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Three-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 Report of 176 Cases 被引量:2
1
作者 Shengze Li Huihua Cai +8 位作者 Donglin Sun Xuemin Chen Shengyong Liu Xinquan Wu Yong An Jing Chen Chun Yang Yaping Sun Xiaoyan Lu 《Surgical Science》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3-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176 patient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3-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176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holedocholithiasi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3-port LCBDE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cases were operated successfully and none was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was 92.2 ± 18.8 min and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4.4 ± 3.7 d. Postoperative bile leakage occurred in 2 cases and these patients recovered by simple drainage for 3 to 7 days without re-operation. All patients recovered smoothly without any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3-port LCBDE is safe, effective and mini-invasive,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Y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primary suture THREE-PORT
下载PDF
Co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and Lithotomy for Primary Suture
2
作者 Xiping Zh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双语)》 2020年第2期1-4,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on-placement of“T”tub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feasibility and complication analysis of primary suture bile duct.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January 2013~December 2016,Lapar...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on-placement of“T”tub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feasibility and complication analysis of primary suture bile duct.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January 2013~December 2016,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for primary bile duct suture in 87 cases,Combined with literature,the indications,method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re was no operative death in the whole group,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5 cases(5.7%),1 case with jaundice,gradually subsided after 4 day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Two cases had postoperative bile leakage,to prolong the drainage time of the peritoneal drainage tube and stop by itself.In 1 case,bile duct stenosis occurred.1 case of residual common bile duct stones.The averag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was 9 days.Conclusion:Select the right case strictly,Patient and delicate operation,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is safe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Y Common bile duct primary suture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lective trans-cystic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in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three-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被引量:15
3
作者 SUN Dong-lin ZHANG Feng +8 位作者 CHEN Xue-min JIANG Hong-yuan YANG Chun SUN Ya-ping YANG Bo YANG Yue CAI Hui-hua WANG Cao-ye WU Xin-q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9期3509-3513,共5页
Background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has been shown to be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of demonstrating bile duct ston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selective trans... Background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has been shown to be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of demonstrating bile duct ston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selective trans-cystic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in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three-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identified the factors that positively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1, 252 of 1013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received selective trans-cystic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and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three-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and none was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The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time was (8.3±2.5) minutes, and the operative duration was (105.4±23.1) minutes. According to selective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current jaundice, small gallstones (〈0.5 cm) and dilated cystic duct (〉0.3 cm), dilated common bile duct (〉0.8 cm), history of jaundice or gallstone pancreatitis,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est, and preoperative demonstration of suspecte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on imaging were 87%, 25%, 42%, 15%, 32%, and 75%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respectively. Patients with several factors suggestive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yielded higher numbers of positive cholangiograms. Unexpected stones were found in 13 patients (5.2%) by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4.7±2.2) days. Post-operative bile leakage occurred in two cases, and these patients recovered by simple drainage for 3-7 days without re-operation. Of the 76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lone, 5 (0.7%) presented with a retained common bile duct stone requiring intervention.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12 months, and only one patient who once suffered from bile leakage presented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due to bile duct stenosis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other patients recovered without any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Selective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yields acceptably high positive results. It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holedocholithiasis and primary suture following three-port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y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primary suture
原文传递
临时支撑管辅助下腹腔镜一期缝合在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应用
4
作者 杨楠 王庆大 孙楼宗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内置入临时支撑管辅助下完成一期缝合在腹腔镜细径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肝胆科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63例胆总管直径在0.5~0.7 cm范围内的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 目的 探讨胆总管内置入临时支撑管辅助下完成一期缝合在腹腔镜细径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肝胆科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63例胆总管直径在0.5~0.7 cm范围内的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内置入临时支撑管辅助一期缝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临时支撑管辅助一期缝合。手术时间平均(86.5±26.2)min,术中胆总管一期缝合时间平均(16.5±3.2)min,术后3例患者发生胆漏,于术后3~7 d停止。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B超及肝功,未发现患者并发胆总管狭窄及肝功异常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 对于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内置入临时支撑管辅助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 细径胆总管结石 临时支撑管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徐白莹 张文忠 +2 位作者 邱伟 凌杰 徐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88-91,98,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8例行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0例做常规T管引流(常规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8例行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0例做常规T管引流(常规组)。比较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呈先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1、2 d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1%,低于常规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内的胆总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一期缝合 T管引流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胆道内支架引流一期缝合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6
作者 郭志唐 龙奎 +2 位作者 陈章彬 李伟思 戈佳云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PS)与胆道内支架引流(BDS)+P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PS与LCBDE+BDS+PS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2010年1月1日至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PS)与胆道内支架引流(BDS)+P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PS与LCBDE+BDS+PS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提取相关数据后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回顾性队列研究5篇,文献累计样本量611例,其中PS组292例、BDS+PS组3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WMD=-1.66,95%CI=-15.78~12.46,P=0.82)、住院时间(WMD=-0.81,95%CI=-2.23~0.60,P=0.26)、残余结石率(OR=1.45,95%CI=0.24~8.83,P=0.69)、总并发症发生率(OR=1.15,95%CI=0.70~1.88,P=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组术后胆漏发生率(OR=3.63,95%CI=1.77~7.44,P=0.0004)高于BDS+PS组。结论:对于符合适应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BDS+PS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胆漏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病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一期缝合 支架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可行性分析
7
作者 张雪辉 王文斌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32-2435,2441,共5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176例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取石术后胆总管切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80例)和T管引流组(96例),观...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176例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取石术后胆总管切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80例)和T管引流组(96例),观察2组患者的相关围手术期数据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漏发生例数、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一期缝合组发生胆漏10例,T管引流组发生6例,均经过通畅术区引流后自行消失,均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腹腔感染,拔除引流管前经超声检查无术区及腹腔积液;电解质紊乱在一期缝合组发生4例,T管引流组发生16例,经过调整后恢复正常。结论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口行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充分体现了双镜联合的优越性,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镜联合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下载PDF
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汤世军 陈志永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 探索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 目的 探索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术后采用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45例,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肝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比较结石残留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石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元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7天的TBil、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更能够缩短取石时间,减轻对肝损害,提高生存质量,加速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腹腔镜 胆总管 胆道镜 取石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王凯 赵业剑 罗苏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的8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胆总管前壁间断缝合方法治疗,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的8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胆总管前壁间断缝合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一期连续缝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创伤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创伤应激反应指标及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试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 d,试验组的创伤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激素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且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 创伤应激反应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振华 翁鹏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61-86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Ⅰ期缝合51例,T管引流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Ⅰ期缝合51例,T管引流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及腹腔引流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估、住院时间、住院费。结果Ⅰ期缝合组术中血量及术后胆漏情况,与T管引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减少(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诊6个月至2年无胆管狭窄。结论LCBDEⅠ期缝合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Ⅰ期缝合
下载PDF
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应用于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胡元昌 石毅 +1 位作者 白剑峰 高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中的操作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肝胆中心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的27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中的操作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肝胆中心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的27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81例行胆总管倒刺线连续缝合(连续缝合组),95例行胆总管薇乔线间断缝合(间断缝合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手术病例。2组一般资料、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管壁厚度、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连续缝合组在手术时间、胆管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间断缝合组(P<0.05或P<0.01)。术后共7例病人发生胆漏,均通过保持腹腔持续引流顺利恢复,无再次手术病例,但连续缝合组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1.1%比5.3%,P=0.037)。随访3~24个月,2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相较于间断缝合,应用连续缝合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老年人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中应用连续缝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何晓炜 王城锋 +3 位作者 倪俊 李晓俊 吕新建 罗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66-74,共9页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应用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该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根据不同缝合方式,分为:间断缝合组(35例)和连续缝合... 目的探讨连续缝合应用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该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根据不同缝合方式,分为:间断缝合组(35例)和连续缝合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术后处理,并持续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前及术后14 d生活质量、术前及术后3 d炎症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残留情况和复发情况等。结果连续缝合组胆总管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间断缝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间断缝合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间断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各项得分和总分较术前升高,连续缝合组高于间断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肽(C-P)水平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T)较术前升高,连续缝合组低于间断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一期缝合中应用连续缝合,可改进手术相关指标,缓解术后炎症和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结石残留和结石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连续缝合 生活质量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13
作者 佘小双 柯棠山 莫朝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91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91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组(经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n=47)和ERCP组(经ERCP治疗,n=44),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LC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禁食时间均长于ERCP组,住院时间短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胃肠道反应、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ERCP组,胆漏发生率高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黄疸、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两组CRP、IL-6、5-HT、NE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CRP、IL-6、5-HT、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ERCP相比,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保留患者Oddis括约肌功能,且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术后 一期缝合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14
作者 王义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每组20例。一期缝合组采用一期缝合治疗, T管引流组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每组20例。一期缝合组采用一期缝合治疗, T管引流组采用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和炎性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91.06±9.08)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0±0.24)d、住院时间(7.22±1.70)d均短于T管引流组的(108.84±10.67)min、(2.10±0.48)d、(9.57±1.8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TBIL、AST、ALP、ALT、GGT、CRP、IL-1β均低于术前,一期缝合组患者TBIL(19.26±6.74)μmol/L、AST(59.82±15.36)U/L、ALP(139.18±18.13)U/L、ALT(28.47±8.92)U/L、GGT(90.12±9.28)U/L、CRP(41.46±5.02)mg/L、IL-1β(72.58±5.64)pg/ml均低于T管引流组的(25.31±5.08)μmol/L、(85.47±16.19)U/L、(154.24±7.09)U/L、(36.78±10.12)U/L、(99.36±6.46)U/L、(52.84±5.19)mg/L、(84.46±6.0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均低于T管引流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炎性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李波 张怀东 孙智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和观察组(n=4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肠鸣音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长、卧床时长及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期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低于常规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β-内咖肽(β-EP)、神经肽Y(NPY)、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及C肽(C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可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纤维胆道镜取石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T管引流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马长峰 简国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和观察组(40例,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和观察组(40例,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输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输液量,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也能减轻机体应激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 肝外胆总管结石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7
作者 郑跃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比较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行LCBDE联合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胆总管壁处理方式不同分为T管引流组(43例)、一期缝合... 目的:比较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行LCBDE联合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胆总管壁处理方式不同分为T管引流组(43例)、一期缝合组(47例)。T管引流组采用T管引流方式处理胆总管壁,一期缝合组采用一期缝合方式处理胆总管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应激指标[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IL-6、CRP等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和皮质醇、ACTH等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一期缝合组低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一期缝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低于T管引流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应用于LCBDE联合LC可缩短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T管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 应激
下载PDF
同期三镜联合偏弯双头尾翼胆道支架预防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李慧华 吕日新 林树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同期三镜联合偏弯双头尾翼胆道支架预防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实施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同期三镜联合偏弯双头尾翼胆道支架预防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实施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留置T管引出腹腔外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胆道支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肝功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并发症为胆瘘、结石复发、狭窄、出血,其中观察组胆瘘、结石复发、狭窄、出血分别为2.33%、0.00%、0.00%、0.0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65%、2.33%、2.33%、4.65%、其中观察组术后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BIL、ALT、AL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TBIL、ALT、ALP分别为(51.76±9.87)μmol/L、(36.87±4.32)U/L、(130.12±34.28)U/L,对照组为(51.85±10.21)μmol/L、(36.12±3.29)U/L、(131.72±30.53)U/L,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TBIL、AL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采用术后留置偏弯双头尾翼胆道支架可以显著加快患者围术期康复进程,有助于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弯双头尾翼胆道支架 胆总管结石手术 一期缝合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微创术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肝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苏华 张日沅 +3 位作者 陈翀 张健伟 张乐超 陈志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5期809-811,993,共4页
目的 探究两种微创术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肝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两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 目的 探究两种微创术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肝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两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A组行一期缝合,B组行T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取净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A组较B组明显(P<0.05);术后1d、3d时,两组患者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A组较B组明显(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T管引流相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采用一期缝合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疼痛程度,且对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免T管与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圣林 刘志刚 +2 位作者 孙礼侠 胡明华 凌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免T管法(胆总管一期缝合及经胆囊管取石)与T管引流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28例行免T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免T管法(胆总管一期缝合及经胆囊管取石)与T管引流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28例行免T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行T管引流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如手术成功率(有无中转开腹及术后结石残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如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各时间节点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免T管组与T管引流组相比,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有明显优势,P<0.05;而在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免T管法与T管引流法均是安全、可靠的术式,免T管法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及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经胆囊管取石 T管引流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