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 and tox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nitzschia pungens strain PP0201-01 isolated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爱峰 于仁成 +2 位作者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8-426,共9页
The morphology and toxicity of Pseudo-nitzschia strain PP0201-01, isolated near the estuary of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in Year 2002 and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Pseudo-nitzschia pungens, were studied. The strain w... The morphology and toxicity of Pseudo-nitzschia strain PP0201-01, isolated near the estuary of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in Year 2002 and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Pseudo-nitzschia pungens, were studied.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morphologically as P. pungen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The ana- lytical results of LC-PDA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LC-MS (liquid chromatogra- phy with mass detector), and the toxicity data from mouse bioassay, showed that no domoic acid was produced by the strain.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domoic acid production by Pseudo-nitzschia species is complicated. More work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toxic species an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risk of amnesic shellfish poison- ing (ASP)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毒性 中国 东海 生物测定 硅藻 ASP 甲壳类动物
下载PDF
Two Triterpenoid Dimers from Rubus pungens Camb var. oldhamii 被引量:1
2
作者 Bin Gui WANG1,2 Wei Ming ZHU2 +2 位作者 Xiao Ming LI2 Zhong Jian JIA1 Xiao Jiang HAO2 (1 National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2 Laboratory of Phytochemistr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Academia Sinica, Kunming 6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dimers, named rubupungenoside A (1) and B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Rubus pungens Camb. var. oldhamii.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dimers, named rubupungenoside A (1) and B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Rubus pungens Camb. var. oldhamii.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us pungens Camb. var oldhamii ursene TRITERPENOID DIMER
下载PD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PSUEDONITZSCHIA PUNGENS F.PUNGENS IN JIAOZHOU BAY
3
作者 赵淑江 吴玉霖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19-124,共6页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Preudonitzschia pungens f. pungens in Jiaozhou Bay werefollowed during 1991-1994 and 1997-1999 using data collected by the Jiaozhuo Bay Ecological Re-search Station (JERS), China Ecological R...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Preudonitzschia pungens f. pungens in Jiaozhou Bay werefollowed during 1991-1994 and 1997-1999 using data collected by the Jiaozhuo Bay Ecological Re-search Station (JERS), China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 (CERN) at 10 investigation stations. Timeserie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 pungens f. pungens was present at most stations and most abundant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nitzschia pungenT f. pungens DENSITY ABUNDANCE
下载PDF
苦藠木姜子对发酵辣椒酱风味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婧 任会 +3 位作者 肖龙泉 杨珺杰 朱文优 王新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以二荆条辣椒、大蒜、食盐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辣椒酱存在品种单一、无特征风味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与应用。为赋予辣椒酱独特的风味,在传统辣椒酱制作过程中创新性地加入了苦藠和木姜子。通过对比实验,借助理化测试、感官评价以及GC-M... 以二荆条辣椒、大蒜、食盐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辣椒酱存在品种单一、无特征风味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与应用。为赋予辣椒酱独特的风味,在传统辣椒酱制作过程中创新性地加入了苦藠和木姜子。通过对比实验,借助理化测试、感官评价以及GC-MS技术,探究了苦藠和木姜子在发酵过程中对辣椒酱总酸含量、pH值、挥发性成分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酱 苦藠 木姜子 风味品质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胁迫时长下蓝云杉的光合响应
5
作者 欧阳芳群 崔夏 +4 位作者 张辉 邓军育 石青松 李玉岭 孙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1,共12页
[目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不利于蓝云杉生长,研究蓝云杉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光合响应机制,为蓝云杉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五年生蓝云杉苗为试验材料,设定45、50、55℃3种温度,处理6 h;其中45℃处理还有12、18、和24 h不同时长,常... [目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不利于蓝云杉生长,研究蓝云杉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光合响应机制,为蓝云杉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五年生蓝云杉苗为试验材料,设定45、50、55℃3种温度,处理6 h;其中45℃处理还有12、18、和24 h不同时长,常温(25℃)作为对照。研究处理后、恢复7和28 d的生长表型、针叶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高温、胁迫时长对蓝云杉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45℃处理6 h蓝云杉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而50℃和55℃处理的蓝云杉整株针叶都变黄,干枯掉落,伴随着相对含水量的降低,且光系统Ⅰ(PSⅠ)有效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Ⅰ))、PSⅠ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Ⅰ))、由供体侧限制引起的PSI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受体侧非光化学能量耗散产生的量子产量(Y(NA))、光系统Ⅱ(PSⅡ)有效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_(o))均显著低于45℃处理和对照。尽管45℃处理6、12、18、24 h后从表型上看不出蓝云杉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恢复期发现12、18 h针叶继续失水、变黄,24 h处理整株针叶都变黄,基本干枯掉落,针叶相对含水量降至最低。恢复28 d时,18、24 h的荧光参数φE_(o)几乎为0,电子传递受到了抑制。[结论]胁迫时长为6 h,蓝云杉可以耐45℃高温处理,不耐50、55℃高温。45℃高温处理时长超过12 h苗木失水严重,针叶干枯,对光合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难恢复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云杉 耐热 针叶含水量 光系统Ⅰ和Ⅱ 荧光参数
下载PDF
木姜子的化学物质构成、感官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佳杰 马超 +2 位作者 乔泽耀 刘诗琦 张璐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78-389,共12页
木姜子是一类落叶或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具有调香、调味及医用等价值,然而,木姜子产业普遍存在着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模式单一、高值化加工利用程度不足等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木姜子中含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如石竹烯、柠檬烯、柠檬... 木姜子是一类落叶或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具有调香、调味及医用等价值,然而,木姜子产业普遍存在着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模式单一、高值化加工利用程度不足等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木姜子中含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如石竹烯、柠檬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和非挥发性成分(如生物碱、脂肪酸、木脂素、酰胺等)及其所具有的抗菌、抗氧化、抗炎、抗关节炎等生物活性,初步明确了木姜子的呈味与花椒、胡椒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发现酰胺化合物和丁香酚是木姜子辛辣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总结了木姜子在食品品质保持、菜肴减盐、烟草风味改善、除草和杀虫、牙科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应用潜力。因此,加强木姜子基础科研力度,加快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木姜子产业链延伸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 化学物质 感官特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胡颓子酵素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7
作者 朱仁威 朱贝贝 陆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以新鲜胡颓子果实为原料,以复合益生菌果蔬酵素发酵粉(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杆菌)为发酵菌种,以胡颓子酵素的感官评价和抗氧化能力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胡颓子酵素... 以新鲜胡颓子果实为原料,以复合益生菌果蔬酵素发酵粉(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杆菌)为发酵菌种,以胡颓子酵素的感官评价和抗氧化能力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胡颓子酵素混菌发酵的最佳工艺,并测定胡颓子酵素的多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评价混菌发酵胡颓子酵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胡颓子酵素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12%、发酵时间12 h、菌粉添加量1.0%、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发酵的胡颓子酵素感官评分为85.50,多酚含量为1.40 mg GAE/m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12%,铁离子还原能力为0.26μmol Fe^(2+)/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酵素 混菌发酵 工艺优化 感官评价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木姜子中式香肠加工工艺及风味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琨毅 王琪 +5 位作者 兰小艳 陈雪玲 王卫 吉莉莉 罗子钰 金正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5-161,共7页
为提高木姜子的应用范围,将木姜子精油添加到中式香肠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木姜子中式香肠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风味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肥膘肉质量分数30.4%、木姜子精... 为提高木姜子的应用范围,将木姜子精油添加到中式香肠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木姜子中式香肠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风味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肥膘肉质量分数30.4%、木姜子精油添加量2.1%和烘烤温度56.5℃的条件下可获得感官评分最高(39.3±0.2)的木姜子中式香肠,其感官特征为肠衣紧实,色泽均匀,带有木姜子特殊香气,滋味鲜美。通过对比优化后木姜子中式香肠(TR)和未添加木姜子的中式香肠(CK)的色泽和质构发现,TR组仅L^(*)显著高于CK组(P<0.05),其他指标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与CK组相比,TR组新增18种挥发性化合物,7种化合物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因此,开发了一款风味独特的中式香肠,为提升木姜子资源的经济附加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 中式香肠 响应面 加工工艺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木姜子新鲜果实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 黄艳 +5 位作者 刘秋妍 赵麟 尤霜 谢天芳 代倩 饶朝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5,共7页
目的:明确川产木姜子新鲜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木姜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通过GC-MS检测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采用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 目的:明确川产木姜子新鲜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木姜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通过GC-MS检测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采用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木姜子鲜果挥发油得率在加热时间6 h,料液比1∶20 g/mL的条件下达到最优,其得率为4.59%。GC-MS分析木姜子鲜果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醛、芳樟醇和柠檬烯。抗氧化试验测得其·OH和DPPH·清除能力的IC_(50)分别为19.650 mg/mL和18.994 mg/mL。结论:优化后木姜子鲜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通过GC-MS分析发现木姜子鲜果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芳香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质,说明木姜子可以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 挥发油 成分分析 抗氧化
下载PDF
胡颓子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鑫 朱瑞良 +1 位作者 姜标 黄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研究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叶的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 目的:研究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叶的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3,3’-二甲氧基槲皮素(2),咖啡酸甲酯(3),3,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spingic acid(5),对甲氧基苯甲酸(6),3-甲氧基山柰酚(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 HELA细胞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两株赤潮硅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于萍 张前前 +3 位作者 王修林 祝陈坚 韩秀荣 王磊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利用多因子实验设计,研究了主要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对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a)生长的影响。经ANOVA统计分析(Tukey test),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温度15,20,25,30℃和光照强度1500,400... 利用多因子实验设计,研究了主要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对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a)生长的影响。经ANOVA统计分析(Tukey test),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温度15,20,25,30℃和光照强度1500,4000,7000lx)内,温度对尖刺拟菱形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0.01<P<0.05),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光照强度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1)。在实验条件下,尖刺拟菱形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光照强度为7000 lx,比生长率为0.93d-1;中肋骨条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光照强度为7000 lx,比生长率为0.92 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尖刺拟菱形藻 中肋骨条藻
下载PDF
科罗拉多云杉种下3类群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富山 李磊 +3 位作者 穆立蔷 阿明古丽.土尔地 王文彬 吴文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共3页
以科罗拉多蓝杉(Picea pungens var.glauca)、科罗拉多凯巴(Picea pungens‘Kaibab’)、科罗拉多雾蓝(Picea pungens‘MistyBlue’)为试验材料,在-15、-20、-25、-30、-35℃的低温胁迫下,测定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的质量分数、相... 以科罗拉多蓝杉(Picea pungens var.glauca)、科罗拉多凯巴(Picea pungens‘Kaibab’)、科罗拉多雾蓝(Picea pungens‘MistyBlue’)为试验材料,在-15、-20、-25、-30、-35℃的低温胁迫下,测定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的质量分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种试验材料对低温胁迫适应性差异很大,通过对这6个生理指标的综合比较,得出3种试验材料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科罗拉多雾蓝>科罗拉多蓝杉>科罗拉多凯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罗拉多蓝杉 科罗拉多凯巴 科罗拉多雾蓝 低温胁迫 适应性
下载PDF
胡颓子果实营养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20
13
作者 朱笃 徐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90-91,共2页
研究表明 ,胡颓子的果实富含 18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Ile、Leu、Lys、Met、Phe、Thr、Trp、Val等 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Fe、Mn、Zn、Cu、Mg等微量元素 ;维生素以及糖和有机物等 ,且酸甜较可口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开发前... 研究表明 ,胡颓子的果实富含 18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Ile、Leu、Lys、Met、Phe、Thr、Trp、Val等 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Fe、Mn、Zn、Cu、Mg等微量元素 ;维生素以及糖和有机物等 ,且酸甜较可口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开发前景广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 营养成分 测定 果实 比色法 氨基酸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胡颓子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丽杰 崔永霞 +3 位作者 刘伟 张伟欣 林帅军 李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测定胡颓子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方法。方法胡颓子叶盐酸-乙醇提取液分析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B-Phenyl Analytica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测定胡颓子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方法。方法胡颓子叶盐酸-乙醇提取液分析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B-Phenyl Analytica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66 nm;进样量10μL。结果槲皮素和山柰酚在2.4~48μg/m L(r=0.999 8)和12.8~256μg/m L(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4%,RSD值分别为1.7%(n=6)、1.1%(n=6)。不同产地胡颓子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有量范围分别为0.299 3~2.12 mg/g、2.864 3~8.079 7 mg/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对胡颓子叶的综合质量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叶 槲皮素 山柰酚 HPLC
下载PDF
中药胡颓子叶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鑫 黄浩 朱瑞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对胡颓子叶(E laeagnus pungens Thunb.)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层析以及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 目的:对胡颓子叶(E laeagnus pungens Thunb.)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层析以及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羽扇豆醇(lupe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和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5)。结论: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 胡颓子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尖刺拟菱形藻氮磷吸收动力学以及氮磷限制下的增殖特征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诚 邹景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9-603,共5页
于1991年11月在胶州湾采集尖刺拟菱形藻,以毛细管法分离纯化,建立克隆藻株,以此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营养盐饥饿状态下对NO3-N,NH4/N和PO4-P的吸收动力学及在营养盐限制下的增殖特征。结果表明;在营养盐饥饿状态下,该藻对NO3-N... 于1991年11月在胶州湾采集尖刺拟菱形藻,以毛细管法分离纯化,建立克隆藻株,以此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营养盐饥饿状态下对NO3-N,NH4/N和PO4-P的吸收动力学及在营养盐限制下的增殖特征。结果表明;在营养盐饥饿状态下,该藻对NO3-N,NH4N和PO4-P的吸收过程符合米氏方程,半饱和常数(KS)分别为2.29,2.18和1.40μmol/L。最大吸收速率(Vm)分别为728,1890,1.48×10-13’mol/(cell·h)。在营养盐限制下,该藻的比生长率与限制性营养元素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Droop方程。求得该藻氮限制下的最大比生长率为1.45d-1,最小细胞氮含量为630×10-13mol/cell;磷限制下的最大比生长率为1.37d-1,最小细胞磷含量为0.69×10-13’mol/cell。根据以上结果,计算出该藻对NO3-N,NH4-N和PO4-P的比最大吸收速率分别为28,72和51d-1。研究说明,该藻具有较强的吸收氮的能力,而吸收磷的能力较弱,推测磷可能是自然环境中限制其生长的营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枣拟菱形藻 营养盐吸收 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三株赤潮硅藻5.8S rDNA及转录间隔区(IT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宝玉 王广策 +3 位作者 吕颂辉 齐雨藻 邹景忠 曾呈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对引发赤潮的3株硅藻———1株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hia pungens)和2株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5.8S rDNA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分析了硅藻门10株赤潮藻(7株从GenB... 对引发赤潮的3株硅藻———1株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hia pungens)和2株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5.8S rDNA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分析了硅藻门10株赤潮藻(7株从GenBank获得)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尖刺拟菱形藻的ITS和5.8S rDNA的长度为693bp,SK-1(分离自东海赤潮暴发区)测序得到715bp,除ITS和5.8SrDNA外,还包含部分18S rDNA和28S rDNA;SK-2(分离自青岛养殖场)的ITS和5.8S rDNA的长度为331bp,尖刺拟菱形藻与从GenBank中获得的2株尖刺拟菱形藻相似程度最高,为100%,与该属的多列拟菱形藻相似程度稍低,为82.9%.SK-2的ITS序列与SK-1的相似程度很低,只有51%,但与拟中肋骨条藻的ITS序列相似程度高,为95.5%.SK-1的ITS序列与拟中肋骨条藻的相似程度也低,为56.7%.系统进化树反映的结果与相似性反映的结果一致.研究的该株尖刺拟菱形藻从根据ITS序列研究的结果与形态鉴定的结果看是一致的;SK-2可能属于拟中肋骨条藻;SK-1比较特殊,有待于用其他的方法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尖刺拟菱形藻 ITS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北美蓝云杉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蕊 郑红娟 贾桂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3)不同种源的适宜Pt菌剂接种量不同。1号和3号种源施用1g/株的菌剂,2号和4号种源施用0.5g/株的菌剂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2个月后1~4号种源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为3.31、3.90、3.84和3.54cm。4)在幼苗移植时接种Pt菌剂不仅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还有助于保持观赏性状。接种Pt菌剂后移植成活率均达85%以上,其中4号种源移植成活率最高,为92.86%;与对照相比,接种Pt菌剂后1级苗增多,其中3号种源的1级苗率最高,为5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 接种 北美蓝云杉 育苗
下载PDF
胡颓子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明娟 江洪波 +2 位作者 田祥琴 黄连 黄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研究胡颓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提取,柱层析分离。结果从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Thunb.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Ⅰ)、山萘酚-3-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 目的研究胡颓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提取,柱层析分离。结果从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Thunb.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Ⅰ)、山萘酚-3-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Ⅱ)、L-2-O-甲基-手-肌醇(Ⅲ)和连翘苷(Ⅳ)。结论化合物Ⅱ、Ⅲ、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颓子叶 黄酮苷 肌醇 连翘苷
下载PDF
大鹏湾优势藻引发赤潮的灰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贯虹 黄伟健 +5 位作者 方刚 徐宁 陈菊芳 江天久 谢隆初 骆育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2-827,共6页
对 1 990年 3月 30日~ 6月 30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 ,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尖刺拟菱形藻、中肋条骨藻和反曲原甲藻等 3种藻引发的赤潮与浮游动物数量和海水理化因子等 1 2个因素变化的灰... 对 1 990年 3月 30日~ 6月 30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 ,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尖刺拟菱形藻、中肋条骨藻和反曲原甲藻等 3种藻引发的赤潮与浮游动物数量和海水理化因子等 1 2个因素变化的灰关联度 ,关联排序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浊度、铁、锰、溶解氧、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均对该三类藻种群增殖态势有着较大的影响 ,构成大鹏湾赤潮发生“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湾 优势藻 赤潮 灰分析 灰关联 尖刺拟菱形藻 中肋条骨藻 反曲原甲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