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坑对并排气膜孔冷却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赵胜岩 贺业光 +1 位作者 冯国淼 李润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为提高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冷却性能,探索了一种并排气膜孔和波浪形凹坑的组合冷却结构,添加椭圆形凹坑考虑凹坑形状变化的影响。利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实验测量了组合结构的冷却性能,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结构。在吹风比0.5~2.0内,... 为提高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冷却性能,探索了一种并排气膜孔和波浪形凹坑的组合冷却结构,添加椭圆形凹坑考虑凹坑形状变化的影响。利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实验测量了组合结构的冷却性能,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结构。在吹风比0.5~2.0内,PSP实验结果显示,并排气膜孔结构产生的气膜冷却效果优于单圆孔结构,布置波浪形凹坑可以显著改善气膜孔下游的流场结构。经过计算,在吹风比为1.0时,波浪形并排凹坑孔对比单圆孔面平均冷却效率提高147.8%,对比椭圆形并排凹坑孔提高46.7%。在四个吹风比下,波浪形并排凹坑孔产生了最佳的气膜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压力敏感漆 冷却效率 凹坑型气膜孔
下载PDF
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剥离强度与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李莹 武鹏 +3 位作者 尹鹏 周志豪 梁立明 王莉 《粘接》 CAS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为了解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的剥离强度性能变化趋势,从而稳定保护膜的使用状态,对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剥离强度进行了室温工艺性能研究,拟通过改变后熟化条件,以及在压敏胶液中添加助剂等方式,研究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的剥离强度变化规律,... 为了解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的剥离强度性能变化趋势,从而稳定保护膜的使用状态,对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剥离强度进行了室温工艺性能研究,拟通过改变后熟化条件,以及在压敏胶液中添加助剂等方式,研究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的剥离强度变化规律,找到加速稳定剥离强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后熟化温度,缩短后熟化时间;也可以通过在压敏胶液配方中加入适量催化助剂,降低保护膜涂布下线剥离强度,加速保护膜剥离强度的稳定,从而提高保护膜的生产效率,缩短保护膜生产工序工艺过程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压敏胶 保护膜 剥离强度
下载PDF
包装方式对压敏胶带剥离强度保持率的影响
3
作者 危燕 何荣 颜培坚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采用一种3M压敏胶带分别贴合3类离型膜,以3M压敏胶带的180°剥离强度为性能评估指标,考察普通包装方式下,不同离型膜对3M压敏胶带剥离强度随放置时间的变化;考察不同包装方式条件下,胶带随放置时间的剥离强度变化;考察23℃,90%RH下... 采用一种3M压敏胶带分别贴合3类离型膜,以3M压敏胶带的180°剥离强度为性能评估指标,考察普通包装方式下,不同离型膜对3M压敏胶带剥离强度随放置时间的变化;考察不同包装方式条件下,胶带随放置时间的剥离强度变化;考察23℃,90%RH下,离型膜对3M压敏胶带剥离强度随放置时间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普通包装下,P53-MBR能够使3M胶带剥离强度保持最佳效果;在真空袋+干燥剂的包装条件下,3M压敏胶带贴合离型膜P53-MBR放置不同的时间后,胶带的剥离强度保持率最高;在23°,90%RH下,搭配P53-MBR对3M胶带的剥离强度影响更小。结果表明,3M压敏胶带较为理想的贮存条件是隔绝空气中的水和氧,P53-MBR是3M压敏胶带搭配最佳的离型膜,这对3M压敏胶加工成品出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离型膜 剥离强度 贮存条件
下载PDF
平面叶栅多凹槽叶顶倾斜圆柱孔气膜冷却与气动特性研究
4
作者 贾哲 李冯 +3 位作者 张韦馨 刘钊 石䶮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共12页
为提高燃气透平动叶叶顶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并减少由叶顶泄漏流引起的气动损失,对带倾斜圆柱孔的多凹槽叶顶冷却与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测量了多凹槽叶顶的气膜冷却特性,并对其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采用压力敏感漆技术,在... 为提高燃气透平动叶叶顶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并减少由叶顶泄漏流引起的气动损失,对带倾斜圆柱孔的多凹槽叶顶冷却与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测量了多凹槽叶顶的气膜冷却特性,并对其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采用压力敏感漆技术,在4种吹风比(0.5、1.0、1.5和2.0)下,测量了4种多凹槽叶顶(凹槽数分别为1、2、3和4个)气膜冷却性能的变化规律;然后经湍流模型验证,采用与试验数据吻合最好的SST k-ω模型,分析了多凹槽叶顶的流场结构及气动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多凹槽叶顶在叶顶区域前、中部具有更优良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同时对肩壁也有良好保护作用;由于多凹槽叶顶的肋能够阻挡冷气向下游流动,肋后能形成涡卷吸冷气,因而能够提高肋前和肋后的气膜冷却有效度;相较于单凹槽叶顶,多凹槽叶顶的气动损失较低,其中三凹槽叶顶的总压损失系数最小,最多比单凹槽叶顶的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多凹槽叶顶 气膜冷却 压力敏感漆 气动特性
下载PDF
PMMA/石墨烯异质压力传感器及传感特性分析
5
作者 刘瑛 张勇 +2 位作者 吕克洪 邱静 刘冠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6,共8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机电性能和超大比表面积,其显著压阻效应可应用于高性能压力传感,为探索下一代超灵敏传感器开辟新方向。目前在研石墨烯压力传感器存在石墨烯悬空破损严重、成品率低等难题,其根源在于,石墨烯除胶释放过程应力过载。本文... 石墨烯具有优异机电性能和超大比表面积,其显著压阻效应可应用于高性能压力传感,为探索下一代超灵敏传感器开辟新方向。目前在研石墨烯压力传感器存在石墨烯悬空破损严重、成品率低等难题,其根源在于,石墨烯除胶释放过程应力过载。本文提出以PMMA/石墨烯复合异质薄膜替代单层石墨烯的压力传感器新方案,设计COMS兼容新工艺,可实现传感器规模化制备,成品率接近100%。测试表明,本文传感器灵敏度高达7.42×10^(-5)/kPa,优于与已报道结果。提取传感器压力测量精度约为2.6%~3.5%,比国外禁运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精度(0.05%~0.01%FS)差近2个数量级,其主因在于测量系统电噪声及受工艺污染石墨烯本征电阻噪声。当前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研究的重点应聚焦精度指标的提高,而不是片面追求灵敏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压力传感器 压阻效应 复合异质薄膜 灵敏度 精度
下载PDF
耐高温保护膜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虎 胡维 +3 位作者 林克华 陈其辉 洪茂椿 傅和青 《中国胶粘剂》 CAS 2023年第6期1-5,25,共6页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月桂酯(LA)为原料,β-羧乙基丙烯酸酯(β-CEA)为内交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为固化剂,乙...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月桂酯(LA)为原料,β-羧乙基丙烯酸酯(β-CEA)为内交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为固化剂,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了一种高性能耐高温的溶剂型丙烯酸酯保护膜压敏胶。研究了内交联剂β-CEA、改性剂KH-570、单体LA和固化剂TMDI的添加量对保护膜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β-CEA的添加量为5%时,保护膜压敏胶的水接触角为75.2°,润湿性能最佳;当KH-570的添加量为2.5%时,保护膜压敏胶的吸水率最低为3.5%;随着单体LA和固化剂TMDI含量的增加,保护膜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显著提高。当配方中w(β-CEA)=5%、w(KH-570)=2.5%、w(LA)=7%、w(TMDI)=2.0%时,保护膜压敏胶的水接触角为75.2°,吸水率为3.5%,初粘力为6号球,持粘力为24 h,180°剥离力为4.0 N/25 mm,在100℃下放置8 h后无残胶,在80℃、90%RH的条件下放置100 h不发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耐高温 丙烯酸酯 保护膜
下载PDF
乳液压敏胶制备与涂布工艺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鹏 项奎 +4 位作者 罗道琦 尹文奇 王莉 王芬 刘远杰 《粘接》 CAS 2023年第4期21-24,共4页
分析了丙烯酸乳液压敏胶配方构成及涂布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在聚乙烯薄膜上连续涂布时,乳液压敏胶的机械稳定性、旋转黏度、润湿性能等对涂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连续涂布后机械稳定性下降,以及在旋转黏度上导致的润湿性能不足、... 分析了丙烯酸乳液压敏胶配方构成及涂布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在聚乙烯薄膜上连续涂布时,乳液压敏胶的机械稳定性、旋转黏度、润湿性能等对涂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连续涂布后机械稳定性下降,以及在旋转黏度上导致的润湿性能不足、乳液转移率偏低,是影响涂布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润湿剂SW-70及改用60°蜂巢型U底网纹辊,可有效提升乳液压敏胶的机械稳定性和乳液润湿性能,增强乳液涂布稳定性,同时可进一步提升乳液压敏胶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压敏胶 润湿性 网纹辊 机械稳定性 聚乙烯薄膜
下载PDF
离型膜热处理对压敏胶剥离强度保持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怡 殷冠明 +1 位作者 何荣 颜培坚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3年第4期240-243,共4页
压敏胶的粘接失效会带来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为研究离型膜对胶带失效所产生的影响,选取5种离型膜及3M丙烯酸压敏胶带作为研究对象,在50℃、12~48 h的热处理条件下,考察压敏胶带贴合老化后的剥离强度随离型膜热处理时间延长的变化;在40... 压敏胶的粘接失效会带来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为研究离型膜对胶带失效所产生的影响,选取5种离型膜及3M丙烯酸压敏胶带作为研究对象,在50℃、12~48 h的热处理条件下,考察压敏胶带贴合老化后的剥离强度随离型膜热处理时间延长的变化;在40~70℃、24 h的热处理条件下,考察压敏胶带贴合老化后的剥离强度随离型膜热处理温度上升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的离型膜经不同热处理后对压敏胶带剥离强度保持率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对选取的有机硅/纳米离型膜采用50℃、24 h烘烤的热处理方法,可避免搭配的压敏胶带在湿热老化后的剥离强度急剧下降,这对压敏胶带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型膜 热处理 压敏胶 剥离强度 保持率
下载PDF
联动薄膜压力敏感芯片测试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博群 揣荣岩 《微处理机》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MEMS技术受到广泛应用的趋势下,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以电容式压力敏感芯片为例,设计一种针对联动薄膜压力敏感芯片电容检测的测试方法,可对压力敏感芯片的输出电容做出准确测量。该测试方法涉及电路中的电容时间转换电路、时间脉宽... 在MEMS技术受到广泛应用的趋势下,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以电容式压力敏感芯片为例,设计一种针对联动薄膜压力敏感芯片电容检测的测试方法,可对压力敏感芯片的输出电容做出准确测量。该测试方法涉及电路中的电容时间转换电路、时间脉宽转换电路、脉宽提取器以及数字输出电路,对各个电路模块进行电路设计论证,分析电路功能的完善性,并绘制版图,按照测试方法合并所有电路模块进行整体电路仿真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方法达到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联动薄膜 电容式压力敏感芯片 电容-时间转换电路
下载PDF
Film cooling adiabatic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s of pressure side trailing edge cooling configurations 被引量:1
10
作者 R.Becchi B.Facchini +3 位作者 A.Picchi L.Tarchi D.Coutandin S.Zecchi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15年第4期190-201,共12页
Nowadays total inlet temperature of gas turbine is far above the permissible metal temperature;as a consequence,advanced cooling techniques must be applied to protect from thermal stresses,oxidation and corrosion the ... Nowadays total inlet temperature of gas turbine is far above the permissible metal temperature;as a consequence,advanced cooling techniques must be applied to protect from thermal stresses,oxidation and corrosion the components located in the high pressure stages,such as the blade trailing edge.A suitable design of the cooling system for the trailing edge has to cope with geometric constraints and aerodynamic demands;state-of-the-art of cooling concepts often use film cooling on blade pressure side:the air taken from last compressor stages is ejected through discrete holes or slots to provide a cold layer between hot mainstream and the blade surface.With the goal of ensuring a satisfactory lifetime of blades,the design of efficient trailing edge film cooling schemes and,moreover,the possibility to check carefully their behavior,are hence necessary to guarantee an appropriate met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For this purpose an experiment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film cover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pressure side trailing edge cooling systems for turbine blades.The experimental test section consists of a scaled-up trailing edge model installed in an open loop suction type test rig.Measurements of adiabatic effectiveness distribu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trailing edge cooling system configurations.The baseline geometry is composed by inclined slots separated by elongated pedestals;the second geometry shares the same cutback configuration,with an additional row of circular film cooling holes located upstream;the third model is equipped with three rows of in-line film cooling holes.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at nearly ambient conditions imposing several blowing ratio values and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coolant in order to reproduce a density ratio close to the engine conditions(DR¼1.52).To extend the validity of the survey a comparison between adiabatic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s and a prediction by correlative approach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1D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ne blades Trailing edge film cooling 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
原文传递
Nanocrystalline TiO_(2) thin film electrodes prepared by common pressure hydrothermal method at low temperature 被引量:5
11
作者 LI Chengyu LIN Yuan +5 位作者 LI Xueping WANG Zhengping MA Yutao ZHOU Xiaowen FENG Shujing XIAO Xur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14期1449-1452,共4页
Nanocrystalline TiO2 thin film electrod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mixed pastes of tetrabutyl titanate and nanocrystalline TiO2 particles by common pressure hydro- thermal method at low temperature. The tetrabutyl tita... Nanocrystalline TiO2 thin film electrod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mixed pastes of tetrabutyl titanate and nanocrystalline TiO2 particles by common pressure hydro- thermal method at low temperature. The tetrabutyl titanate was hydrolyzed and crystallized into anatase TiO2 to inter- connect nanocrystalline TiO2 particles and adhere them to conductive substrates, obtaining highly porous and me- chanically stable TiO2 nanocrystalline film.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th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prepared electrodes on conductive glass substrates and flexible sub- strates were 4.8% and 1.9% under illumination of 100 mW/cm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薄膜 纳米技术 低温环境 热液压力
原文传递
保护膜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牛正富 周守发 +2 位作者 安佳丽 王辉 刘玉磊 《信息记录材料》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和支链型乙烯基硅油为共聚组分,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了保护膜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并进行了红外表征。讨论了引发剂、丙烯酰胺、支链型乙烯基硅油...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和支链型乙烯基硅油为共聚组分,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了保护膜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并进行了红外表征。讨论了引发剂、丙烯酰胺、支链型乙烯基硅油、交联剂和抗静电剂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发剂用量0.6%,丙烯酰胺用量1.8%,支链乙烯基硅油用量2.5%,交联剂N3300用量0.8%~3.0%时,得到的保护膜剥离强度低,且耐热性和耐湿热性好。添加1%的AS-1可以得到抗静电性能好、耐析出的保护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膜 聚丙烯酸酯 压敏胶 抗静电
下载PDF
保护膜用耐高温型聚氨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13
作者 刘伟 《涂层与防护》 2023年第9期47-52,共6页
以异佛尔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改性有机硅二元醇(AFCONA-3285)、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2000)、聚己内酯三元醇(相对分子质量2000)为单体,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羟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RG-6(A组分);以异氰酸... 以异佛尔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改性有机硅二元醇(AFCONA-3285)、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2000)、聚己内酯三元醇(相对分子质量2000)为单体,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羟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RG-6(A组分);以异氰酸酯多聚体为固化剂(B组分),JL-WT1为抗静电剂,制成了一种耐高温型双组分聚氨酯压敏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RG-6的相对分子质量,FT-IR对RG-6进行了结构表征。主要讨论了聚氨酯预聚体中不同的AFCONA-3285的用量、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聚己内酯三元醇不同的物质的量比、胶黏剂的不同的固化温度、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和抗静电剂的用量等对耐高温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FCONA-3285的用量为1.2%、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聚己内酯三元醇的物质的量比为0.7∶1、固化温度为12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用量为0.09%、抗静电剂用量为1.1%时,耐高温型聚氨酯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双组分聚氨酯压敏胶 保护膜
下载PDF
腓骨短缩对胫距关节生物力学接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勇 彭阿钦 +3 位作者 焦建宝 高文山 王聪 郭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测定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的接触特性的变化,探讨腓骨短缩的最大允许程度。[方法]6具小腿标本,去除踝关节以上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用夹具将其固定于正常行走踝关节中立位,分别测出在正常,腓骨短缩2、4、6 mm时,胫距关节的接触压... [目的]测定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的接触特性的变化,探讨腓骨短缩的最大允许程度。[方法]6具小腿标本,去除踝关节以上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用夹具将其固定于正常行走踝关节中立位,分别测出在正常,腓骨短缩2、4、6 mm时,胫距关节的接触压及接触面积并进行比较,观察并总结出接触压及接触面积的变化趋势。[结果]通过模拟试验发现,腓骨短缩时,胫距关节总接触面积呈减小趋势,前外、后外象限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呈增大趋势,而前内,后内象限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均减小。[结论]2 mm以上(包含2 mm)的腓骨短缩,均会造成胫距关节接触特性的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短缩 胫距关节 压敏片 生物力学 踝关节
下载PDF
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6
15
作者 于金河 李增炎 +1 位作者 彭阿钦 张奉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 cm处截骨去除1 cm骨块,使骨块可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随着...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 cm处截骨去除1 cm骨块,使骨块可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随着桡骨短缩的增加,舟骨的接触面积无显著变化(P>0.01),接触应力显著增大(P<0.01);月骨的接触面积轻度增加,接触应力显著增大(P<0.01),桡骨短缩≥4 mm时即有显著变化,桡骨短缩≥4-6 mm造成尺骨撞击三角骨。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短缩4 mm以上时,接触应力有显著变化,影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短缩 腕关节 压敏片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于金河 李增炎 彭阿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关节面移位,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桡舟关节面移位≥2mm时,月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桡月关节面移位≥2mm时,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P<0.01),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变化(P>0.01)而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移位≥2mm以上时,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发生改变,影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生物力学研究 桡骨远端关节面 接触应力 接触面积 应力分布 腕关节面 腕关节功能 桡腕关节 上肢标本 骨折模型 移位 月骨 舟骨 压敏片 骨块 受力
下载PDF
桡骨掌倾角改变对桡腕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汪新民 钟世镇 +3 位作者 赵卫东 樊继宏 阮默 殷学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对桡腕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桡骨远端FrykmanⅠ型不稳定骨折模型,应用压力敏感片测不同掌倾角改变时桡腕关节面上桡舟、桡月接触面积及压力变化情况,并摄腕关节侧位X线片。结果桡腕关节面背倾角...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对桡腕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桡骨远端FrykmanⅠ型不稳定骨折模型,应用压力敏感片测不同掌倾角改变时桡腕关节面上桡舟、桡月接触面积及压力变化情况,并摄腕关节侧位X线片。结果桡腕关节面背倾角度超过10°时,桡舟、桡月接触面积显著减少并向背侧移位,桡舟接触面压力显著增加;X线侧位片显示当背侧成角大于40°时可出现腕骨背侧半脱位。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背倾角度大于10°是其发生腕不稳定的最初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背侧成角畸形 桡腕关节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或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改变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波 张忠民 +3 位作者 赵卫东 朱青安 周荣平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对颈椎手术节段后部结构的力学影响。方法:6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作为测试对象,分为完整颈椎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及前路融合内固...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对颈椎手术节段后部结构的力学影响。方法:6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作为测试对象,分为完整颈椎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及前路融合内固定组。在完整颈椎测试后,所有标本先后行C4/5节段Prestige-LP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C4/5节段植骨融合固定术后进行测试。将预制的压敏片置于C4/5左侧关节突关节内,标本先给予75N跟随载荷,再持续加载纯力偶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屈伸和侧屈最大运动载荷为2.0N·m、旋转最大运动载荷为4.0N·m,测量加载后的运动范围和零运动载荷、最大运动载荷时的关节突间压力。结果:与零运动载荷时相比,在运动加载后完整颈椎组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在后伸、左侧屈和右旋时均表现出左侧关节突间压力明显增大(P<0.05);但前屈、右侧屈和左旋时左侧关节突间压力变化没有差异;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各运动加载后关节突间压力与零运动载荷下压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个测试组间比较,完整颈椎组和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在各运动载荷下的关节突间压力最为接近;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组虽然在后伸、左侧屈和右旋时关节突间压力都有减小,但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成形术后关节突间压力与正常颈椎相比没有明显改变,可以有效地维持关节突间正常生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人工椎间盘 内固定 压敏片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反应型乳化剂对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继承 王锋 +1 位作者 胡剑青 涂伟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2-505,共4页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对压敏胶物理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表明,反应型乳化剂参与了反应;TEM测试显示,反应型乳化剂体系所得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3%,m(ANPEO10)∶m(D...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对压敏胶物理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表明,反应型乳化剂参与了反应;TEM测试显示,反应型乳化剂体系所得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3%,m(ANPEO10)∶m(DNS-458)∶m(DNS-501)=1.5∶1.1∶0.4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48.03%,单体转化率达到97.66%,乳液黏度为38.8 s,平均粒径为238 nm,压敏胶的初粘力能吸住8号钢球,持黏性大于24 h,180°剥离强度达到0.304 N/mm。贴在不锈钢表面的保护膜经80℃烘烤24 h后,不锈钢表面无残胶和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乳化剂 保护膜 压敏胶 丙烯酸酯乳液
下载PDF
压敏片在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白玉龙 陈世盖 +1 位作者 许胜文 袁旬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对测量关节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染色法测量关节接触面积,测试结果可靠,但不能反映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虽然压敏片有7.85%的压力信息... 本文对测量关节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染色法测量关节接触面积,测试结果可靠,但不能反映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虽然压敏片有7.85%的压力信息丢失,它却能测试关节的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片 染色法 关节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