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Q-T间期离散度联合肌钙蛋白Ⅰ检测早期诊断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价值 |
常庆龙
崔萍萍
王会华
韩佩
原阳阳
|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Q-T和Q-P工艺对Fe-C-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徐成
吴润
李明伟
曾松盛
|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肝硬化患者Q-T间期延长及Q-T离散度变化的多因素分析──附73例报告 |
郑永平
林奕芬
杨壁辉
黄东谨
丁少冰
|
《新医学》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4
|
不同麻醉方法对牵拉胆囊时Q-T离散度的影响 |
张红
谢冕
靳琼瑶
陈慧
余志豪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
2002 |
6
|
|
5
|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全身麻醉 |
王家和
王惠军
成文聪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氨磺必利诱发Q-T间期延长1例 |
康燕霞
陈景旭
魏立和
杜霞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2012 |
10
|
|
7
|
Q-T间期离散度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意义 |
田莉莉
应汉艺
韩玫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8
|
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研究 |
刘娟
苏兵
李硕
王薇
沈林
王亚娟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19 |
13
|
|
9
|
正常成人区域性Q-T间期差及临床意义探讨 |
周琳妮
吴平彬
林建华
蔡文阳
胡义民
|
《广东医学》
CAS
CSCD
|
2003 |
1
|
|
10
|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Q-T间期的影响 |
魏新伟
张晓刚
杨梁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1
|
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率变异性及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
徐玮
宣玲
卢冬雨
王洪巨
|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
2014 |
22
|
|
12
|
Q-T间期离散度在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 |
张英
李青山
吕喜英
|
《河北医学》
CAS
|
2014 |
4
|
|
13
|
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
李结华
|
《临床荟萃》
CAS
|
1997 |
9
|
|
14
|
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及预防措施 |
白彩珍
庄洁
韩容
|
《药品评价》
CAS
|
2012 |
10
|
|
15
|
健康成人Q-T及Q-T离散度测定的正常值 |
陈礼平
吴芝仙
叶海琴
|
《心电学杂志》
|
1997 |
34
|
|
16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刁军
武维恒
蔡文标
祁春梅
甘军民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04 |
4
|
|
17
|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
程江涛
校卫东
胡育才
陈鹏
牛琳琳
杜廷海
朱明军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5 |
4
|
|
18
|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并尖端扭转型室速电复律成功1例 |
许飞
吴熙
邹峥
段君凯
张玉兰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5 |
4
|
|
19
|
雷莫司琼、恩丹西酮、氟哌利多预防妇科盆腔根治术后恶心呕吐及对Q-T间期的影响 |
聂晶晶
黄绍强
|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0
|
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 |
郑三晖
刘少飞
庄霖鹏
温丽文
王美如
|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