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evonian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Block:Geochronological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s 被引量:29
1
作者 Lei Xiang LiangShu Sh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1427-1444,共18页
Using the U-Pb LA-ICP-MS analysis technique we analyzed geochronological feature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Devonian and Ordovician coarse sandstone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northern Cathaysia Block.Abundant ancien... Using the U-Pb LA-ICP-MS analysis technique we analyzed geochronological feature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Devonian and Ordovician coarse sandstone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northern Cathaysia Block.Abundant ancient crustal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The 350 groups of U-Pb age center on five ranges:2600-2300 Ma(peak at 2470 Ma),1100-900 Ma(peak at 980 Ma),900-700 Ma(peak at 800 Ma),650-520 Ma(peak at 600 Ma) and 450-400 Ma(peak at 440 Ma).We also found a detrital zircon of ~3.5 Ga.This is the oldest age in northern Cathaysia Block obtained so far.From the analysis we concluded that:(1) the 2600-2300 Ma period,characterized by a global continent-building,records late Neoarchean magmatism that did not occur in the neighboring area of Cathaysia;(2) the marked peak at 1100-900 Ma corresponds with the assembly time of the Neoproterozoic supercontinent,Rodinia,suggesting that the Cathaysia Block was once a part of Rodinia,and numerous euhedral zircons with similar ages 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Grenville event;(3) the peak at 900-700 Ma corresponds to the breakup of Rodinia,as evidenced by wide occurrence of Neoproterozoic granite,basic dyke swarms and continental rift-type deposition;(4) the 650-520 Ma period is the typical time of the Pan-African event,but as yet no associated magmatic rock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area;and(5) the peak at 450-400 Ma,representing the early Paleozoic orogeny,was recorded in various igneous rocks.Abundant Silurian-Lower Devonian granitic plutons,orthogneisses and their zircon U-Pb dating ages(450-400 Ma) are important evidence of an early Paleozoic orogenic event.Geological data support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heat event in Cathaysia,which was likely to be caused by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 tectonic evolution pre-devonian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显微组分分类、成因及演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情勇 钟宁宁 +11 位作者 李美俊 吴进 Imran Khan 张烨 陈清 叶祥忠 李文浩 纪文明 刘安吉 郝婧玥 姚立朋 吴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4-1101,共18页
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时代古老、生源简单,但有机显微组分面貌却很复杂。通过对大量国内外自然演化和人工熟化系列样品的观察和分析,基于生源、成因、沉积转化及热成熟作用4个主控因素,提出将古老沉积岩的显微组分划分为类镜质组、... 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时代古老、生源简单,但有机显微组分面貌却很复杂。通过对大量国内外自然演化和人工熟化系列样品的观察和分析,基于生源、成因、沉积转化及热成熟作用4个主控因素,提出将古老沉积岩的显微组分划分为类镜质组、腐泥组、固体沥青组、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惰质组。低成熟的古老海相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以层状藻类体、沥青质体和矿物沥青基质为主;高-过成熟的古老海相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以源内固体沥青为主;笔石表皮体常见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其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其中最具特征且以往易被忽视的显微组分的成因,前寒武纪样品中类镜质组颗粒的成因可能为早期成岩过程低等水生生物遭受微生物降解所形成;源内固体沥青为经一次运移残留在烃源岩内的可溶有机质裂解后的固体残留物或者腐泥组残余干酪根吸收同化可溶有机质后的热演化固相产物。通过自然演化系列样品和热模拟样品的综合研究,明确了中国高-过成熟的前寒武纪、寒武纪和奥陶纪—志留纪含笔石页岩有机质的“前世”分别类似于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寒武纪Alum页岩和奥陶纪含笔石Alum页岩有机质的“今生”,提出笔石表皮体、类镜质组颗粒和源内固体沥青反射率都可以用于表征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内固体沥青 笔石表皮体 显微组分 前泥盆纪 有机岩石学 海相烃源岩 页岩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前泥盆纪构造格架及欧龙布鲁克古陆块地质演化 被引量:101
3
作者 郝国杰 陆松年 +2 位作者 王惠初 辛后田 李怀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最近 ,越来越多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证据表明 ,柴达木盆地北缘前泥盆纪由北向南可以划分为 3个构造单元 ,北部为古元古代形成的欧龙布鲁克古陆块 ,中间为经历过多次叠加改造的沙柳河—鱼卡超高压碰撞带 ,南部为中... 最近 ,越来越多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证据表明 ,柴达木盆地北缘前泥盆纪由北向南可以划分为 3个构造单元 ,北部为古元古代形成的欧龙布鲁克古陆块 ,中间为经历过多次叠加改造的沙柳河—鱼卡超高压碰撞带 ,南部为中元古代形成的柴达木陆块。欧龙布鲁克古陆块自古元古代以来保存了丰富的地质记录 ,反映了其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综合区内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特征 ,将欧龙布鲁克古陆块地质演化由老到新分为 7个演化阶段 ,即古元古代古陆块形成阶段、中元古代陆内沉降阶段、中—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阶段、南华纪—震旦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阶段、早古生代陆块俯冲与折返阶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陆内造山阶段和中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研究本区古陆块的汇聚与裂解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前泥盆纪 构造格架 RODINIA 地质演化
下载PDF
信阳群的解体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志刚 牛宝贵 任纪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301,T001,共10页
通过对原信阳群标准地层剖面的深入研究,查明该岩石—地层单位实属变形十分复杂的构造地层体。古生物资料表明,原信阳群南湾组确属中—晚泥盆世地层;而同位素定年结果则显示,原信阳群龟山组纯系前泥盆纪变质杂岩组成的构造地层体。据此... 通过对原信阳群标准地层剖面的深入研究,查明该岩石—地层单位实属变形十分复杂的构造地层体。古生物资料表明,原信阳群南湾组确属中—晚泥盆世地层;而同位素定年结果则显示,原信阳群龟山组纯系前泥盆纪变质杂岩组成的构造地层体。据此,笔者认为原信阳群应解体。本文着重从岩石、构造分析入手,对新解体出的不同地质体分别就其地层涵义、构造归属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并扼要阐明各自发展演化的大地构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群 地层 解体 泥盆世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华夏古陆及相关问题——中国南部前泥盆纪大地构造 被引量:19
5
作者 任纪舜 李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7-614,共8页
数十年的地质填图和反复的专题研究已经充分证明:1中国东南部角度不整合于泥盆纪沉积之下的变质岩系含笔石、三叶虫和腕足类化石,时代是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武夷-云开带的高级变质岩系,陈蔡、迪口等杂岩原岩主要为新元古界,变质年龄为46... 数十年的地质填图和反复的专题研究已经充分证明:1中国东南部角度不整合于泥盆纪沉积之下的变质岩系含笔石、三叶虫和腕足类化石,时代是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武夷-云开带的高级变质岩系,陈蔡、迪口等杂岩原岩主要为新元古界,变质年龄为460-440Ma,它们并不是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而是加里东造山作用的产物,所以华南不是前震旦纪的华夏古陆或华夏地块,而是一加里东造山带;武夷-云开带是华南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最强烈的地带,那里的高级变质岩系曾深埋地壳深部,是造山带根部的岩石。2中国南部,泥盆纪前可分为南海地台(或印支-南海地台)、华南造山带和扬子准地台三个构造单元。华南造山带新元古代发育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早古生代主要为陆源碎屑沉积,至今尚未发现可靠的代表洋壳残片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套;广泛分布的花岗岩Nd模式年龄和继承锆石年龄为太古代-元古代,说明华南造山带是奠基于古老大陆地壳之上的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华南下古生界陆源碎屑物质来自于南海地台,生物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研究均表明,扬子与华南之间呈构造过渡关系,扬子、华南、南海三个构造单元应属于一个大陆板块,即南中国板块。3最新的同位素年代测定表明,双桥山群、四堡群、冷家溪群等不是中元古代,而是新元古代的变质岩系,不是1300-1000Ma格林威尔造山作用,而是820Ma完成的武陵或四堡造山的产物。因此,中国南部不是Rodinia的一部分,而极可能是新元古代形成的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部 大地构造 加里东造山带 华夏古陆 前泥盆纪
下载PDF
滇西西盟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的变形构造格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传恒 王自强 +1 位作者 李景平 宋茂双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2期171-179,共9页
滇西西盟一带是保山—掸邦地块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基底岩系出露地区。该地区的前泥盆纪变质岩系可划分成两个构造层,下部为元古代构造层,由变质深度达角闪岩相的怕可杂岩系组成,发育3期南北向的变形构造;上部为早古生代构造层,由低... 滇西西盟一带是保山—掸邦地块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基底岩系出露地区。该地区的前泥盆纪变质岩系可划分成两个构造层,下部为元古代构造层,由变质深度达角闪岩相的怕可杂岩系组成,发育3期南北向的变形构造;上部为早古生代构造层,由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王雅组、允沟组组成,发育两期呈南北向的变形构造。变形构造表明,西盟变质岩系的主期构造格架以怕可—老街子背形叠瓦垛为主导构造要素,由背驮式扩展的向东逆冲的盲逆冲断裂系组成,王雅—允沟反冲叠瓦扇是盲逆冲断裂系的盖层响应变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泥盆纪 角闪岩 变质岩系 变形构造格架 绿片岩
下载PDF
阿斯特拉罕穹隆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毅秀 杨程宇 +1 位作者 单俊峰 张军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0,152,共5页
对滨里海盆地阿斯特拉罕穹隆的构造演化、沉积地层和油气地质等特征及勘探潜力与风险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该区主要烃源岩为下石炭统的海相页岩和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主要为中石炭统巴什基尔阶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型储层,区域性盖层为... 对滨里海盆地阿斯特拉罕穹隆的构造演化、沉积地层和油气地质等特征及勘探潜力与风险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该区主要烃源岩为下石炭统的海相页岩和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主要为中石炭统巴什基尔阶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型储层,区域性盖层为下二叠统阿丁斯克阶泥岩和空谷阶巨厚层状膏岩盐岩,油气主要运移期和聚集期发生在空谷期后,为一巨型背斜圈闭、具有下生上储式和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主产气和凝析油(气),产层具有异常高压特征、产出伴生高含量的H2S和CO2气体及高矿化度地层水。综合分析认为,南依马谢夫区块为有利目标区,穹隆中下部及外围区盐下层序与深层为较为有利的目标区,盐上层序为具备一定勘探潜力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泥盆-石炭系 勘探潜力 阿斯特拉罕穹隆 滨里海盆地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北部前泥盆纪地壳演化:来自碎屑锆石U-Pb和Hf同位素证据
8
作者 邱啸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84-3798,共15页
扬子克拉通前泥盆纪地壳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了扬子克拉通北部武汉地区玉笋山剖面的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云台观组碎屑沉积岩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坟头组和云台观组样品中最年轻的碎... 扬子克拉通前泥盆纪地壳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了扬子克拉通北部武汉地区玉笋山剖面的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云台观组碎屑沉积岩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坟头组和云台观组样品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别为430±5 Ma和415±5 Ma,将该地区坟头组和云台观组的沉积时代各限定在中志留世和晚泥盆世。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点表明,沉积物源区在中太古代、新太古代以及新元古代形成了少量初生地壳,而古老地壳的再造主要发生在新太古代、新元古代和古生代,区域上最显著的初生地壳生长时期则是古元古代。综合对比扬子克拉通北部东、西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暗示扬子克拉通可能由多个相对独立地壳演化过程的部分构成,而不具有统一的早前寒武纪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克拉通北部 前泥盆纪 武汉地区 碎屑锆石 地壳演化
下载PDF
粤北大瑶山地区前泥盆纪地层中的火山岩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辉东 唐福贵 +4 位作者 王凤花 骆韶军 廖示庭 邵小阳 张忠进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4年第4期328-341,共14页
通过1︰5万地质填图及剖面测制,作者在粤北大瑶山地区的震旦-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多层火山岩,岩性主要为火山-沉积碎屑岩类的变质凝灰质不等粒岩屑石英砂岩、变质凝灰质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沉凝灰岩等,局部见变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对... 通过1︰5万地质填图及剖面测制,作者在粤北大瑶山地区的震旦-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多层火山岩,岩性主要为火山-沉积碎屑岩类的变质凝灰质不等粒岩屑石英砂岩、变质凝灰质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沉凝灰岩等,局部见变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对变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变质凝灰质砂岩用LA-ICP-MS法测定锆石U-Pb年龄,206Pb/238U年龄介于614-2869 Ma之间,年龄值较为分散,说明碎屑锆石是多来源的。火山岩年龄数据与地层时代归属矛盾,粤北大瑶山地区前泥盆纪地层的时代归属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泥盆纪地层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大瑶山地区 粤北
下载PDF
柞水原划泥盆系中发现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建堂 赵长樱 计文华 《陕西地质》 1998年第2期17-26,共10页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1:5万区调填图中,从柞水地区商丹断裂带南侧原划泥盆系刘岭群桐峪寺组中解体出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系,取得了同位素全岩Sm-Nd年龄平均值2499.83Ma的数据,这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柞水 泥盆系刘岭群 早前寒武纪 中深变质岩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