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ling analysis embodies drastic transition among global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s in face of changing climate
1
作者 Zhengchao Ren Lei Liu +1 位作者 Fang Yin Xiaoni Liu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PNV)i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ecosystem renovation and has garnered increasing attention worldwide.However,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transitional pr...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PNV)i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ecosystem renovation and has garnered increasing attention worldwide.However,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transitional processes,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global natural vegetation,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ongoing climate warming.In this study,we visualize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inter-transition procedure of global PNV,analyse the shifting distances and directions of global PNV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ic disturbance,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global PNV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luctuations.To achieve this,we utilize meteorological data,main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from six phases:the Last Inter-Glacial(LIG),the Last Glacial Maximum(LGM),the Mid Holocene(MH),the Present Day(PD),2030(20212040)and 2090(2081–2100),and employ a widely-accepted 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for global PNV classification.We fin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five PNV groups(forest,shrubland,savanna,grassland and tundra)generally align with their respective ecotopes,although their distributions have shifted due to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Notably,we observe an unexpected transition between tundra and savanna despite their geographical distance.The shifts in distance and direction of five PNV groups are mainly driven b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although there is heterogeneity among these shifts for each group.Indeed,the heterogeneity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global PNV groups suggests that they may possess varying capacities to adjust to and withstand the impacts of changing climate.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mutual transitions and shift tendencies of global PNV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in face of changing climate,as revealed in this study,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mitigating warming and promoting re-vegetation in degraded region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Global warming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Predicted model CSCS
下载PDF
Have some landscapes in the eastern Canadian boreal forest moved beyond their natural range of variability?
2
作者 Pierre Grondin Sylvie Gauthier +3 位作者 Veronique Poirier Patrice Tardif Yan Boucher Yves Bergeron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412-428,共17页
Background: In the contxt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natural and the present-day forested landscapes of a large territory in Quebec(Canada). Using contemporary and long-term fire cy... Background: In the contxt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natural and the present-day forested landscapes of a large territory in Quebec(Canada). Using contemporary and long-term fire cycles, each natural forst landscape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bility of it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compared to the present-day landscape. Thi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human activities have moved these ecosystems outside the range of natural landscape variability.Methods: The study encompassed a forested area of 175 000 km2 divided into 14 landscapes. Using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fire cycles, age structure and forest dynamics, we characterized the forest composition and age structures that resulted from three historical fire cycles(110,140, and 180 years) representative of the boreal forest of eastern Canada. The modeled natural landscapes were compared with present-day landscapes in regard to the proportion of old-growth forests(landscape level) and the proportion of late-successional forest stands(landscape level and potential vegetation type).Results: Four landscapes(39%) remain within their natural range of variability. In contrast, nine landscapes(54%)show a large gap between natural and present-day landscapes. These nine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Abies-Betula vegetation where human activities have contributed to a strong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Populus tremuloides stands(early-successional stages) and a decrease of oldgrowth forest stands(more than 100 years old). A single landscape(7%), substantially changed from its potential natural state, is a candidate for adaptive-based management.Conclusion: Comparison of corresponding natural(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present-day landscapes showed that ten landscapes reflecting an important shift in forest composition and age structure could be considered beyond the range of their natural variability.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dscape's natural variability at the scale of several millennia can be considered a moving benchmark that can be re-evaluated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Focusing on region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natural variability of vegetation and forest age structure represents a step forward in methodology for defining 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following shifts in landscape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management Reference conditions natural variability RESILIENCE Fire cycle Age structure Forest dynamics potential vegetation type Landscape ecology Theoretical natural landscape Present-day landscape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河龙区间潜在自然植被的干预强度
3
作者 李文栋 姜悦 +4 位作者 李博 田璇 黄艳平 付金霞 李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293,共11页
[目的]探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潜在自然植被(PNV)的时空变化规律,查明人类活动对该区域PNV的干预程度,可为区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河龙区间1960—2017年气象数据和1990—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 [目的]探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潜在自然植被(PNV)的时空变化规律,查明人类活动对该区域PNV的干预程度,可为区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河龙区间1960—2017年气象数据和1990—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拟并分析了河龙区间1960—2017年PNV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1990年以来人类活动对PNV的干预强度。[结果]河龙区间稳定的PNV类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暖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暖温微润森林草原类、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不同年代各PNV类型重心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草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呈增长趋势,而耕地和其他地类呈减少趋势。各地类重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草原类PNV的30.9%~36.2%和11.4%~18.5%面积分别转变为耕地和林地,森林草原类PNV的19.0%~32.6%面积转变为耕地,潜在草地区转变为林地的面积比例逐年增加。[结论]人类活动对PNV的干扰动态变化度在1990—2000年和2010—2018年较大,尤其是2010—2018年,且现有林地是否持续存活需要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自然植被 干预强度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河龙区间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SAGE潜在植被的验证和修订
4
作者 王发浩 叶瑜 +4 位作者 韩宗轩 宋悦 李俊 江畅 李晗孙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48,共7页
采用植被野外调查方法,结合黄河河道变迁及新旧黄河三角洲扩展过程,辨识了黄河三角洲不同地貌位置的植被类型,据此分析了黄河改道、三角洲扩展及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自然植被的影响;参考植被类型分布及遥感影像资料,评估并局部修订了黄... 采用植被野外调查方法,结合黄河河道变迁及新旧黄河三角洲扩展过程,辨识了黄河三角洲不同地貌位置的植被类型,据此分析了黄河改道、三角洲扩展及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自然植被的影响;参考植被类型分布及遥感影像资料,评估并局部修订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心(center for sustainabilit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SAGE)潜在植被数据.研究发现:1)黄河三角洲自然植被格局呈由内陆向海岸的“环扇状”分布,植被由内向外依次是落叶阔叶林、柽柳灌丛、芦苇和碱蓬草甸、荒漠;2)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自然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三角洲地区,新三角洲近黄河河道地区主要发育淡水植被景观,远离河道地区发育耐碱植被景观;3)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黄河三角洲自然植被影响存在沿海、内陆分异,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人工植被代替自然植被,沿海地区主要表现为人工不透水面代替自然植被;4)SAGE潜在植被总体上反映了黄河三角洲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但部分地区与自然植被差异显著.修订后的潜在植被数据更好地体现了黄河三角洲植被类型分布差异和圈层演变特征,将为黄河三角洲人类-环境效应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SAGE 潜在植被 野外植被调查 验证
下载PDF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梁天刚 冯琦胜 +1 位作者 黄晓东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258,共7页
草地类型是草地资源实体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草地分类是草地类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草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问题之一。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以生物气候特征为依据,根据不同的热量级和湿润度将具有同一地带性农业气候特征的草地划... 草地类型是草地资源实体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草地分类是草地类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草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问题之一。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以生物气候特征为依据,根据不同的热量级和湿润度将具有同一地带性农业气候特征的草地划为一类。据此所作的分类检索图是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图谱表达,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RS、GIS、GPS等技术及地统计学中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在提出至今的50多年中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在草地分类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以期为该方法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潜在自然植被 现存植被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潜在自然植被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华民 吴绍洪 +1 位作者 郑度 杨勤业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70,共9页
植被-环境关系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的关键,由于受人类几千年活动的影响,全球原始自然植被所剩极少,植被的破坏掩盖了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演反映环境决定特点的潜在自然植被,是植被-环境关系研究的起点。本文对潜... 植被-环境关系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的关键,由于受人类几千年活动的影响,全球原始自然植被所剩极少,植被的破坏掩盖了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演反映环境决定特点的潜在自然植被,是植被-环境关系研究的起点。本文对潜在自然植被的概念、研究的时空尺度进行了论述,指出潜在自然植被研究2个发展阶段的特点:(1)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定性研究;(2)以潜在自然植被预测模型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潜在自然植被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针对我国自然植被分布的特点,构建适用于我国特定区域的潜在自然植被预测模型,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模拟与制图;单纯将气候作为潜在自然植被预测模型自变量的方法正逐渐为综合的环境变量方法所取代,并强调了潜在自然植被研究必须考虑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潜在自然植被 植被-环境关系
下载PDF
2001-2009年中国草地面积动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修丽娜 冯琦胜 +1 位作者 梁天刚 任继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4,共9页
利用2001―2009年全国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集,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草地、农田和潜在自然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和草地面积在2001―2009年期间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农田面积由2001年的1.445×108 hm2减少到2009年... 利用2001―2009年全国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集,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草地、农田和潜在自然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和草地面积在2001―2009年期间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农田面积由2001年的1.445×108 hm2减少到2009年的1.425×108 hm2,在2005年面积达到最大,为1.543×108 hm2,2008年面积最小,为1.363×108 hm2;草地面积在9年内由2003年的4.201×108 hm2减少为2009年的4.032×108 hm2;农田面积的减少幅度(13.49%)大于草地(3.29%)。草地转为农田的面积每年以4.96%的速率在减少,农田转为草地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草地转为其它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以每年20.87%的速率增加,而农田面积则基本保持不变,为3.579 5×107 hm2;其它土地类型转为草地(15.43%)和农田(2.45%)的趋势总体上逐年减少。9年间潜在自然植被的人类占用强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人类对草地的影响强度平均为38.18%,对森林的影响强度平均为3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农田 潜在自然植被 人类占用强度
下载PDF
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17
8
作者 任正超 朱华忠 +1 位作者 史华 柳小妮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4-485,共12页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作为一种开放式、能划分全世界潜在自然植被类型的分类系统,对全球自然植被的宏观认知和自然植被资源的适度利用与科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于CSC...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作为一种开放式、能划分全世界潜在自然植被类型的分类系统,对全球自然植被的宏观认知和自然植被资源的适度利用与科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于CSCS理论,利用中国1982-2012年的气象数据(温度和降水量)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以及改进型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31年来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增趋势,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体现了明显的异质性,各CSCS类及类组的NPP差异较大;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基本与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保持一致,且随着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增加呈现出增加、降低和增加的趋势;各CSCS类型的NPP总体上体现了自然植被所需水热条件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与CSCS分类检索图保持一致性。研究结果对CSCS和全球变化的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自然植被 NPP 时空变化 气候 地形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下载PDF
井冈山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估算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继平 张林波 +5 位作者 刘春兰 郝海广 乔青 孙莉 王辉 宁杨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4,共6页
国内外关于森林碳汇功能的研究集中于热带和温带森林,就中国东部亚热带森林,尤其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碳汇功能的研究较为薄弱。该研究选取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针对不同森林类型分别设置样... 国内外关于森林碳汇功能的研究集中于热带和温带森林,就中国东部亚热带森林,尤其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碳汇功能的研究较为薄弱。该研究选取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针对不同森林类型分别设置样地,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并以老龄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参考标准,通过计算参考碳储量与基准碳储量之差,估算研究区森林植被的固碳潜力,旨在明确中国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及贡献。研究发现,(1)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 589 531 t,平均碳密度为7.29 kg·m-2,高于中国及全球中高纬度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常绿阔叶林植被碳密度最高,为9.25 kg·m-2,其次是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其植被碳密度分别为8.12和7.83 kg·m-2。(2)各林型老龄林的植被碳密度均高于平均植被碳密度,常绿阔叶林的老龄林植被碳密度最大,达10.53 kg·m-2。(3)研究区森林植被的固碳潜力为182 868 t,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固碳潜力最大,达74 086 t,其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森林植被 碳储量 固碳潜力 井冈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CSCS方法的甘南自然植被NDVI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修丽娜 冯琦胜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9-246,共8页
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模拟出甘南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图,并且结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制作出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图和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 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模拟出甘南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图,并且结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制作出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图和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0年MODIS数据分别研究了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区及其典型区的NDVI年度和月度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区面积达33 940km2,占甘南总土地面积的92.53%;2)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主要分布在玛曲县、碌曲县及迭部县部分地区和夏河县北部,在舟曲、卓尼和临潭县分布较少;3)甘南地区NDVI在2001-2010年期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7种植被类型的月最大值出现在7-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潜在自然植被 典型区 NDVI
下载PDF
不同方法估算马尾松天然林植被固碳潜力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鹏 欧阳勋志 甘文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江西省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生产力回归模型法和生长过程法对林分尺度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和生长过程法三者间估算结果相近(P〉0.05),分别为0.81~1.22、0.7... 以江西省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生产力回归模型法和生长过程法对林分尺度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和生长过程法三者间估算结果相近(P〉0.05),分别为0.81~1.22、0.77~1.21和1.25~1.60 t·hm-2·a-1;生产力回归模型法估算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P〈0.05),估计值为4.15~4.93 t·hm-2·a-1。综合分析表明,生长过程法较适用于林分尺度上森林植被固碳潜力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天然林 森林植被 固碳潜力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潜在自然植被模型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华民 王立新 +1 位作者 王 炜 梁存柱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以我国东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自然植被分布特点,利用多元分析和GIS技术,建立了基于8个环境变量(气候、地形和土壤)的东北地区区域“植被-环境”模型,对当前环境条件下,东北地区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经检... 以我国东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自然植被分布特点,利用多元分析和GIS技术,建立了基于8个环境变量(气候、地形和土壤)的东北地区区域“植被-环境”模型,对当前环境条件下,东北地区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经检验,“植被-环境”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总体精度为66.91%,Kappa统计量值为0.61.在此基础上,获得我国东北地区“潜在自然植被图”.该模型可进一步用于全球变化条件下,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变化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自然植被 “植被-环境”模型 顶级 全球变化
下载PDF
黔西北喀斯特退化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樱殷 谢永贵 +4 位作者 余刚国 吴春平 刘崇欣 毕宁 沈有信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8-534,共7页
为了全面有效地评价黔西北喀斯特区域退化植被的恢复潜力,从而为该区域退化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以及恢复策略和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地上群落、繁殖体库、土壤基质和干扰状况4类指标群信息的13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域自... 为了全面有效地评价黔西北喀斯特区域退化植被的恢复潜力,从而为该区域退化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以及恢复策略和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地上群落、繁殖体库、土壤基质和干扰状况4类指标群信息的13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域自然恢复过程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11个群落进行恢复潜力评价。结果将11个退化群落样地(1~11号)按综合恢复潜力指数(PI)分为四类,即PI<0.20(1、2号样地);0.20<PI<0.40(3、5号样地);0.40<PI<0.55(8、9号样地);0.55<PI<0.70(6、7、10、11号样地),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总的来看,与地上群落和繁殖体库相比,土壤基质状况较好且变异较小,说明土壤基质不是该区域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充足的木本植物繁殖体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模型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技术来监测喀斯特退化植被的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退化植被 自然恢复 恢复潜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东亚干旱区土地覆盖变化和人类占用强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张丽 +1 位作者 韩瑞丹 郑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5-987,共13页
研究中东亚干旱区2001-2013年期间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和人类活动对潜在自然植被的影响程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基于气象数据和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研究中东亚干旱区2001-2013年期间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和人类活动对潜在自然植被的影响程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基于气象数据和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模型模拟了中东亚干旱区的潜在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其次基于2001-2013年的MODIS土地覆盖数据集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情况,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在自然植被的人类占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潜在自然植被以林地、草地、冻原、荒漠四大类为主;2)中东亚干旱区土地覆盖变化较大,其中中亚灌丛面积波动增加,中国华北干旱区农田面积扩张明显,蒙古国中西部灌丛和草地覆盖面积明显减少;3)研究区人类占用强度增强。其中,2010-2013年增长较为明显,4年间人类占用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增长了1.45%。潜在草地人类占用比例在2009-2013年间增幅最大,为2.88%;潜在林地人类占用比例在2001-2005年间增幅最大,为6.99%。4)在北哈萨克斯坦三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库斯塔奈州),人口迁移是潜在自然植被人类占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006-2013年间人类占用强度比例增长了11.38%;中国的呼伦贝尔和山西干旱区,农业开发是人类占用强度增大的主要因素,2001-2013年间人类占用强度比例分别增长了6.62%和1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亚干旱区 土地覆盖变化 潜在自然植被 综合顺序分类法 人类占用强度 农田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的尝试 被引量:49
15
作者 达良俊 许东新 《中国城市林业》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这是一个借鉴日本经验。结合上海实际的小试。选择了上海11个乡土树种,面积为3000m^2.经过3年的生长,最大植株高度达4.6m.已经初步展现景观效果.预计1020年可形成近自然森林。
关键词 上海 城市建设 “近自然森林” 景观效果 建设理念 植被研究
下载PDF
生态干扰度:一种评价植被天然性程度的方法 被引量:55
16
作者 李迈和 Norbert Krauchi 杨健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0-458,共9页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或森林群落都是植被与其环境长期适应及人类长期干扰影响的结果 ,因此 ,现实的植被反映着历史上人类对它们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干扰’的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上人类对植被或森林影响的大小 ,即‘生态干扰度’;或...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或森林群落都是植被与其环境长期适应及人类长期干扰影响的结果 ,因此 ,现实的植被反映着历史上人类对它们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干扰’的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上人类对植被或森林影响的大小 ,即‘生态干扰度’;或用来表示现实植被离开它的‘天然植被’的距离 ,即现实植被的‘天然性程度’。如此的‘天然植被’可以是 :( 1 )历史上从未受过人类任何干扰的‘原始植被’;( 2 )基于当前立地的‘潜在的自然植被’。然而 ,成百上千年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干扰 ,致使真正的‘原始植被’现在几乎无处可寻。因此 ,‘潜在的自然植被’被用来作为生态干扰度估计或植被天然性程度评价的参照系。作为一种很实用的生态分析手段 ,生态干扰度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林、水、景观、城市及自然保护等诸多领域的生态评价上。为此 ,本文论述了生态干扰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干扰度 天然性程度 自然植被 生态恢复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和土壤保持服务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冯晓玙 黄斌斌 +1 位作者 李若男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351-6361,共11页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响应特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气候变化评估多以全球或区域大尺度研究为主,不适合局地小尺度。以2015年为基准,根据局地特征改进了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拟了未来不同温...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响应特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气候变化评估多以全球或区域大尺度研究为主,不适合局地小尺度。以2015年为基准,根据局地特征改进了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拟了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模式下三江源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同时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保持功能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2080年的不同排放情境下,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增长主要发生在生长季(5-9月)和半湿润地区,其中,高排放情境的增幅最大(42.21 mm和4.93℃);(2)三江源地区潜在自然植被主要由草地转化为森林,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保持服务在不同排放情境下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与水热规律一致,其中高排放情境的增幅最大,低排放最小;(3)利用三江源地区原生裸地演替特点和多年NPP改进的CSCS模型,模拟精度提高了24%。研究成果为局地小尺度生态系统气候响应特征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规律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 潜在自然植被 植被覆盖度 土壤保持服务 三江源区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延河流域草本植物适生分布与功能性状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诚 温仲明 +3 位作者 郭倩 樊勇明 杨玉婷 高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825-6835,共11页
明确延河流域常见草本植物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是植被恢复工作持续推进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延河流域8种常见草本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和13个环境变量,采用MaxEnt和ArcGIS模拟了延河流域常见草本植物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适生性分布,进而研究... 明确延河流域常见草本植物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是植被恢复工作持续推进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延河流域8种常见草本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和13个环境变量,采用MaxEnt和ArcGIS模拟了延河流域常见草本植物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适生性分布,进而研究这8种不同草本植物适生性分布与功能性状变异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根据物种-性状排序图的分布格局判断,本研究选择的七个功能性状在植物所属科之间发生了明显趋异分化现象,在PC1右侧为禾本科植物,PC1左侧为菊科、豆科和唇形科植物。对物种适生性分布模拟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在研究区内的适生性最高,百里香的适生性最低,表明达乌里胡枝子比其他常见草本物种更适合被选择为该流域的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在功能性状变异特征相关性分析中,物种适生区大小与比叶面积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特征不显著。因此,比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更适合作为指示延河流域草本植物适生区大小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延河流域 适生性 功能性状 潜在分布
下载PDF
生态型绿化法在上海“近自然”群落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19
作者 达良俊 杨永川 陈鸣 《中国园林》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应用生态型绿化法建设“近自然”群落是城市植被恢复的一种新途径。生态型绿化以生态学潜在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适生乡土植物,应用容器育苗和“近自然”苗木种植技术,超常速、低造价地营造具有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 应用生态型绿化法建设“近自然”群落是城市植被恢复的一种新途径。生态型绿化以生态学潜在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适生乡土植物,应用容器育苗和“近自然”苗木种植技术,超常速、低造价地营造具有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少人工管理型”绿地。生态型绿化法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对于推动我国城市绿化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生态型绿化 “近自然”群落 城市绿化 乡土树种
下载PDF
黄土高原潜在自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生境适宜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庆功 彭守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8-193,203,共7页
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各界关注,潜在自然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和生境适宜性概念应纳入植被规划,作为植被恢复的参考依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使用动态植被模型(LPJ-GUESS),揭示黄土高原2001... 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各界关注,潜在自然植被(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和生境适宜性概念应纳入植被规划,作为植被恢复的参考依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使用动态植被模型(LPJ-GUESS),揭示黄土高原2001—2020年PNV空间格局及其生境适宜性的动态演变,并界定了植被优先恢复区。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PNV以草地和森林为主,潜在草地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地区(约占73.23%),潜在森林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约占26.16%),极少的裸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山区;在潜在森林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温带常绿针叶林占比分别为22.28%,3.88%,0.01%;随着气候变化的推进,潜在森林面积有所下降,而潜在草地面积有些许增加。PNV的生境适宜性呈现西北低、南部及东南高的分布,其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平原地带的潜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其生境适宜性较高,而分布在北部及东北部的潜在草地其生境适宜性较低;并且,对于每种PNV类型,其最高生境适宜性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及优先恢复区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潜在自然植被 生境适宜性 LPJ-GUESS模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