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简分流视域下民事审前程序现状检视及完善
1
作者 曾俊荣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64,共9页
民事审前程序是从立案之后到正式庭审之前,具有梳理争点、固定证据、促进和解等功能的程序。审前程序与繁简分流具有高度同质性,且审前程序在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审前程序之庭审准备和繁简分流的应... 民事审前程序是从立案之后到正式庭审之前,具有梳理争点、固定证据、促进和解等功能的程序。审前程序与繁简分流具有高度同质性,且审前程序在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审前程序之庭审准备和繁简分流的应然功能,理应对其程序规则作系统研究。完善诉答程序以及举证期限的配套惩罚措施,设立针对审前会议阶段的和解、调解程序,借鉴美国审前程序中的“不应诉判决”“审理前裁定”等有益经验,设置专门的法官处理审前程序等举措是系统构建审前程序的可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程序 繁简分流 审判正当性 准备程序 庭前会议
下载PDF
审判中心视阈下庭前会议功能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海燕 殷闻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呈现出"职权性"、"形式化"相结合的"协商模式"特点。此种模式不仅有悖于提高庭审效率、促进庭审实质化的立法初衷,而且也难以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强化程序控制的基本要求。改革...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呈现出"职权性"、"形式化"相结合的"协商模式"特点。此种模式不仅有悖于提高庭审效率、促进庭审实质化的立法初衷,而且也难以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强化程序控制的基本要求。改革方案应当从推动"法院主导"向"当事人协同"转变入手,理顺庭审程序与庭前会议之关系,准确定位庭前会议乃"准备"程序之实质,在严格区分案件实体与程序基础上,构建实体准备与程序控制的二元功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会议 审判中心 实体准备 程序控制 当事人协同
下载PDF
起诉状主义下庭前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韩红兴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6,共9页
起诉方式、公诉审查与庭前准备程序作为庭前程序系统三要素密切相关,其中任何要素的变革都将对其它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刑事公诉方式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未来的修法过程中,起诉状主义理应成为我们的合理选择。以系统论为指导,考... 起诉方式、公诉审查与庭前准备程序作为庭前程序系统三要素密切相关,其中任何要素的变革都将对其它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刑事公诉方式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未来的修法过程中,起诉状主义理应成为我们的合理选择。以系统论为指导,考察中外法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重视起诉状主义对公诉审查程序及庭前准备程序的影响,构建起诉状主义下庭前程序协调运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状主义 公诉审查 庭前准备 协调运行
下载PDF
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华 李森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40,87,共6页
庭前准备程序为审判活动的公正、高效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通过庭前准备程序,控辩双方的诉讼参与权得以实现,案件争议焦点得以明确,非法证据被排除在法庭之外。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如权利告知和整理争点的功... 庭前准备程序为审判活动的公正、高效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通过庭前准备程序,控辩双方的诉讼参与权得以实现,案件争议焦点得以明确,非法证据被排除在法庭之外。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如权利告知和整理争点的功能欠缺,证据开示的规则并不完善,控辩双方参与庭前准备的作用被弱化。为了实现公正审判等诉讼理念,应当对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进行重构,以发挥其对审判活动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庭前准备程序 证据开示 整理争点 证据保全 重构
下载PDF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改革构想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硕 《政法论丛》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审前准备程序是法院受理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的全部诉讼活动,以当事人整理争点和收集证据为主要内容,其在保证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维护程序安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 审前准备程序是法院受理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的全部诉讼活动,以当事人整理争点和收集证据为主要内容,其在保证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维护程序安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审前程序实际上仍然局限于仅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准备的狭隘范围内,其弊端已经开始逐步显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准备程序 现状 改革构想
下载PDF
论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6
作者 谢惠冕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充分发挥审前准备程序的特有功能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民事司法改革的一大趋势。我国在司法中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简要分析主要国家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检讨我国当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其弊端,并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借鉴... 充分发挥审前准备程序的特有功能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民事司法改革的一大趋势。我国在司法中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简要分析主要国家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检讨我国当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其弊端,并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借鉴吸收西方各国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对如何重构审前准备程序提出设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证据交换 争点整理
下载PDF
试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7
作者 李妍静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的"一步到庭"产生了很多问题,由于开庭审理前没有进行争点整理和证据固定,很容易造成案件多次开庭审理,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我国民事诉讼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现阶段采取以偏向...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的"一步到庭"产生了很多问题,由于开庭审理前没有进行争点整理和证据固定,很容易造成案件多次开庭审理,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我国民事诉讼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现阶段采取以偏向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辅之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特点为基本思路,增加答辩和证据制度,在一定情况下发挥法官的释明权,构建中国特色的审前准备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前程序 一步到庭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借鉴 程序正义 实体公正
下载PDF
民事庭前会议的完善路径——以“庭审中心主义”的实现为目标
8
作者 雷名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4期115-122,共8页
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核心一环,庭前会议的设置与“庭审中心主义”改革在动因上具有一致性。充分的审前准备是落实庭审中心主义的应然条件。民事庭前会议的设置可以在实体和程序层面有效保障庭审程序的运作,但强职权主义的驱动和适用上的... 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核心一环,庭前会议的设置与“庭审中心主义”改革在动因上具有一致性。充分的审前准备是落实庭审中心主义的应然条件。民事庭前会议的设置可以在实体和程序层面有效保障庭审程序的运作,但强职权主义的驱动和适用上的混乱限制了庭前会议功能的发挥。在立法和实践中,庭前会议开展规则的不确定性和内容的模糊性造成了庭前会议的混乱适用。面对庭前会议在司法实践中虚置的局面,庭前会议的完善应从法官与当事人各方的权限配置关系出发,将庭前会议置于民事诉讼的程序性构造框架之下,对庭前会议的启动和适用规则加以阐明,明确其程序定位,重新整合和构建与“庭审中心主义”相适应的庭前会议制度,才能真正促进集中审理和庭审实质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会议 庭审中心主义 职权主义 审前准备程序
下载PDF
庭前会议程序的适用现状与发展完善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斌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13,共9页
庭前会议程序作为新《刑诉法》规定的一项承接审前和审判程序的中间程序,发端于国外的庭前准备程序,并在我国基层司法实践中有着十余年的试点运行经验。对其正式入法后实施过程中京沪两地的实践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适用范围较窄,距... 庭前会议程序作为新《刑诉法》规定的一项承接审前和审判程序的中间程序,发端于国外的庭前准备程序,并在我国基层司法实践中有着十余年的试点运行经验。对其正式入法后实施过程中京沪两地的实践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适用范围较窄,距离所承载的公正和效率价值尚有一定差距。未来庭前会议制度的完善应从充实内容和解决关键问题两方面入手,内容除涵盖现有的庭审程序性问题外,还应关注羁押必要性审查等程序问题,并重点对积极抗辩理由审查、辩诉交易、刑事和解、证据开示、争点整理、变更指控罪名等实体问题加以解决;而制度构建中的被告人参与保障、庭前会议主持者身份、庭前会议效力等关键问题也同样需要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会议 实证调研 庭前准备程序
原文传递
庭前会议制度的适用与建构——以京沪两地的庭前会议实践为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斌 张云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1-200,共10页
庭前会议作为新刑诉法规定的一项承接审前和审判程序的中间程序,发端于国外的庭前准备程序,并在我国基层司法实践中有着十余年的试点运行,对其正式入法后实施过程中京沪两地的实践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适用范围较窄,距离所承载的公... 庭前会议作为新刑诉法规定的一项承接审前和审判程序的中间程序,发端于国外的庭前准备程序,并在我国基层司法实践中有着十余年的试点运行,对其正式入法后实施过程中京沪两地的实践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适用范围较窄,距离所承载的公正和效率价值尚有一定差距。未来庭前会议制度的完善应从充实内容和解决关键问题两方面入手,内容除涵盖现有的庭审程序性问题外,还应关注羁押必要性审查等程序问题,并重点对积极抗辩理由审查、辩诉交易、刑事和解、证据开示、争点整理、变更指控罪名等实体问题加以解决;而制度构建中的被告人参与保障、庭前会议主持者身份、庭前会议效力等关键问题也同样需要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诉法 庭前会议 实证调研 庭前准备程序 庭前会议实践
原文传递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国新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1期133-141,共9页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从西方各国民事诉讼发展来看 ,其共同发展趋势是由偏重开庭审理活动转为审前准备和审判活动两者并重 ,审前准备程序已日益成为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我国的...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从西方各国民事诉讼发展来看 ,其共同发展趋势是由偏重开庭审理活动转为审前准备和审判活动两者并重 ,审前准备程序已日益成为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长期以来被民事立法和司法 ,甚至被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所忽视 ,至今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 ,这正是多年来我国民事司法未能走出困境的症结之一。本文在考察各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认真分析其设立旨意和诉讼价值的基础上 ,深入检讨我国当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其弊端 ,并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借鉴吸收西方各国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 ,提出了构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准备程序 民事诉讼 公正与效率 民事司法 构建设想 开庭审理 诉讼法学 中国 国有 直接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