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analysis and serum level of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pseudoachondroplasia 被引量:6
1
作者 LIU Feng-xia LI Zhi-ling +5 位作者 WEI Zhen-ji MENG yan REN Cui-ai ZHANG Xu-de YU Meng-xue HUANG Shang-zh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6期2181-2184,共4页
Background Pseudoachondroplasia (PSACH) is an autosomal-dominant osteochondrodysplasia due to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COMP).Clinical diagnosis of PSACH is based primaril... Background Pseudoachondroplasia (PSACH) is an autosomal-dominant osteochondrodysplasia due to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COMP).Clinical diagnosis of PSACH is based primarily on family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There is evidence that decreased serum COMP concentration may serve as a diagnostic marker in PSACH.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this gene and the serum COMP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SACH.Methods A family with three patients and a sporadic case were recruited.Genomic and phenotypic data were recorded.The diagnosis of PSACH was made on the base of clinical evaluation.The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The 8-19 exons and flanking intron-exon boundary sequences of COMP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screened for mutation by direct DNA sequencing.Serum COMP concentrations of 4 patients and age-compatible control group of 20 unrelated healthy subjects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an ELISA Kit for human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Results A deletion (c.1447-1455del) was identified in exon 13 in the sporadic case.The mean serum COMP concentrations of four patients (3.12±2.28)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10.86±2.21, P 〈0.05).There was no overlap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erum COMP concentration between PSACH patients and controls.Conclusions Mutations in COMP gen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SACH.Serum COMP concentration may be suggested as an additional diagnostic marker to aid clinical findings in suspected cases of PS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achondroplasia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mutation screening SERUM
原文传递
A novel mutation in exon 11 of COMP gene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pseudoachondroplasia 被引量:2
2
作者 Jun Chen Wenbing Zhang +3 位作者 Jinzhou He Run Zhang Yinqiang Cao Xing Liu 《Genes & Diseases》 SCIE 2019年第1期47-55,共9页
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is a relatively common skeletal dysplasia characterized by disproportionate short stature,joint laxity,early-onset osteoarthrosis,and dysplasia of the spine,epiphysis,and metaphysis.It is kn... 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is a relatively common skeletal dysplasia characterized by disproportionate short stature,joint laxity,early-onset osteoarthrosis,and dysplasia of the spine,epiphysis,and metaphysis.It is known as an 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 which results exclusively from mutations in the gene for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We have identified a five year old Chinese boy who was diagnosed as pseudoachondroplasia according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X-ray symptoms.His mother seems like another effected individual because of the apparent short stature.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DNA sequencing analysis of the COMP gene revealed a heterozygous mutation(c.1219 T>C,p.Cys407Arg)in the patient.His mother was also affected with the same genetic change.Mutations in COMP gene is proved to change the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This missense mutation(c.1219 T>C)has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 and it is not belongs to polymorphism sites.Our results extend the spectrum of mutations in COMP gene leading to pseudoachondropl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 Novel mutation Skeletal dysplasia pseudoachondroplasia THERAPY
原文传递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晶晶 郭奕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7-542,共6页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和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均为骨发育不良性疾病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们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都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二者均由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和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均为骨发育不良性疾病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们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都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二者均由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突变所致。COMP是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ospondin,TSP)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在骨骼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就COMP的结构与功能、COMP基因的突变类型、检测方法及其与两病的相关性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下载PDF
7例假性软骨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4
作者 徐磊 杨玉 +4 位作者 杨利 谢理玲 张东光 黄慧 邹海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6-312,共7页
目的:分析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儿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软骨低聚物基质量蛋白(cartilage oligomer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7例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断的PSACH患者(2~9岁,其中男童4例,女童3例)... 目的:分析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儿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软骨低聚物基质量蛋白(cartilage oligomer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7例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断的PSACH患者(2~9岁,其中男童4例,女童3例)相关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报告结果和家族史等。以“PSACH”“PSEUDOACHONDROPLASIA”“假性软骨发育不良”“COMP基因”“COMP”为检索词,分别检索Pub Me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PSACH进行文献复习,分析7例患儿基因突变位点是否与国外已知报道的热点突变一致,是否存在新发突变而扩展基因突变谱。结果:研究对象身高均落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的3个标准差以上,婴幼儿期外观和体型正常,2岁左右出现生长速率减慢和骨骼异常,行走鸭步状,智力、面容、视力、听力均未见明显异常。研究对象X线片表现相似,为脊柱椎体扁平,前缘舌状突出,椎间隙正常,髋臼发育较浅,髋关节毛糙,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干骺端增宽,形态不规则,毛糙感,长骨粗短,血钙和血磷、PTH等代谢指标均正常,全外显子检测均发现COMP基因位点突变,其中2例为新突变,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为主(6/7)。本研究的7例患者均处在8~14号外显子,其中13号外显子有5例且均处于T3_(6~7)。结论:对于2岁左右出现生长速率明显减慢、短指畸形、四肢不匀称和软骨骨骺发育异常、脊柱椎体扁圆形、行走步态呈鸭步的患儿应怀疑PSACH,应进行COMP基因检查以助诊断,另外检测血浆COMP水平也是一种很好的诊断方法 ,当临床表型难以诊断PSACH时,可通过COMP突变所处的外显子区域和结构域进行鉴别,PASCH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概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并发症对于改善生活质量以及优生优育有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发育不良 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 假性软骨发育不良 软骨低聚物基质量蛋白
下载PDF
一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尧 崔亚洲 +1 位作者 周小燕 韩金祥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对1例初步诊断为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筛查,以判定患者是否为PSACH。方法提取患者及父母外周血DNA,针对COMP外显子8-19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 目的对1例初步诊断为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筛查,以判定患者是否为PSACH。方法提取患者及父母外周血DNA,针对COMP外显子8-19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测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者COMP基因第9号外显子925位点有一处新突变G>A,使其编码蛋白第309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精氨酸(Arg),且该突变位点在国内尚未报道。结论通过基因测序,可确定该患者为PS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基因测序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一家系临床特征和COMP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卢春婷 郭丽 +3 位作者 张占会 林伟霞 宋元宗 冯烈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7-941,共5页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是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疾病。该文分析总结一个5岁2月龄PSACH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对COMP基因的所有1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并对外显子1...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是较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疾病。该文分析总结一个5岁2月龄PSACH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对COMP基因的所有1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并对外显子10进行分子克隆明确突变性质。患儿有手指粗短、弓形腿、短肢侏儒、长骨干骺端增宽和脊柱椎体前突等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其COMP基因外显子10检出突变c.1048_1116del(p.Asn350_Asp372del)。患儿父亲外显子10携带同样突变,但缺乏临床表现。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通过COMP突变分析明确了PSACH诊断。该文报道的COMP基因突变在PSACH中的不穿透现象属于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COMP基因 突变 分子克隆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短肢型遗传性骨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分析及基因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黎芳 麻宏伟 +4 位作者 宋莹 胡曼 任爽 宇亚芬 赵桂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2-936,共5页
目的分析软骨发育不全(ACH)、软骨发育低下(HCH)及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3种短肢型遗传性骨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骨骼X线表现及基因结果。方法对基因确诊的10例短肢型遗传性骨代谢性疾病患儿(其中4例为ACH,3例为HCH,3例为PSACH)的... 目的分析软骨发育不全(ACH)、软骨发育低下(HCH)及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3种短肢型遗传性骨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骨骼X线表现及基因结果。方法对基因确诊的10例短肢型遗传性骨代谢性疾病患儿(其中4例为ACH,3例为HCH,3例为PSACH)的临床特点、骨骼X线表现及基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儿的平均身高为-3.69±1.79 SD,平均坐高/身高比值为0.65±0.03,平均指间距/身高比值为0.93±0.04。4例ACH患儿及3例PSACH患儿具有典型骨骼X线表现,3例HCH患儿中1例表现为坐骨大切迹变小,1例表现为椎弓根间距未增宽。4例ACH患儿中3例检测到FGFR3基因G380R突变,1例检测到Y278C突变;3例HCH患儿均检测到FGFR3基因N540K突变;3例PSACH患儿检测到COMP基因的杂合突变。结论 ACH及PSACH患儿的矮小程度及骨骼畸形程度较HCH患儿重,HCH患儿临床表现轻,不典型;骨骼X线及基因分析有助于3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种疾病涉及2个基因,分别有各自的突变热点,有利于临床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低下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基因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一个假性软骨发育不良家系临床及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瑞芝 周炳喜 +6 位作者 王剑 汪艳芳 赵志刚 马跃华 刘宏霞 虎子颍 张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对一家系三代2例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AC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分析,以明确基因型与I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及外周全血标本,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技术对患者... 目的对一家系三代2例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AC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分析,以明确基因型与I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及外周全血标本,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及50个无血缘关系的个体进行COMP基因19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为女孩,6岁,具有短肢侏儒、步态蹒跚、双膝内翻畸形、长骨干骺端增宽等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先证者父亲,33岁,临床表现与患者类似,具有短肢侏儒、双膝内翻畸形,10岁时曾行双下肢矫正手术。序列分析显示,家系中先证者及其父亲均存在COMP基因外显子13上c.1417_1419delGAC缺失突变,余家系成员及50个对照均无异常。结论COMP基因c.1417—1419GAC缺失突变可能导致了此PSACH家系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良 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短肢型遗传性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9
作者 黎芳(综述) 麻宏伟(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及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均为导致患儿短肢型身材矮小的遗传性骨骼系统疾病,三者的临床特征接近,临床上易混淆。近年来三种疾病的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重组人生... 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及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均为导致患儿短肢型身材矮小的遗传性骨骼系统疾病,三者的临床特征接近,临床上易混淆。近年来三种疾病的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三种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该文将对这三种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鉴别、基因分析、生长激素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低下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鉴别诊断 基因 生长激素
原文传递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一家系COMP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续德 孟岩 +3 位作者 彭园园 施惠平 赵时敏 黄尚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对一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家系进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分析。方法2008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遗传门诊采集该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血样,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OMP基因外显子8-19,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确... 目的对一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家系进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分析。方法2008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遗传门诊采集该家系中患者及正常人血样,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OMP基因外显子8-19,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确定突变位点。结果家系中患病父子都存在COMP基因外显子8中c.815T>C突变,为已知突变。结论该家系中患者发病是由COMP基因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COMP基因 突变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八例假性软骨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OMP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珊珊 汪纯 章振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分析8例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突变情况。收集5例男性和3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采集8例先证者、17名家系成员及250名无... 分析8例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突变情况。收集5例男性和3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采集8例先证者、17名家系成员及250名无血缘关系志愿者的外周血,进行COMP基因位点突变检测。8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检测到COMP基因存在突变。PSACH主要表现为身材短小,韧带松弛,早发性关节炎,就诊时8例患者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身高3个标准差,伴有四肢粗短、下肢畸形。X线摄片特征为儿童期椎体扁平,前缘舌状突出,长骨粗短;成年人可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对于短肢侏儒、指趾粗短及X线摄片异常的患者应怀疑PSACH,进行COMP基因突变检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 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一家系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
12
作者 段见英 王锦 +4 位作者 章印红 刘凡 蔡世岩 沈亦平 李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10-1112,共3页
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COMP基因突变致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家系临床表现及基因进行回顾分析。患儿,男,3岁3个月,身高增长缓慢1年。查体:身高:87.5 cm(<-3标准差,上部量55.0 cm,下部量32.5 cm,轻度O型腿。神经系统查体:双下... 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COMP基因突变致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家系临床表现及基因进行回顾分析。患儿,男,3岁3个月,身高增长缓慢1年。查体:身高:87.5 cm(<-3标准差,上部量55.0 cm,下部量32.5 cm,轻度O型腿。神经系统查体:双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低。基因检查发现COMP基因11号外显子杂合基因变异:chr19:18897437 A>G[hg19],NM_000095.2,c.1159T>C,p.Cys387Arg,即翻译产物蛋白中第1159位半胱氨酸变为精氨酸。基因检测是确诊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重要依据,可避免误治,以免影响患儿的终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身材矮小 COMP基因 基因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原文传递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特点和COMP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寒婷 苗卉 +5 位作者 潘慧 阳洪波 陈适 龚凤英 王林杰 朱惠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6-1013,共8页
目的本文报道2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回顾文献,以期促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就诊于本院的"矮小症伴骨骼畸形"患者进行病例总结及全外显子测序,并查阅文献,对所有已报道的中国假性... 目的本文报道2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回顾文献,以期促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就诊于本院的"矮小症伴骨骼畸形"患者进行病例总结及全外显子测序,并查阅文献,对所有已报道的中国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临床特点及已知基因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短肢矮小伴骨骼畸形,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二者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因均存在杂合突变,分别为c.1417_1419delGAC、c.1552G>A。截至2019年3月,国内已报道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共58例,此类患者身高中位数为-5.03 SDS,临床特征包括步态异常,短肢,短指/趾,脊柱侧弯、手镯征、脚镯征等骨骼畸形。COMP是致病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钙调蛋白样结构域,热点突变为c.1417_1419delGAC。结论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类以矮小伴骨骼畸形为特征的罕见病。通过对该病的临床及基因特点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基因突变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儿童常见遗传性骨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胜权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33-940,共8页
遗传性骨病是影响骨骼发育的一组极为复杂的疾病,从胎儿期到成年的任何时期均可以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2019年国际骨骼发育不良学会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分为42组461种疾病,其中437个致病性基因变异被确定。软骨发... 遗传性骨病是影响骨骼发育的一组极为复杂的疾病,从胎儿期到成年的任何时期均可以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2019年国际骨骼发育不良学会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分为42组461种疾病,其中437个致病性基因变异被确定。软骨发育不全是最常见的以非匀称性身材矮小为主要表现遗传性骨病,FGFR3是其主要致病基因。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组由于酶缺陷造成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而致的溶酶体贮积病,本病除引起多发性骨骼病变,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成骨不全和低磷酸酯酶症是影响儿童骨密度的遗传性骨病,前者根据基因型及临床特征分Ⅰ至ⅩⅥ型;后者是因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SALP)基因突变所致。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以广泛性骨骼发育异常、身材矮小为特征的遗传性骨病,软骨寡聚蛋白基因杂合突变是目前唯一报道的与其发生有关的致病基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以骨骺软骨的不规则钙盐沉着为特征,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严重程度分5型。遗传性骨病总体发病率并不低,由于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段的广泛开展,新发基因致病性变异还不断被发现,只有通过对这类疾病的深入研究,才能找到基因治疗方法,前景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骨病 软骨发育不全 黏多糖贮积症 成骨不全 低磷酸酯酶症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点状软骨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