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段登艾 张志雄 +3 位作者 王维 张勇辉 张轶杰 谷樟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虐待对NSSI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95%CI)=0.112(0.076~0.148),P<0.001],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弹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95%CI)=-0.459(-0.629~-0.289),P<0.001],对抑郁情绪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95%CI)=0.100(0.027~0.172),P<0.001];儿童期虐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同时对NSSI行为存在预测作用[β(95%CI)=0.047(0.012~0.082),-0.064(-0.093~-0.034)和0.201(0.127~0.275),P<0.001]。心理弹性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值(95%CI)为0.029(0.015~0.051),占总效应的25.89%;抑郁情绪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值(95%CI)为0.020(0.006~0.040),占总效应的17.86%;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值(95%CI)为0.016(0.009~0.028),占总效应的14.29%。结论: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对NSSI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心理弹性 抑郁障碍
下载PDF
初中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手机成瘾的关系:自尊与人际疏离感的作用路径
2
作者 李林花 陈丽兰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背景 手机成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心理虐待与忽视是手机成瘾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其对手机成瘾影响的研究较有限。目的 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考查自尊与人际疏离感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预防和改善初中生手机成... 背景 手机成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心理虐待与忽视是手机成瘾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其对手机成瘾影响的研究较有限。目的 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考查自尊与人际疏离感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预防和改善初中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从海南省某县2所学校抽取800名初中生。采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以及青少年疏离感问卷中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CPANS评分、SES评分、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MPA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rocess 3.5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初中生CPANS评分与SES评分呈负相关(r=-0.278,P<0.01),与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和MP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1、0.372,P均<0.01),SES评分与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和MP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8、-0196,P均<0.01),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与MPAI评分呈正相关(r=0.392,P<0.01)。人际疏离感是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作用路径,效应值为0.104;自尊和人际疏离感是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手机成瘾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效应值为0.026,效应量为6.99%。结论 心理虐待与忽视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手机成瘾,也可以通过人际疏离感的独立作用路径以及自尊与人际疏离感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手机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与忽视 自尊 人际疏离感 手机成瘾 链式中介
下载PDF
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影响: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叶莹莹 李伊凡 +2 位作者 亓军军 刘艳 周宵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2,共9页
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493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 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493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接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焦虑依恋分别经自责和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而情感忽视则通过回避依恋和自责间接预测抑郁,或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更重要的是,情感虐待通过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预测抑郁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情感忽视通过两种依恋维度对抑郁预测的间接效应。结果说明,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自责或责备他人中介了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作用。相对于情感忽视,情感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 抑郁 不安全依恋 自责 责备他人
下载PDF
童年期虐待与留守初中生反社会行为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和学校积极心理环境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刘文 刘涛 +3 位作者 高超 李明鑫 梁琳琳 张嘉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研究以1 167名留守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学校积极心理环境问卷、反社会行为问卷分别测量留守初中生童年期虐待、反社会行为、心理资本和学校积极心理环境。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之后,... 本研究以1 167名留守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学校积极心理环境问卷、反社会行为问卷分别测量留守初中生童年期虐待、反社会行为、心理资本和学校积极心理环境。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之后,童年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反社会行为;心理资本在童年期虐待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对童年期虐待、心理资本、反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结果提示,干预心理资本、营造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童年期虐待对留守初中生的影响,并减少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 童年期虐待 心理资本 学校积极心理环境 反社会行为
下载PDF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张庭辉 杨秀清 张丽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10期70-75,共6页
目的:考察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广西的地理位置分层,选取桂林、柳州、来宾、南宁、玉林5市,抽取5所高校的813名在校生进... 目的:考察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广西的地理位置分层,选取桂林、柳州、来宾、南宁、玉林5市,抽取5所高校的813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以及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安全感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813份,收回813份,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为92.3%。儿童期心理虐待、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社交焦虑间存在多重中介效应(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影响社交焦虑过程中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安全感,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影响社交焦虑的间接效应。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和安全感是儿童期心理虐待影响个体社交焦虑的内部机制之一,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应更多地关注个体领悟社会支持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 社交焦虑 安全感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分析
下载PDF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表达抑制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 被引量:2
6
作者 涂威宇 蔡艳菊 +1 位作者 罗莉莉 傅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情绪调节量表、手机依赖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87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280,P<0.001),正向预测表达抑制(β=0.105,P<0.01),正向预测孤独感(β=0.166,P<0... 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情绪调节量表、手机依赖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87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280,P<0.001),正向预测表达抑制(β=0.105,P<0.01),正向预测孤独感(β=0.166,P<0.01);表达抑制正向预测孤独感(β=0.368,P<0.001),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311,P<0.001);孤独感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157,P<0.01)。经中介模型分析,表达抑制与孤独感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手机依赖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会增加初中生手机依赖,同时也会通过表达抑制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增加初中生手机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 手机依赖 孤独感 表达抑制
下载PDF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5
7
作者 廖英 邓云龙 潘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和卡特尔16PF对2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受试学生中心理虐待阳性者45人(20.83﹪);忽视阳性者88人(40.74﹪);不同性别的虐待和... 目的:了解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和卡特尔16PF对2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受试学生中心理虐待阳性者45人(20.83﹪);忽视阳性者88人(40.74﹪);不同性别的虐待和忽视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男生心理虐待总分均分、责骂均分、恐吓均分三项高于女生相应得分,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虐待阳性组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等多项个性因素上得分低于阴性组,在怀疑性、忧虑性、适应与焦虑三项上得分高于后者(P<0.05);④受试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等人格因素呈负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等个性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受试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多见,男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发生程度较女生重;②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外向乐观、开朗合群、情绪稳定等积极个性特征呈负相关,而与其多疑刚愎、抑郁自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等消极个性特征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儿童期 心理虐待 忽视 个性特征 16PF
下载PDF
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被引量:40
8
作者 孙丽君 杜红芹 +2 位作者 牛更枫 李俊一 胡祥恩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5,共11页
在一般攻击模型(GAM)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的视角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69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 在一般攻击模型(GAM)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的视角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69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虐待与忽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和道德推脱均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也呈显著正相关;(2)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初中组中,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而在高中组中为完全中介;(3)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男生组中,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在女生组中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虐待与忽视 道德推脱 攻击行为
下载PDF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87
9
作者 邓云龙 潘辰 +2 位作者 唐秋萍 袁秀洪 肖长根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旨在编制适合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自评量表。方法对有关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经专家论证和小样本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测试版:奉(45个条目)并... 目的旨在编制适合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自评量表。方法对有关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经专家论证和小样本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测试版:奉(45个条目)并对44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以鉴别指数、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法筛选条目,形成正式量表,然后进行信、效度的检验。结果(1)条目分析共删除14个条目,余下31个条目;(2)全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2,各维度、分量表和全量表的同质信度为0.56-0.88;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维度对所属因子有中度以上的负荷,抽取的两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8.9%。心理虐待和忽视分量表与:疋母养育方式各因子相关系数为0.02-0.60,大多数显著相关。结论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条目质量及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理虐待 忽视 量表 编制 条目分析
下载PDF
457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40
10
作者 谢智静 唐秋萍 +1 位作者 常宪鲁 邓云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中南大学和湖南商学院457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一般资料问卷、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儿童期经历过心理虐... 目的:了解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中南大学和湖南商学院457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一般资料问卷、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儿童期经历过心理虐待或忽视的大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5.30%。合并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大学生在SCL-90各个因子分及总分高于单纯心理虐待组、单纯忽视组、非心理虐待和忽视组,并且单纯忽视组SCL-90各个因子分及总分高于非心理虐待和忽视组。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各个维度及分量表分与SCL-90各个因子及总分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虐待与忽视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心理虐待与忽视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长根 唐秋萍 +2 位作者 邓云龙 潘辰 袁秀洪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2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了解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以探寻适宜的父母养育行为。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调查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132名与阴性组312名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心理虐待与忽视... 目的了解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以探寻适宜的父母养育行为。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调查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132名与阴性组312名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儿童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0.413〈r〈-0.0099),且阴性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得分均高于阳性组(-6.294〈Z〈-2.166),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父母责骂、恐吓、干涉、情感忽视、教育忽视、躯体/监督忽视等行为进行积极干预,有利于提高儿童自我意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忽视 自我意识 儿童期
下载PDF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自尊、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红娟 邓云龙 +1 位作者 潘辰 黄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医学专业新生的74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自尊量...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医学专业新生的74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自尊量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自尊有直接影响(β=0.18,-0.39,-0.36;均P<0.001);情绪稳定性、自尊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β=-0.66,-0.18;均P<0.001);情绪稳定性和自尊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z=25.81,9.84;均P<0.01)。结论:高职新生的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得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支持。情绪稳定性、自尊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过程的中介作用,表明可以从自尊培养、情绪管理方面出发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和忽视 心理健康 自尊 情绪稳定性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常宪鲁 邓云龙 +3 位作者 杨帆 向秀英 汤炯 唐秋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初步编制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457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2周后对53名学生进行儿童心理虐待... 目的 探讨初步编制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457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2周后对53名学生进行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重测。结果 (1)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58,重测相关为0.769。(2)心理虐待分量表和忽视分量表与总量表相关系数分别为0.793和0.855,分量表之间相关系数为0.439;验证性分析显示二因素二阶模式与理论构想吻合度较好。(3)总量表、心理虐待分量表和忽视分量表与CECA.Q精神虐待部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0.359,0.483。(4)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组或忽视组在SCL-90各个因子上得分较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虐待与忽视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青少年攻击性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模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丽 钱胜 王文霞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和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2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评。结果①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青少年攻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②...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和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2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评。结果①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青少年攻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②男生攻击性高于女生,农村学生攻击性高于城市学生,高中学生攻击性高于初中学生。③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得到模型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 人际信任 宽恕 青少年攻击性
下载PDF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肖长根 唐秋萍 +1 位作者 邓云龙 潘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调查表(CPAN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表(EMBU),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中小学生46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132名与阴性组312名儿童的父... 目的探讨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调查表(CPAN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表(EMBU),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中小学生46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132名与阴性组312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相关,阳性组的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阴性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性。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及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虐待 儿童忽视 父母养育方式 儿童期
下载PDF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和寻求意义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野 王凯 +1 位作者 张艳 王璐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6-1213,共8页
为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7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杀意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预测高中生自杀意念;(2)寻求意义... 为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7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杀意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预测高中生自杀意念;(2)寻求意义感调节了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杀意念间的关系,随着寻求意义感的提升,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逐渐降低;(3)寻求意义感对述情障碍和自杀意念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随着寻求意义感的提升,男孩的述情障碍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逐渐减弱,而女孩述情障碍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与忽视 自杀意念 述情障碍 寻求意义感
下载PDF
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小光 周守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了解留守特征对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方法对432名留守儿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2.76%,心理虐待...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了解留守特征对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方法对432名留守儿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2.76%,心理虐待分量表阳性检出率为28.82%,忽视分量表阳性检出率为31.77%。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评分,男性留守儿童忽视分量表和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女性留守儿童(P〈0.01),干涉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女性留守儿童(P〈0.01);初中组心理虐待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高中组,忽视分量表和干涉、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小学组与高中组;小学组恐吓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初中组与高中组。留守年限对心理虐待与忽视分量表及恐吓、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维度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形式对忽视分量表和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维度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年限与留守形式在心理虐待分量表和干涉、情感忽视维度上的交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留守儿童是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高危群体,其心理虐待与忽视现况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留守年限与留守形式是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重要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虐待 忽视 留守特征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
下载PDF
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和抑郁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瑶 钱胜 王文霞 《心理研究》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为32.28±16.97,自我和...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为32.28±16.97,自我和谐总分为92.53±13.17,抑郁总粗分为41.75±7.24。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抑郁情绪是比较普遍的。(2)农村生源学生的自我不和谐(94.42±11.07)高于城市生源学生(91.84±13.82)(p<.05),农村生源学生的抑郁总分(43.58±6.28)高于城市生源学生(41.09±7.47(p<. 01)。(3)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和抑郁总分之间显著正相关,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和自我和谐总分相关系数为0.398,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与抑郁总分相关系数为0.319,自我和谐总分和抑郁总分相关系数为0.585。(4)检验发现自我和谐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能直接和间接的预测高中生的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 自我和谐 抑郁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医学新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认知偏差和自我价值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晓杰 王美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为医学新生的心理虐待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认知偏差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334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为医学新生的心理虐待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认知偏差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334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及恐吓、干涉、纵容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57,2.04,2.18,2.33;P<0.05);男生认知偏差显著高于女生(t=2.15,P<0.05);本科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t=2.11,2.53;P<0.05)、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专科学生(t=2.91,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及各维度(除纵容维度外)和自我价值感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47^-0.311,P<0.01),与认知偏差呈显著正相关(r=0.151~0.249,P<0.01)。结论 :医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与认知偏差、自我价值感存在相关;对于受虐学生,认知偏差程度越严重,其自我价值感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新生 儿童期心理虐待 忽视 认知偏差 自我价值感
下载PDF
流动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小光 周守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发生率,考察影响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对146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总阳性率为97.9%,心理虐待阳性率为98.6%,忽视阳性率...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发生率,考察影响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对146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总阳性率为97.9%,心理虐待阳性率为98.6%,忽视阳性率为93.8%;流动儿童在心理虐待分量表、忽视分量表上,以及责骂、恐吓、情感忽视、身体忽视等维度上,男童得分显著高于女童(t=2.214,2.855,3.61,2.99,2.723,3.26;P<0.05);来自不同地域的流动儿童在心理虐待分量表(F=15.876,P<0.01)、忽视分量表(F=21.230,P<0.01)以及各维度(P<0.01)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与不同看护者生活的流动儿童在身体忽视因子(F=3.35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流动儿童是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高危群体;男性流动儿童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水平高于女童;流动属性变量对流动儿童受心理虐待与忽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虐待 忽视 流动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