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钵中莲》民间宗教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华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2-89,共8页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抄本《钵中莲》是一部民间宗教剧。剧名本身就极富有宗教意味:钵,为僧人食具;莲,莲花,西方极乐世界的宝花。钵中莲花开,意味着僧人得道成阿罗汉。剧作本身生动地反映了万历时期民间宗教思想:既融合了弥陀净土思想...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抄本《钵中莲》是一部民间宗教剧。剧名本身就极富有宗教意味:钵,为僧人食具;莲,莲花,西方极乐世界的宝花。钵中莲花开,意味着僧人得道成阿罗汉。剧作本身生动地反映了万历时期民间宗教思想:既融合了弥陀净土思想、禅宗思想与白莲教、罗教教义,又杂糅了释教和儒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中莲 民间宗教 净土 因果
下载PDF
佛教净土、基督教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41-48,共8页
传统佛教和传统基督教都是持实在论立场的,但佛经和《圣经》中同时包含了非实在论的哲学思想。佛教的净土可以从非实在论的立场得到理解,而基督教的天国则可以在非实在论意义上得到解释。它们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存在,而只体现人的生命状... 传统佛教和传统基督教都是持实在论立场的,但佛经和《圣经》中同时包含了非实在论的哲学思想。佛教的净土可以从非实在论的立场得到理解,而基督教的天国则可以在非实在论意义上得到解释。它们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存在,而只体现人的生命状态。这一理解和当代非实在论宗教哲学具有很多契合的地方,基于非实在论的净土观和天国观颇有相通之处,这为在佛教和基督教之间展开有效的对话提供了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 天国 非实在论宗教哲学 宗教对话 基督教 佛教
下载PDF
中国弥勒信仰探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霞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7,20,共4页
中国弥勒信仰两晋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南北朝时兴盛一时,隋唐时由盛转衰,唐以后逐渐衰落。中国弥勒信仰分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两派。中国弥勒信仰的一大特点是肯定人生的现生快乐,这正是它吸引大众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中国宗教 弥勒信仰 净土信仰 宗教哲学 上生信仰 下生信仰 佛教
下载PDF
圣德太子致隋国书与净土教在日本的传播
4
作者 韩昇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5-89,共5页
根据遣隋使的背景及其目的、净土教在日本的盛行以及日本对隋朝使节的热情接待,称隋朝为“西”,是一种褒义的双关语,既是方位的指称,又暗喻西方净土世界。在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外交辞令上,称隋朝为西方,既符合地理方位,又具有宗教赞誉,是... 根据遣隋使的背景及其目的、净土教在日本的盛行以及日本对隋朝使节的热情接待,称隋朝为“西”,是一种褒义的双关语,既是方位的指称,又暗喻西方净土世界。在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外交辞令上,称隋朝为西方,既符合地理方位,又具有宗教赞誉,是净土思想在外交上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朝 日本 国书 净土教
下载PDF
净影慧远的净土与如来藏思想
5
作者 吴小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0-55,共6页
净影慧远在隋代三大士中,是著述较多并且成名最早的一位,他的《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经义疏》等著作中对净土名相与思想作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评判,对后世净土宗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慧远还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把如来藏... 净影慧远在隋代三大士中,是著述较多并且成名最早的一位,他的《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经义疏》等著作中对净土名相与思想作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评判,对后世净土宗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慧远还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把如来藏和判教作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影慧远 净土 如来藏 判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