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PTX Parameters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East Ore Section of the Pulang Copper Deposit,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Qinglin Xia Tongfei Li +2 位作者 Li Kang Shuai Leng Xiaochen W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90-407,共18页
In this paper,the east ore section of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icro-thermometer and laser Raman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are utilized to study the parameters of ore-for... In this paper,the east ore section of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icro-thermometer and laser Raman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are utilized to study the parameters of ore-forming fluids such as pressure,temperature,and compositions.In the meantime,the fractal models,including the perimeter-area(P-A)model and number-size(N-S)model,are introduced to quantify the shape of fluid inclusions,and distinguish the stages of ore-forming fluid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are diversified,namely two-phase liquid-rich type,two-phase vapor-rich type,three-phase CO2-rich type,three-phase halite-bearing type and pure liquid type.The fluids of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ar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high temperature(170.2–421.4°C),medium-high salinity(9.3 wt.%–33.3 wt.%),and low density(0.73–1.06 g/cm3).With the migration and evolution,the temperature,salinity,and pressure of ore-forming fluids gradually decrease,while the density of fluids increases.The liquid-phase compositions mainly include H2O,and the vapor-phase compositions consist of H2O,CH4,N2,and CO2,indic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ucing fluids and the mixing of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In gener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east ore section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first mining area,suggesting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east ore section may not migrate from the first mining area.And the east ore section may be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metallogenic system.Moreover,the fractal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hape of fluid inclusions formed in the same hydrothermal activity features self-similarity.The DAPvalu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B veins,ED veins,andD veins are 1.04,1.06 and 1.10,respectively,showing a gradually increasing trend from the main stage to the late stage of mineralization.Meanwhile,the shape of fluid inclusions ranging from B veins to D veins becomes increasingly irregular.It also reveals that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satisfies fractal distribution with four scale-invariant intervals,suggesting that all B veins,ED veins,and D veins have experienced at least four hydrothermal activities.Compared with histogram,the N-S fractal model is able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more precisely.Therefore,it presents a potential tool for the stage division of ore-forming fluids.This research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east ore section of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which is beneficial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is region,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fractal models in the study of fluid inclusions.However,further testing of fractal models on the fluid inclusion study is warranted to fully determine the univers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meter-area model number-size model fluid inclusion fractal pulang copper deposit
原文传递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Zonation of Primary Halos of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永清 黄静宁 梁贞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4期371-377,共7页
The Pulang (普朗)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Yidun-Zhongdian (义敦-中甸) island arc ore-forming belt of the Tethys-Himalaya ore-forming domain, is a recently discovered large c... The Pulang (普朗)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Yidun-Zhongdian (义敦-中甸) island arc ore-forming belt of the Tethys-Himalaya ore-forming domain, is a recently discovered large copper deposit. Compar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granodiorite in China, the porphyry rocks in this area are enriched in W, Mo, Cu, Au, As, Sb, F, V, and Na2O (K1≥1.2). Compar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fresh porphyry rocks in this district, the mineralized rocks are enriched in Cu, Au, Ag, Mo, Pb, Zn, W, As, Sb, and K2O (K2≥1.2). Some elements show clear anomalies, such as Zn, Ag, Cu, Au, W, and Mo, and can be regarded as pathfinders for prospecting new ore bodies in depth. It has been inferred from factor analysis that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may have undergone the multiple stages of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 Cu-Au mineralization; (b) W-Mo mineralization; and (c) silicification and potassic metasomatism in the whole ore-forming process. A detailed zonation sequence of indicator elements is obtained using the variability index of indicator elements as follows: Zn→Ag→Cu→Au→W→Mo. According to this zonation, an index such as (Ag*Zn)D/(Mo×W)D can be constructed and regarded as a significant criterion for predicting the Cu potential at a particular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zonation of primary halo assessment of Cu potential at depth Tethys-Himalaya ore-forming domain sou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Discovery of Liquid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in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Yunnan Province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3
作者 SHI Hongzhao FAN Wenyu +2 位作者 WANG Xianfeng TAN Gengli LIU Shu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21-1422,共2页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located in the Gezan tectonic-magmatic arc and south of the Yidun island arc,southwest of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in Yunnan province,is a super-larg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关键词 Discovery of Liquid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in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Yunnan Province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ROCK
下载PDF
云南普朗铜矿井孔测井资料综合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朝义 朱乾坤 +6 位作者 揭绍鹏 孔垂爱 沙有财 钟志勇 沈啟武 陈志军 马火林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云南普朗铜矿的铜矿化体和矿体主要分布于普朗复式斑岩体内,存在复杂的多期发育。为了精细了解铜矿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裂隙发育特征,为普朗铜矿的勘探和开采提供精细的矿体特征、裂隙发育及层位埋深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普朗铜矿... 云南普朗铜矿的铜矿化体和矿体主要分布于普朗复式斑岩体内,存在复杂的多期发育。为了精细了解铜矿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裂隙发育特征,为普朗铜矿的勘探和开采提供精细的矿体特征、裂隙发育及层位埋深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普朗铜矿的钻孔测井数据采集和综合评价,结合钻孔编录、部分岩心样品资料,利用数学统计、三维交会图、卷积神经网络及裂隙参数计算等开展了普朗铜矿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岩性识别和裂隙特征分析的研究。研究区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角岩等三类主要岩石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表明,角岩地层的电阻率相对较高,石英闪长玢岩地层、石英二长斑岩地层的电阻率依次相对偏低,在裂隙发育层段或较为破碎的层段,电阻率降低明显。石英二长斑岩地层的充电率(极化率)相对较高,最高达10%。角岩地层的放射性强度相对较高,石英闪长玢岩地层、石英二长斑岩地层的放射性强度相对偏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三类主要岩石地层进行测井岩性识别分析,准确率为97.94%。利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资料对地层裂隙进行判别,裂隙发育层段的电阻率会明显降低,且深侧向、浅侧向电阻率差异明显;在铜品位较高的石英二长斑岩地层,其电阻率相对偏低,高角度裂隙比较发育。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普朗铜矿的矿体特征识别、矿体开采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铜矿 地球物理测井 测井响应 岩性识别
下载PDF
云南普朗铜矿首采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振东 李正章 +5 位作者 李志鹏 杨帆 任涛 管申进 王雷 吴练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2-1017,共16页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内最大的斑岩型Cu-Au-Mo矿床,主矿体的展布与复式斑岩体、岩体裂隙发育程度、钾化与青磐岩化蚀变带分布密切相关,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次在对首采区8线剖面进行构造-蚀变-矿化编录的...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内最大的斑岩型Cu-Au-Mo矿床,主矿体的展布与复式斑岩体、岩体裂隙发育程度、钾化与青磐岩化蚀变带分布密切相关,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次在对首采区8线剖面进行构造-蚀变-矿化编录的基础上,开展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3组矿化元素组合,结合矿床地质特征, F1(Ag、Cu、Au、In、Se、S、Co、Fe、Zn、K、Ba、LREE、HREE)为Cu-Au矿化元素组合, F3(Rb、Be、Nb、Ta、Th、U、Mo、Re、LREE)为Mo-Re矿化元素组合, F4(Cu、Au、Se、Mo、-Ca、-Sr)为Cu-Au-Mo矿化元素组合。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明:(1)F1、F3、F4因子在浅部的异常与已知矿体位置基本一致,深部未封闭异常指示剖面深部东侧具有较好找矿潜力,可圈定有利找矿靶区;(2)同时出现了两组Cu-Au矿化和两组Mo矿化组合异常叠加,指示具叠加成矿作用特征;(3)根据异常特征和空间叠置规律,结合主矿体产状特征(总体走向NNW,倾向NEE)和蚀变分带规律,推测了成矿流体运移方向(走向由SSE→NNW,倾向上由北东东深部→南西西浅部运移)和矿体展布特征,并在5线、8线、12线开展靶区验证工作,取得较好找矿效果。综合构造-蚀变-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能够有效的预测深边部找矿信息,在斑岩型铜矿深边部找矿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服务深边部找矿提供了新思路和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铜矿 找矿预测 构造地球化学 斑岩矿床 滇西北
下载PDF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区南部金矿化潜力分析
6
作者 沈啟武 张传昱 +4 位作者 董桥峰 施宝生 苏岩 余海军 苏肖宇 《云南地质》 2023年第4期468-473,共6页
普朗铜多金属矿是“三江”成矿带内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在矿区南部施工多个钻孔显示较好的金矿化信息,目前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矿区南部开展了1/5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元素以Au、Ag、As、Sb为主,多呈带状... 普朗铜多金属矿是“三江”成矿带内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在矿区南部施工多个钻孔显示较好的金矿化信息,目前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矿区南部开展了1/5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元素以Au、Ag、As、Sb为主,多呈带状、片状重叠产出,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圈定的YS1和YS2两个综合异常带均位于石英闪长玢岩与角岩的接触带附近,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化 综合异常 找矿潜力 普朗铜矿南部 云南香格里拉
下载PDF
普朗斑岩铜矿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4
7
作者 曹殿华 王安建 +3 位作者 李文昌 王高尚 李瑞萍 李以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普朗斑岩铜矿花岗闪长斑岩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包体与寄主岩存在渐变接触关系。包体成分为闪长质,具有岩浆结构,存在针状磷灰石,显示了快速冷却结晶的特征。包体内可见具有暗色矿物镶边的眼球状石英,表明存在岩浆混... 普朗斑岩铜矿花岗闪长斑岩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包体与寄主岩存在渐变接触关系。包体成分为闪长质,具有岩浆结构,存在针状磷灰石,显示了快速冷却结晶的特征。包体内可见具有暗色矿物镶边的眼球状石英,表明存在岩浆混合作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包体与寄主岩之间有成分交换。包体和寄主岩强不相容元素均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异常,具有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包体和寄主岩Mg#均较高,源区均有幔源岩浆的贡献。普朗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模式反映了其成矿环境偏基性,暗示镁铁质岩浆的加入对成矿具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 斑岩铜矿 镁铁质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下载PDF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文昌 尹光侯 +4 位作者 余海军 薛顺荣 王可勇 王承洋 王文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6-1447,共12页
普朗铜矿床为滇西北地区一超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它产于印支晚期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已有研究表明其形成于印支期。本次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碳、氢、氧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黄铜矿±... 普朗铜矿床为滇西北地区一超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它产于印支晚期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已有研究表明其形成于印支期。本次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碳、氢、氧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气液两相及富气相3种类型的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中高温、高盐度(ω(NaCl))NaCl-H_2O热液体系,来源于印支晚期岩浆活动;辉钼矿±黄铜矿-石英脉石英中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气液两相及含CO_23种类型的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中高温、高盐度NaCl-CO_2-H_2O热液体系,推测来源于后期岩浆活动;晚期黄铜矿±辉钼矿-方解石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H_2O热液体系,系NaClCO_2-H_2O型成矿流体演化产物。据此,结合区域广泛叠加发育燕山期斑岩钼矿化成矿背景,提出普朗超大型斑岩矿床可能存在燕山期Mo、Cu成矿作用叠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铜矿床 成矿流体特征 矿床成因 同位素 云南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守旭 张兴春 +3 位作者 秦朝建 石少华 冷成彪 陈衍景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7-478,共12页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超大型矿床。通过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普朗斑岩铜矿含矿石英脉中广泛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含CO2三相/两相包裹体、...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超大型矿床。通过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普朗斑岩铜矿含矿石英脉中广泛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含CO2三相/两相包裹体、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子晶种类复杂,盐类矿物主要有石盐、钾盐、方解石、石膏,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赤铁矿。流体包裹体中发现有4种流体,即高盐度岩浆流体、含CO2低盐度流体、中等盐度流体以及少量低盐度水溶液。高盐度岩浆流体的均一温度范围457~245℃,均一压力范围(259.33~25.43)×105Pa,盐度为34%~54%NaCl,密度为1.12~1.07g/cm3,富含Na、K、Ca、Cu、Fe、CO2、Cl、S等成分。原始岩浆流体可能是由中酸性岩浆上升至中间岩浆房后直接出溶而成,并汇聚在岩浆房的顶部。在甘孜-理塘洋盆的俯冲过程中,岩浆流体在流体内压和洋盆俯冲所产生的主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间歇性地从岩浆房上涌,为早期岩浆活动(226±3)~(228±3)Ma所形成的岩浆-热液系统提供了持续的矿质和热源。含CO2低盐度流体与高盐度岩浆流体的相分离作用是导致普朗斑岩铜矿主成矿期网脉状-浸染状矿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普朗斑岩铜矿 中甸 滇西北
下载PDF
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喀斯特渗漏示踪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邹国富 范柱国 +2 位作者 朱春蓉 李赛 鲍家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喀斯特渗漏是在碳酸盐岩分布区修建尾矿库常遇到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地下水示踪试验工程实例中,通过对比使用染料示踪法与化学离子示踪法表明,化学离子示踪法更适用于碳酸盐岩分布区。由时间-浓度曲线及实验结... 喀斯特渗漏是在碳酸盐岩分布区修建尾矿库常遇到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云南普朗铜矿尾矿库地下水示踪试验工程实例中,通过对比使用染料示踪法与化学离子示踪法表明,化学离子示踪法更适用于碳酸盐岩分布区。由时间-浓度曲线及实验结果确定了拟建尾矿库地下水运移方向、地下水流速,评价了地下喀斯特发育状况,为拟建尾矿库的防渗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渗漏 示踪试验 时间-浓度曲线 普朗铜矿
下载PDF
中甸普朗还原性斑岩型铜矿床:矿物组合与流体组成约束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江涛 杨立强 吕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14-3924,共11页
成矿流体高氧逸度是斑岩铜矿床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虽然亚洲单个矿体储量最大的普朗铜矿床的成矿母岩——普朗复式岩体具氧化性岩浆特点,但其矿物组合及流体成分却与还原性斑岩型铜金矿床一致:矿石中以发育大量磁黄铁矿为特征,构成黄铜... 成矿流体高氧逸度是斑岩铜矿床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虽然亚洲单个矿体储量最大的普朗铜矿床的成矿母岩——普朗复式岩体具氧化性岩浆特点,但其矿物组合及流体成分却与还原性斑岩型铜金矿床一致:矿石中以发育大量磁黄铁矿为特征,构成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为主的矿物组合,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硬石膏等)矿物;成矿流体中含较多CO2、CO和CH4等还原性组分,氧逸度低于铁橄榄石-磁铁矿-石英缓冲剂。成矿流体中还原性组分可能来源于普朗复式岩体周围的含碳质千枚岩或深部铁镁质岩浆。还原性流体中铜元素的溶解度比氧化性流体中的低,但金元素的溶解度不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而CH4可使SO2还原形成S2-,为辉钼矿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可能是导致普朗铜矿床Cu品位偏低而伴生大量Au、Mo矿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普朗铜矿床还原性特征的厘定有益于深入研究其矿床成因、乃至区域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斑岩铜矿 磁黄铁矿 氧逸度 还原性
下载PDF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特征及成矿模型 被引量:67
12
作者 李文昌 曾普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普朗斑岩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是中国目前可以确定的印支期斑岩铜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产于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小岩株组成的复式岩体中,通过野外观察和典型地质体的辉钼矿Re-Os年龄、黑云母Ar/Ar年龄和K-Ar年龄测定,确... 普朗斑岩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是中国目前可以确定的印支期斑岩铜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产于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小岩株组成的复式岩体中,通过野外观察和典型地质体的辉钼矿Re-Os年龄、黑云母Ar/Ar年龄和K-Ar年龄测定,确定成矿年龄为(213±3.8)^(216.0±1)Ma,为晚三叠世诺利期,表明普朗斑岩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在印支期完成。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硅化带(局部)→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局部发育伊利石-碳酸岩化带)。工业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中的钾长石、黑云母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矿床具有斑岩铜矿中下部细粒状浸染、中上部细网脉状浸染和顶部围岩中产出大脉状矿体的"三层楼"模式。其斑岩体、元素组合及矿化特征与蒙古的欧玉.陶勒盖斑岩铜矿可以对比,资源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普朗 斑岩铜矿 成矿模型
下载PDF
云南普朗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岩石学及年代学特征 被引量:137
13
作者 曾普胜 李文昌 +1 位作者 王海平 李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9-1000,共12页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云南西北晚三叠世义敦岛弧南段的滇西中甸弧内。义敦岛弧北部产有著名的呷村式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南部大量发育斑岩型铜矿床,普朗斑岩铜矿床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普朗矿床由南、北两个复式岩体(矿段)组成,两个矿段...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云南西北晚三叠世义敦岛弧南段的滇西中甸弧内。义敦岛弧北部产有著名的呷村式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南部大量发育斑岩型铜矿床,普朗斑岩铜矿床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普朗矿床由南、北两个复式岩体(矿段)组成,两个矿段均由一系列NW向构造控制的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小岩株组成,是普朗铜矿区的主体,探明铜矿石量1.6亿吨,铜平均品位0.57%,铜金属量114万吨,伴生金金属量28.80吨,金品位0.18g/t;钼6399吨,品位0.004%。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储量400万吨以上,为一个具有超大型规模远景储量的斑岩型铜矿床。普朗斑岩体容矿围岩SiO_2>56%,MgO 1.34%~2.73%,Sr 661×10^(-6)~909×10^(-6),Y 10.78×10^(-6)~17.92×10^(-6),Yb 1.07×10^(-6)~1.87×10^(-6),LREE富集,δEu 0.83~0.93,Sr/Y比值22~64,K_2O/Na_2O比值0.52,具有与洋壳俯冲产生的埃达克岩(Ⅰ型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普朗斑岩铜矿形成于印支期,在我国斑岩铜矿床中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期斑岩铜矿带,如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玉龙斑岩带等;也不同于古亚洲成矿域的海西期斑岩铜矿带,如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以及中国东部的燕山期斑岩铜矿带,如德兴斑岩铜矿),无论对中甸岛孤带的基础地质还是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的研究,该类矿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普朗斑岩铜矿床含矿黑云石英二长斑岩的钾硅酸盐化(黑云母化和钾长石化)的成矿热液活动时间为235.4±2.4Ma~221.5±2.0Ma之间,石英-辉钼矿阶段的辉钼矿成矿(Re-Os)年龄大致为213±3.8 Ma;对矿区主矿体的热液黑云母单矿物的^(40)Ar/^(39)Ar测年,无论是含铜钼的矿化岩体,还是仅含铜的斑岩体,其成矿年龄(坪年龄)变化于为214.58±0.91Ma至216.0±1Ma之间,与辉钼矿Re-Os年龄非常接近,为晚三叠世诺利期。这表明普朗斑岩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在印支期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超大型斑岩铜矿 普朗 云南
下载PDF
滇西北普朗斑岩铜矿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成矿时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6
14
作者 王守旭 张兴春 +3 位作者 冷成彪 秦朝建 马德云 王外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13-2321,共9页
应用高精度离子探针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普朗斑岩铜矿床中3件矿化石英二长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228±3Ma、226.3±2.8Ma、226±3Ma。锆石形态和铀钍参数均属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近似一致,表明形成矿化... 应用高精度离子探针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普朗斑岩铜矿床中3件矿化石英二长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228±3Ma、226.3±2.8Ma、226±3Ma。锆石形态和铀钍参数均属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近似一致,表明形成矿化斑岩的中酸性岩浆从岩浆房快速上升侵位。结合前人已发表的矿化斑岩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等数据,推测普朗斑岩铜矿的岩浆—热液系统从岩浆侵入至矿化阶段的持续时间可能长达10Ma以上,主成矿期约为216~214Ma。从岩浆房分异出的富合成矿物质和挥发份的岩浆流体在相对较晚阶段对普朗复式岩体发生了强烈的蚀变作用并可能进一步萃取了岩体中的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离子探针U—Ph测年 斑岩铜矿 中句普朗
下载PDF
遥感矿化蚀变分带弱信息增强提取方法研究——以普朗斑岩型铜矿区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頔 赵志芳 +3 位作者 王瑞雪 陈琪 何彬仙 习靖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为弥补以往研究中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精细化程度不高、对西南三江斑岩型铜矿深部找矿勘查推进支撑作用有限的不足,针对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矿区矿化蚀变分带从外至内呈青磐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钾化硅化分布的特点... 为弥补以往研究中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精细化程度不高、对西南三江斑岩型铜矿深部找矿勘查推进支撑作用有限的不足,针对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矿区矿化蚀变分带从外至内呈青磐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钾化硅化分布的特点,分析斑岩型铜矿矿化蚀变分带的特征矿物组成、诊断性波谱及其ASTER遥感波谱响应;采用多重分形"广义自相似性"和"局部奇异性"理论与能谱面积法(S-A法),探索复杂地质背景条件下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特征矿物,即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硅化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和钾化(钾长石)硅化(石英)等弱信息增强与提取方法;通过对遥感蚀变分带结果进行实地查证及岩矿鉴定,印证了本文构建的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遥感异常增强和提取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矿化蚀变分带 S-A法 弱信息增强提取 普朗斑岩型铜矿
下载PDF
植被覆盖区高光谱遥感影像上蚀变岩与蚀变矿物信息的提取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元进 马洪超 +1 位作者 孟鹏燕 杨明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在高光谱遥感找矿应用中,从影像上提取的蚀变信息经常包含了很多对找矿无用的信息。为了避免这些无用信息,本研究选取植被覆盖的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区作为研究区,使用该区高光谱遥感数据分别提取蚀变岩和蚀变矿物的信息,分析它们对找矿的... 在高光谱遥感找矿应用中,从影像上提取的蚀变信息经常包含了很多对找矿无用的信息。为了避免这些无用信息,本研究选取植被覆盖的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区作为研究区,使用该区高光谱遥感数据分别提取蚀变岩和蚀变矿物的信息,分析它们对找矿的有用性。提取蚀变矿物信息使用的是从影像上提取的矿物端元参考光谱,光谱匹配采用的是光谱角方法;提取蚀变岩信息使用的是野外蚀变岩参考光谱,光谱匹配不仅考虑光谱的整体形态,而且考虑吸收谷位置形态。在蚀变岩识别图上,4个典型蚀变岩点的野外验证表明:识别结果与实地地物基本一致。但是,在蚀变矿物信息图中,这4个圈定点无任何信息。这表明:这些点的蚀变岩信息较其表面蚀变矿物信息更丰富,因而能被有效提取出。通过比较蚀变岩、蚀变矿物的信息分布图,发现:一些粘土矿物(比如硬石膏和高岭石)的大量信息分布在沉积岩区,因而可能是假的蚀变信息。这表明:通过蚀变岩光谱获取的蚀变信息比通过蚀变矿物光谱获取的蚀变信息更可靠。在蚀变岩信息提取中,比较吸收谷位置识别前后的结果表明:考虑光谱整体和局部形态比仅考虑整体形态的识别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影像 蚀变岩 蚀变矿物 光谱匹配 普朗斑岩铜矿区
下载PDF
云南中甸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容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雪鸡坪和普朗斑岩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52
17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2 位作者 王守旭 秦朝建 苟体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422,共9页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矿产地,其中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产于西斑岩带,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产于东斑岩带。详细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斑岩铜矿床矿床地质,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特征,认...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矿产地,其中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产于西斑岩带,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产于东斑岩带。详细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斑岩铜矿床矿床地质,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特征,认为:①两者的元素组成非常相似,如稀土配分形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亏损重稀土元素和Y,富集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了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②中甸岛弧的结构及时空演化保持了义敦岛弧的共性,发育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其中东斑岩带属于外弧,而西斑岩带属于内弧,中斑岩带及零星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产于弧间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床 埃达克岩 雪鸡坪 普朗 中甸弧 云南
下载PDF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32
18
作者 曹康 许继峰 +2 位作者 陈建林 黄肖潇 任江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7-322,共16页
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弧南部的中甸弧内,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的消减带上。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w(SiO2)〉61%,w(Al2O3)为11.28%~19... 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弧南部的中甸弧内,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的消减带上。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w(SiO2)〉61%,w(Al2O3)为11.28%~19.12%,w(MgO)为1.98%~4.04%,Na2O/K2O比值介于0.3~2.4(平均0.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3a)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具有较高的St/Y(27-63)和La/Yb(14-31)比值,较明显的负Eu异常,在Y—Sr/Y和Yb—La/Yb图解中,部分样品落入埃达克岩范围内,另一些样品则落入正常弧钙碱性岩石范围。普朗含矿斑岩部分样品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属性可能与以下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有关: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时发生脱挥发分作用导致上覆地幔楔遭受流体交代,被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随后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正常拉斑玄武质-钙碱性岩浆,这种钙碱性岩浆在岩浆房中或侵位过程中发生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埃达克质石英闪长岩或石英二长岩。普朗含矿斑岩中黑云母和角闪石斑晶的广泛发育表明原始岩浆是富水的,这种富水环境促进角闪石的大量结晶而抑制部分斜长石的结晶,导致残余岩浆的Sr/Y比值增加,从而使部分岩石样品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这种富水的原始岩浆有利于后期岩浆热液体系的形成及铜等金属元素向流体相中分配转移,并最终形成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分离结晶 斑岩铜矿 部分熔融 埃达克岩 普朗
下载PDF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气液隐爆角砾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洪召 范文玉 +2 位作者 王冬兵 王显峰 谭耕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1-759,共9页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是格咱岛弧内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尽管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若干研究,但对于该矿床是否存在叠加成矿作用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在普朗典型矿床调研过程中,在普朗I号探矿平硐中首次发现了气液隐爆角砾岩。详细的岩相学... 云南普朗铜多金属矿是格咱岛弧内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尽管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若干研究,但对于该矿床是否存在叠加成矿作用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在普朗典型矿床调研过程中,在普朗I号探矿平硐中首次发现了气液隐爆角砾岩。详细的岩相学及矿相学研究表明,隐爆角砾岩角砾为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胶结物为细粒石英,且细粒石英中含有黄铜矿连晶。根据气液隐爆角砾岩产出位置及特征推断,隐爆作用系石英二长斑岩就位之后的岩浆活动引起,并伴随成矿作用发生。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由卡尼阶与诺利阶两个成矿阶段构成,其中铜成矿作用跨越了卡尼阶和诺利阶,而钼成矿始于诺利阶。综合分析指出,普朗矿区深部具有斑岩型钼(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叠加成矿 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普朗斑岩型铜矿区矿化蚀变特征矿物填图及找矿潜力分析:来自资源一号02D遥感卫星的证据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志芳 张新乐 +3 位作者 陈琪 张瑞丝 李文昌 曹晓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9,共13页
随着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突破的普朗斑岩型铜矿的规模化开采,进一步摸清首采区外围资源潜力任务紧迫。遥感技术尤其是国产卫星资源一号02D星等高光谱卫星成功发射,为我国高海拔艰苦地区快速精准识别与矿化相关的蚀变矿物提供了可能。针... 随着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突破的普朗斑岩型铜矿的规模化开采,进一步摸清首采区外围资源潜力任务紧迫。遥感技术尤其是国产卫星资源一号02D星等高光谱卫星成功发射,为我国高海拔艰苦地区快速精准识别与矿化相关的蚀变矿物提供了可能。针对以往对植被覆盖区高光谱矿物识别有效性方法探索不足,本文选取普朗铜矿区为研究,采用资源一号02D高光谱遥感数据,使用比值植被指数划分植被覆盖区及非植被覆盖区。基于实测波谱,分层次构建了植被覆盖区及非植被覆盖区与普朗铜矿矿化密切相关的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蚀变特征矿物波谱曲线,并采用匹配滤波方法开展了蚀变矿物填图示范应用。野外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探测普朗斑岩型铜矿外围尤其是首采区东侧植被覆盖区绢云母等蚀变特征矿物分布信息,结果显示普朗首采区东侧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星 实测波谱 植被覆盖区与非植被覆盖区 分层次蚀变矿物填图 普朗斑岩型铜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