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学专业优录政策合理性探究——基于对中医学生家庭背景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启玮 项远兮 舒劲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85-188,共4页
优录政策是高校自主权下放的背景下,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自主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对某中医药大学2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来自中医家庭的学生在职业使命感、临床实证、中医思维、职业规划上更具优势。主张中医药院校在中医... 优录政策是高校自主权下放的背景下,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自主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对某中医药大学2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来自中医家庭的学生在职业使命感、临床实证、中医思维、职业规划上更具优势。主张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学专业的优录上可以优先考虑来自中医家庭背景的学生,以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中医家庭背景 中医药教育 优录政策 人才选拔
下载PDF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法律分析——基于不当联结禁止原则的视角
2
作者 李娜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不当联结禁止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做出行政行为时,应只考虑合乎事物本质的要素,不可将与法律目的不相干的法律上或事实上的要素纳入考虑。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对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学生实施的特殊招生政策,鉴于教育中考虑民族因... 不当联结禁止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做出行政行为时,应只考虑合乎事物本质的要素,不可将与法律目的不相干的法律上或事实上的要素纳入考虑。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对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学生实施的特殊招生政策,鉴于教育中考虑民族因素的合理性和无恶意性,这一政策虽然在招生中考虑了除智力因素外的民族因素,但并不违反不当联结禁止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教育优惠政策 不当联结禁止原则
下载PDF
高等教育招生中民族优惠政策的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彩云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招生优惠政策已实施多年,本文结合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现实,运用国内外关于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及教育平等理论,阐述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招生优惠政策出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视角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招生优惠政策已实施多年,本文结合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现实,运用国内外关于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及教育平等理论,阐述了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招生优惠政策出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视角分析了招生优惠政策长期延续的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招生 优惠政策 心理因素
下载PDF
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政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北平 《中国考试》 2012年第6期35-43,共9页
自2000年始,教育部出台的年度高等学校招生优录政策着力总体描述,侧重宏观控制,而就实际操作而言,则权力在地方。本文以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优录政策为主线,选取湖北省同年份及以后的优录政策为副线,全景式、... 自2000年始,教育部出台的年度高等学校招生优录政策着力总体描述,侧重宏观控制,而就实际操作而言,则权力在地方。本文以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优录政策为主线,选取湖北省同年份及以后的优录政策为副线,全景式、动态考察地方优录政策与国家优录政策的贴近度与离散度,并试图揭示地方优录政策在这一时期(2004—2011)的变化轨迹及其特点,进而为中国高校招生优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充分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招生 教育部优录政策 湖北省优录政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高校专项”招生政策的动因、挑战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7
5
作者 杜瑞军 《教育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3期23-45,共23页
“高校专项”是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主要方式,集中体现了高校招生自主性与公共性,招生标准卓越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的特征,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重要模式。“高校专项”政策实施的动因在于缓解城乡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衡的问题,扩... “高校专项”是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主要方式,集中体现了高校招生自主性与公共性,招生标准卓越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的特征,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重要模式。“高校专项”政策实施的动因在于缓解城乡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衡的问题,扩大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子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是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积极尝试。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高校专项”的政策定位,招生对象、招生标准,培养模式亟待调整和改革。“高校专项”政策需要从关注特定群体向关注每个个体转变,从注重选优的评价标准向结合人的成长环节的综合评价转变,从突出“特殊性”向关注“每个人获得有尊严的发展机会”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专项 自主招生 教育公平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的分配与获得——基于省、县、校、生四级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莉萍 王严淞 卜尚聪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52,共8页
对某顶尖"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分配机制的分析发现:在省级层面具有"倾斜性",经济与教育更加落后的省份获得了更多名额;政策在县级层面具有"选拔性",经济与教育发展更好的贫困县... 对某顶尖"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分配机制的分析发现:在省级层面具有"倾斜性",经济与教育更加落后的省份获得了更多名额;政策在县级层面具有"选拔性",经济与教育发展更好的贫困县获得了更多名额;在中学层面具有一定的"均衡性",名额在县内高中间的分布并未过于集中;在学生层面具有"补偿性",几乎所有被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均低于统招分数线,且农村学生和贫困生占比远高于其他招生类型。"国家专项计划"有利于公平且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但名额较少限制了其对弱势群体的辐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专项计划 倾斜性招生政策 教育公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