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许湘 马也 +3 位作者 蒋青伟 徐强 游燕 徐天铭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 探索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D-NEN)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D-NEN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 目的 探索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D-NEN)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D-NEN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D-NEN不良预后的因素。结果 38例D-NEN患者病理分级均为G1或G2级,临床分期Ⅰ~Ⅳ期分别为13例、9例、9例和7例。中位随访33.0(13.0,55.0)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8例出现复发或转移。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脏转移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435.5均与D-NEN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SII(≥435.5)是D-NEN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D-NEN临床病理特点异质性高,SII可能是其潜在的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十二指肠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因素
下载PDF
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切除术后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迎 董健 +4 位作者 王万里 张谞丰 刘学民 王博 吕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总结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效果,探讨影响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行肝切除术的79例年龄≤40岁的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 目的总结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效果,探讨影响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行肝切除术的79例年龄≤40岁的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67例年龄≥65岁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分析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对手术切除术后的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肝癌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甲胎蛋白值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肝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肝硬化、肿瘤个数、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后发现,术前白蛋白<35g/L和最大肿瘤直径≥5cm是影响青年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治疗青年、老年肝癌是安全的、可行的。术前白蛋白<35g/L和最大肿瘤直径≥5cm是青年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Prognostic value of metabolic tumor burden in lung cancer 被引量:8
3
作者 Piotr Obara Yonglin P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15-622,共8页
Accurat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important for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treatment selection. The TNM staging system is currently the mai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rognosis. Using this system, pat... Accurat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important for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treatment selection. The TNM staging system is currently the mai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rognosis. Using this system, patients are grouped into one of four stages based on primary tumor extent, nodal disease, and distant metastases. However, each stage represents a range of disease extent and may not on its own be the best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 patient prognosis. 18F-fluorodeoxyglucose_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18F-FDG-PE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tabolic tumor burden affecting the whole body with measures such as metabolic rumor volume (MTV) and 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 MTV and TLG have been shown to b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dependent of TNM stage. These metabolic tumor burden measur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make lung cancer staging and prognostication more accurate and quantitative, with the goal of optimizing treatment choices and outcome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cancer 18F-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18F-FDG-PET) prognosticfactors metabolic tumor volume (MTV) 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急救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鹏达 付研 高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的应用。方法1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分为A组(新方法组)和B组(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急救时间、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比... 目的探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的应用。方法1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分为A组(新方法组)和B组(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急救时间、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再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进一步探讨患者临床资料及时间等相关因素对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结果①A组患者的急诊至进行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显著短于B组(均P〈0.05)。A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4分和5分)较B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年龄、GCS、病后急救车送达医院时间,急诊至进行手术时间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及时的院外救治和尽早的完善检查手术治疗。院外急救、院内急救及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的一体化救治,有助于重度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院外院内急救 一体化模式 预后因素
下载PDF
C-reactive protein i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patients with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被引量:5
5
作者 Thomas Gerhardt Sabine Milz +4 位作者 Michael Schepke Georg Feldmann Martin Wolff Tilman Sauerbruch Franz Ludwig Dumoul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4期5495-5500,共6页
AIM: To evaluate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erihilar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n an unselected cohort.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98 patients with perihilar cholangiocar... AIM: To evaluate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erihilar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n an unselected cohort.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98 patients with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wenty-three patients (23.5%) underwent tumor resection. Patients with non-resectable tumors underwent either transpapillary o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Additionally, 32 patients (32.7%) received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and 18 patients (18.4%) systemic chemotherapy. Predefined variable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and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ing the mode of treatment were entered into a Cox's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were age, tumor stage following the modified Bismuth-Corlette classification, bilirubin, prothrombin time (PT), C-reactive protein (CRP),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history of weight loss, surgical resection, chemotherapy and PDT. RESULTS: The Kaplan-Meier estimate of overall median survival was 10.5 (95%CI: 8.4-12.6) mo. In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low Bismuth stage, low CRP and surgical resection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better survival.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nly CRP (P = 0.005) and surgical resection (P = 0.029)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ly predictive of survival in the cohor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nalysis identified a CRP level of 11.75 mg/L as the value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predicting a survival 〉 5 too. Applying Kaplan-Meier analysis, patients with a CRP 〈 12 mg/L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median survival than patients with higher values (16.2 vs 7.6 mo; P = 0.009).CONCLUSION: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dentified CRP level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as a novel indicator fo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It should be evaluated in future prospective trials on this 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prognosticfactors C-reactive protein RESECTION OUTCOME
下载PDF
生存期超过3年的卵巢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苗慧 高宏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生存期3年以上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1年9月—2014年7月收治并随访到的73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生存时间大于3年组49例,生存时间小于3年... 目的:探讨生存期3年以上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1年9月—2014年7月收治并随访到的73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生存时间大于3年组49例,生存时间小于3年组2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年龄、手术情况、临床分期、化疗周期数、(初诊)Karnofsky评分、中药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手术、临床分期、(初诊)KPS评分、化疗周期数、中药使用时间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临床分期、化疗周期数、(初诊)Karnofsky评分、中药使用时间是卵巢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彻底的手术治疗,规范、足量及多程的化疗,合理配合中医药治疗,这些综合因素能够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中医药治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如杰 林孟相 +2 位作者 庄荣 郭献阳 金胜威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RDS患者151例,其中死亡49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人体质量指数(BMI)、ARDS分级、急性病生...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RDS患者151例,其中死亡49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人体质量指数(BMI)、ARDS分级、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11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前降钙素原(PCT)、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血压、血糖对ARDS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BMI、ARDS分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PCT、血管活性药物7个指标均影响ARDS患者的预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RDS分级(OR=6.895,95%CI=1.447~32.860)、年龄(OR=3.633,95%C1=1.333~9.906)APACHEU评分(OR=1.210,95%CI:1.033~1.417)及SOFA评分(O尺=1.676,95%CI=1.253~2.242),而BMI是保护因素(OR=0.379,95%CI:0.168~0.856)。结论ARDS分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年龄是ARDS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而BMI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放化疗后失败模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冰心 关格格 +1 位作者 周福祥 周云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554-557,591,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模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143例胃癌根治术后在我院行化疗及序贯放化疗后复发转移患者,对其首次失败部位、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3例术后失败中局部复...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模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143例胃癌根治术后在我院行化疗及序贯放化疗后复发转移患者,对其首次失败部位、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3例术后失败中局部复发93例,最常见部位分别为腹膜后淋巴结、瘤床、吻合口,其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为第16组淋巴结A2、B1站,远处转移共89例,以腹腔种植、肝脏、肺较常见。术后放疗组中局部复发概率明显小于术后化疗组,远处转移概率无明显区别。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淋巴结阳性率、浸润深度为影响胃癌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应强调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及转移,其失败模式主要以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腹腔种植转移为主,辅助性放疗可明显减少局部复发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复发转移模式 放射治疗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370例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颖 秦燕 +9 位作者 何小慧 杨建良 刘鹏 张长弓 周立强 周生余 桂琳 宋永文 孙燕 石远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分析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0例初治晚期DLBC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点、分期、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0例初治晚期DLBC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点、分期、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特征。结果370例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为1.3∶1。在接受治疗的361例患者中,单纯化疗280例,化疗联合放疗65例,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16例。中位随访89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2.9%。单纯化疗组、化疗联合放疗组和化疗联合AHSCT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58.5%和87.5%,化疗联合放疗组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联合AHSCT组与化疗联合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ECOG PS)、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有无大肿块、有无结外受侵、Ki-67指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治疗方式以及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与晚期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ECOG PS评分≥1分、Ann Arbor分期为Ⅳ期、伴有B症状、伴有大肿块、Ki-67指数〉90%、CD5阳性、血清LDH水平升高、血清β2-MG升高以及一线治疗未使用利妥昔单抗为影响晚期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晚期DLBCL采用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年龄、分期、B症状、大肿块、ECOG PS评分、Ki-67指数、CD5表达、LDH水平、β2-MG水平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为晚期DLBCL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晚期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