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S1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via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G protein subunit alpha Z axis
1
作者 Zhi-Gang Tao Yu-Xiao Yuan Guo-Wei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3年第11期1974-1987,共14页
BACKGROUND A seri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have been report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ancer biology.Some previous studies report that lncRNA CDKN2B-AS1 is involved in some human malignancies.However,its ro... BACKGROUND A seri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have been report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ancer biology.Some previous studies report that lncRNA CDKN2B-AS1 is involved in some human malignancies.However,its rol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not been fully deciphered.AIM To decipher the role of CDKN2B-AS1 in the progression of HCC.METHODS CDKN2B-AS1 expression in HCC was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malignant phenotypes of Li-7 and SNU-182 cells were detected by the CCK-8 method,EdU method,and flow cytometry,respectively.RNA immunoprecipitation was executed to confir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DKN2B-AS1 and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and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we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binding of E2F1 to the promoter of G protein subunit alpha Z(GNAZ).E2F1 and GNAZ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in HCC cells.RESULTS In HCC tissues,CDKN2B-AS1 was upregulated.Depletion of CDKN2B-AS1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and the depletion of CDKN2B-AS1 also induced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CDKN2B-AS1 could interact with E2F1.Depletion of CDKN2B-AS1 inhibited the binding of E2F1 to the GNAZ promoter region.Overexpression of E2F1 reversed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depletion of CDKN2B-AS1 on the malignant behaviors of HCC cells.CONCLUSION CDKN2B-AS1 recruits E2F1 to facilitate GNAZ transcription to promote HCC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DKN2B-AS1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 G protein subunit alpha z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Ⅷ水平活性检测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马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Ⅷ水平活性检测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该院实施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救治患儿50例(25例急性期及25例恢复期)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确立为观察组;同时段选取...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Ⅷ水平活性检测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该院实施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救治患儿50例(25例急性期及25例恢复期)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确立为观察组;同时段选取来该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观察对象抽取静脉血液,实施血浆蛋白Z(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凝血因子Ⅷ水平活性(磁珠法)检测。随即比对两组观察对象血浆蛋白Z水平指数及凝血因子Ⅷ水平活性。结果通过观察结果可知,观察组血浆蛋白Z指数(0.48±0.37)显著低于对照组(1.59±0.26),凝血因子Ⅷ指数(149.58±23.1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20.65±1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结果可知,恢复期血浆蛋白Z(1.08±0.21)显著高于急性期(0.31±0.10),而恢复期凝血因子Ⅷ水平(135.65±14.16)显著低于急性期(159.58±2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儿童,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自身血浆蛋白Z指数较低,凝血因子Ⅷ水平指数较高,且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急性发作期与恢复期血浆蛋白Z指数和凝血因子Ⅷ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两项指标的检测研究,可以明确判定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症发展情况,便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蛋白z 凝血因子Ⅷ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的检验研究
3
作者 李晓蕾 聂曼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检验指标,探讨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的检验意义。方法将本院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之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组。保持均衡性抽取同一时间段内的40名健康儿童(对照...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检验指标,探讨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的检验意义。方法将本院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之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组。保持均衡性抽取同一时间段内的4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均为健康体检者。对所有儿童检测,纳入血浆蛋白Z水平、凝血因子Ⅷ活性等指标,对不同组别和不同发病阶段患儿体内该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血浆蛋白Z与对照组对比可见差异,SPSS分析可见低于对照组,血浆蛋白Z在急性期的含量明显低于恢复期(P<0.05)。研究组凝血因子Ⅷ含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SPSS分析可见其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期的含量远高于恢复期(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检验指标可能发生变化,其中以血浆蛋白Z含量变化明显,同时凝血因子Ⅷ活性发生改变。检测上述指标能够分析疾病状态,可作为疾病诊疗和预后分析的依据,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浆蛋白z 凝血因子Ⅷ 临床检验
下载PDF
PTPRZ 1单克隆抗体对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庆 杨莹 +6 位作者 安乐乐 张晓宁 罗敏 李学刚 李飞 许森林 时雨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30-2536,共7页
目的制备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Z 1型(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type Z polypeptide 1,PTPRZ 1)单克隆抗体,明确其能否阻断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PTPRZ 1旁分泌轴,阐明其对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迁移和侵... 目的制备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Z 1型(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type Z polypeptide 1,PTPRZ 1)单克隆抗体,明确其能否阻断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PTPRZ 1旁分泌轴,阐明其对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迁移和侵袭的抑制效应。方法以PTPRZ 1胞外段(26~300 aa)结构域作为抗原,对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进行免疫,2周后通过尾静脉采血、离心收集上清并用ELISA检测血清效价,再进行B细胞融合及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从而获得小鼠源性PTPRZ 1单克隆抗体;通过抗体亲和力检测实验,筛选亲和力最强的抗体株。用sg-PTPRZ1慢病毒感染胶质瘤干细胞进行PTPRZ 1基因沉默,RT-qPCR检测PTPRZ1基因敲除效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PTPRZ 1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胶质瘤干细胞内PTPRZ 1下游通路表达。胶质瘤干细胞功能和机制实验共分为4组:对照组、人重组PTN蛋白处理组、鼠抗PTPRZ 1抗体处理组、人重组PTN蛋白+鼠抗PTPRZ 1抗体处理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制备并成功获得5株小鼠抗人PTPRZ 1单克隆抗体,其中克隆株2F10的抗体亲和力最强,该株抗体能用于检测PTPRZ 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人重组PTN蛋白刺激能显著促进胶质瘤干细胞内PTPRZ 1下游ERK磷酸化激活,促进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P<0.01)、迁移(P<0.01)和侵袭(P<0.05)。鼠抗PTPRZ 1抗体处理能阻断PTN介导的ERK磷酸化激活,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P<0.01)、迁移(P<0.01)和侵袭(P<0.05)能力。结论克隆株2F10的鼠抗PTPRZ 1单克隆抗体能高效识别胶质瘤干细胞PTPRZ 1蛋白,并阻断PTN介导的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单克隆抗体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z1型
下载PDF
Z-Scan technique: To measure the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in blood
5
作者 A.N. Dhinaa P.K. Palanisamy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3期285-290,共6页
Z-scan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measuring the optical nonlinearity of the materials. By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measurement was made for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tota... Z-scan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measuring the optical nonlinearity of the materials. By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measurement was made for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were found to vary linearly with concentration. Hence by calculating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it is possible to measure their concentration in the sample. The values measured thus are found in equivalence with conventional colorimetri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CAN Techniqu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TOTAL protein ALBUMIN
下载PDF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蛋白质Z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商谊 潘学谊 +4 位作者 丁彩屏 杨新梅 蔡小燕 丁颖 张柔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44-1147,共4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高凝状态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蛋白质Z(proteinZ,PZ)是一种新发现的抗凝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蛋白,其结构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Ⅶ、FⅨ、FⅩ及蛋白...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高凝状态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蛋白质Z(proteinZ,PZ)是一种新发现的抗凝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蛋白,其结构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Ⅶ、FⅨ、FⅩ及蛋白质C分子十分相似,但其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研究发现PZ水平变化与出、凝血异常导致的疾病危险程度相关。但对实体肿瘤患者PZ水平变化报道很少。本研究重点在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Z与凝血因子FⅦ∶C、FⅨ∶C、FⅩ∶C、FⅩ∶Ag水平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PZ、FⅦ∶C、FⅨ∶C、FⅩ∶C、FⅩ∶Ag进行测定分析,并作相关性分析;以80名健康人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结果:肿瘤患者的PZ值(1210.89±251.13)滋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378.83±429.51)滋g/L(P<0.01),但恶性肿瘤组的FⅦ∶C、FⅩ∶C、FⅩ∶Ag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升高,两组分别为(162.42±36.57)%、(120.27±33.96)%、(133.66±35.51)%和(114.78±28.96)%、(79.23±19.46)%、(93.00±17.73)%(P<0.01),肿瘤患者FⅨ∶C水平(119.86±56.39)%与健康对照者(109.21±36.46)%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恶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中的PZ水平与FⅦ∶C、FⅩ∶C、FⅩ∶Ag水平之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而PZ与FⅨ∶C无显著性相关(P>0.05)。分析肿瘤病程与上述凝血因子的关系发现,Ⅲ~Ⅳ期患者(局部晚期和晚期)PZ水平较Ⅱ期患者降低更明显,分别为(998.32±117.72)ng/ml与(1326.29±245.7)ng/ml(P<0.01);而其FⅦ∶C、FⅩ∶C、FⅩ∶Ag水平比Ⅱ期患者更高[(206.76±28.63)%、(162.53±32.92)%、(168.03±25.97)%vs.(136.09±26.80)%、(101.89±23.44)%、(105.41±13.86)%,P<0.01]。结论:PZ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降低,PZ与FⅦ∶C、FⅩ∶C、FⅩ∶Ag存在明显负相关;PZ水平随着肿瘤病程进展而下降更明显,可能是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凝血因子 蛋白质z 凝血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蛋白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及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承秋 吕文艺 +1 位作者 金凡 陈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Z、ZPI水平,全... 目的:探讨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名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Z、ZPI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分析检测指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Z、ZPI、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不断降低,与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PZ:r=-0.356,ZPI:r=-0.374,PLT:r=-0.35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不断升高,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MPV:r=0.362,PDW:r=0.371)。观察组有5例患者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患者PZ、ZPI、PLT水平低于正常分娩者(P<0.05),MPV、PDW水平高于正常分娩者(P<0.05)。结论:PZ、ZPI、PLT、MPV、PDW水平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蛋白z 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 血小板参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尿毒症中蛋白质Z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学谊 蔡小燕 +4 位作者 桓文穆 郭煜 尹金柱 关则兵 张柔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凝血因子X (factor X coagulant,FX)的关系。【方法】PZ及凝血因子X抗原(factor X coagulant antigen,FX:Ag)用ELISA 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factor X coa... 【目的】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凝血因子X (factor X coagulant,FX)的关系。【方法】PZ及凝血因子X抗原(factor X coagulant antigen,FX:Ag)用ELISA 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factor X coagulant activity,FX:C)采用一期法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80例健康者的PZ、FX:C、FX:Ag进行测定,作相关性比较。【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PZ 均明显下降。分别为1 195 ng/mL±442 ng/mL与1 822 ng/mL±577 ng/mL,(对照组为2 301 ng/mL±472 ng/mL),P 均<0.01,尿毒症血液透析前组的FX:C、FX:Ag明显升高,分别为119%±27%、99%±24%,尿毒症血液透析后组FX:C、FX:Ag仍是明显升高,分别为96%±12%、87%±19%,(对照组分别为85%±26%和78%±23%),P均< 0.01。尿毒症血液透析前组和血液透析后组及对照组PZ与FX:C、FX:Ag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P均<0.01)。尿毒症血液透析前、后组比较PZ、FX:C、FX:Ag有明显差异(P<0.01),显示PZ水平的下降程度反映了疾病的病理过程。【结论】PZ水平在尿毒症患者中明显减低,而FX:C、FX:Ag明显升高,PZ与FX:C、FX:Ag存在明显负相关.FX升高的机制可能部分与PZ下降有关。提示PZ缺乏可能是尿毒症患者易患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蛋白质z 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 凝血因子X抗原 ELISA法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浆蛋白Z及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傅强 黄丹 +3 位作者 王东旺 陈运和 陈宁南 唐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2期19-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浆蛋白Z(PZ)及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5例;50例正常对照者。按试剂盒方法测定PZ和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浆蛋白Z(PZ)及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5例;50例正常对照者。按试剂盒方法测定PZ和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PZ、PPAR-α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hs-CRP、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PZ、PPAR-α水平低于UAP组,hs-CRP、IL-6水平高于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PZ、PPAR-α的表达水平与hs-CRP、TNF-α、IL-6、IL-8呈负相关(r=-0.445、-0.398、-0.534、-0.321;-0.365、-0.511、-0.423、-0.396,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Z水平明显下降,提示PZ缺乏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的一个危险因素。PPAR-α表达明显下调,与明显上升的hs-CRP、TNF-α、IL-6、IL-8呈负相关,提示PPAR-α可能通过抗炎反应,hs-CRP、TNF-α、IL-6、IL-8等可能参与促炎反应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过程,并与斑块的不稳定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蛋白z 炎症
下载PDF
正常妊娠妇女血浆蛋白Z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艳华 陈文萍 +1 位作者 程明刚 刘香萍 《血栓与止血学》 2009年第3期134-135,13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血浆蛋白Z(PZ)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未孕和早期、中期、晚期妊娠、分娩和产后妇女各3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PZ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PZ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有...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血浆蛋白Z(PZ)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未孕和早期、中期、晚期妊娠、分娩和产后妇女各3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PZ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PZ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正常妊娠妇女从早期妊娠到分娩,血浆PZ水平较早期值升高22.6%(P〈0.05),在分娩后6~8周下降至正常未孕或早期妊娠时的水平;分娩组孕妇血浆PZ水平(2.32±0.66mg/L)显著高于早期妊娠组(1.90±0.60mg/L,P〈0.02)、未孕妇女(1.96±0.54mg/L,P〈0.05)和产后组(1.88±0.51mg/L,P〈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浆PZ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正常妊娠妇女PZ水平的增加可能是机体通过调节凝血因子的水平而降低胎盘血栓形成的一种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妊娠 蛋白z
下载PDF
蛋白Z和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在正常妊娠妇女中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斌伦 蒋旭峰 +5 位作者 程屹 徐燕 陆晓东 王敏 何云芹 徐秋仙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浆蛋白Z(PZ)、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ZPI)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未孕妇女、妊娠早期(14~27周)、妊娠晚期(28~40周)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竞争法测定其血浆PZ和ZPI浓度,用凝固...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浆蛋白Z(PZ)、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ZPI)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未孕妇女、妊娠早期(14~27周)、妊娠晚期(28~40周)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竞争法测定其血浆PZ和ZPI浓度,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结果 PZ和ZPI从正常未孕妇女至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其血浆浓度逐渐下降,妊娠后期比正常未孕妇女PZ下降16.1%,ZPI下降22.8%。妊娠早期、妊娠后期与正常未孕妇女比较,PT、TT明显缩短(P<0.01),Fg明显增高(P<0.01);妊娠晚期与妊娠早期比较PT和TT明显缩短(P<0.05),Fg明显增高(P<0.05);妊娠后期组APTT与正常未孕妇女比较明显缩短(P<0.05)。PZ、ZPI浓度降低与PT异常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孕妇凝血因子活性和凝血功能增强,可能与抗凝物质PZ、ZPI血浆浓度逐渐下降有关,这种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可能使妊娠期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z 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 凝血因子 妊娠
下载PDF
蛋白质Z及凝血因子在恶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则兵 潘学谊 蔡小燕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第3期101-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Z、FⅦ:C、FⅧ:C、FX:C、FⅪ:C进行测定。PZ用ELISA法,血浆FⅦ:C、FⅧ:C、FⅩ:C、FⅪ:C用一期法与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测定。4... 目的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Z、FⅦ:C、FⅧ:C、FX:C、FⅪ:C进行测定。PZ用ELISA法,血浆FⅦ:C、FⅧ:C、FⅩ:C、FⅪ:C用一期法与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测定。4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对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作分析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的PZ水平(1210.89ng/ml±251.13ng/ml)明显下降(对照组为2378.83ng/ml±429.51ng/ml),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62.42%±36.57%、201.95%±77.54%、120.27%±77.54%、145.88%±56.48%(对照组分别为116.70%±28.80%、70.15%±21.28%、76.13%±19.26%、77.23%±16.22%),P值均<0.01。相关研究中,发现恶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中的PZ水平与FⅦ:C、FⅧ:C、FⅩ:C水平之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P值均<0.001),而PZ与FⅪ:C无相关性(P>0.05)。对肿瘤的病情研究发现,复发转移组PZ、FⅦ:C、FⅧ:C、FⅩ:C、FⅪ:C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转移组的PZ更低,FⅦ:C、FⅧ:C、FX:C、FⅪ:C水平更高(P<0.01)。结论PZ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减低,且与病情有关。PZ与FⅦ:C、FⅧ:C、FX:C存在明显负相关。提示PZ缺乏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性易栓症的一个新的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蛋白质z FⅦ:C FⅧ:C FⅩ:C FⅪ:C
下载PDF
噁唑-苯甲酰胺类FtsZ受体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华 王健 蔡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3-808,共6页
FtsZ蛋白和细菌的繁殖过程有关,是药物设计理想的靶点。本文采用Sybyl分子模拟软件,利用比较分子场方法(CoMFA)及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的方法(CoMSIA)对已报道的33个噁唑-苯甲酰胺类FtsZ受体抑制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 FtsZ蛋白和细菌的繁殖过程有关,是药物设计理想的靶点。本文采用Sybyl分子模拟软件,利用比较分子场方法(CoMFA)及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的方法(CoMSIA)对已报道的33个噁唑-苯甲酰胺类FtsZ受体抑制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CoMFA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q2为0.619,线性回归系数r2为0.988;CoMSIA模型的q2为0.633,r2为0.93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今后噁唑-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温度敏感蛋白z 3D-QSAR 分子对接 噁唑-苯胺衍生物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和蛋白Z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慧 闫婕 林发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蛋白Z(PZ)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根据血尿酸水平将AMI患者分成尿酸正常组(非HUA-AMI组)61例和高尿酸血症组(HUA-AMI组)50例,...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蛋白Z(PZ)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根据血尿酸水平将AMI患者分成尿酸正常组(非HUA-AMI组)61例和高尿酸血症组(HUA-AMI组)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AMI患者TG、TC、LDL-C、HDL-C、PAI-1和PZ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HUA-AMI组、HUA-AMI组TG、TC、LDL-C及PAI-1明显升高,HDL-C、PZ明显降低(P〈0.001);与非HUA-AMI组比较,HUA-AMI组TG、TC、LDL-C、PAI-1升高,而HDL-C、PZ降低(P〈0.05或P〈0.001).结论 AMI合并HUA患者PAI-1活性进一步升高,PZ水平进一步下降,提示HUA可能促进血栓形成,与AMI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高尿酸血症(HUA)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 蛋白z(Pz)
下载PDF
先兆子痫患者蛋白Z水平及其内含子FG79A基因多态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鹏 汤荣华 +2 位作者 何莲芝 刘春生 冯钢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血浆蛋白Z(PZ)水平及其内含子F G79A基因多态性的发生率与先兆子痫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先兆子痫组160例和正常妊娠对照组162例检测PZ水平并采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并结合基因测序检测P...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血浆蛋白Z(PZ)水平及其内含子F G79A基因多态性的发生率与先兆子痫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先兆子痫组160例和正常妊娠对照组162例检测PZ水平并采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并结合基因测序检测PZ内含子F G79A基因多态性,同时检测两组D-D、FDP、AT:A的水平,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先兆子痫组PZ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1.57±0.32 mg/L vs 2.12±0.35 mg/L,P<0.05);两组人群均存在PZ内含子F G79A基因多态性。先兆子痫组GG型、GA型和AA型分别占19.38%、53.75%和26.87%,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25%和53.75%;正常妊娠对照组GG型、GA型和AA型分别占17.90%、54.94%和27.16%,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37%和54.63%,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均P>0.05);先兆子痫组D-D、FD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15±1.03μg/ml vs 0.58±1.32μg/ml,P<0.05;19.46±3.28μg/ml vs 2.93±1.92μg/ml,P<0.05),而AT:A水平无显著差异(99.12±13.5%vs 100.8±10.6%,P>0.05)。结论先兆子痫患者存在PZ内含子FG79A基因多态性,但该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发生关联不大,然而该疾病与PZ水平、D-D、FDP水平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蛋白z 基因多态性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浆蛋白Z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斌 黄丹 +3 位作者 王东旺 陈运和 陈宁南 傅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3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血浆蛋白Z(PZ)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筛选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Gensini积分分为A、B、C三组),15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采取静脉血以ELISA方法检查PZ浓度,彩色B超... 目的研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血浆蛋白Z(PZ)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筛选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Gensini积分分为A、B、C三组),15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采取静脉血以ELISA方法检查PZ浓度,彩色B超进行颈动脉IM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PZ显著下降(P<0.05),颈动脉IMT上升(P<0.05)。在ACS组内,随着Gensini评分增高,PZ水平随Gensini积分的上升而下降,且组内间每两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动脉IMT则增加,组内每两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S的严重度可能与PZ水平与呈负相关,而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表示PZ水平下降可能是AC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IMT厚度增加可能加重ACS斑块的不稳定性,检测其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蛋白z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凤玲 蔡栋梁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6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肺癌患者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临床病理分型、分期的关系。方法选60例肺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肺癌患者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临床病理分型、分期的关系。方法选60例肺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蛋白Z及凝血因子Ⅶ,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bg;同步检测D2聚体。结果(1)晚期肺癌组PT、APTT明显缩短(P<0.01),D2聚体和Fbg显著升高(P<0.01),其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升高更明显。(2)肺癌患者血浆中PZ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病理分型相关。(3)肺癌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相关。(4)肺癌患者血浆PZ值与凝血因子Ⅶ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1)晚期肺癌患者多存在高凝状态,小细胞型肺癌尤为明显。(2)肺癌患者血浆中PZ的浓度明显降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浓度明显升高。(3)肺癌患者血浆中PZ的浓度与肺癌侵袭性、恶性程度、不良预后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蛋白质z 凝血因子Ⅶ 高凝状态
下载PDF
蛋白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及其他凝血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晓华 郭晓珮 +3 位作者 黄玉莲 史娜 谷存华 魏心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其他凝血指标[蛋白C(PC)、蛋白S(P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HD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HDP组),其中妊娠期... 目的:研究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其他凝血指标[蛋白C(PC)、蛋白S(P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HD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HDP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25例)、子痫前期组(PE组,35例),另外选取健康孕妇5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未孕妇女30例作为正常未孕组。比较各组血清PZ、ZPI及血浆PS、PC水平,研究其与HDP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HDP的诊断价值。结果:①HDP组的血清PZ、ZPI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正常妊娠组高于正常未孕组(P<0.05),血清PZ、ZPI水平与HDP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7和-0.444,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95%CI:0.853~0.948)、0.759(95%CI:0.676~0.841),最佳诊断截断值分别为31.52 ng/mL和14.54 ng/mL。②血浆PS、PC在HDP组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未孕组(P<0.05),正常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C水平与HDP呈负相关(r为-0.304,P=0.000),PC对HDP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108.08%,AUC为0.677(95%CI:0.586~0.769)。血浆PS水平与HDP无相关性(P>0.05)。③HDP组2个亚组相比,PE组血清PZ、ZPI水平均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而2组血浆PS、P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PZ、ZPI及血浆中PS、PC水平,可以及早地发现凝血指标的异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最大程度减少HDP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蛋白z 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 蛋白S 蛋白C 蛋白酶抑制药
下载PDF
含GFP-Lac Z基因的伪狂犬病病毒上海株缺失株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焱 张常印 +1 位作者 黄伟坚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在伪狂犬病病毒 (PRV)上海株gI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 ,用BamHⅠ +BstpⅠ去掉gE基因的 5′端 36 3bp ,在缺失位置插入绿色荧光蛋白 (GFP)和LacZ基因 ,构建含双报告基因的PRV SH转移载体pgEI GFPZ。将pgEI GFPZ转染PRV SH的BHK 2 1细... 在伪狂犬病病毒 (PRV)上海株gI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 ,用BamHⅠ +BstpⅠ去掉gE基因的 5′端 36 3bp ,在缺失位置插入绿色荧光蛋白 (GFP)和LacZ基因 ,构建含双报告基因的PRV SH转移载体pgEI GFPZ。将pgEI GFPZ转染PRV SH的BHK 2 1细胞 ,待出现 80 %病变后收获病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上海株 GFP-Lac z基因缺失株 蚀斑法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表达盒 疫苗
下载PDF
蛋白质Z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敬茹 孙保亮 +1 位作者 朱良珍 杨明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PZ用ELISA法检测。设立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A组),测定1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B组)、发病第3~4周时PZ... 目的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PZ用ELISA法检测。设立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A组),测定1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B组)、发病第3~4周时PZ的数值(其中未并发下肢DVT的为C组,并发下肢DVT的为D组)。对四组间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C、D组的PZ水平分别为(936.34±230.06)μg/L、(1062.26±175.45)μg/L和(564.61±178.92)μg/L,与A组(2198.36±389.19)μg/L相比明显下降(P值均〈0.001)。C组与D组(P〈0.01),B组与D组(P〈0.05)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并发下肢DVT的病人PZ明显降低。结论PZ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降低,在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其浓度进一步降低,提示PZ缺乏可能是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存在的一个危险因素,并可作为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DVT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 深静脉血栓 蛋白质z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