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natomy of the Stem and Leaf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金铃 张云华 +1 位作者 樊永惠 马友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639-642,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anatomic structure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stem and leaf.[Method] Using plant anatomy method,we performed anatomic analysi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stem and leaf.[Resul...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anatomic structure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stem and leaf.[Method] Using plant anatomy method,we performed anatomic analysi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stem and leaf.[Result] The stem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is axially symmetric organ,its primary structur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of epidermis,cortex and vascular cylinder.The petiole consists of epidermis,cortex and vascular cylinder,of which epidermis is a layer of cells with cuticle and epidermal hair.The sun leaf in Premna microphylla is dorsi-ventral leaf,wich is consist of palisade tissue and spongy tissue;while its shade leaf of Premna microphylla almost are isobilateral leaf.[Conclusion] Our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rthe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STEM LEAF PETIOLE ANATOMY
下载PD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leave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正喜 薛永波 +3 位作者 姚广民 罗增伟 王燕燕 张勇慧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31-434,共4页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leave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13 known compounds. Based on spectroscopic and chemical evidenc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diosmetin (1), blu...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leave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13 known compounds. Based on spectroscopic and chemical evidenc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diosmetin (1), blumenol A (2), (3S,5R,6S,7E,9R)-5,6-epoxy-3,9-dihydroxy-7-megastigmene (3), 3β-hydroxy-5a,6a-epoxy-γ-megastigmen-9-one (4), ixerol B (5), (-)-dehydrovomifoliol (6), 3S,5R-dihydroxy-6S,7-megastigmadien-9-one (7), loliotide (8), (+)-dehydrololiolide (9), (+)-medioresinol (10), 4-oxopinoresinol (11), tormentic acid (12), and indole-3-carboxylic acid (13). Compounds 2-13 described above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BENACEAE premna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Chemical constituents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Embryoid Induction and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a
3
作者 Hua CHENG Zhichao LI +1 位作者 Linling LI Shuiyuan CHE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3期6-9,15,共5页
In order to find suspension culture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Premna microphylla Turea, with the leaves of experimented P. microphylla as a material, em- bryogenic callus induction, subculture, dispersion of embryogenic... In order to find suspension culture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Premna microphylla Turea, with the leaves of experimented P. microphylla as a material, em- bryogenic callus induction, subculture, dispersion of embryogenic callus and suspension culture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li induced from leaves were different. The medium most suitable for induction of loose embryogenic callus for suspension culture was MS + 0.4 mg/L 2,4-D + 0.4 mg/L NAA + 3% sucrose +0.8% agar. A better cell line could be obtained with cellulase and pectinase for dispersion of P. microphyUa callus. The medium most suitable for sus- pension culture was MS +0.4 mg/L 2,4-D +0.8 mg/L KT +3% sucrose. In this medium, the fresh weight of the suspensian-cultured cells increased by 6.46 times per 7 d. Dark culture was more suitable for cell proliferation.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pectin and protein were, respectively, 6.57% and 0.12% in the sus- pended ceils of P. microphylla, which had been cultured for 3 weeks under the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CALLUS Suspension culture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的条件优化
4
作者 陈小华 蒋紫丹 +3 位作者 周景林 范宇楠 沈艺颖 邱华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3期2275-2279,共5页
目的 探讨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和酶用量分别对豆腐柴叶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条件优化。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结果 四个... 目的 探讨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和酶用量分别对豆腐柴叶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条件优化。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结果 四个因素均能影响豆腐柴叶果胶提取率,影响优先级为料液比>酶用量>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该方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00 W,超声波处理时间20 min,酶用量1.2 ml,料液比1︰15,此时果胶提取率为27.56%。结论 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能显著提高豆腐柴叶的果胶提取率,从而为豆腐柴叶果胶的进一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果胶 超声波 纤维素酶 提取
下载PDF
豆腐柴叶凉茶的研制
5
作者 叶玉娟 吴点 +1 位作者 王熙滢 刘雅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以豆腐柴叶、低咖啡因红茶和黄山贡菊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研究豆腐柴叶凉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凉茶的最佳配方为:32 mL豆腐柴叶茶汤(浸提时间50 min,温度80℃,料液比1:50);28 mL低咖啡因红茶茶汤(浸提时间30... 以豆腐柴叶、低咖啡因红茶和黄山贡菊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研究豆腐柴叶凉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凉茶的最佳配方为:32 mL豆腐柴叶茶汤(浸提时间50 min,温度80℃,料液比1:50);28 mL低咖啡因红茶茶汤(浸提时间30 min,温度80℃,料液比1:20);32 mL黄山贡菊茶汤(浸提时间50 min,温度70℃,料液比1:30);3 mL甜叶菊汁(浸提时间30 min,温度95℃,料液比1:10);3 mL五味子汁(浸提时间120 min,温度75℃,料液比1:30);6 g赤藓糖醇;去离子水228 mL。经此制得的凉茶呈黄褐色,澄清明亮有光泽,酸甜适口,香气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茶 豆腐柴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豆腐柴叶果胶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媛 陈月圆 +2 位作者 赵武奇 贺刘成 王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影响因素和提取工艺参数对豆腐柴叶果胶品质的影响,建立模型并进行优化,以期得到品质好的果胶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采用5种不同方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通过综合比较果胶得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酯化度确定最适提取方法...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影响因素和提取工艺参数对豆腐柴叶果胶品质的影响,建立模型并进行优化,以期得到品质好的果胶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采用5种不同方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通过综合比较果胶得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酯化度确定最适提取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超声微波串联提取果胶工艺中的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和微波温度6个影响因素进行关键因素筛选,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豆腐柴叶果胶最适提取方法为超声微波串联辅助盐酸法;影响超声微波串联辅助盐酸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的关键因素为微波时间、超声温度和微波温度;建立的豆腐柴叶果胶提取工艺参数与果胶得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酯化度的回归模型显著(P<0.05),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30℃、超声功率600 W、微波时间30 min、微波温度88℃,该条件下,豆腐柴叶果胶得率为15.6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3.24%,酯化度为70.25%。研究为提升豆腐柴叶果胶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叶果胶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 工艺优化 响应面
下载PDF
豆腐柴果胶多糖理化指标及乳化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韧 刘爽 +5 位作者 马宽 黄凯 邱顺丽 罗黄洋 贺灵芝 唐华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181,共8页
豆腐柴果胶含量丰富,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对豆腐柴果胶多糖的理化指标和乳化特性进行比较,并研究果胶质量浓度、pH和油相体积分数对果胶乳液体系乳化特性的影响。与柑橘果胶相比,豆腐柴果胶多糖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1.35±0.11)%,... 豆腐柴果胶含量丰富,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对豆腐柴果胶多糖的理化指标和乳化特性进行比较,并研究果胶质量浓度、pH和油相体积分数对果胶乳液体系乳化特性的影响。与柑橘果胶相比,豆腐柴果胶多糖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1.35±0.11)%,其他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果胶标准。酯化度为(64.67±0.78)%,为高甲氧基果胶。通过测定得到其乳液体系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乳析稳定性均受到果胶质量浓度、油相体积分数和pH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豆腐柴果胶多糖具备比商品柑橘果胶更好的乳化性质,可开发作为乳液体系中天然乳化剂,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果胶多糖 理化指标 乳化性质
下载PDF
豆腐柴对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劣变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博安 杜文凯 +2 位作者 张亚辉 刘一 张海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8,共7页
开发豆腐柴面条是挖掘豆腐柴资源的有效增值途径,但豆腐柴的存在使得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缩短。以不同添加量的豆腐柴-小麦粉混粉面团为研究对象,从分子及原子尺度上研究面团面筋网络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宏观上的劣变归因于... 开发豆腐柴面条是挖掘豆腐柴资源的有效增值途径,但豆腐柴的存在使得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缩短。以不同添加量的豆腐柴-小麦粉混粉面团为研究对象,从分子及原子尺度上研究面团面筋网络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宏观上的劣变归因于分子尺度上谷蛋白高分子聚合体含量的降低和二级结构的变化(α-螺旋结构降低、β-折叠结构的增多、无规则卷曲增多),而分子尺度结构的变化又是由原子尺度上面团中化学作用力所决定,即添加豆腐柴后面团中占优势的疏水作用变成了共价键,而面团中二硫键虽趋于稳定态的g-g-g构型但含量无显著变化,这也是豆腐柴面团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降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面团 面筋蛋白 二级结构 共价键
下载PDF
豆腐柴叶果胶分离纯化、表征、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邱顺丽 张舒婷 +4 位作者 轩华龙 黄凯 刘爽 马宽 唐华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0-217,共8页
对豆腐柴叶果胶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分类与归纳;总结了豆腐柴叶果胶的结构方法;简述了豆腐柴叶果胶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关键词 豆腐柴叶果胶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生物活性 应用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腐树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瞿宏杰 王会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02-104,共3页
选用安徽省、河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康县4个地方豆腐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种苗,分析了3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株行距分别为20 cm×80 cm、30 cm×80 cm、40 cm×100 cm)对豆腐树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选用安徽省、河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康县4个地方豆腐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种苗,分析了3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株行距分别为20 cm×80 cm、30 cm×80 cm、40 cm×100 cm)对豆腐树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挖地品种的产量和果胶含量差异明显,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树种鲜叶产量最高,平均每株每年鲜叶产量为2500 g;安徽省树种果胶含量最高,果胶含量为35.25%。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影响,30 cm×80 cm的株行距最有利于豆腐树的生长,平均每株每年鲜叶产量为226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种植密度 产量
下载PDF
豆腐树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
11
作者 瞿宏杰 王会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5-86,114,共3页
文章对豆腐树种植过程中的引种、整地、选苗、栽种、肥水管理、采收和果胶含量测定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为豆腐树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豆腐树(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规模化 种植技术
下载PDF
野生豆腐柴叶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58
12
作者 高贵珍 曹稳根 +1 位作者 蔡红 刘小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leave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major crops and forages in China, its nutritional value was evaluated.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total amino a...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leaves of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major crops and forages in China, its nutritional value was evaluated.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total amino acid in leaves of P. microphylla were 134.8 and 108.1 mg/g respectively. It was rich in contents of Vc (3.6 mg/g), βcarotene (0.2 mg/g) and mineral elements. So this species is a wild plant resources which can be utilized wid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豆腐柴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药用功能
下载PDF
豆腐柴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胡予 李旭升 +5 位作者 马楠 张学敏 毛御波 陈黎萍 熊双丽 薛朝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68-273,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豆腐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筛选适合于纯化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最后进行初步鉴定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4%、料液比1∶37(g/m L)、温度81℃、时...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豆腐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筛选适合于纯化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最后进行初步鉴定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4%、料液比1∶37(g/m L)、温度81℃、时间3.4 h,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7.29%。X-5型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提取豆腐柴叶总黄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显色反应初步鉴定其可能为二氢黄酮。豆腐柴叶总黄酮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0.10 mg/m L和0.13 mg/m L。当浓度为0.2 mg/m L和0.4 mg/m L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3.75%和80.08%,均接近于叔丁基羟基茴香醚。因此,豆腐柴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活性,可作为抗氧化剂或者健康食品原料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野生豆腐柴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曹稳根 蔡红 +1 位作者 高贵珍 刘晓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24,共2页
对豆腐柴叶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糖、Vcβc、矿物元素的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 。
关键词 豆腐柴 营养成分 野生植物资源
下载PDF
豆腐柴叶低甲氧基果胶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加工特性和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晓 李静雯 +3 位作者 陈晔 贾利蓉 高鸿 段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4-21,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提取温度、pH、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豆腐柴果胶得率和酯化度(DE)的影响,并对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果胶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加工特性的研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pH6,提取时间67 min,液料比24∶1 mL/g,果胶得率为17.8...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提取温度、pH、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豆腐柴果胶得率和酯化度(DE)的影响,并对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果胶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加工特性的研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pH6,提取时间67 min,液料比24∶1 mL/g,果胶得率为17.8%。在最佳条件下获得的果胶为低甲氧基果胶(DE=43.1%),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5.8%,具有果胶多糖典型的红外光谱图,扫描电镜显示果胶呈多褶皱的团聚状。其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6.52和6.03 g/g,在2%和4%时的起泡能力分别为52.7%和72.4%,30 min后的泡沫稳定性为18.5%和44.6%。综上所述,豆腐柴叶为低甲氧基酯果胶的良好来源,且具有作为乳化剂、稳定剂、起泡剂用于高脂食品体系感官品质改善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低甲氧基果胶 提取 微观结构 加工特性
下载PDF
豆腐柴根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高贵珍 曹稳根 +1 位作者 刘晓阳 方雪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将不同剂量豆腐柴 (PremnamicrophyllaTurcz)根提取物分别灌胃给药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 ,初步研究了豆腐柴根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豆腐柴根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其中以C组的效果... 将不同剂量豆腐柴 (PremnamicrophyllaTurcz)根提取物分别灌胃给药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 ,初步研究了豆腐柴根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豆腐柴根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其中以C组的效果最为显著。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豆腐柴这一野生药物资源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根提取物 小鼠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免疫增强作用
下载PDF
提取豆腐柴叶果胶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存文 徐汶 +3 位作者 王为国 张俊峰 吴元欣 池汝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研究了酸解法从豆腐柴叶中提取果胶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受溶解果胶分子降解影响的果胶提取动力学模型,并用数学方法确定了最大的得率和最佳的提取时间。模型可应用于描述在实验室条件下,60、70、80和90℃时用盐酸从豆腐柴叶中提取果胶... 研究了酸解法从豆腐柴叶中提取果胶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受溶解果胶分子降解影响的果胶提取动力学模型,并用数学方法确定了最大的得率和最佳的提取时间。模型可应用于描述在实验室条件下,60、70、80和90℃时用盐酸从豆腐柴叶中提取果胶的酸提取过程,确立了提取过程的速率常数,从60℃下的3.01×10-4s-1变化到90℃下的8.64×10-4s-1,应用该模型对豆腐柴叶果胶的提取得率进行了理论计算,获得了90℃下最佳提取时间(50.19 m in)时的最大得率(8.007%),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充分描述在酸性条件下的果胶提取过程和预测果胶的最大得率、果胶降解量和最佳的提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叶 果胶 提取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豆腐柴叶豆腐的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刚凤 严红波 +4 位作者 康明 王欢 何智军 周强英 张华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8-74,共7页
优化豆腐柴叶豆腐加工工艺及配方,为豆腐柴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豆腐柴叶豆腐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并通过感官评价研究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其豆腐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豆腐柴叶豆腐最佳加工工艺和配... 优化豆腐柴叶豆腐加工工艺及配方,为豆腐柴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豆腐柴叶豆腐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并通过感官评价研究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其豆腐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豆腐柴叶豆腐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豆腐柴叶豆腐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水添加量20%、水温50℃、桐壳灰添加量0.09%、p H值7。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豆腐柴叶豆腐感官评分93.2,平均出品率92.43%,平均浸出液体积17.4 m L。该工艺条件下的豆腐柴叶豆腐口感鲜美、清凉消暑,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一定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豆腐柴叶豆腐 加工工艺 水温 理化指标
下载PDF
冬季豆腐柴水培诱导不定根 被引量:14
19
作者 房江育 王世强 +3 位作者 方建新 石海兵 周杰 桂月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1期244-246,共3页
野生植物豆腐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为了了解豆腐柴不定根生长潜力与诱导特性,于冬季在室内对豆腐柴进行了基质培养和溶液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豆腐柴枝条在冬季具有生根潜力,是否生根与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同温度和光照下,土... 野生植物豆腐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为了了解豆腐柴不定根生长潜力与诱导特性,于冬季在室内对豆腐柴进行了基质培养和溶液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豆腐柴枝条在冬季具有生根潜力,是否生根与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同温度和光照下,土培豆腐柴枝条只长侧芽,不长根;而水培豆腐柴不仅长出了侧芽,还有10%的植株(清水培养)诱导出不定根。在水培条件下,平衡矿质营养能够促进根系诱导和发育,1/10Hoagland营养液中的豆腐柴比清水培养下提早6d出根,至44d时其长根的植株是清水培养的3.3倍,出根率达到33.33%。水培豆腐柴根系粗壮,呈爆炸状,很少分枝。生长素对豆腐柴不定根诱导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休眠 不定根 水培
下载PDF
豆腐柴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楚文靖 王世强 谢可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5-177,共3页
豆腐柴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近年来对其开发逐渐重视。阐述豆腐柴的化学成分,药用、食用价值及豆腐柴叶食品的加工利用现状。
关键词 豆腐柴 化学成分 食用价值 加工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