上述保鲜剂中浸渍10—20 s,取出自然晾干,单果套塑料袋包装,置于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果实 保鲜剂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病原菌
下载PDF
纳他霉素、脱氢醋酸钠、碳酸氢钠与大蒜对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海予 李婉 +4 位作者 马磊 刘婷婷 王宇 周子健 韩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3-46,70,共5页
采后病原真菌是引起腐败的主要原因,使用安全无毒的保鲜剂对于人们的健康以及水果出口都有重要意义。纳他霉素、脱氢醋酸钠、碳酸氢钠与大蒜均具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笔者研究了这4种物质在平板与活体上对链格孢霉、灰葡萄孢霉、果链核... 采后病原真菌是引起腐败的主要原因,使用安全无毒的保鲜剂对于人们的健康以及水果出口都有重要意义。纳他霉素、脱氢醋酸钠、碳酸氢钠与大蒜均具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笔者研究了这4种物质在平板与活体上对链格孢霉、灰葡萄孢霉、果链核盘菌、青霉、根霉等5种常见的果蔬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用滤纸片法测定这4种物质对5种病原菌抑制的抑菌圈直径以及抑制的最低浓度(MIC)。还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脱氢醋酸钠、碳酸氢钠以及大蒜水提取液在活体上对鸭梨病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活体上,质量浓度0.4mg/mL纳他霉素与5%的脱氢碳酸酸钠对5种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碳酸氢钠与大蒜水提取液对鸭梨病斑的抑制作用并不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病原菌 纳他霉素 脱氢醋酸钠 碳酸氢钠 大蒜
下载PDF
5株枣果实采后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婷 丁凤兰 +5 位作者 王珂 马国为 陈玉娟 张燕 何欣萌 王友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0,共9页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同时进行菌株的回接及病斑病症的验证,最终从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的冬枣和骏枣果实上分别分离到3株(221^(#)、227^(#)、232^(#))和2株(229^(#)和230^(#))丝状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221^(#)和227^(#)为镰孢菌,229^(#)和232^(#)为葡柄霉,230^(#)为短柄霉属真菌,通过rDNA ITS区序列分析,鉴定221^(#)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227^(#)为变红镰孢菌(Fusarium incarnatum),229^(#)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230^(#)为产酶短梗霉(Aureobasidium proteae),232^(#)为葡柄霉(Stemphylium armeriae)。目前这5种病原真菌均未发现可导致枣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报道,其中Stemphylium armeriae未见引起植物病害的报道。通过挖掘出更多的引起枣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希望为枣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实 采后病害 病原真菌 形态学观察 rDNA ITS区序列分析
下载PDF
鹿蹄草素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伟 艾启俊 吴小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培养板连续稀释法研究了鹿蹄草素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并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初步确定。结果表明:鹿蹄草素的浓度越高,抑菌率越高,在2.5 m...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培养板连续稀释法研究了鹿蹄草素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并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初步确定。结果表明:鹿蹄草素的浓度越高,抑菌率越高,在2.5 mg/mL及以上浓度时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根据EC50值所得到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其中链核盘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56,1.25 mg/mL;苹果轮纹病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78,0.156 mg/mL;链格孢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13,0.625 mg/mL;灰葡萄孢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56,0.313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草素 果蔬 采后病原真菌 离体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病原真菌对葡萄采后果粒脱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许玲 王彦章 +1 位作者 豊田秀吉 草刈真一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9-841,共3页
通过从采后落粒的葡萄果实上分离的7属病原真菌,分别回接健康果实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各种病原真菌对果粒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霉菌(Botrytis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ssp.)和镰刀菌(Fusariumsp.)是引发葡萄果实采后落粒的主要病... 通过从采后落粒的葡萄果实上分离的7属病原真菌,分别回接健康果实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各种病原真菌对果粒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霉菌(Botrytis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ssp.)和镰刀菌(Fusariumsp.)是引发葡萄果实采后落粒的主要病原。通过田间与采后的防菌措施对葡萄采后脱落进行了控制处理,进一步证明了病原真菌在葡萄采后果粒脱落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落粒 病原真菌 采后病害 灰霉菌
下载PDF
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毛晓英 吴庆智 +3 位作者 刘晓航 蔡锐 吴孝军 黄娜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通过对新疆哈密瓜采后贮藏中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以及对冷藏中健康的果实进行潜伏侵染的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确定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为:根霉属(Rhizopus);镰孢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 通过对新疆哈密瓜采后贮藏中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以及对冷藏中健康的果实进行潜伏侵染的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确定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为:根霉属(Rhizopus);镰孢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采后 致腐病原真菌 分离与鉴定
下载PDF
新疆蟠桃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 陈静 +1 位作者 毛晓英 梅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6期79-80,220,共3页
通过对新疆蟠桃采后贮藏中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后确定新疆蟠桃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为:根霉属(Rhizopus)、镰孢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
关键词 蟠桃 采后 致腐病原真菌 分离与鉴定
下载PDF
板栗采后优势致腐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植物精油对其控制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曦晨 李萌 +3 位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冯柏如 杨菁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明确板栗采后优势致腐真菌种类及植物精油对其控制效果,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板栗采后腐败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显微观察和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优势致腐菌作进一步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紫苏醛、肉桂醛... 为明确板栗采后优势致腐真菌种类及植物精油对其控制效果,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板栗采后腐败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显微观察和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优势致腐菌作进一步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紫苏醛、肉桂醛、柠檬醛、叶醛、丁香酚、芳樟醇、橙花醇、麝香草酚、香芹酚、香茅醇植等10种植物精油单组分对板栗采后优势病原真菌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板栗采后优势致腐菌包括镰孢属、新壳梭孢属、地霉属和毛霉属在内的多种真菌,其中菌株BL-8和BL-18经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和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10种植物精油单组分对板栗采后优势致腐菌菌株BL-8和BL-18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芹酚对板栗采后优势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菌株BL-8和菌株BL-18的EC_(90)值分别为24.431和11.768μL/L。体外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和自然贮藏试验结果发现,香芹酚显著抑制了2种优势致腐菌的生长,香芹酚熏蒸处理有效控制了由菌株BL-8和BL-18侵染所引起的板栗采后病害的发生。因此,香芹酚作为熏蒸剂,在板栗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采后病害 优势致腐真菌 分离鉴定 植物精油 抑菌作用
下载PDF
5株杏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12
作者 王珂 姚婷 +2 位作者 张燕 何欣萌 王友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21-128,共8页
杏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本研究通过对采后贮藏期间‘金太阳杏’和‘胭脂杏’果实发病部位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相应品种的健康果实上,出现与分离发病果实相同的病症,经形态学特征分析、真菌r DNA内转录间隔区(i... 杏采后易受病原菌侵染,本研究通过对采后贮藏期间‘金太阳杏’和‘胭脂杏’果实发病部位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相应品种的健康果实上,出现与分离发病果实相同的病症,经形态学特征分析、真菌r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从杏果实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从‘金太阳杏’分离到3株病原真菌,其中325#为甜樱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327#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328#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从‘胭脂杏’果实分离得到两株病原真菌,分别为326#椭圆葡萄孢菌(Botrytis elliptica)和331#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D.eres、B.dothidea、A.pullulans和B.elliptica为杏果实上未见文献报道的病原真菌,而B.cinerea未有发现侵染‘胭脂杏’的报道,研究结果旨在为杏果实的生物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采后病害 病原真菌 ITS区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甜樱桃采后腐烂致病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关波 张璇 +2 位作者 胡玉婵 胡有贞 陈国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80-2487,共8页
【背景】甜樱桃果实柔软多汁,采后腐烂率高。石河子是新疆新兴的甜樱桃种植地区之一,但由于采后储运不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鉴定石河子地区的甜樱桃果实腐烂病原菌,以期提高该地区甜樱桃的采后品质、延长货架期。【方法】从... 【背景】甜樱桃果实柔软多汁,采后腐烂率高。石河子是新疆新兴的甜樱桃种植地区之一,但由于采后储运不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鉴定石河子地区的甜樱桃果实腐烂病原菌,以期提高该地区甜樱桃的采后品质、延长货架期。【方法】从石河子136团种植的甜樱桃腐坏组织中分离真菌菌株,根据柯赫氏法则将分离得到的菌株重新接种到健康的甜樱桃果实上确定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和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分析对致病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石河子地区甜樱桃腐烂的果肉中分离出5类丝状真菌,其中3类是甜樱桃果实的致病真菌,转录间隔区序列比对确定3类真菌中代表菌株分别为易脆毛霉(Mucorfragilis)、镰刀菌(Fusariumsp.)和干酪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结论】导致新疆石河子地区甜樱桃果实腐烂的致病真菌主要有易脆毛霉(Mucor fragilis)、镰刀菌(Fusarium sp.)和干酪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采后腐烂致病真菌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中草药提取液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振宇 艾启俊 +2 位作者 王燕 张伟 魏月琴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9-262,共4页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7种含有抗菌成分的中草药提取液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7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褐...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7种含有抗菌成分的中草药提取液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7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效果强弱不同,其中2号黄连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到85%以上;其次是8号黄柏、1号鹿蹄草、4号苦参,抑制率也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液 果蔬 采后病原真菌 离体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环境光因子对采后病原真菌发育的影响及对致病力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建城 王玉坤 龙超安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4-1390,共7页
采后病原真菌的发育和致病力受到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是以杀菌剂为主的化学防治,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增加,进而带来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等潜在问题。因此,寻... 采后病原真菌的发育和致病力受到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是以杀菌剂为主的化学防治,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增加,进而带来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等潜在问题。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可替代化学杀菌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光作为环境因素之一,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植物的防御反应以及抗病性也有影响。近年来,光照处理已被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中,因此,了解环境光因子对采后病原真菌发育和致病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采后病原真菌孢子和菌丝的生长发育、致病性、寄主代谢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对光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因子 采后病原真菌 发育 致病力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