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法和响应面法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普洱茶工艺
1
作者 廖玉坪 岑光华 +2 位作者 韩帅康 冷云伟 邵菊芳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开发普洱茶新产品,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固态发酵普洱晒青毛茶(Ligustrum robustum)。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优化普洱茶的发酵工艺。熵权法计算发酵熟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茶氨酸的权重... 为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开发普洱茶新产品,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固态发酵普洱晒青毛茶(Ligustrum robustum)。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优化普洱茶的发酵工艺。熵权法计算发酵熟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茶氨酸的权重系数。以3个指标的综合加权评分为响应值,得出综合评分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装瓶量74.65 g,发酵温度28.03℃,发酵时间6.25 d,综合加权评分为9.483。基于可操作性,修正此条件的验证实验中熟茶水浸出物含量43.25%,茶多酚含量20.04%,茶氨酸含量0.621%,综合评分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696%,结果可靠,对普洱毛茶的发酵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普洱茶 发酵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普洱茶中15种无机元素及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辛文锋 刘静 +2 位作者 曹红斌 张慧 张文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6,共5页
应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考察了来源于云南的普洱茶种植土壤、鲜叶、发酵前后茶叶产品等54个样品中的Pb、Cu、As、Cr、Hg、Cd、Zn、Fe、Se、Mn、K、Ca、Na、Al与Mg共15种元素的质量分数(w),并进行了... 应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考察了来源于云南的普洱茶种植土壤、鲜叶、发酵前后茶叶产品等54个样品中的Pb、Cu、As、Cr、Hg、Cd、Zn、Fe、Se、Mn、K、Ca、Na、Al与Mg共15种元素的质量分数(w),并进行了元素聚类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树对土壤中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益元素群与重金属元素群组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实验表明准确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探讨元素内在相互关系对于评价茶叶品质安全及指导种植加工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无机元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梁名志 夏丽飞 +5 位作者 陈林波 方成刚 段志芬 陈继伟 杨盛美 孙荣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321-325,共5页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晒青茶为原料,开展研究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坯含水率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堆温则上升,且中层比下层温度高、升幅也大;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和...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晒青茶为原料,开展研究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坯含水率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堆温则上升,且中层比下层温度高、升幅也大;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和水浸出物7种内含化学成分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呈减少之势,而茶褐素、水溶性果胶、茶黄素和咖啡碱4种物质则增加;其中,儿茶素、茶红素减少较明显,茶褐素、水溶性果胶则增加较多。从五次翻堆的上、中、下不同层次的茶坯中11种内含物质的增减多少快慢比较研究又说明:上层转化最快、程度最深,下层转化速度较慢,中层介于二者之间,为创新工艺、稳定品质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渥堆发酵 理化指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产茶多糖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洪振 马存强 +2 位作者 任小盈 王潘 周斌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160,170,共6页
以不同阶段的普洱茶发酵样为实验材料进行真菌的分离纯化,将分离纯化出的优势真菌在理想条件下和自然状态下分别进行茶叶接种发酵,筛选出产茶多糖的优势菌。结果表明,在普洱渥堆发酵中共分离纯化出22株菌株,其中5株菌株在渥堆发酵的不... 以不同阶段的普洱茶发酵样为实验材料进行真菌的分离纯化,将分离纯化出的优势真菌在理想条件下和自然状态下分别进行茶叶接种发酵,筛选出产茶多糖的优势菌。结果表明,在普洱渥堆发酵中共分离纯化出22株菌株,其中5株菌株在渥堆发酵的不同阶段频繁检出,可用于接种发酵实验。在接种发酵中,茶多糖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PEZJ-1菌株提高茶多糖含量最为显著,在理想条件下和自然状态下的接种发酵中茶多糖含量分别达到23.57%和27.85%。通过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显微特征、18S r DNA序列,对PEZJ-1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Aspergillus niger(Gen Bank登录号为JX863374),属于曲霉属。在普洱茶渥堆发酵中接种外源微生物能显著提高茶多糖含量,Aspergillus niger能大幅度提高茶多糖含量,为茶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微生物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普洱茶 筛选 鉴定 黑曲霉
下载PDF
普洱茶泡腾片的生产工艺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柴军红 杨春文 +2 位作者 马怀良 柴小军 龚振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28-432,共5页
目的:建立工艺简单的普洱茶泡腾片生产工艺。方法:选择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利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手段快速获得活性物质,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解决挥发性成分损失和酸碱相同步制粒难的问题,实现一步法工艺。结果:常温条件,以料液比(g/... 目的:建立工艺简单的普洱茶泡腾片生产工艺。方法:选择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利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手段快速获得活性物质,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解决挥发性成分损失和酸碱相同步制粒难的问题,实现一步法工艺。结果:常温条件,以料液比(g/mL)1:80、pH5.5左右、功率30kW、超声处理10min且微波提取功率400W提取5min,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萃取;其泡腾片最佳工艺配方:茶粉占总质量35%、酸碱相占(泡腾剂)总量45%、黏合剂1%、润滑剂5%、葡萄糖14%。结论:所得产品性能符合药典要求,工艺可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泡腾片 一步法
下载PDF
普洱茶抗氧化制剂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婧 孙世利 +1 位作者 徐平 王岳飞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年第4期18-24,53,共8页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普洱茶抗氧化制剂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以及30 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两性大、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普洱茶抗氧化制剂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以及30 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两性大、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均大于20.0 g/kg;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以及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显示无致突变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三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动物出现明显毒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抗氧化制剂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食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抗氧化制剂 急性毒性 最大耐受剂量 遗传毒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普洱茶茶褐素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天禄 杜丽平 +2 位作者 刘艳 马立娟 肖冬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36-140,145,共6页
为了了解普洱茶茶褐素的组成,对从普洱茶中提取的茶褐素进行了分离。通过比较不同树脂对茶褐素的吸附与解吸能力,选择AB-8大孔树脂对普洱茶茶褐素进行分离,得到TBs P1和TBs P2两个组分;进一步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对TBs P1组分进行分离,... 为了了解普洱茶茶褐素的组成,对从普洱茶中提取的茶褐素进行了分离。通过比较不同树脂对茶褐素的吸附与解吸能力,选择AB-8大孔树脂对普洱茶茶褐素进行分离,得到TBs P1和TBs P2两个组分;进一步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对TBs P1组分进行分离,得到6个组分;对茶褐素组分TBs P1、TBs P2以及TBs P1分离得到的6个组分的总糖、总酚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各组分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分的茶褐素其总糖、总酚和蛋白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区别,TBs P1分离得到的4个主要组分单糖组成相似,含量不同,与从普洱茶生产原料晒青毛茶中提取的水溶性色素的单糖组成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AB-8大孔树脂 DEAE-52 单糖组成
下载PDF
普洱茶预防SD大鼠肥胖功效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郭韦韦 徐湘婷 +4 位作者 罗绍忠 王鹏 侯艳 邵宛芳 杨继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1994-1996,共3页
目的:观察普洱茶对SD大鼠高脂饲料诱发性肥胖的预防效果。方法:4周龄SD大鼠96只,在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普洱茶干预60天,试验期间观察动物体重,试验结束后检测动物血脂、体脂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等。结果:①普洱茶能抑制高脂... 目的:观察普洱茶对SD大鼠高脂饲料诱发性肥胖的预防效果。方法:4周龄SD大鼠96只,在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普洱茶干预60天,试验期间观察动物体重,试验结束后检测动物血脂、体脂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等。结果:①普洱茶能抑制高脂饲料诱发的SD大鼠体重和体脂的增加;②普洱茶能调节SD大鼠血清总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③普洱茶能减轻高脂饲料诱发的S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结论:普洱茶具有预防高脂饲料诱发的SD大鼠肥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SD大鼠 肥胖
下载PDF
试论普洱茶产业化与名牌战略的互动关系
9
作者 孟炜 朱克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分析了名牌战略与普洱茶产业化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关系,提出抓基地建设,文化宣传,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推进普洱茶产业化的意见。
关键词 普洱茶 产业化 名牌战略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极限学习机和GA-PLS算法检测普洱茶茶多酚含量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海东 李贵荣 +2 位作者 李若诚 许文方 华英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0-186,共7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普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首先通过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筛选出表征茶多酚含量的特征波数点,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建立极限学习机(ELM)预测模型。研究得到的最佳ELM预测模型涉及40个变量,主成分分析后以第1、第...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普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首先通过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筛选出表征茶多酚含量的特征波数点,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建立极限学习机(ELM)预测模型。研究得到的最佳ELM预测模型涉及40个变量,主成分分析后以第1、第2主成分作为输入,以Sigmoidal函数为隐含层神经元激励函数,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确定为13。模型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值、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值和预测集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109、1.6686和0.9705,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全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和遗传偏最小二乘模型。说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极限学习机和遗传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很好地预测普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近红外光谱 极限学习机 遗传偏最小二乘法 普洱茶 茶多酚含量
原文传递
2013-2015年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超 罗晓燕 +4 位作者 李迎月 梁伯衡 张维蔚 刘于飞 何洁仪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评估健康风险。方法 2013-2015年,在广州市批发市场、零售店、超市、餐饮单位、网店和茶博会6类场所采集不同生产工艺、包装形态、生产年份、原料产地、价格的普洱茶样品432份,使用多功能净...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评估健康风险。方法 2013-2015年,在广州市批发市场、零售店、超市、餐饮单位、网店和茶博会6类场所采集不同生产工艺、包装形态、生产年份、原料产地、价格的普洱茶样品432份,使用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结果 432份普洱茶样品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7个项目检测结果均低于所用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论本次对广州市市售普洱茶的调查研究,未检出真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普洱茶 真菌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黄曲霉毒素 食品污染物 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