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扩散机制研究——基于《三体》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波 陈子馨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本文以刘慈欣小说在海外平台的扩散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接触作品、关注作品、扩散作品和评价作品四个维度选择不同的平台为切入口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三体》在海外的扩散肇始于刘慈欣本人和《三体》所获得的各种国际科幻文学奖项,... 本文以刘慈欣小说在海外平台的扩散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接触作品、关注作品、扩散作品和评价作品四个维度选择不同的平台为切入口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三体》在海外的扩散肇始于刘慈欣本人和《三体》所获得的各种国际科幻文学奖项,受这些重要奖项的影响,“刘慈欣”和《三体》逐渐演变为象征资本,吸引着出版机构、售书商、读者,扩大了其在海外的影响力。《三体》成功走出去的案例具有三点启示价值:在创作基调上善于将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在内容风格上善于借鉴他国优秀作品;在传播技巧上重视作家表征资本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文学 三体 文学作品的海外扩散
下载PDF
秩序、共同体与世界性——“三体系列”的当下关切与未来图景
2
作者 杨天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三体系列”是一部构思恢宏的科幻巨著,它在科学与文学边界,将历史、政治、哲学融入文明进化之中,借异质文明冲突投射人类困境,为人类美好愿景的漫漫征途献上逆耳良言,为世界建构开启了崭新的可能性。小说凸显了科技伦理、人类文明演... “三体系列”是一部构思恢宏的科幻巨著,它在科学与文学边界,将历史、政治、哲学融入文明进化之中,借异质文明冲突投射人类困境,为人类美好愿景的漫漫征途献上逆耳良言,为世界建构开启了崭新的可能性。小说凸显了科技伦理、人类文明演化和未来命运走向等饱含政治哲思的思想试验,彰显了作者对道德失序的忧虑和对人类生活总体方式的关切,为我们审视历史、思考当下及追问未来世界的秩序图景提供了诗学想象空间。只有将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深度交融,以多样共存、和谐共在来超越文明隔阂与冲突,人类才能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系列” 科幻文学 科技理性 共在 世界性
下载PDF
经典化视域下刘慈欣“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研究
3
作者 陈兰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享誉国际,强烈的存在感表明了作品成为经典的趋势。该系列作品内含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充足的阐释空间建构了其成为经典的基础,大众读者的喜爱、文学奖项的加持、知识精英的批评和意识形态的支持等外在因素对作品经典...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享誉国际,强烈的存在感表明了作品成为经典的趋势。该系列作品内含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充足的阐释空间建构了其成为经典的基础,大众读者的喜爱、文学奖项的加持、知识精英的批评和意识形态的支持等外在因素对作品经典地位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运用文学经典化理论观照该系列作品,有助于弥补中国科幻经典标准书写的不足,提升科幻创作的信心,并推动中国科幻主动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三体” 科幻小说 经典化
下载PDF
翻译修辞学视角下科幻作品“走出去”英译策略探析——以《三体》及The Three Body Problem为例
4
作者 开丽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6期1-5,共5页
翻译与修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语言研究领域,却在理论与实践运行上存在理念和方法的重叠,翻译修辞学随之诞生。该学科作为翻译研究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生学科,其研究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运用翻译修辞学指导具体实践不仅能够改善译文水平... 翻译与修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语言研究领域,却在理论与实践运行上存在理念和方法的重叠,翻译修辞学随之诞生。该学科作为翻译研究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生学科,其研究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运用翻译修辞学指导具体实践不仅能够改善译文水平,还能反哺理论的发展。该文运用修辞学家哈里克提出的4种象征资源,探究中国科幻巨作《三体》系列第一部及其英译本The Three Body Problem中所运用的英译策略及其效果。研究发现,《三体》英译本积极运用了4种修辞策略,建立起译本认同,促进了作品的海外传播。可见,科幻作品英译过程中,合理运用修辞策略指导翻译能加强译本目标语群体的认同构建,有利于中国科幻作品“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和修辞 翻译修辞学视角 象征资源 中国科幻作品英译 科幻作品“走出去” 《三体》
下载PDF
中国“十·五”期间英国小说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松林 王晓兰 熊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5,共8页
本文对“十·五”期间我国英国小说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国内英国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由成果的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三部分组成。作者指出,“十·五”期... 本文对“十·五”期间我国英国小说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国内英国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由成果的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三部分组成。作者指出,“十·五”期间我国英国小说研究呈现出视角多元化的态势,充分反映了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理论与批评的脱节问题、批评的“失语症”问题、小说(文学)理论的译介质量问题、研究对象的“堵塞”、“盲点”问题等。据此,作者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研究 英国 期间 中国 当代文学理论 问题与建议 “失语症”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调研报告 研究成果 质量问题 “盲点” 多元化 批评 建设性 作者 译介
下载PDF
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几个问题的省思 被引量:7
6
作者 雷鸣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1,共6页
生态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成员,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视野,但精品佳作鲜见,艺术品位有待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真实的拘囿与想象的偏枯,形象塑造的趋同与普泛的悲剧程式,问题意识的制导与文化思考的缺位,宣传视阈的规约与训导... 生态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成员,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视野,但精品佳作鲜见,艺术品位有待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真实的拘囿与想象的偏枯,形象塑造的趋同与普泛的悲剧程式,问题意识的制导与文化思考的缺位,宣传视阈的规约与训导语言的编码。改变目前生态话语的表述方式,建构意蕴丰盈的价值系统,具备文学应有的审美维度,生态小说才能更好地凸现功能价值和提高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小说 真实 想象 形象 悲剧
下载PDF
《三体》的“Singularities”或科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3,共10页
本文旨在分析刘慈欣《三体》何以能够在科幻全球化时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水平这一"奇异性事件"。借用詹明信在《奇异性美学》中使用的"singularity"概念,本文认为,《三体》的科学想象力是从"... 本文旨在分析刘慈欣《三体》何以能够在科幻全球化时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水平这一"奇异性事件"。借用詹明信在《奇异性美学》中使用的"singularity"概念,本文认为,《三体》的科学想象力是从"奇点"这一科学边界开始的,并展开了"奇点奇观"的科学想象。《三体》超越本质主义的身份政治,展开了对"后人类"的内在多样性的思考,并建立了黑暗森林原则的宇宙社会学,从而为"独异性政治"分析提供了可能。《三体》的"奇异性美学"在于建构了《三体》的"多维时间"观念体系,并选择了不同的时间叙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三体》 SINGULARITY 科幻文学
下载PDF
《三体》与指向未来的欲望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3,共8页
科幻小说是对未来可能世界的描绘,未来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它无法到达,只能作为一种现实的愿望来对待。《三体》为我们建造了一种恶的未来可能性,在对未来的描绘当中,我们把时间上的不可到达用文本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它像现实之物一样展现... 科幻小说是对未来可能世界的描绘,未来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它无法到达,只能作为一种现实的愿望来对待。《三体》为我们建造了一种恶的未来可能性,在对未来的描绘当中,我们把时间上的不可到达用文本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它像现实之物一样展现出来,也只有文本中未来才能显形,对未来的描绘不是事实性描绘,而是对未来的解释。对未来解释有这样几个层次:一、线性时间层,未来是流逝时间的未来之维,也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时间之维的流逝性,可以推测出未来时间维度的即将流逝性;二、未来作为欲望层,乌托邦想象;三、文本叙事层,文本将未来时间带到现在,叙事的结构是主要的;四、未来解释学(考古学)实现层,叙事与愿望的对冲中达到对未来的功能性解释。这是乌托邦性质的科幻小说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 乌托邦 科幻小说 未来
下载PDF
赵树理:一个启蒙主义者的角色改塑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郁琪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4-68,共5页
赵树理是一个被政治化改塑了的启蒙主义者,他的启蒙思想深受五四文学作品的影响,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后来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他对自己的启蒙角色不断地进行了政治改塑。"问题小说"是他的启蒙立场经由政治化改塑后在文学... 赵树理是一个被政治化改塑了的启蒙主义者,他的启蒙思想深受五四文学作品的影响,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后来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他对自己的启蒙角色不断地进行了政治改塑。"问题小说"是他的启蒙立场经由政治化改塑后在文学创作上的产物。他对启蒙立场的坚守和对政治需要的迁就,最终造成了他创作上乃至人生上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启蒙主义 启蒙思想 文学创作 政治改塑 启蒙角色
下载PDF
被遮蔽的现代性:对两种“否赵”观点的驳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科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目前赵树理研究中存在两种解构倾向:一是认为赵树理的文学观念和艺术水准是从鲁迅等人的现代文化高层次向农民文化低层次的倒退,只有普及意义而无提高价值,是农民立场与农民水平。二是认为赵树理创作是学习《讲话》的结果,是把文学当作... 目前赵树理研究中存在两种解构倾向:一是认为赵树理的文学观念和艺术水准是从鲁迅等人的现代文化高层次向农民文化低层次的倒退,只有普及意义而无提高价值,是农民立场与农民水平。二是认为赵树理创作是学习《讲话》的结果,是把文学当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的典型。其实,这两种倾向是对赵树理小说的极大误解,其原因是缺乏对赵树理整个创作文本的整体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复杂背景与作家主体的复杂心理的整体把握,尤其是轻信作家对自己小说的评论与别人特别是官方对其小说的评论,而忽视了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即文本本身,从而导致了对存在于赵树理小说文本深层的现代性的极大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问题小说” 农民化 大众化 现代化 现代性
下载PDF
《三体》与宇宙社会学视野下的三个不可能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45-51,共7页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对宇宙社会学的建构,本质上显示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念。小说将文明、技术和伦理三原则置于宇宙维度下考察,并在信任不可能、傲慢不可以、永恒不可求的宇宙真相上实现逻辑自洽。刘慈欣在向我们展示其宏大、冷漠的宇...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对宇宙社会学的建构,本质上显示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念。小说将文明、技术和伦理三原则置于宇宙维度下考察,并在信任不可能、傲慢不可以、永恒不可求的宇宙真相上实现逻辑自洽。刘慈欣在向我们展示其宏大、冷漠的宇宙社会学规则的基础上,发出了善待人性、回归自然的诉求,体现了人类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刘慈欣对宇宙社会学的思考,使《三体》超越了传统小说情节取胜的套路,赋予其思辨的色彩,这也是《三体》成为中国科幻小说新标杆的意义所在。以《三体》为代表的"新生代"中国科幻小说,具有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也为西方兴起的未来学提供了东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三体》 科幻小说 宇宙社会学 文明 技术 伦理
下载PDF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颀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切入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其核心问题是人类与三体的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冲突引发的历史终结和人类未来问题。汪淼代表的知识分子叙事,罗辑代表的英雄叙事,程心代表的末人叙事分别构成三部曲的叙事视角和情节主线。如... 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切入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其核心问题是人类与三体的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冲突引发的历史终结和人类未来问题。汪淼代表的知识分子叙事,罗辑代表的英雄叙事,程心代表的末人叙事分别构成三部曲的叙事视角和情节主线。如果未来的人类文明极有可能遭遇文明冲突导致的宇宙灾难,当代精英需要反思和推进现有的道德、文明观,拒绝末人时代的诱惑,勇于创造新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 刘慈欣 科幻 现实 文明冲突 文化自觉
下载PDF
拟制:一种政治艺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法学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一个比喻,而是另一个视角的白描。拟制就是不可推翻的虚构,在作为法学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和政治现象中,广泛存在着拟制。这些拟制不是作为认知实验才有意义,而是其本身就具有实践意义和终极价值。它不仅有助于... 法学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一个比喻,而是另一个视角的白描。拟制就是不可推翻的虚构,在作为法学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和政治现象中,广泛存在着拟制。这些拟制不是作为认知实验才有意义,而是其本身就具有实践意义和终极价值。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得出适当的判断而且也有助于人们采取必要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制 法律拟制 政治拟制 政治艺术 政治难题
下载PDF
论明代的小说批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文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0-36,共7页
明代的小说批评,主要包括文言小说批评和通俗小说(以白话小说为主体)批评。文言小说批评以胡应麟的建树最为卓越,蒋大器、李贽、袁于令、叶昼、冯梦龙、凌濛初、金圣叹等则是明代通俗小说批评的几员健将,其中金圣叹尤为卓越。本文对明... 明代的小说批评,主要包括文言小说批评和通俗小说(以白话小说为主体)批评。文言小说批评以胡应麟的建树最为卓越,蒋大器、李贽、袁于令、叶昼、冯梦龙、凌濛初、金圣叹等则是明代通俗小说批评的几员健将,其中金圣叹尤为卓越。本文对明代小说批评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丰富蕴含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言小说 文学批评 通俗小说 金圣叹
下载PDF
“科外幻小说”的建构——基于梅亚苏对“休谟问题”的回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成军 王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769-773,共5页
追溯了法国哲学家昆汀·梅亚苏对“休谟问题”的论证路径,得出了“偶然性的必然性”即万物的非存在是“偶然性”的这一论点。阐述了建构“科外幻小说”的意义,分析了书写“科外幻小说”的局限所在,认为“科外幻小说”比抽象的哲学... 追溯了法国哲学家昆汀·梅亚苏对“休谟问题”的论证路径,得出了“偶然性的必然性”即万物的非存在是“偶然性”的这一论点。阐述了建构“科外幻小说”的意义,分析了书写“科外幻小说”的局限所在,认为“科外幻小说”比抽象的哲学理论更鲜明有力,它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以哲思触碰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外幻小说 建构 昆汀·梅亚苏 休谟问题 偶然性
下载PDF
浩然“文革”小说的文学价值问题
16
作者 王卫平 穆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1-77,共7页
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文革"文学的典型,加上"文革"前夕的《艳阳天》(第一部)和"文革"中出版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以及《西沙儿女》《百花川》共同组成浩然的"文革"小说... 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文革"文学的典型,加上"文革"前夕的《艳阳天》(第一部)和"文革"中出版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以及《西沙儿女》《百花川》共同组成浩然的"文革"小说。《西沙儿女》和《百花川》属被利用的"阴谋文艺",是"文学赝品",已失去研究价值;相反,从《艳阳天》到《金光大道》代表着浩然小说创作的"辉煌"和"问题",且在研究的视野中几次引起争议,至今存在分歧。对此,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和评价?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原则、态度和标准,不能意气用事,作情绪化的褒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和认识水平去苛求前人。对于像浩然及其文本都比较复杂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面和负面并存、价值和问题同在的,而且是复杂地扭结在一起的。因此,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任何过分的褒或贬都是不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文革”小说 评价 价值问题
下载PDF
《三体》英译本之多重互动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庆明 习萌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3-118,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文学作品对外传播也日益重要,而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则一直处于文学作品翻译的边缘地带。为促进中国科幻文学对外传播,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三体》英译本译者主体体验性和译者多重互动性进行研究。研究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文学作品对外传播也日益重要,而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则一直处于文学作品翻译的边缘地带。为促进中国科幻文学对外传播,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三体》英译本译者主体体验性和译者多重互动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科幻文学翻译研究应从译者出发,兼顾翻译活动中各因素。翻译活动前译者应加强与双语世界的体验,翻译过程中应更多关注读者需求,主动向读者靠拢。文章还对科幻文学翻译以及科幻文学译者队伍建设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我国科幻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翻译 《三体》 认知语言学 多重互动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问题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恪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研究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问题域,有助于准确深刻地讨论社会革命语言的功过成败。在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发展史中,成就最大的是乡土语言,但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乡土语言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很可能将来乡土语言会悄然消失。这里探讨乡... 研究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问题域,有助于准确深刻地讨论社会革命语言的功过成败。在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发展史中,成就最大的是乡土语言,但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乡土语言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很可能将来乡土语言会悄然消失。这里探讨乡土语言的一些关联域、问题域,以期恢复乡土语言的美学效果。问题域的研究必须是整体性的,乡土语言的整体性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乡村中国所有问题的集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小说语言 乡土语言 问题域
下载PDF
《三体》的英译研究——让中国式科幻走向世界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唯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25-128,共4页
《三体》获雨果奖是中国文化成功输出的典范,打破了中国科幻小说长期滞后于西方的僵局。该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三体》的英译本。研究发现,译者刘宇昆考虑到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了让西... 《三体》获雨果奖是中国文化成功输出的典范,打破了中国科幻小说长期滞后于西方的僵局。该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三体》的英译本。研究发现,译者刘宇昆考虑到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了让西方读者领略品读中国式科幻的翻译目的,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上、思想上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 翻译 目的论 中国科幻
下载PDF
类型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以《三体》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芳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2,共7页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当前类型文学译介与传播的现状,认为《三体》在美国的成功接受将对类型文学的译介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分析《三体》的译介效果,并剖析其译介成功的五大要素,本文拟从读者评价角度指出中国文学在译介过程中可采取...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当前类型文学译介与传播的现状,认为《三体》在美国的成功接受将对类型文学的译介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通过分析《三体》的译介效果,并剖析其译介成功的五大要素,本文拟从读者评价角度指出中国文学在译介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与办法,认为类型文学和纯文学可以较平衡的方式共同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的"走进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文学 译介与传播 《三体》 译介效果 读者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