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rn Qi Men Dun Jia
1
作者 Raymond Lo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7年第8期515-523,共9页
"Qi Men Dun Jia" is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ancient divination arts. It is said to have been invented at the time of the Yellow Emperor in 2600 BC in his battle against the monster Chi You. This famous art was use... "Qi Men Dun Jia" is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ancient divination arts. It is said to have been invented at the time of the Yellow Emperor in 2600 BC in his battle against the monster Chi You. This famous art was used as war strategy in the famous battle of Red Cliff in 208 AD. In the modem world, we can employ this amazing ancient technique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understand a problematic situation and enhance the chance of suc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 men Dun Jia Heavenly Stems Magic Doors Heaven stars DEITY
下载PDF
肺藏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25
2
作者 孟庆岩 张庆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311-312,共2页
肺藏魄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肺藏魄的内涵为形体和精神两方面,传统观念认为魄是五神之一,是人体精神意识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发现魄亦有形体层面的含义,认为宗气的作用实际是魄的功能体现。魄门为人体连通器,是肺肠相通、形神相关的体... 肺藏魄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肺藏魄的内涵为形体和精神两方面,传统观念认为魄是五神之一,是人体精神意识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发现魄亦有形体层面的含义,认为宗气的作用实际是魄的功能体现。魄门为人体连通器,是肺肠相通、形神相关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藏魄 宗气 魄门 藏象学说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作者新证(二)——从文本用韵看《参同契》为齐人所著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启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54,共11页
《周易参同契》全书均为韵语。古无韵书,《三百篇》即为韵书。孔子传《易》,亦不能改方音。所以,通过用韵来判断《周易参同契》作者的籍贯,是十分可靠的方法。为此,我们为传世本《周易参同契》作了厘定韵例、编制韵谱的工作,并从中分析... 《周易参同契》全书均为韵语。古无韵书,《三百篇》即为韵书。孔子传《易》,亦不能改方音。所以,通过用韵来判断《周易参同契》作者的籍贯,是十分可靠的方法。为此,我们为传世本《周易参同契》作了厘定韵例、编制韵谱的工作,并从中分析出这部书用韵的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秦汉方音研究成果参校比勘,说明《周易参同契》一书具有十分明显的齐鲁方音的特点,进一步证明它应该是齐鲁作者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音韵 齐人 徐真人 淳于叔通 魏伯阳 古会稽
下载PDF
毛氏汲古阁本《说文解字》刊印源流新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宪荣 周晓文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1期106-127,共22页
目前学界对毛氏汲古阁本《说文》的刊印源流虽有大致梳理,但对该本的具体分期及各时期版本特征等尚缺详尽考证。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认为此本在清代共经四次刊印:康熙年间,毛康在朱彝尊的影响下依其父遗留旧版首次重校印行。从存世的毛康... 目前学界对毛氏汲古阁本《说文》的刊印源流虽有大致梳理,但对该本的具体分期及各时期版本特征等尚缺详尽考证。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认为此本在清代共经四次刊印:康熙年间,毛康在朱彝尊的影响下依其父遗留旧版首次重校印行。从存世的毛康手校本看,此次刊印版式已定,文内已有校改,但无增阴文篆字、旁增小字及添加附录等情况。之后毛康继续订补书版,增添了附录,但卒前未能再印。乾隆前期,书版归祁门马氏并获得重印,从《四库》本看,此本已旁增小字、且增加了阴文篆字,并添加了附录。乾隆中期,朱筠访得马氏印本进行重校翻刻,《说文》始大行于世。乾隆后期,版归苏州钱听默,钱氏参考朱氏印本等重校修版印行。此本初印里封有萃古斋印,增篆、旁增小字及附录一应俱全,文字颇有修改,后世所谓'剜改本'即指此。嘉庆以后,毛氏书版渐渐湮灭,钱氏与朱氏二印本则相继受到青睐。了解汲古阁本的刊印源流,可以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刊印动因和版本特征,进而重估其在清代说文学上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汲古阁本 祁门马氏 大兴朱氏 苏州钱氏 刊印源流
下载PDF
清代改琦所绘《先贤谱图》中的读书图
5
作者 许晶晶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1-86,共6页
《先贤谱图》是清代上海画家改琦晚年集大成之作,也是包含读书图最多的作品。文章聚焦《先贤谱图》中的读书图,探讨读书图中的人物,以及书籍材质、书籍装帧、书籍盛具、书房家具等的演变;概述读书图中与人物所处时代不一致的物件,并分... 《先贤谱图》是清代上海画家改琦晚年集大成之作,也是包含读书图最多的作品。文章聚焦《先贤谱图》中的读书图,探讨读书图中的人物,以及书籍材质、书籍装帧、书籍盛具、书房家具等的演变;概述读书图中与人物所处时代不一致的物件,并分析其原因;讨论古代读书图研究对文创产品开发、洞察古代阅读风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琦 先贤谱图 读书图 文创产品
下载PDF
《儒林外史》假托明代续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仰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90-96,共7页
《儒林外史》与明代社会关系密切。吴敬梓何以厚洪武而薄永乐,是和洪武朝礼乐制度的建立有关,而永乐篡位本身即是对周礼的违背,且自此之后,礼乐制度废弛。高启桀骜不驯,其性格与魏晋人物类似,吴敬梓推崇六朝,但由文中所及《高青丘文集》... 《儒林外史》与明代社会关系密切。吴敬梓何以厚洪武而薄永乐,是和洪武朝礼乐制度的建立有关,而永乐篡位本身即是对周礼的违背,且自此之后,礼乐制度废弛。高启桀骜不驯,其性格与魏晋人物类似,吴敬梓推崇六朝,但由文中所及《高青丘文集》看,吴敬梓对高启极为熟悉,从其个人及文中王冕行迹看,吴敬梓及其创作受高启影响更大。明代文人结社之风盛行,清代对于明人结社态度多为否定,吴敬梓当受特定时代思潮影响,对文人结社也比较反对。《儒林外史》涉及文人结社颇多,且多为反面,这一现象当与吴敬梓个人态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洪武朝 永乐朝 高启 魏晋风度 文人结社
下载PDF
《谐铎》与《续谐铎》在祁门成书考述
7
作者 赵星 王慧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清代文学家沈起凤晚年来到祁门担任学官,在这里完成了《谐铎》的主体部分,并在门人弟子的协助下将其刊刻成书。祁门县的生员们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沈氏的小说创作的全过程。《谐铎》问世后先在徽州地区流传,后迅速风靡海内。另外,沈起凤的... 清代文学家沈起凤晚年来到祁门担任学官,在这里完成了《谐铎》的主体部分,并在门人弟子的协助下将其刊刻成书。祁门县的生员们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沈氏的小说创作的全过程。《谐铎》问世后先在徽州地区流传,后迅速风靡海内。另外,沈起凤的学官身份与小说创作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铎》 沈起凤 祁门
下载PDF
两晋时期的门阀士族与外戚政治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以世家望族支持而建立的两晋政权 ,确立了两晋士族的政治地位 ,士族与皇族又结成政治姻亲。由于皇族与士族、士族与士族的利益冲突 ,最后使东晋步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关键词 东晋 西晋 门阀士族 外戚政治
下载PDF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回忆爷爷吴觉农的好友、安徽茶人傅宏镇先生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宁 《茶叶》 2012年第4期252-255,259,共5页
傅宏镇先生(1901-1966)1921年毕业于安徽省茶务讲习所,1923年曾在安徽秋浦、祁门茶场任职。1932年底参加吴觉农组织的祁门茶业调查,主笔《祁门之茶业》(1933),这是祁门最早的一篇茶业报告。1934年后,傅先生在浙江第五区茶场和三界茶场任... 傅宏镇先生(1901-1966)1921年毕业于安徽省茶务讲习所,1923年曾在安徽秋浦、祁门茶场任职。1932年底参加吴觉农组织的祁门茶业调查,主笔《祁门之茶业》(1933),这是祁门最早的一篇茶业报告。1934年后,傅先生在浙江第五区茶场和三界茶场任职,指导茶叶生产和制作。1938年后,傅先生在安徽事茶直到1965年退休。傅先生在他42年的茶业生涯里,写过多篇的茶业调查、茶叶制作改良和茶文化的文章,编撰《中外茶书艺文志》(1940)和《茶名汇考》(2000)。本文通过多年来所收集的零星片断,追忆傅先生的为人和他对茶业和茶文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宏镇 安徽省茶务讲习所 祁门茶场 三界茶场 安徽茶业管理处 吴觉农
下载PDF
谈“主”气论与“次”气论
10
作者 秦海林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86-88,81,共4页
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论述可以分为两派 ,“主”气论和“次”气论。产生的根源在于古代汉语含义的朦胧多义和古代的文论家使用术语的不规范以及各自的立足点不同 ,它们在内容上并不是针锋相对的 ,无论是在... 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论述可以分为两派 ,“主”气论和“次”气论。产生的根源在于古代汉语含义的朦胧多义和古代的文论家使用术语的不规范以及各自的立足点不同 ,它们在内容上并不是针锋相对的 ,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实践中 ,它们都是可以并存互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论 “主”气论 “次”气论 孟子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中的“X+起(来)”
11
作者 路广 郑东珍 《泰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9-62,共4页
 《醒世姻缘传》中的"X+起(来)"用例很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其中有些用法是现代汉语中仍然在使用的,有些则只在山东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些则意外地只见于四川、湖北等西南官话地区和湖南的部分地区。本文对"X+起(来)"...  《醒世姻缘传》中的"X+起(来)"用例很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其中有些用法是现代汉语中仍然在使用的,有些则只在山东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些则意外地只见于四川、湖北等西南官话地区和湖南的部分地区。本文对"X+起(来)"的2大类4项24种格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总结出这种格式在《醒世姻缘传》中的4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X+起(来)” 方言语法 动作
下载PDF
隔药灸三门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艳 张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三门穴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隔药灸三门穴,对照1组给予隔药灸常规腧穴(足三里、天枢、中脘)... 【目的】观察隔药灸三门穴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隔药灸三门穴,对照1组给予隔药灸常规腧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对照2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共治疗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GCSI)的症状积分和胃排空率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GCSI的症状积分及胃排空率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三门穴能明显地改善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率,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三门穴 脾胃气虚型 2型糖尿病 胃轻瘫
下载PDF
湖北天门方言的助词“起”和“哈”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德雄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6期98-101,共4页
本文讨论天门方言“V +起 (哈 ) +趋向动词”结构中“起”和“哈”的不同语义、语用情况 ,并结合其他方言里的同类现象 ,探求“起”、“哈”
关键词 天门方言 语法 助词 '起' '哈' 西南方言 湖北
全文增补中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并称考论
14
作者 周晓宇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1-68,共8页
中宗朝已开始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视为一个文学群体,并称四人为“四杰”“四才子”,包括四杰在内的时人虽有就排名问题进行讨论,但较为零散,未成定论。自宋以降,“王杨”“卢骆”多两两组合排列,后或因“平前仄后”的发音习惯... 中宗朝已开始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视为一个文学群体,并称四人为“四杰”“四才子”,包括四杰在内的时人虽有就排名问题进行讨论,但较为零散,未成定论。自宋以降,“王杨”“卢骆”多两两组合排列,后或因“平前仄后”的发音习惯确定为“王杨卢骆”。受张说、刘肃杜撰的“裴行俭评四杰”一事影响,唐、宋多有因“重器识而轻文艺”的选官标准轻薄贬低四杰的情况。杜甫最先从诗文批评的立场为四杰正名,将四杰视作唐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随着古人对诗文发展阶段的认识不断深入,王、杨、卢、骆四人上接齐梁传统、下启盛唐气象的文学观念以及写作实践逐渐得到挖掘、认可,四杰最终成为与沈宋、陈子昂并肩的初唐文坛代表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杨卢骆 初唐四杰 诗学理论 承前启后
下载PDF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特征性性激素与其相关调控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磊 刘迎迎 +2 位作者 于杰 李运伦 郭伟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特征性性激素与其相关调控因素的的关联性,从而为研究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证候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患者首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卵泡...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特征性性激素与其相关调控因素的的关联性,从而为研究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证候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患者首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其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瘦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最后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深入探析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特征性性激素指标与特征性性激素相关调控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白介素-2是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患者血清雌激素的敏感性调控因素,雌二醇含量变异的20.50%可由白介素-2的变化来解释,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瘦素是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的敏感性调控因素,卵泡刺激素含量变异的18.30%可由瘦素的变化来解释,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患者的白介素-2对雌二醇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瘦素对卵泡刺激素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高血压病 肾气亏虚证 特征性性激素 性激素相关调控因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体用关系辨析《伤寒杂病论》中“热入血室”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琦 杨必安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血室的概念,但关于其具体的解剖位置,历代医家观点不一。血室之争,根源在于中医重用而轻体、体用不平衡。血室以气血汇聚之处的功能命名,从字形字义也难以揣测其形状与解剖位置。从《伤寒论》第97条、第143条以及... 《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血室的概念,但关于其具体的解剖位置,历代医家观点不一。血室之争,根源在于中医重用而轻体、体用不平衡。血室以气血汇聚之处的功能命名,从字形字义也难以揣测其形状与解剖位置。从《伤寒论》第97条、第143条以及第145条可以推测,血室可以理解为肝的别称。妇人经期,"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此又名"热入血室",期门刺之或小柴胡汤主之,邪随经水而去。重用轻体是中医独有的思维,现代中医应将明体与达用并重。中医重用的思维方式,只有落到体的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扬经典中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入血室” 体用关系 重“用”轻“体” 期门穴 小柴胡汤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孙一奎太极诠释探赜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晓宇 张其成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
孙一奎继承了朱熹的理本论,认为太极是宇宙之本体,人身之太极即是原气。他在坚持太极为理的同时,借鉴周子"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发生论,以"太极(原气)-阴阳-五行-脏腑"为人体生成模式,将太极与人体生命过程... 孙一奎继承了朱熹的理本论,认为太极是宇宙之本体,人身之太极即是原气。他在坚持太极为理的同时,借鉴周子"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发生论,以"太极(原气)-阴阳-五行-脏腑"为人体生成模式,将太极与人体生命过程相关联。在医学实践上,他以"元气"代替"原气","命门穴"代替"命门",为太极赋予了形而下的意义,使"太极-原气"论能够进一步指导临床。孙氏对太极的再诠释,奠定了后世医家诠释太极的基本方向,也体现了医学视域下太极之内涵的变化:太极之属性向形而下转化;太极成为人体存在的根本依据,与生命的具体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联,并且成为了生命质量和状态的最终决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孙一奎 原气 命门
原文传递
俄藏6239号《天盛律令》中的两则残叶考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鹏 《西北民族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8-20,412,共14页
本文考释了俄藏6239号《天盛律令》中两则未刊布的残叶,指出了整理者著录和拼配的错误,考证其有四条内容,分属于卷四'敌军寇门'和'边主期限门',进而对其内容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黑水城文献 《天盛律令》 敌军寇门 边主期限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