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 |
郭英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2
|
湖南地方戏曲生存现状探析 |
李跃忠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7
|
|
3
|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
陈维昭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论祁彪佳戏剧本体论的美学意义 |
卢永和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3
|
|
5
|
《四述奇》俄京观剧史料述评 |
尹德翔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6
|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赵琦美校语研究 |
窦开虎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7
|
“路歧”论略 |
窦开虎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7 |
0 |
|
8
|
元杂剧《吴起敌秦挂帅印》中的吴起形象 |
刘秀娟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9
|
高密度、空间分异与美学错位——基于戚其义家族商战剧的拥挤文化研究 |
张箭飞
郭蔚臻
|
《长江学术》
CSSCI
|
2019 |
0 |
|
10
|
高密度、空间分异与拥挤文化——基于戚其义家族商战剧的分析 |
郭蔚臻
|
《文化研究》
|
2019 |
0 |
|
11
|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曲艺术构成论 |
李征兵
|
《保定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2
|
祁彪佳和吕天成的曲品著作之比较 |
刘南南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3
|
“兴观群怨”与“净化”——祁彪佳与狄德罗戏剧美学比较 |
许安群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4
|
祁豸佳戏曲活动研究 |
黄海兰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5
|
山阴祁氏家族戏曲创作考论 |
彭慧慧
邢蕊杰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6
|
从“诗品”到“曲品”:论吕天成、祁彪佳的曲品批评 |
汪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7
|
“把国剧往世界去发展”——齐如山的中西戏剧融汇论 |
李征兵
|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2009 |
1
|
|
18
|
王曦《东海记》的创作及评点研究 |
胡瑜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9
|
民间小戏视野中的《搬场拐妻》研究——以乾隆三十五年刻印《缀白裘》西秦腔本为例 |
杨宜师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