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sociation and disasters: A systematic review
1
作者 Fatih Canan Carol S North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9年第6期83-98,共16页
BACKGROUND Dissociation,which is defined as the failure to associate consciousness,memory,identity,emotion,perception,body representation,motor control,and behavior into an integrated whole,has long been assumed to be... BACKGROUND Dissociation,which is defined as the failure to associate consciousness,memory,identity,emotion,perception,body representation,motor control,and behavior into an integrated whole,has long been assumed to be generated by trauma.If dissociation is a product of trauma exposure,then dissociation would be a major mental health outcome observed in studies of disaster survivors.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examined dissociation in disasters,no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date on the topic.AIM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literatur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saster and dissociation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issociation after exposure to disaster and further examine their relationship.METHODS EMBASE,Medline,and PsychINFO were searched from inception to January 1,2019 to identify studies examining dissociative disorders or symptoms related to a disaster in adult or child disaster survivors and disaster responders.Studies of military conflicts and war,articles not in English,and those with samples of 30 or more participants were excluded.Search terms used were“disaster*”and dissociation(“dissociat*,”“multiple personality,”“fugue,”“psychogenic amnesia,”“derealization,”and“depersonalization”).Reference lists of identified articles were scrutinized to identify studies for additional articles.RESULTS The final number of articles in the review was 53,including 36 articles with samples of adults aged 18 and above,5 of children/adolescents under age 18,and 12 of disaster workers.Included articles studied several types of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between 1989 and 2017,more than one-third(38%)from the United States.Only two studies had a primary aim to investigate dissociation in relation to disaster and none reported data on dissociative disorders.All of the studies used self-report symptom scales;none used structured interviews providing full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or other psychopathology.Several studies mixed exposed and unexposed samples or did not differentiate outcomes between exposure groups.Studies examin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dissociation and disaster exposure have been inconclusive.The majority(75%)of the studies compared dissociation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with inconsistent findings.Dissociation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wide range of other psychiatric disorders,symptoms,and negative emotional,cognitive,and functional states.CONCLUSION The studies reviewed had serious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including problems with measurement of psychopathology,sampling,and generation of unwarranted conclusions,precluding conclusions that dissociation is an established outcome of dis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ciation dissociative disorders Disaster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ology Diagnostic validity PSYCHOPATHOLOGY NORMATIVE response POSTTRAUMATIC stress association vs CAUSATION
下载PDF
Association-Dissociation of Glycolate Oxidase with Catalase in Rice: A Potential Switch to Modulate Intracellular H2O2 Levels 被引量:21
2
作者 Zhisheng Zhang Yuanyuan Xu +3 位作者 Zongwang Xie Xiangyang Li Zheng-Hui He Xin-Xiang Peng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37-748,共12页
Rapid and dynamic change in hydrogen peroxide (H2O2) levels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signal to regulate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plants. The change is realized by tilting the balance between its production a... Rapid and dynamic change in hydrogen peroxide (H2O2) levels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signal to regulate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plants. The change is realized by tilting the balance between its production and scavenging rates, in which membrane-associated NADPH oxidases are known to play a crucial role. Functioning independently from NADPH oxidases, glycolate oxidase (GLO) was recently demonstrated as an aitemative source for H2O2 production during both germ-for-germ and non-host resistance in plants. In this study, we show that GLO physically interacts with catalase (CAT) in rice leaves, and that the interaction can be deregulated by salicylic acid (SA). Furthermore, the GLO-mediated H2O2 accumulation is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by SA. Based on the well-known mechanism of substrate channeling in enzyme complexes, SA-induced H2O2 accumulation likely results from SA-induced GLO-CAT dissociation. In the GLO-CAT complex, GLO-mediated H2O2 production during photorespiration is very high, whereas the affinity of CAT for H2O2 (measured Km ≈ 43 raM) is extraordinarily low. This unique combination can further potentiate the increase in H2O2 when GLO is dissociated from CAT. Taken together, we propose that the physical association-dissociation of GLO and CAT,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or stimuli, seems to serve as a specific mechanism to modulate H2O2 levels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ociation-dissociation CATALASE glycolate oxidase hydrogen peroxide salicylic acid
原文传递
姐妹染色体过早分离基因5黏附相关因子B(PDS5B)下调Wnt5a表达抑制A549人肺癌细胞增殖
3
作者 马丽 马童童 +3 位作者 周文静 李娟 李玉云 徐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姐妹染色体过早分离基因5黏附相关因子B(PDS5B)对A549肺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沉默或过表达A549人肺癌细胞的PDS5B后,噻唑蓝(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及TranswellTM检测... 目的探讨姐妹染色体过早分离基因5黏附相关因子B(PDS5B)对A549肺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沉默或过表达A549人肺癌细胞的PDS5B后,噻唑蓝(MTT)法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及TranswellTM检测细胞迁移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细胞PDS5B及无翅基因5a(Wnt5a)的蛋白表达;共同转染PDS5B小干涉RNA(siRNA)及Wnt5a siRNA,TranswellTM检测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与转染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PDS5B siRNA后,PDS5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A549细胞增殖能力、细胞集落形成率、迁移能力均明显提高,Wnt5a的表达升高;过表达PDS5B后,则结果相反;共转实验显示Wnt5a可以抵抗PDS5B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PDS5B通过下调Wnt5a表达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姐妹染色体过早分离基因5黏附相关因子B(PDS5B) A549肺癌细胞 无翅基因5a(Wnt5a) 癌细胞生物学
下载PDF
栗疫病菌菌株的毒性联合与毒性分离现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万开元 秦岭 黄宏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来自 3个中国板栗居群的共 18个栗疫病菌株进行单株及混合菌株的毒力评价 ,结果表明各单株毒力差异显著 ,混合菌株存在毒性联合与毒性分离现象。同一种群的组合中有 6 4 4 %为毒性联合 ,不同种群的组合其毒性分离率高达 88%,同一种群... 对来自 3个中国板栗居群的共 18个栗疫病菌株进行单株及混合菌株的毒力评价 ,结果表明各单株毒力差异显著 ,混合菌株存在毒性联合与毒性分离现象。同一种群的组合中有 6 4 4 %为毒性联合 ,不同种群的组合其毒性分离率高达 88%,同一种群组合的毒性联合强度比不同种群组合的毒性联合强度大 ,而不同种群组合的毒性分离强度比同一种群组合的毒性分离强度大。大多数组合的毒性联合或毒性分离的性状表达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菌 毒性联合 毒性分离 单株 混合菌株 板栗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息分解与合成的数据库加密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现伟 刘国华 +1 位作者 苑迎 麻会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10期54-56,60,共4页
针对数据库加密后检索与运行效率低、SQL查询操作受制约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数据值加密的新型数据库加密方法。该方法根据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是结构化的这一特征,通过信息分解与信息合成的思想来保障数据库安全。同时,本文还给出... 针对数据库加密后检索与运行效率低、SQL查询操作受制约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数据值加密的新型数据库加密方法。该方法根据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是结构化的这一特征,通过信息分解与信息合成的思想来保障数据库安全。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信息分解与合成的定义和基本准则;描述了该加密方法上的查询处理过程。最后,通过实验与传统数据库加密技术进行了性能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加密 安全 信息分解 信息合成
下载PDF
钌基和铁基催化剂上氨合成催化反应的氘反同位素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敬东 廖代伟 +2 位作者 张鸿斌 万惠霖 蔡启瑞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5,共3页
氘反同位素效应是合理阐明过渡金属催化剂上氨合成催化反应机理的重要实验依据之一.在N2/H2(或D2)体积比1/3,0.2MPa,633~733K和GHSV=24000或12000h-1的条件下,检测到了Ru基(纯Ru,Ru/γ-Al2O3,K-Ru/γ-Al2O3,Ru/MgO,K-Ru/MgO和Ba-Ru/MgO... 氘反同位素效应是合理阐明过渡金属催化剂上氨合成催化反应机理的重要实验依据之一.在N2/H2(或D2)体积比1/3,0.2MPa,633~733K和GHSV=24000或12000h-1的条件下,检测到了Ru基(纯Ru,Ru/γ-Al2O3,K-Ru/γ-Al2O3,Ru/MgO,K-Ru/MgO和Ba-Ru/MgO)和Fe基(纯Fe和A110-3)催化剂上强的氘反同位素效应(rD/rH≈2),其数值随催化剂和反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可能是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与热力学同位素效应二者相互强竞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氘反同位素效应 钌基催化剂 铁基催化剂 氢助解离 解离式机理 缔合式机理
下载PDF
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及自组装纳米颗粒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冰玉 刘琳琳 +3 位作者 石彦国 朱秀清 张娜 曾剑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大豆亲脂蛋白(SLP)是解决大豆分离蛋白水合特性和界面特性等功能特性问题的关键。采用多光谱、热分析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行为,并对其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80~90℃是SLP热处理过渡带,在热处... 大豆亲脂蛋白(SLP)是解决大豆分离蛋白水合特性和界面特性等功能特性问题的关键。采用多光谱、热分析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行为,并对其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80~90℃是SLP热处理过渡带,在热处理温度低于80℃时,SLP能基本保持天然构象而无显著性变化,在热处理温度高于90℃时,SLP二级构象发生显著性改变。在90℃处理20 min时,SLP蛋白分子结构解聚,且伸展至最大程度,表面疏水性增加,随后自组装形成粒径约为110 nm的稳定单分布纳米颗粒体系。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解离的亚基通过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重新聚集成中间聚集体,导致分子间聚集程度增大、构象稳定性增强。本研究可为SLP专用大豆蛋白粉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解离缔合行为 自组装纳米颗粒 热诱导
下载PDF
乙醇在正己烷中的解缔与超额焓 被引量:5
8
作者 章丽辉 黑恩成 刘国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1-445,共5页
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浓度下乙醇与正己烷液体混合物的热压力系数及内压,并用修正的vanderWaals模型关联了这些实验数据,从模型参数B/A2得到了一个乙醇自缔合随组成而遭破坏程度的公式.根据这个公式设想了一个醇与烃的混合模型,建立了混合... 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浓度下乙醇与正己烷液体混合物的热压力系数及内压,并用修正的vanderWaals模型关联了这些实验数据,从模型参数B/A2得到了一个乙醇自缔合随组成而遭破坏程度的公式.根据这个公式设想了一个醇与烃的混合模型,建立了混合物的超额焓方程,它能够满意地描述上述混合物的超额焓随组成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正己烷 混合物 内压 VAN der Waals模型 解缔 超额焓 热压力分数 液体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靶标复合物解离常数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继红 李淑芳 +3 位作者 尹海燕 洪慧杰 张玲 王红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210-1219,共10页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到的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片段,能够与靶标高亲和力、高选择性地结合。为了在实际检测中应用核酸适配体,必须深入了解核酸适配体—靶标的结合过程,如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本...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到的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片段,能够与靶标高亲和力、高选择性地结合。为了在实际检测中应用核酸适配体,必须深入了解核酸适配体—靶标的结合过程,如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核酸适配体—靶标复合物解离常数测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大致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分离策略的测定方法,如透析法、超滤法、凝胶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另一类是基于均相策略的测定方法,如荧光强度法、荧光各向异性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等。本文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特性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解离常数 结合常数 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
下载PDF
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研究综述——基于自我认同威胁情境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宏静 王天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179,共9页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形成过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同威胁 规避策略 联合策略 问题聚焦策略 情感聚焦策略
下载PDF
用蒽醌生产中的废硫酸制备硫酸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娉 程秀莲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8-302,共5页
研究了以蒽醌生产中的废硫酸为原料,通过缔合、置换、解缔等步骤,制备硫酸钾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可使废硫酸中 H2 SO4 的质量分数从23% 降至0.60% ,废硫酸成盐率为89.01% ,硫酸钾纯度为95.85% 。
关键词 废硫酸 缔合 置换 解缔 硫酸钾 蒽醌 废液利用
下载PDF
叠氮二乙基铝三聚体和单体的缔合-解离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占先 张小航 冯立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54-658,共5页
尽管叠氮二乙基铝Et2AlN3(DEAA)是一个重要的化合物,但人们对它研究还是很少的。本文通过温度-蒸气压关系研究了纯态DEAA的三聚体和单量体之间的缔合-解离平衡;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铝谱的测定,研究了在苯和甲... 尽管叠氮二乙基铝Et2AlN3(DEAA)是一个重要的化合物,但人们对它研究还是很少的。本文通过温度-蒸气压关系研究了纯态DEAA的三聚体和单量体之间的缔合-解离平衡;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铝谱的测定,研究了在苯和甲苯溶液中DEAA的三聚体和单量体之间的缔合-解离平衡。借助温度-蒸气压曲线分别计算了DEAA三聚体和单量体的气化焓和解离焓;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核磁共振铝谱测定等方法计算得到了溶液中DEAA三聚体和单量体的解离平衡常数、解离焓和解离熵等热力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体 单体 叠氮二乙基铝 相对分子质量 测定 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铝谱 缔合-解离平衡
下载PDF
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次力 高远 +3 位作者 曾剑华 孙冰玉 黄雨洋 朱秀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9-167,共9页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离缔合行为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结构经历去折叠、亚基解离以及再聚集,约10 h后蛋白构象趋于稳定,最终使大豆亲脂蛋白表面分布更多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从而呈现出松散三维构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10 h)改变了蛋白表面亲水性侧链并破坏了维系蛋白二级结构的氢键等作用力,引起α-螺旋结构解旋,β-折叠含量增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在等电点处大豆亲脂蛋白具有最大的抗变性能力。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发生自组装,形成形状较规则且尺寸均一的球体纳米颗粒,其分子形态由无序聚集状态向粒径分布均匀状态转变,在pH 4条件下诱导的大豆亲脂蛋白颗粒呈稳定的单分布体系,进而呈现出良好的分子柔性和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pH偏移诱导 解离缔合 自组装纳米颗粒 多光谱技术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离子解离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力 林云青 景遐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和数学拟合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LiClO4 体系的离子解离与缔合。结果表明 :Tg的增加依赖于盐浓度和环氧乙烷 (EO)与环氧丙烷 (PO)的比例 ,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增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溶解平衡解释 。
关键词 动态力学 混合物固体电解质 离子解离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共聚物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分析,结合自由能计算与相互作用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红军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88-1997,共10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中这些基本单元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期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基本性质,蛋白质结合自由能的计算方法,不同相互... 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中这些基本单元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期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基本性质,蛋白质结合自由能的计算方法,不同相互作用在蛋白质结合/解离中的角色和差异,以及上述知识在蛋白质相互作用设计中的应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特性,例如界面大小、保守性以及结构的动态性质,使得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区别于非特异性的晶体堆积界面.生物功能界面的一个重要结构特征是界面上存在着关键残基以及相对独立的相互作用模块.利用多种方法,如MM-PBSA、统计平均势以及不同的相互作用自由能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精度上计算蛋白质相互作用自由能.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对的设计与改造,近年来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例子,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在今后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设计中,考虑各种因素对蛋白质结合与解离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人类控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界面性质 界面结构特征 结合自由能计算 蛋白质相互作用设计 蛋白质结合/解离
下载PDF
高粱原花青素四聚体干预Streptococcus mutans Ingbritt(c)体外黏附途径及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曼 蔡欣 +2 位作者 玉佳男 唐翠娥 刘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以高纯度高粱原花青素(sorghum procyanidins,SPC)混合物和高粱原花青素四聚体(sorghum procyanidins tetramers,SPC-Ⅲ)为原料,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比较其抑制Streptococcus mutans Ingbritt(c)黏附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向凝胶电泳(two... 以高纯度高粱原花青素(sorghum procyanidins,SPC)混合物和高粱原花青素四聚体(sorghum procyanidins tetramers,SPC-Ⅲ)为原料,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比较其抑制Streptococcus mutans Ingbritt(c)黏附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ociated laser dissocia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 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探究其干预S.mutans Ingbritt(c)黏附的主要途径并期望阐明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PC-Ⅲ比SPC混合物抑制S.mutans Ingbritt(c)体外黏附的效果更强,SPC-Ⅲ处理细菌的抑制效果强于处理获得性膜的抑制效果,是其抑制细菌黏附主要途径;类葡萄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GTFs)活性蛋白(3.10-Ⅱ)经SPC-Ⅲ作用前后的2-DE图有明显差异,差异点均为S.mutans中的不同蛋白酶类,其中A24可能是一种新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原花青素 黏附 荧光标记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志芳 刘建平 杨立峰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同时运用自编的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的自陈式量表来研究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1.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效应显著但性别差异不显著;它是单一的一维结构。外显的性别刻板印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具有较强的自我矫饰性,是一个二维的结... 同时运用自编的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的自陈式量表来研究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1.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效应显著但性别差异不显著;它是单一的一维结构。外显的性别刻板印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具有较强的自我矫饰性,是一个二维的结构。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外结构之间出现实验分离现象且两者相互独立;2.性别刻板印象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它是对女性的一种刻板的歧视和偏见。因此,真正追求两性平等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启动效应 实验分离现象
下载PDF
三甲基铝双聚体和单体的气相离解-缔合平衡模拟计算
18
作者 吴淑英 杨立新 +1 位作者 宋春霞 王文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3-1398,共6页
在B3LYP/6-311++G(3df,2pd)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三甲基铝双聚体(d-TMA)的C2h和C2v两种构型和单体的C3h结构.着重用完全基组方法CBS-4M模拟计算了TMA气相平衡中各物种在1.01×105Pa和300-550K范围内的热力学函数值.通过考察d-TMA... 在B3LYP/6-311++G(3df,2pd)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三甲基铝双聚体(d-TMA)的C2h和C2v两种构型和单体的C3h结构.着重用完全基组方法CBS-4M模拟计算了TMA气相平衡中各物种在1.01×105Pa和300-550K范围内的热力学函数值.通过考察d-TMA三线态构型和异裂反应对系统熵值的影响,准确计算了d-TMA离解反应的△1Hm和△1Sm.以lnKd对l/T作图,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lnKd=-9624.4363/T+20.2303,相关系数R2=1.0000,与前人实验结果相当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d-TMA气相离解-缔合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铝 双聚体 离解-缔合平衡 异裂反应 热力学函数 平衡常数
下载PDF
区别滞后酶解离和聚合过程的动力学方法
19
作者 赵康源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25-433,共9页
分析了滞后酶解离-聚合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了区分解离和聚合机制的动力学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滞后酶本身的研究,确定滞后酶解离态和聚合态的动力学常数,也可以用于判别变性剂引起寡聚酶的失活过程是否由亚基的解离或聚合所致。
关键词 动力学方法 滞后酶 解离-聚合
下载PDF
热处理过程中大豆11S球蛋白解离缔合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曾剑华 杨杨 +3 位作者 刘琳琳 石彦国 张娜 朱秀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3-312,共10页
解离缔合反应是大豆蛋白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发生解聚或聚合的过程,是目前植物蛋白领域研究的热点。通常通过热处理使大豆蛋白发生解离缔合反应而改变其构象从而获得理想功能性质;大豆11S球蛋白是大豆蛋白主要成分之一,... 解离缔合反应是大豆蛋白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发生解聚或聚合的过程,是目前植物蛋白领域研究的热点。通常通过热处理使大豆蛋白发生解离缔合反应而改变其构象从而获得理想功能性质;大豆11S球蛋白是大豆蛋白主要成分之一,因此11S球蛋白的热解离缔合行为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豆制品的后期加工特性、品质及其应用范围。本文概述了11S球蛋白基本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11S球蛋白热处理过程中蛋白浓度差异引起的体系性状变化,综述了离子强度、pH值、大豆7S球蛋白以及大豆脂蛋白对其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条件下11S球蛋白解离缔合反应机制,以期阐明在热处理过程中11S球蛋白的解离缔合反应机制,为将大豆蛋白解离缔合反应控制在预期范围内,获得高品质的大豆蛋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热处理 解离缔合行为 凝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