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白赋的屈骚接受
1
作者 刁生虎 班云雷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赋作为李白实现理想的载体,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出蜀首站与生活了十年之地是楚地,晚年流放遇赦并游历之地亦是楚地,其赋作中充满了楚文化因子,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深受屈骚影响。且由于共同的政治理想与遭遇,李白在... 赋作为李白实现理想的载体,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出蜀首站与生活了十年之地是楚地,晚年流放遇赦并游历之地亦是楚地,其赋作中充满了楚文化因子,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深受屈骚影响。且由于共同的政治理想与遭遇,李白在传承屈原美政理想的同时,与其忠怨之情产生了跨时空共鸣。但由于身份境遇、所处时代、社会形态、主导文化思想等的不同,李白对屈原之自沉选择却有所保留,足见屈原与李白之间的文学和文化传承关系十分复杂,必须予以辩证审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屈原 屈骚 传承
下载PDF
“儒士”身份与正声“律曲”——元代“以曲取士”争论再认识
2
作者 张婷婷 温家天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赋”为重的风气下,遵守格律的文人“曲”被认为是与词一体的“乐府”,以词赋取士,即包括以“律曲”取士。“以曲取士”概念的再界定,或许可以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科举 元曲 词赋 以儒任吏
下载PDF
王阳明辞赋作品对屈赋的借鉴
3
作者 徐涓 《云梦学刊》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王阳明有十四首(其中一首仅存题)辞赋作品流传于世,其赋作深得屈原赋作精髓,主要表现在:在形式上,阳明赋作在语料使用、句式选择、意境营造、典故创设等方面对屈赋进行大量借鉴与模拟;在内容上,阳明赋作在表达其德性高洁、忧国忧民以及... 王阳明有十四首(其中一首仅存题)辞赋作品流传于世,其赋作深得屈原赋作精髓,主要表现在:在形式上,阳明赋作在语料使用、句式选择、意境营造、典故创设等方面对屈赋进行大量借鉴与模拟;在内容上,阳明赋作在表达其德性高洁、忧国忧民以及思慕圣贤之治等方面与屈赋精神一脉相承,可谓是屈原之异代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辞赋 屈原
下载PDF
《周易》本义三例
4
作者 周山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3,63,共7页
自《周易》问世以来,对其卦辞爻辞的释读,虽有《易传》为基准,历来仍多有分歧,误读、过度释读亦多。其中《乾》卦九四爻辞、《咸》卦卦辞、《未济》卦上九爻辞,是长期以来被误读的典型。“或跃在渊”的本义不是待时而起,而是高位者如临... 自《周易》问世以来,对其卦辞爻辞的释读,虽有《易传》为基准,历来仍多有分歧,误读、过度释读亦多。其中《乾》卦九四爻辞、《咸》卦卦辞、《未济》卦上九爻辞,是长期以来被误读的典型。“或跃在渊”的本义不是待时而起,而是高位者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取女”的本义不是占断能否娶新妇,而是指男女谈恋爱应以婚娶为目的;“濡其首,有孚失是”的本义不是指失节违礼,而是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不仅有信心,更要有力量。只有把握住每卦的特殊语境、每爻在其特殊语境中的特定位置,才能对借譬取喻的卦爻辞的本义有一个放心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本义 卦辞爻辞 或跃在渊 取女 有孚失是
下载PDF
屈原赋“奔跑”类动词及其运用艺术
5
作者 张璐 龙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以斯瓦迪士“百词表”为参照标准,发现屈原赋“奔跑”类动词共有11个。“奔”“驰”“驱”在“奔跑”类动词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骋骛”“亢轭”是屈原赋中出现的新词,“驰”“驰骛”发展出了新的义位。相比宋玉赋,屈原赋“奔跑”类动... 以斯瓦迪士“百词表”为参照标准,发现屈原赋“奔跑”类动词共有11个。“奔”“驰”“驱”在“奔跑”类动词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骋骛”“亢轭”是屈原赋中出现的新词,“驰”“驰骛”发展出了新的义位。相比宋玉赋,屈原赋“奔跑”类动词并用的形式远少于宋玉赋,且存在一些楚方言词。“奔跑”类动词在屈原赋中起到了较好的修辞作用,不仅契合语境、生动形象,还能彰显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辞赋 核心词 动词
下载PDF
谈《屈原赋注》的考据方法
6
作者 魏红玲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屈原赋注》文辞约要,精于“因声求义”之理,从字音入手推敲原文之意,常以“语之转”标注。广引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尔雅》《说文解字》等字书、古注、《史记》《礼记》等古籍,利于厘清文意,为后世屈赋考据提供了方法依据。
关键词 戴震 屈原赋注 考据
下载PDF
论屈原作品的异称及其成因
7
作者 张世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
汉代以后,世人对屈原作品有屈辞、屈赋、屈骚等异称,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世人对于屈原作品的接受有关。这种接受又以屈原作品被编成集为界,分为结集之前的具体篇章接受,和结集之后对于屈原作品集的接受两个阶段... 汉代以后,世人对屈原作品有屈辞、屈赋、屈骚等异称,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世人对于屈原作品的接受有关。这种接受又以屈原作品被编成集为界,分为结集之前的具体篇章接受,和结集之后对于屈原作品集的接受两个阶段。后世混淆了前人对屈原作品这两种不同接受状态下的文体认识。另一方面,后人对屈原作品的接受,受自身所处时代文体观念的影响,依当时的文体观念来认知屈原作品,而没有回归到屈原作品所处时代的文体语境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屈原作品 异称 原因 屈辞 屈赋 屈骚
下载PDF
王阳明为赋取径探赜
8
作者 高文绪 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7-91,共5页
明代中期前七子倡导辞赋复古,王阳明与七子虽处同时,但他不以复古自蔽,除法庄子、屈原、汉大赋外,兼学王勃、杜牧、苏轼等人。细论之,他的取径要在法庄、屈,这为其赋注入了旷达、骚怨精神。他效汉大赋的铺陈,以增强其赋的气势。唐宋则... 明代中期前七子倡导辞赋复古,王阳明与七子虽处同时,但他不以复古自蔽,除法庄子、屈原、汉大赋外,兼学王勃、杜牧、苏轼等人。细论之,他的取径要在法庄、屈,这为其赋注入了旷达、骚怨精神。他效汉大赋的铺陈,以增强其赋的气势。唐宋则取王勃之辞彩,杜牧之盛衰悲慨,苏轼之矛盾消解方式。王氏取径的原因,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他个人交游的促进,更离不开他自身的性格和遭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为赋取径 上法庄屈 下取汉宋
下载PDF
楚辞与汉代骚体赋流变 被引量:11
9
作者 易闻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9,共11页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远古三代“虚无”之事,迥异《诗》四言重章叠句的咏唱,别立一体,独守乡风,略无祖《诗》之证。汉儒将《诗》《书》等据为经典,从经义立场对屈原及其作品予以扬抑褒贬,固无所契。汉代骚体赋取效屈宋等,所祖不一,衍为弔屈与自悼、《太玄》与《思玄》、自我抒情或代为抒情、述志纪行,以及骚体叙物,或参大赋,大都系于一己进退、宠辱、生死,或“心存魏阙”,以理节情,归于经义,叙事纪行,由虚转实,结构严谨,句式整饬,多以议论抒情,名物、描写为寡,卒至不克铺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骚体赋 屈原 《文心雕龙》
下载PDF
论屈原作品和骚体纪行赋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慧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98,共8页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远游》等诸多纪行之作,文采斐丽,寓意愤然,自汉代刘向继作《远游赋》之后,启示骚体纪行赋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纪行赋 骚体 《远游》
下载PDF
屈原赋“看视”概念场词语的运用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广平 李霖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屈原赋"看视"概念场词语语义丰富,呈现"方向""情态""距离""结果""时间"等多个认知角度。每一认知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语义场,每一语义场又含有不同的"看视"概念场... 屈原赋"看视"概念场词语语义丰富,呈现"方向""情态""距离""结果""时间"等多个认知角度。每一认知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语义场,每一语义场又含有不同的"看视"概念场词语,精细多样。从运用形式来看,屈原赋"看视"概念场词语既有"单用"又有"并用"。屈原赋通过使用"看视"概念场词语,产生了显著的艺术效果。这些词语在屈原赋中是形象的活化点、画面的切换点以及情感的寄寓点,其运用促进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赋 “看视” 语义 运用形式 艺术效果
下载PDF
帝国秩序与文学关系——前《楚辞》时代屈原赋的传播、诠释与接受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院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6-110,共15页
长期以来,屈原赋成为聚讼之的,关于作者、作品真伪争论不休。回到历史场域,坐实早期屈赋接受史,有利于避免在原始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各说各话,臆测推论。该文从学术史角度,界定概念,正本清源,从最初楚文化的政治影响以及刘安、司马迁对屈... 长期以来,屈原赋成为聚讼之的,关于作者、作品真伪争论不休。回到历史场域,坐实早期屈赋接受史,有利于避免在原始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各说各话,臆测推论。该文从学术史角度,界定概念,正本清源,从最初楚文化的政治影响以及刘安、司马迁对屈赋人、文不同侧重关注与诠释内容,讨论屈赋传播所反映的帝国秩序与文学关系。依据史料,我们可以肯定刘安为《离骚》作传,但通过文本细读与社会学分析,可以发现他的《离骚序》是“以意逆志”,为我所用,完全是道家的内涵。司马迁以文传人,做到了“知人论世”。但与其说他是在写史,不如说他在诠释屈赋。诠释过程中挖掘屈原非儒非道的“怨愤”态度,是对人生的质疑,也是司马迁独立思考与个性体现。虽然他们的诠释存在不足,但与大汉帝国秩序密切相关,他们开启了后世屈赋(包括《楚辞》)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帝国秩序 屈原赋 刘安 司马迁
下载PDF
吴敏树诗文对屈原辞赋的接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有梁 《云梦学刊》 2020年第3期55-63,共9页
吴敏树以古文名家,诗歌成就亦不可小视。受地域和个人际遇等因素影响,其诗歌受屈原辞赋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往往借助屈原和《离骚》来浇灌胸中块垒,抒发悲悯情怀;二是其诗歌里"兰""芷""荷&qu... 吴敏树以古文名家,诗歌成就亦不可小视。受地域和个人际遇等因素影响,其诗歌受屈原辞赋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往往借助屈原和《离骚》来浇灌胸中块垒,抒发悲悯情怀;二是其诗歌里"兰""芷""荷""湘灵"等美人香草意象俯拾即是;三是他往往仿照《楚辞》句式来创作辞赋,且对它们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敏树 美人香草 屈原 辞赋
下载PDF
刘禹锡对屈赋的接受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梦初 《唐都学刊》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刘禹锡贬谪朗州 ,始有意学屈原。其诗文的精神气格、内容体式、抒情手段、文词比兴均深受屈赋影响。刘禹锡是屈原骚怨精神和文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和发扬者。
关键词 刘禹锡 屈原 骚怨精神 诗人 唐朝
下载PDF
汉代骚体赋的京都抒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文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71,共8页
汉代骚体赋承续了屈辞的恋都主题,而在汉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具有分化的表现。屈辞抒写的郢都,恒与家国、姓族、故乡乃至自身命运、政治理想、姓族荣耀一体交融。然而骚体赋在东汉中期以前的帝京眷恋却排斥了故乡的思念,变成政治热... 汉代骚体赋承续了屈辞的恋都主题,而在汉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具有分化的表现。屈辞抒写的郢都,恒与家国、姓族、故乡乃至自身命运、政治理想、姓族荣耀一体交融。然而骚体赋在东汉中期以前的帝京眷恋却排斥了故乡的思念,变成政治热情和出处志节的单项维系,这是皇权稳固的时代士人政治热情的集中体现。东汉中后期皇权渐衰的政治局面和仕进不达的现实困境反映为骚体赋抒写对于京都的疏离,故乡的回归成为抒写的主题。从屈辞到骚体京都抒写的汉代演变,显示为一体文学的主题回环与分化过程,反映了士人对于政治仕进依违难决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汉代 骚赋 恋都 故乡
下载PDF
唐人祖述屈骚探微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慧霜 《云梦学刊》 2008年第3期38-44,共7页
明代李梦阳出于复古心态反思唐代赋学而提出"唐无赋"之说,实则忽略了有唐一代辞赋的发展。宋本《文苑英华》的《杂文·骚》类辑录骚体赋四十二篇,又《杂文·问答》亦辑录九首骚体作品。数量虽不是最多,但骚情意绪,愁... 明代李梦阳出于复古心态反思唐代赋学而提出"唐无赋"之说,实则忽略了有唐一代辞赋的发展。宋本《文苑英华》的《杂文·骚》类辑录骚体赋四十二篇,又《杂文·问答》亦辑录九首骚体作品。数量虽不是最多,但骚情意绪,愁思郁结,正是唐人对楚辞骚体形式的再创与延续。其中更不乏对屈原的惋惜与追念,如柳宗元作《吊屈原》、刘蜕作《吊屈原辞》均是对屈原其人的直接伤悼与追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杜甫 离骚 楚辞
下载PDF
“美美与共”的审美理想境界——论屈原赋的生态美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广平 邓康丽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80-88,共9页
屈原赋中的自然形象是古代生态智慧“天人合一”观的艺术体现。屈原对自然表现的实质是将自然美与人格美、人情美耦合,创建出一种“美美与共”的审美理想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正是屈原赋的生态美内涵所在。屈原赋中的生态... 屈原赋中的自然形象是古代生态智慧“天人合一”观的艺术体现。屈原对自然表现的实质是将自然美与人格美、人情美耦合,创建出一种“美美与共”的审美理想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正是屈原赋的生态美内涵所在。屈原赋中的生态美既有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自然意象和自然意境,亦有虚实相合、人神一体的自然神形象,前者体现了人与自然感息相通的共生关系,后者体现了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整体关系。屈原赋展现的“美美与共”的审美理想境界为当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古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赋 生态美 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 审美理想境界
下载PDF
戴震《屈原赋注》的字词注释特色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建荣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屈原赋注》的字词注释,在继承传统训诂学原则和方法的同时,还有着不同于前人的鲜明特色。这些特色主要包括:重视方言字词的注释,注重结合典籍进行注释,根据上下文探求新义,运用古音学知识的声训。
关键词 戴震 《屈原赋注》 注释特色 训诂学 楚辞学 方言字词 古音学
下载PDF
从《橘颂》看屈杜的人格理想与文类贡献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思齐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66-79,共14页
在屈赋中涉及橘的作品只有一篇《橘颂》,然而《橘颂》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橘颂》创作于屈原的青年时期,而橘树的意象却贯穿在屈原的一生之中。杜甫是受屈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人生经历与橘树有关。在杜诗中有大量作品涉... 在屈赋中涉及橘的作品只有一篇《橘颂》,然而《橘颂》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橘颂》创作于屈原的青年时期,而橘树的意象却贯穿在屈原的一生之中。杜甫是受屈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人生经历与橘树有关。在杜诗中有大量作品涉及到橘树和橘子,杜甫热爱屈原的《橘颂》,并从中吸取力量,建构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屈原《橘颂》和杜甫《病橘》都具有文类学的研究价值。在杜甫的文学批评观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风骚共推激"。杜甫学习屈原而得诗歌之正,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创造了正剧,杜甫创造了正诗。屈原和杜甫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人格典范。研究屈赋与杜诗有助于中华民族确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昂首阔步迈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赋杜诗 人格理想 文类辨析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屈原、杜甫、陆游爱国诗的异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远方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87-91,共5页
分析比较屈原、杜甫、陆游爱国诗的异同。从忠君、忧国议其同;从爱国思想表达的深度、 时间长度、题材范围及创作方法论其异。
关键词 屈原 杜甫 陆游 爱国诗 异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