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张亮 唐丽亚 +6 位作者 龙轶映 曹佳男 刘梨 赵凌云 瞿启睿 祁芳 艾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301-1307,共7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 Cdc4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 目的 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 Cdc4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大鼠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剂(0.1 mL/只)制成A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即开始干预,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每天干预1次,共21次,西药组给予甲氨蝶呤灌胃给药,每周1次,共3次。观察各组体质量、关节红肿等一般情况;每3 d测量1次大鼠后双侧足跖容积,干预结束后,通过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足跖容积分析各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HE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内VEGFR2、CD34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VEGFR2、Cdc42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第21天足跖容积均明显增大(P<0.01),膝关节滑膜组织出现了显著性病理改变,CD34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VEGFR2、Cdc4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电针组大鼠足趾容积明显减小(P<0.01),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VEGFR2、Cdc42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电针改善R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R2、Cdc42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电针 VEGFR2 CDC42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伪足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Ezrin蛋白抑制鼻咽癌细胞迁移和伪足形成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宇 王巍巍 +6 位作者 华建江 王雷 谢春蕾 孟菁菁 黄大毛 伍斌 唐发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BR)对鼻咽癌细胞埃兹蛋白(Ezrin)和磷酸化埃兹蛋白(phos-Ezrin)表达的影响以及其对细胞伪足形成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探讨BBR抗鼻咽癌转移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研究...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BR)对鼻咽癌细胞埃兹蛋白(Ezrin)和磷酸化埃兹蛋白(phos-Ezrin)表达的影响以及其对细胞伪足形成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探讨BBR抗鼻咽癌转移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研究对象,用MTr法分析BBR对CNE1细胞生长的影响,选用BBR细胞无毒性浓度(non-cytotoxic concentration,NCC)进行实验。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CNE1Ezrin和phos-Ezrin的表达。用光镜CNE1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伪足形成。Ezrin小干扰RNA(Ezrin-siRNA)转染阻断Ezrin蛋白表达,进一步确证BBR通过Ezrin抑制细胞伪足形成。结果MTT结果显示,BBR在5μM以上明显抑制CNE1增殖(P〈0.05),浓度(0—5)州对CNE1细胞生长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为BBR对CNE1的细胞无毒性浓度(NCC)。BBR在NCC能明显抑制CNE1细胞phos-Ezfin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光镜观察显示BBR对CNE1细胞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电镜观察结果显示,BBR抑制CNE1细胞伪足形成。结论BBR可能通过抑制Ezfin磷酸化而抑制鼻咽癌CNE1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BERINE 鼻咽癌 EZRIN蛋白 细胞迁移 细胞伪足
下载PDF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原虫的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邓新国 庞广仁 +2 位作者 孙秉基 赵东卿 靳伟民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应用简便的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诊断,并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鉴定。方法角膜刮片或培养的原虫材料经10%氢氧化钾液湿封片镜检;角膜材料经原虫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棘阿米巴属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经HE和PAS... 目的应用简便的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诊断,并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鉴定。方法角膜刮片或培养的原虫材料经10%氢氧化钾液湿封片镜检;角膜材料经原虫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棘阿米巴属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经HE和PAS染色。结果10%KOH湿封片镜检,5例角膜刮片中有2例及培养阳性的原虫材料均呈现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同一病例,4例中有3例培养出棘阿米巴原虫。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以及滋养体上的棘状伪足。病理切片经HE和PAS染色均显示原虫的包囊。结论10%KOH湿封片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初步诊断,最后诊断需经原虫培养获得,应用倒置显微镜可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上看到原虫可进一步印证原虫培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实验室检查 棘阿米巴原虫 原虫
下载PDF
黄芩素抑制皮肤鳞癌细胞株A431增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伍斌 谢红付 +1 位作者 李吉 张江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6-792,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对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索BAI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鳞癌A4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法观察BAI对A4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集落形成实验...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对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索BAI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鳞癌A4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法观察BAI对A4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集落形成实验观察BAI对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比例和凋亡率。结果 MTT法显示,随着BAI作用时间延长及剂量增加对A4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镜显示,随黄芩素浓度的增大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形态变圆;电镜显示,A431细胞伪足明显缩短,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随BAI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周期被明显阻断在S期,凋亡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BAI处理48h后,抑制A431细胞增殖而无细胞毒性的最适剂量范围为10~30μM;②BAI能明显地抑制皮肤鳞癌A43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进程、瘤细胞集落及伪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A431细胞 伪足 细胞周期 最适浓度范围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癌细胞转移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毛华 袁爱力 +2 位作者 赵敏芳 彭齐荣 张亚历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肝癌转移作用时肝癌细胞表面形态学变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VEGF诱导肝癌细胞HepG2转移前后肝癌细胞形态以及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5 mg/L VEGF培养5 h,向下...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肝癌转移作用时肝癌细胞表面形态学变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VEGF诱导肝癌细胞HepG2转移前后肝癌细胞形态以及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5 mg/L VEGF培养5 h,向下室浸润肝癌细胞数为 4(107/L,高于对照组(3.25(106/L,P<0.001)。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肝癌细胞呈梭形,表面有细而稀疏的突起,VEGF诱导后肝癌细胞成椭圆,细胞表面伪足增多、变粗。结论 VEGF促进肝癌细胞转移与诱导细胞伪足增多、变粗及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株 肿瘤转移 VEGF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益气解毒法不同组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及细胞伪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尚云峰 田道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86-391,共6页
目的研究益气解毒法不同组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及其细胞伪足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大鼠血浆为对照,分别应用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改方大鼠药物血浆对CNE2Z细胞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法评价不同组方药物对靶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影响,以... 目的研究益气解毒法不同组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及其细胞伪足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大鼠血浆为对照,分别应用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改方大鼠药物血浆对CNE2Z细胞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法评价不同组方药物对靶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影响,以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伪足形态特征,分析靶细胞的反应特性。结果益气解毒原方对CNE2Z细胞的迁徒运动潜能显示抑制效应,细胞迁徙能力较差,伪足伸展不明显;益气解毒改方则对靶细胞迁徙运动潜能显示为促进效应,细胞伪足伸展长度较长。结论同为益气解毒法的组方,由于剂量构成比不同,各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药效学差异巨大。这样的药理效应特点,对中药复方的合理组方提出了严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迁徙运动潜能 细胞伪足 益气解毒法 药理效应
下载PDF
YM155抑制骨肉瘤细胞系F5M2迁移和侵袭
7
作者 陈洁 吕文亮 +3 位作者 吕小红 孟文文 冀红美 周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YM155对人骨肉瘤细胞系F5M2的生物学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系F5M2,不同浓度YM155处理人骨肉瘤细胞系F5M2,细胞克隆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 目的:探讨YM155对人骨肉瘤细胞系F5M2的生物学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系F5M2,不同浓度YM155处理人骨肉瘤细胞系F5M2,细胞克隆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YM155作用下细胞结构的改变。结果:YM155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效果。YM155作用于骨肉瘤细胞后,细胞伪足减少,人骨肉瘤细胞F5M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结论:YM155能够有效抑制人骨肉瘤细胞F5M2迁移、侵袭恶性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YM155 生存素 迁移 侵袭 伪足
下载PDF
检测体外中性粒细胞自发性激活的方法学研究
8
作者 吴立志 陈槐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3-236,共4页
从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酶组织化学的角度出发,用伪足法和NBT 法检测体外中性粒细胞的自发性激活,研究了正常人中性粒细胞体外自发性激活的时相特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检测体外中性粒细胞自发性激活,伪足法... 从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酶组织化学的角度出发,用伪足法和NBT 法检测体外中性粒细胞的自发性激活,研究了正常人中性粒细胞体外自发性激活的时相特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检测体外中性粒细胞自发性激活,伪足法较NBT 法更灵敏、可靠、且可实时观察;(2)体外中性粒细胞自发性激活的百分率呈现由低升高、再逐渐降低的时相过程,最高激活百分率出现在采血后第3 小时。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中性粒细胞激活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自发性激活 心肌梗塞
下载PDF
水螅基盘的固着行为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钱小成 杨好强 +1 位作者 赵凤霞 潘红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5-18,23,共5页
采用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分子克隆方法对水螅基盘固着行为及相关细胞和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螅固着时基盘吸附面接近圆形,仅吸附面的圆形周边区域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而吸附面中央区域不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并... 采用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分子克隆方法对水螅基盘固着行为及相关细胞和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螅固着时基盘吸附面接近圆形,仅吸附面的圆形周边区域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而吸附面中央区域不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吸附面周边区域外胚层细胞还沿着固着物表面形成伪足。水螅基盘粘液细胞分子标志物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模式表明粘液细胞在基盘吸附面上不是均匀分布,而仅分布在吸附面的周边区域即吸附面与固着物直接接触的部位。对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隐含actin交联因子fascin蛋白的保守结构域,而伪足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细胞质中的actin蛋白分子交联集聚。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可能具有的fascin蛋白活性有助于基盘粘液细胞伪足的形成、从而增强基盘对固着物的吸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螅 固着行为 伪足 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non-adherent suspended neutrophils to complement opsonized pathogens: a new assay using optical traps 被引量:1
10
作者 TomokoSUZUki MasaruYanai +3 位作者 HiroshiKubo AkiOKanda HidetadaSasaki James P Butler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87-894,共8页
由传播非支持者 neutrophils 的 opsonized 病原体的吞噬作用是在主人防卫的必要的步,什么时候压到,它贡献败血。为了调查角色,在非支持者 neutrophils 由补充受体 CR3 和 CR4 的结扎玩了,我们设计了分别地,利用双光陷井的一个新... 由传播非支持者 neutrophils 的 opsonized 病原体的吞噬作用是在主人防卫的必要的步,什么时候压到,它贡献败血。为了调查角色,在非支持者 neutrophils 由补充受体 CR3 和 CR4 的结扎玩了,我们设计了分别地,利用双光陷井的一个新奇试金系统保持一个推迟的 unactivated 房间并且介绍特定的 ligand 涂的祷告给房间表面。我们选择了 anti-CD18 为例子 ligand,模仿国王细菌的 opsonizing 补充碎片 iC3b。anti-CD18-coated 祷告的表示得到了 pseudopodial 伸出和随后的吞噬作用。这在到支持者 neutrophils 的以前报导的回答的鲜明对比,它没有假足的 phagocytize opsonized 粒子形成。我们使用了这一样的新试金探查肌动球朊小径在嗜中性是 pseudopodial 和吞噬细胞的反应。肌动朊的混乱或假足形成和吞噬作用评估的轻链的 kinase dose-dependently 减少了的肌浆球蛋白的抑制。在摘要,我)新双陷井试金能被用来学习推迟的 neutrophils 的回答到许多 ligands ,和 i i )在这种技术的第一应用,我们发现在在暂停的 unactivated neutrophils 的 CR3/4 的本地结扎在那导致假足形成和吞噬作用地点,和那这些事件经由一条肌动球朊依赖者小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白细胞 补体 病原体 噬菌作用
下载PDF
饥饿对盘基网柄菌细胞迁移特征及伪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晓慧 赵敏 +4 位作者 王晓燕 赵三军 高润池 高晶 施利民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4-501,共8页
该实验通过研究饥饿条件下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的迁移特征及其伪足性状参数的变化情况,揭示能量匮乏时细胞迁移特征与其伪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营养充足的对照组细胞相比,饥饿处理后细胞运动速度和运动方... 该实验通过研究饥饿条件下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的迁移特征及其伪足性状参数的变化情况,揭示能量匮乏时细胞迁移特征与其伪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营养充足的对照组细胞相比,饥饿处理后细胞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持续性显著增加,饥饿3 h后运动速度达到最大,为8.36μm/min,饥饿5 h后运动方向持续性最强。随饥饿时间的延长,细胞平均每分钟形成的伪足数目显著增加,饥饿3 h后细胞形成的伪足数目最多,为5.18条/min,裂生型伪足在饥饿5 h时形成比例最大,达73.55%。细胞迁移特征与其伪足性状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盘基网柄菌的迁移速度与伪足数目呈正相关,而裂生型伪足的比例影响了细胞运动方向的持续性,细胞伪足延伸时间、延伸面积、伪足长度受饥饿的影响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基网柄菌 饥饿 迁移 伪足
原文传递
嗜中性粒细胞在均匀浓度fMLP诱导极性化过程中伪足长度的变化
12
作者 武清宜 蔡春青 +2 位作者 谢翠华 袁春华 孟晓静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83-588,共6页
采用重复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中性粒细胞,并对其在10~100 nmol/L fMLP不同浓度趋化诱导下产生极性化的极性化率和伪足长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入fMLP的短时间内,细胞都表现出极性化率明显上升的趋势,以100 nmol/L为最快... 采用重复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中性粒细胞,并对其在10~100 nmol/L fMLP不同浓度趋化诱导下产生极性化的极性化率和伪足长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入fMLP的短时间内,细胞都表现出极性化率明显上升的趋势,以100 nmol/L为最快,但在3~4 min内都会达到90%以上的极性化水平。同时,细胞伪足长度明显受到不同fMLP浓度刺激的影响,表现为伸展和回缩相的交替,从而组成一个振荡周期。组成振荡周期的伸展相和回缩相及振荡频率都明显受到不同fMLP浓度刺激的影响,依据伪足变化率本文提出了细胞极性活跃程度的分类。由于伪足的变化与F-actin的聚合密切相关,而F-actin的聚合又受到极性信号分子的调节,因此对伪足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中性粒细胞极性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极性 伪足 F—actin
原文传递
I-BAR结构域蛋白质家族
13
作者 陈燕萍 鲁翔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1-895,共5页
研究证实,细胞的运动、迁徙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尤其是细胞伪足的参与。I-BAR(Inverse Bin-Amphiphysin-Rvs)蛋白质家族因共有一段高度保守的I-BAR结构域而得名,具有结合肌动蛋白、细胞膜和小GTP酶的特点。目前的研究认为,I-BAR蛋白质... 研究证实,细胞的运动、迁徙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尤其是细胞伪足的参与。I-BAR(Inverse Bin-Amphiphysin-Rvs)蛋白质家族因共有一段高度保守的I-BAR结构域而得名,具有结合肌动蛋白、细胞膜和小GTP酶的特点。目前的研究认为,I-BAR蛋白质家族参与细胞膜结构重塑,与细胞伪足的形成有关。I-BAR蛋白质家族介导细胞产生伪足的经典途径为Rho家族GTP酶结合到I-BAR等功能域,使活化的I-BAR蛋白质家族成员激WASP(Wisk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和WAVE/Scar(WASP familyverprolin homologous protein)蛋白质家族,从而引发Arp2/3(actin related proteins 2 and 3)复合物介导的肌动蛋白成核和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AR 肌动蛋白 伪足 细胞膜突起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