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徂徕先醒杜律考》考论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振 《华文文学》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抄本《徂徕先醒杜律考》是日本江户时代大思想家、蘐园学派创始人荻生徂徕以《杜律集解》为底本,注解杜甫律诗的抄录本。因书前有“杜律集解序”以及书末有“杜律集解卷之下终”等字样,被国立国会图书馆误作《杜...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抄本《徂徕先醒杜律考》是日本江户时代大思想家、蘐园学派创始人荻生徂徕以《杜律集解》为底本,注解杜甫律诗的抄录本。因书前有“杜律集解序”以及书末有“杜律集解卷之下终”等字样,被国立国会图书馆误作《杜律集解》,以致湮没无闻。以往学界论述杜诗在江户诗坛的传播和接受,也较少涉及到蘐园学派对杜诗的论述。此书参考《杜律集解》及其他杜诗注本,考校优劣,并提出不少新的见解,既可使我们了解徂徕早年注诗的风格及思想变化,也能够弥补蘐园学派杜诗接受方面文献上的不足,对日本杜诗研究有补遗之功,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徂徕先醒杜律考》 杜甫 “杜律考” 《杜律集解》
下载PDF
哲人目光和母性慈怀——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独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景华 《江汉学术》 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育和哲学系大师们的智慧,培养了青年郑敏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哲人目光。毕业后所从事的国际时事翻译,又使她得以用哲学眼光观察和思考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诗作出回应。哲人目光、母性慈怀和充满女性感觉想象的十四行体的融合,构成20世纪40年代郑敏诗歌的独特性。选取郑敏的四首诗作进行细读,可讨论其独特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郑敏早期诗歌虽然因为没有表现抗战而不被同代人所理解和关注,但她诗作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希冀,却不断得到历史时间的认同。郑敏也是当之无愧的诗人预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诗歌 哲人目光 母性慈怀 人类命运 预言家 十四行体
下载PDF
交融与结构的交替——中国穆斯林朝觐及圣人花园仪式过程的主体性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建福 张宇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中国穆斯林远离家乡近40天的朝觐过程,并不是与日常生活的错位,而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程序进行时间安排、完成"五功"的日常化行为。本文通过对朝觐过程、朝觐归来的迎接、朝觐之后的生活以及圣人花园的仪式过程等文化事... 中国穆斯林远离家乡近40天的朝觐过程,并不是与日常生活的错位,而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程序进行时间安排、完成"五功"的日常化行为。本文通过对朝觐过程、朝觐归来的迎接、朝觐之后的生活以及圣人花园的仪式过程等文化事项进行分析,表明穆斯林朝觐的仪式过程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秩序化体现,而不存在交融和阈限状态,也没有结构与反结构的意义象征,更没有脱离与回归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融与结构 圣人花园 仪式过程 主体性实践
原文传递
解构性的正义概念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文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4,共10页
追踪希腊哲学和希伯来文化对正义一词的使用和讨论,最后归结到《罗马书》的正义观,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思想史上的正义概念之根源。在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那里,正义是和真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从真理出发才能达到正义。我们... 追踪希腊哲学和希伯来文化对正义一词的使用和讨论,最后归结到《罗马书》的正义观,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思想史上的正义概念之根源。在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那里,正义是和真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从真理出发才能达到正义。我们称这种冲动和思路为真理情结。比较而言,希伯来文化把正义的来源寄希望于上帝,追求上帝的旨意乃是其主导性关注。在这个思路中,正义就是依靠先知的教导或遵守摩西律法传统。《罗马书》作者批评了这两个传统,认为他们是企图凭借有限的理解结构来建构正义,无法把正义落实到真理或上帝的旨意中。保罗进而提出了一种解构性的正义观,认为正义是在理解结构之解构中进入人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真理情结 良心 先知困境 解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