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Plasmonic Hot‑Electron Capture in Au Nanoparticle/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by Pt Single Atoms for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tic H_(2)Evolu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Manyi Gao Fenyang Tian +3 位作者 Xin Zhang Zhaoyu Chen Weiwei Yang Yongsheng Y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423-435,共13页
ABSTRACT Rationally designing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to harvest whole visible-light region photons and enhance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is a“holy grail”for researchers,bu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issue.Herein,b... ABSTRACT Rationally designing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to harvest whole visible-light region photons and enhance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is a“holy grail”for researchers,bu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issue.Herein,based on the common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PCN),a hybrid co-catalysts system comprising plasmonic Au nanoparticles(NPs)and atomically dispersed Pt single atoms(PtSAs)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For the dual co-catalysts decorated PCN(PtSAs–Au_(2.5)/PCN),the PCN is photoexcited to generate electrons under UV and short-wavelength visible light,and the synergetic Au NPs and PtSAs not only accelerate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though Schottky junctions and metal-support bond but also act as the co-catalysts for H_(2) evolution.Furthermore,the Au NPs absorb long-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owing to its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and the adjacent PtSAs trap the plasmonic hot-electrons for H_(2) evolution via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effect.Consequently,the PtSAs–Au_(2.5)/PCN exhibits excellent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tic H_(2) evolution activity with the H_(2) evolution rate of 8.8 mmol g^(−1) h^(−1) at 420 nm and 264μmol g^(−1) h^(−1) at 550 nm,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u_(2.5)/PCN and PtSAs–PCN,respectively.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to design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for energy convers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au nanoparticles pt single atoms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Broad-spectrum photocatalysts
下载PDF
基于Au-Pt NPs/IDEs的无酶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
2
作者 唐顺坤 尤扬 +1 位作者 李爱学 吴瑞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5,20,共5页
基于响应灵敏、尺寸小的叉指电极(IDEs),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酶型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在IDEs表面电沉积金—铂纳米粒子(Au-Pt NPs)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变化,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 基于响应灵敏、尺寸小的叉指电极(IDEs),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酶型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在IDEs表面电沉积金—铂纳米粒子(Au-Pt NPs)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变化,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该传感器对谷氨酸的催化性能,通过电流—时间(I-T)曲线研究了传感器的检测性能。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谷氨酸在500 nmol/L~3 m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LoD)为0.22μmol/L。该传感器还表现出了较高的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并在味精样品的测试中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97.70%~101.71%),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纳米粒子 电化学传感器 无酶 谷氨酸
下载PDF
低磁化率Au-32Pt合金析出相调控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罗冬 付全 +5 位作者 卢建民 李奇颖 赵云强 牛海东 熊智 刘毅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22,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图像分析显微硬度计和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等,研究铸态Au-32Pt合金塑性变形与退火过程中的初始析出相演变行为及其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u-32Pt合金宏观偏析明显、晶粒粗...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图像分析显微硬度计和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等,研究铸态Au-32Pt合金塑性变形与退火过程中的初始析出相演变行为及其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u-32Pt合金宏观偏析明显、晶粒粗大,凝固时形成了大尺寸(7.93μm)、高Pt含量(>80%)的颗粒状析出相。经塑性变形和退火处理后,初始析出相被破碎和拉长,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亚微米级(0.1~0.4μm)颗粒状析出相,以及少量的薄层状析出相。通过将粗大的富Pt析出相调控为分布均匀的细小析出相,明显提高了铸态合金硬度和体积磁化率的稳定性,硬度(HV0.1)从160±25提高到175±5,磁化率从(-18.05±5.50)×10^(-6)优化到(-12.65±0.2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t合金 微观组织 硬度 磁化率
下载PDF
Pt/Au原子比对活性炭负载Au-Pt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羽洁 蒋剑春 +1 位作者 孙康 陆天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2-795,共4页
制备了不同Pt/Au原子比的活性炭负载Au-Pt催化剂(Au-Pt/C),研究了Au/Pt原子比对Au-Pt/C催化剂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u/C催化剂相比,Au-Pt/C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当Pt/Au原子比从0/50增加到2/48时,Au-Pt/C... 制备了不同Pt/Au原子比的活性炭负载Au-Pt催化剂(Au-Pt/C),研究了Au/Pt原子比对Au-Pt/C催化剂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u/C催化剂相比,Au-Pt/C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当Pt/Au原子比从0/50增加到2/48时,Au-Pt/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性能;但是当Pt/Au原子比增加到3/47时,该催化剂的抗甲酸性能有所下降。Pt/Au原子比为2/48的Au-Pt/C可以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剂 au-pt/C 抗甲酸性能 pt/au原子比
下载PDF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娇珍 杨平 +2 位作者 华南平 胡成松 杜玉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840,共3页
Poly(N-vinyl-2-pyrrolidone)-protecte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mixture of HAuCl4 an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UV-vis spectra,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X-ray di... Poly(N-vinyl-2-pyrrolidone)-protecte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mixture of HAuCl4 an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UV-vis spectra,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reveal that the prepared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are of allo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u 双金属纳米粒子 制备 表征 催化剂
下载PDF
从铂钯精矿中回收Au、Pt、Pd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靖坤 汪云华 +4 位作者 赵家春 吴晓峰 李博捷 昝林寒 范兴祥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某冶炼厂铜阳极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铂钯精矿为原料,采用氯化浸出—亚硫酸钠还原分金—氯化铵沉铂—氨水沉钯湿法处理工艺回收Au、Pt、Pd。结果表明,工艺运行稳定,所得海绵钯、海绵铂纯度均大于99.95%,总收率大于98%。
关键词 铂钯精矿 au pt PD 湿法 回收
下载PDF
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玻碳电极上的自组装 被引量:12
7
作者 于志辉 田密 +1 位作者 焦庆影 夏定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UV-Vis、TEM、ED、XRD、XPS等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纳米颗粒为Au-Pt合金.在玻碳电极上通过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进行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得到Au-Pt/半胱氨...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UV-Vis、TEM、ED、XRD、XPS等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纳米颗粒为Au-Pt合金.在玻碳电极上通过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进行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得到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并通过SEM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6nm.用循环伏安法对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au-pt 自组装
下载PDF
噻吩在M(111)(M=Pd,Pt,Au)表面的吸附(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施炜 张连阳 +1 位作者 夏盛杰 倪哲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49-225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选取DMol3程序模块,对噻吩在M(111)(M=Pd,Pt,Au)表面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噻吩在不同底物金属上的吸附能、吸附构型、Mulliken电荷布居、差分电荷密度以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噻吩在Pd(111)面上的吸附能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选取DMol3程序模块,对噻吩在M(111)(M=Pd,Pt,Au)表面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噻吩在不同底物金属上的吸附能、吸附构型、Mulliken电荷布居、差分电荷密度以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噻吩在Pd(111)面上的吸附能最大,Pt(111)面次之,Au(111)面最小.吸附后,噻吩在Au(111)面上的构型几乎保持不变,最终通过S端倾斜吸附于top位;噻吩在Pd(111)及Pt(111)面上发生了折叠与变形,环中氢原子向上翘起,最终通过环平面平行吸附于hollow位.此外,噻吩环吸附后芳香性遭到了破坏,环中碳原子发生sp3杂化,同时电子逐渐由噻吩向M(111)面发生转移,M(111)面上的部分电子也反馈给了噻吩环中的空轨道,这种协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噻吩分子稳定吸附于M(111)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11)面 pt(111)面 au(111)面 噻吩 吸附
下载PDF
Au_(19)Pt团簇性质及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机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勇勇 蒋军辉 +3 位作者 倪哲明 夏盛杰 钱梦丹 薛继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42-1350,共9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Pt掺杂的Au_(19)Pt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热力学稳定性和反应活性.计算得出Au_(19)Pt-V团簇比Au_(19)Pt-S和Au_(19)Pt-E团簇的化学活性更强,而热力学稳定性更低.通过分析吸附能和电荷布居,讨论...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Pt掺杂的Au_(19)Pt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热力学稳定性和反应活性.计算得出Au_(19)Pt-V团簇比Au_(19)Pt-S和Au_(19)Pt-E团簇的化学活性更强,而热力学稳定性更低.通过分析吸附能和电荷布居,讨论了肉桂醛(CAL)在3类Au_(19)Pt团簇上的9种吸附构型.计算结果表明,当CAL以C C双键平行吸附于Au_(19)Pt-V团簇的Pt原子上时,其吸附能最大,CAL向团簇转移电子数最多,吸附模型最稳定.在最稳定吸附模型基础上探究了CAL选择性加氢的3类反应(1,2-加成反应、3,4-加成反应和1,4-加成反应)的6条可能机理,通过基元反应的过渡态搜索,由反应热、反应能垒和构型的变化得到,CAL分子在Au_(19)Pt-V团簇上最有可能通过3,4-加成反应中的机理C进行,即活泼H原子优先与C3原子成键形成中间体MS3,另一个H原子与中间体加成形成C4—H键,再经过过渡态TS34而形成最终产物苯丙醛(H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肉桂醛 au19pt团簇 选择性加氢 苯丙醛
下载PDF
以硫醚和亚砜为固定相的Au、Pd、Pt、Rh的反相色层分离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恒励 王文明 袁承业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研究了以不同结构的硫醚和亚砜为固定相,以盐酸为流动相的Au、Pd、Pt、Rh的反相色层行为,并与它们的萃取性能相比较,层析结果与液-液萃取有较大的差别,但当滤纸以硫醚或亚砜和高沸点溶剂处理后,萃取剂结构的极性效应和空间位阻在反相纸... 研究了以不同结构的硫醚和亚砜为固定相,以盐酸为流动相的Au、Pd、Pt、Rh的反相色层行为,并与它们的萃取性能相比较,层析结果与液-液萃取有较大的差别,但当滤纸以硫醚或亚砜和高沸点溶剂处理后,萃取剂结构的极性效应和空间位阻在反相纸层析中与液-液萃取过程中对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影响是相似的,因此可应用反相纸层析技术模拟所研究体系萃取贵金属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醚 亚砜 pt au PD RH 反相色层
下载PDF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杂化膜漆酶传感电极的邻苯二酚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娄童芳 屈建莹 +2 位作者 邢欢欢 杜学萍 董莹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Au—CS—SiO2-Lac/GC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电催化在8×10-7~1×10-4mol·L。浓度范围,其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7.9×10-8mol·L-1,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 邻苯二酚
下载PDF
矿石样品中Au、Pt、Pd、Rh、Ir的连续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君玉 陈静 +1 位作者 张学华 陈浩凤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0-62,共3页
文中介绍了矿石样品中Au、Pt、Pd、Rh、Ir的连续测定方法,并讨论了测定每种元素分析条件和注意事项。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多次样品检验,该方法可靠,易于操作。
关键词 矿石样品 au pt PD RH IR 连续测定
下载PDF
铝柱撑蒙脱石负载Au和Pt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催化氧化CO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青 李冬辉 +2 位作者 程水源 康天放 王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9-1275,共7页
将钙基蒙脱石(Ca-M)钠化改性制得钠化蒙脱石(Na-M),随后用羟基铝离子柱化液对Na-M柱撑改性制得铝柱撑蒙脱石(Al-PILCS),使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2种方法将Au和Pt负载在Al-PILCS上,制得Au/Al-PILCS和Pt/Al-PILCS.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 将钙基蒙脱石(Ca-M)钠化改性制得钠化蒙脱石(Na-M),随后用羟基铝离子柱化液对Na-M柱撑改性制得铝柱撑蒙脱石(Al-PILCS),使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2种方法将Au和Pt负载在Al-PILCS上,制得Au/Al-PILCS和Pt/Al-PILCS.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对CO的催化活性.XRD和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铝柱撑蒙脱石Al-PILCS的比表面积、微孔面积和微孔体积较蒙脱石原矿Ca-M增加较大.对于Au和Pt负载型Al-PILCS催化剂,Pt/Al-PILCS催化活性明显优于Au/Al-PILCS.制备方法对Pt/Al-PILCS的活性影响较小,而对Au/Al-PILCS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分析表明,不同方法制备Au/Al-PILCS催化活性的差别,主要由于Au颗粒大小和Au氧化态的差别.而Au/Al-PILCS和Pt/Al-PILCS之间的活性差别,可能是由于金和铂的粒径大小和反应机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柱撑蒙脱石 au pt CO催化氧化
下载PDF
Ag(Ⅰ)、Au(Ⅲ)、Pt(Ⅳ)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树玲 于俊生 邹燕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70,共6页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离子对该体系有强烈的荧光敏化作用。分别求出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结合常数。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Au?>Ag?>Pt?。探讨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作用机理及导致结合力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Ⅰ) au(Ⅲ) pt(Ⅳ) DNA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Au、Ag、Pt、Pd的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名扬 高健夫 +2 位作者 李俊锋 王洪艳 陈淑桂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6-50,63,共6页
介绍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CL)的基本原理及其测定痕量Au、Ag、Pt和Pd方面的应用。评述了FI-CL仪器的研制、新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其它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展望了FI-CL法测定痕量Au、Ag、Pt和Pd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引... 介绍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CL)的基本原理及其测定痕量Au、Ag、Pt和Pd方面的应用。评述了FI-CL仪器的研制、新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其它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展望了FI-CL法测定痕量Au、Ag、Pt和Pd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引用56篇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分析 进展
下载PDF
Au@Pt纳米粒子催化O_2还原反应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小聪 田向东 +6 位作者 温飞鹏 易飞 程美琴 钟起玲 颜佳伟 任斌 田中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6-340,共5页
以100 nm的Au粒子为核,抗坏血酸为还原剂,H2PtCl6.6H2O为前驱体,合成了Pt包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Au@Pt)及其修饰的玻碳(GC)电极(Au@Pt/GC).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等常规电化学方法,比较了Au@Pt/GC和商用碳载铂(Pt/C)修饰的玻碳电极(Pt/C/GC)催... 以100 nm的Au粒子为核,抗坏血酸为还原剂,H2PtCl6.6H2O为前驱体,合成了Pt包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Au@Pt)及其修饰的玻碳(GC)电极(Au@Pt/GC).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等常规电化学方法,比较了Au@Pt/GC和商用碳载铂(Pt/C)修饰的玻碳电极(Pt/C/GC)催化O2还原反应活性及耐甲醇性能,发现Au@Pt纳米粒子在铂用量很低的情况下,其催化O2还原反应活性仍与商用Pt/C相当,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甲醇性能;其催化O2还原反应机理按O2直接还原成H2O的四电子历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t纳米粒子 电催化 O2还原 耐甲醇性
下载PDF
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肉桂醛的吸附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雪春 施炜 +2 位作者 倪哲明 张连阳 徐金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5-892,共8页
运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的Perdew-Burke-Ernzerh(PBE)方法,研究了肉桂醛在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分析不同吸附模式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发现:同一金属团簇,顺式肉桂醛的吸附能强于反式肉桂醛的吸附能.对于... 运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的Perdew-Burke-Ernzerh(PBE)方法,研究了肉桂醛在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分析不同吸附模式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发现:同一金属团簇,顺式肉桂醛的吸附能强于反式肉桂醛的吸附能.对于Au13团簇,肉桂醛的稳定吸附构型为C=C和C=O共吸附模型;对于Pt13团簇,肉桂醛的稳定吸附构型为C=O吸附.比较二者发现,肉桂醛在Pt13团簇的吸附能力强于Au13团簇.分析Au13和Pt13团簇上肉桂醛最稳定吸附构型的电子结构表明,电子由肉桂醛原子的2s、2p轨道向金属表面转移,同时金属部分电子反馈到肉桂醛的反键轨道,最终肉桂醛稳定吸附于金属团簇.此外,肉桂醛在团簇模型上的吸附能大于其在平板模型上的吸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au13团簇 pt13团簇
下载PDF
核-壳结构Au-Pt纳米粒子的光谱表征和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田娜 陈卫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CO 以孪生吸附态形式(CO_T)吸附在 Au-Pt 纳米粒子上,在2110cm^(-1)和2063cm^(-1)附近分别给出对称和反对称红外吸收峰.CV 研究结果指出 Au-Pt/GC 电极对 CO 的氧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起始氧化电位较本体 Pt 电极提前了0.45V,峰电位提前了0.11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金铂纳米粒子 孪生态CO CO氧化
下载PDF
NaCl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Pt(Ⅱ)、Pd(Ⅱ)、Rh(Ⅲ)、Au(Ⅲ)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云涛 项朋志 +1 位作者 施润菊 黄伟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2-1094,共3页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选前60℃水浴加热10min,对不同含量的贵金属10.0~100.0μg,铂、钯、铑、金的浮选率分别为95.2%~98.0%、97.3%~97.6%、93.4%~97.1%和96.6%~99.1%,在HCl介质中体系可同时浮选铂、钯、铑、金,而常见基体元素如Zn2+、Cd2+、Co2+、Al3+、Cu2+、Fe3+、Ni2+的浮选率低于2.5%,和对阳极泥、砂铂矿、废催化剂样品的分离分析结果与其它方法相符,此方法可用于从量基体金属中分离铂、钯、铑、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Ⅱ) Pd(Ⅱ) Rh(Ⅲ) au(Ⅲ) 氯化亚锡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液-固浮选分离
下载PDF
噻吩在Au_(13)和Pt_(13)团簇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军辉 曹勇勇 +1 位作者 倪哲明 张连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969,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噻吩在立方正八面体的M_(13)(M=Au、Pt)团簇上的吸附和加氢脱硫行为。结果表明,噻吩以环吸附于Au_(13)上的Hol-tri位或Pt_(13)上的Hol-quadr位时最稳定,且Pt_(13)上的吸附稳定性更高。在M_(13)催化体系中,按间接...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噻吩在立方正八面体的M_(13)(M=Au、Pt)团簇上的吸附和加氢脱硫行为。结果表明,噻吩以环吸附于Au_(13)上的Hol-tri位或Pt_(13)上的Hol-quadr位时最稳定,且Pt_(13)上的吸附稳定性更高。在M_(13)催化体系中,按间接加氢脱硫机理,反应可能依顺式加氢的方式进行;其中,C-S键断裂开环所需的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限速步骤;按直接加氢脱硫机理,HS加氢所需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限速步骤。同时该机理总体所需活化能较间接加氢脱硫机理更低,是更为合理的脱硫机理。噻吩加氢脱硫过程中,Au_(13)体系为放热反应,而Pt_(13)体系为吸热反应,并且Au_(13)体系加氢所需活化能更低;因此,Au_(13)更有利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加氢脱硫 吸附 au13团簇 pt13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