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nitrification in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the Zhujiang Estuary i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Hu ZHOU Huaiyang +4 位作者 PENG Xiaotong YANG Qunhui QIN Chaomei YIN Xijie CHEN Guangq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7-46,共10页
Samples of sediments and the overlying water were collected in the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ZE).Denitrification rates,sediment oxygen demand(SOD),and fluxes of inorganic nitro... Samples of sediments and the overlying water were collected in the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ZE).Denitrification rates,sediment oxygen demand(SOD),and fluxes of in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N2 flux method,using a self-designed continuous flow through and auto-sampling syste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s varied between 222 and 908 μmol/(m2·h) with an average of 499 μmol /(m2·h).During incubation,the sediments absorbed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overlying water with SOD ranging from 300 to 2 363 μmol/(m2·h).The de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D(r2=0.77) regardless of the NO-3+N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overlying water,organic carbon contents in sediments and water temperature,suggesting that the SOD was probably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denitrification in the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There was a net flux of NO-3+NO-2 into the sediments from the overlying water.The NH+4 flux from sediments into water as the result of mineralization was between 12.3 and 210.3 μmol/(m2·h),which seems limited by both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sediment and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overlying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TRIFICATION N2 flux SOD in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 qi' ao island coastal zone Zhu-jiang Estuary
下载PDF
Rates of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and their response to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changes in coastal sediments of Qi'ao Island, Zhujiang River Estuary in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WU Zijun ZHOU Huaiyang +2 位作者 PENG Xiaotong LI Jiangtao CHEN Guangq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0-17,共8页
Subtropical sediment cores (QA09-1 and QA12-9) from the coastal zone of Qi’ao Island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ates of sulfate reduction and their response to experimental tempera-tu... Subtropical sediment cores (QA09-1 and QA12-9) from the coastal zone of Qi’ao Island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ates of sulfate reduction and their response to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changes. The depth distribution of the sulfate reduction rates was measured from whole-core incu-bations with radioactive tracer35SO42-, and peaks of 181.19 nmol/(cm3·d) and 107.49 nmol/(cm3·d) were exhibited at stations QA09-1 and QA12-9, respectively. The profiles of the pore water methane and sulfate concentr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occurred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sulfate reduction rate at the base of the sulfate-reducing zone. Meanwhile, the sulfate concentration was not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for controlling the rates of sulfate reduction. In addition, the incubation of the sediment slurries in a block with a temperature gradien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sulfate reduction reaction was 36°C. The Arrhenius plot was linear from the lowest tempera-ture to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ange of previously reported valu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regime of marine environments prob-ably selected for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with the best-suited physiology for the respectiv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ate reduction rate temperature-gradient incubations 35SO42- tracer qiao island
下载PDF
清代舟山岱山“妈祖澳”地名考证
3
作者 孙峰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清道光年间,李增阶著有《外海纪要》,其中介绍由福建途经舟山群岛到上海等地的北上航线,涉及一个地名“妈祖澳”。文章考证,妈祖澳即今衢山岛马足岙,该地名的形成与衢山岛妈祖文化传播有关,同时涉及福建渔民在岱衢洋、衢山岛从事渔业开... 清道光年间,李增阶著有《外海纪要》,其中介绍由福建途经舟山群岛到上海等地的北上航线,涉及一个地名“妈祖澳”。文章考证,妈祖澳即今衢山岛马足岙,该地名的形成与衢山岛妈祖文化传播有关,同时涉及福建渔民在岱衢洋、衢山岛从事渔业开发的历史。相关论述反映了清代衢山岛虽曾属“禁地”却禁而不绝的史实,《外海纪要》收录“妈祖澳”地名也间接反映衢山岛自古就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澳 舟山 衢山岛 渔业 天后宫
下载PDF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成书、版本及东传日本考述
4
作者 高寰宇 宋咏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医家的重视,庆长、元和、宽永、正保、宽文等年间均有和刻本刊行。日本学者依据该书创作了诸多相关书籍,促进了原著的传播与传承,反映出这一时期日本学界研究运气学说的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刘温舒 版本 医书流布 日本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岳文 李翠田 +2 位作者 林阳阳 冯天乔 王丽荣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珠海淇澳岛沿岸滩涂曾生长大量红树林,但因围海养殖、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和海洋捕捞等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锐减,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损害。随着政府的重视及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淇澳岛红树林处于逐步恢复之中。根据淇澳岛... 珠海淇澳岛沿岸滩涂曾生长大量红树林,但因围海养殖、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和海洋捕捞等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锐减,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损害。随着政府的重视及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淇澳岛红树林处于逐步恢复之中。根据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背景、内容、措施和成效等特征,分3个阶段[自发修复阶段(1998年之前)、集中种植阶段(1999―2007年)、系统修复阶段(2008年至今)]阐述30多a来淇澳岛红树林修复历程,分析红树林修复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工作展望。淇澳岛的红树林生态修复经验对本区及我国其他地区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有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修复 修复历程 淇澳岛
下载PDF
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甯子豪 蒋昌波 +2 位作者 隆院男 伍志元 马远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2,共12页
海岸线是描述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之一,其在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着不同强度的动态演变。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RS、GIS技术结合实地勘察,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并运用灰色关联分... 海岸线是描述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之一,其在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着不同强度的动态演变。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RS、GIS技术结合实地勘察,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45年来南澳岛海岸线变迁显著,长度增长了11.06 km,分形维数呈升高趋势;2)研究期内,岸线类型由基岩为主的自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化,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岸线结构呈单一至多元发展的态势;3)南澳岛海岸线演变有明显的镇区差异,后宅镇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其演变较为显著,云澳、深澳两镇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其演变较为缓慢;4)台风(自然灾害)以及人口数量是南澳岛海岸线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岛 海岸线 遥感 变迁分析 驱动因素
下载PDF
海岛“岙”的人地系统演进机制与营建策略——基于舟山群岛的人居环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睿 王竹 +2 位作者 钱振澜 王珂 周从越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105,116,共10页
从海岛人地系统基本单元——“岙”的认知出发,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海岛岙历史脉络中空间格局演变的解析,揭示出海岛人地关系演进中“需求-地貌”耦合的驱动机制,明确了海岛人居环境的营建逻辑。进而以“岙”所代表的人地... 从海岛人地系统基本单元——“岙”的认知出发,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海岛岙历史脉络中空间格局演变的解析,揭示出海岛人地关系演进中“需求-地貌”耦合的驱动机制,明确了海岛人居环境的营建逻辑。进而以“岙”所代表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判出当下海岛人居营建中对于海洋产业精细化、适应社会与空间结构急剧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的现实需求,围绕地貌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出了多岙融合、资源挖掘、设施盘活、肌理导控、原型调试与海岸重塑等营建策略,旨在为我国海岛地区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海岛“岙” 演进机制 海岛人居环境 营建策略
下载PDF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发展动态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廖宝文 管伟 +3 位作者 章家恩 唐国玲 雷振胜 杨雄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4,共6页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珠海市淇澳岛天然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和人工红树林(3~5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群落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年时间内,秋茄种群平均地径和胸径均显...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珠海市淇澳岛天然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和人工红树林(3~5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群落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年时间内,秋茄种群平均地径和胸径均显著增加,高度变化小;桐花树种群平均地径、胸径和高度变化均不显著;无瓣海桑生长快速,不同年龄段的地径、胸径和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中,随着林龄的增长,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无瓣海桑作为先锋造林树种,可有效压制互花米草Spartinaa lterniflora生长,并促进乡土红树植物定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群落 发展动态 珠海 淇澳岛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蟹类区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建荣 刘启智 +4 位作者 赵一臣 窦碧霞 李连春 刘蔚秋 林继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0-736,共7页
2008年7月—2010年9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不同生境和不同植被群落的蟹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蟹类8科24种,其中相手蟹科Sesarmidae种类最多,为9种;弓蟹科Varunidae次之,为5种,沙蟹科Ocypodidae 4种。Jaccard区系相似性指数表明,林内泥... 2008年7月—2010年9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不同生境和不同植被群落的蟹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蟹类8科24种,其中相手蟹科Sesarmidae种类最多,为9种;弓蟹科Varunidae次之,为5种,沙蟹科Ocypodidae 4种。Jaccard区系相似性指数表明,林内泥滩与林外硬质泥滩蟹类区系为中等相似(J=0.523),林外硬质泥滩与高潮区光滩蟹类区系(J=0.071)及林内泥滩与高潮区光滩蟹类区系(J=0)都极不相似。林内泥滩蟹类中,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中华中相手蟹(Sesarmops sinensis)和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等在红树林外道路两侧和堤坝较硬质泥滩数量较多,而林外高潮区光滩的蟹类都是耐干旱和奔跑能力较强的种类。天然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蟹类种类数和平均密度较人工引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群落的少,但平均生物量较无瓣海桑群落高。秋茄群落蟹类密度和生物量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等理化因子都呈不显著相关;无瓣海桑群落土壤速效磷与蟹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蟹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全磷与蟹类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红树林土壤类型和新生蟹类补充进种群是影响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蟹类密度和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类区系 红树林 淇澳岛 珠海
下载PDF
珠海市淇澳岛主要红树林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震 陈卫军 +4 位作者 管伟 廖宝文 何克宏 陈蔚 谢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方法对不同红树林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珠海市淇澳岛具有相对简单的群落结构,总体呈现出以小乔木为优势的群落特征。(2)无瓣海桑群落内物种多样... 以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方法对不同红树林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珠海市淇澳岛具有相对简单的群落结构,总体呈现出以小乔木为优势的群落特征。(2)无瓣海桑群落内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3)混交林无瓣海桑+木榄群落比无瓣海桑纯林更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群落内结构相对复杂,枯落物数量和生物量更多。(4)天然林秋茄与无瓣海桑人工林相比,其在生物量、树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方面均更有优势。该地的天然林秋茄群落是处于演替后期顶级的红树林群落,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最高;桐花树群落为演替前中期群落,可能发展成为纯林桐花树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淇澳岛 红树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冬季的鸟类群落 被引量:15
11
作者 彭逸生 王晓兰 +1 位作者 陈桂珠 杨雄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1-396,共6页
在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设置7条样带,分别于2005—2007年每年1月对该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共记录到鸟类63种,隶属12目23科,雀形目种类最丰富;其中留鸟、冬候鸟、夏候鸟分别占66.7%、31.7%和1.6%,水禽和陆禽分别占28.6%和71.4%。鸟... 在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设置7条样带,分别于2005—2007年每年1月对该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共记录到鸟类63种,隶属12目23科,雀形目种类最丰富;其中留鸟、冬候鸟、夏候鸟分别占66.7%、31.7%和1.6%,水禽和陆禽分别占28.6%和71.4%。鸟类群落总体α多样性指数(H)为3.171,均匀度(J)为0.765;各个样带的H值为0.602~2.853,J值为0.336~0.919,其中滩涂与红树林生境的鸟类群落多样性与均匀度在7种生境中最低。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滩涂、红树林鱼塘湿地和村落之间的鸟类群落差异较大。根据等级聚类分析的结果,淇澳岛冬季鸟类群落可划分为滩涂水禽、红树林鱼塘湿地鸟类、农田森林鸟类3个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淇澳岛 冬季鸟类群落 区系 多样性
下载PDF
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的变化 被引量:35
12
作者 周厚诚 任海 +2 位作者 向言词 彭少麟 李萍 《热带地理》 2001年第2期104-107,112,共5页
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变化。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 ,该岛土壤pH值按退化草坡→人工林→次生林的顺序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土壤全氮含量、速效磷和交换性K、Ca、Mg都随植被从草坡向次生林恢复过程而呈现... 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变化。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 ,该岛土壤pH值按退化草坡→人工林→次生林的顺序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土壤全氮含量、速效磷和交换性K、Ca、Mg都随植被从草坡向次生林恢复过程而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虽然草坡 10cm土壤有机质比 10年龄的人工林群落 2和群落 3高 ,但却比群落 4、群落 5、群落和群落 8低。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物贮量也增加 ,其趋势同土壤养分增加是一致的。南澳岛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结构和营养得到改善 ,而这又会促进植被恢复。同大陆相比 ,海岛土壤的交换性K、Ca、Mg含量较高 ,这可能同海岛特殊生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南澳岛 退化草坡人工林 次生林 全氮含量
下载PDF
海南岛博鳌港水体交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小兵 高抒 +2 位作者 陈妙红 葛晨东 朱大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7,共7页
依据全潮水文观测资料,估算了博鳌港的水体交换参数。结果表明,博鳌港北部(占整个纳潮水域的1/3)的水体交换特征是:在不考虑河流淡水输入的情况下,一个进入口门的海水质点将在湾内平均停留6.7个潮周期(7.4d),区内50%的水体被外海水替换... 依据全潮水文观测资料,估算了博鳌港的水体交换参数。结果表明,博鳌港北部(占整个纳潮水域的1/3)的水体交换特征是:在不考虑河流淡水输入的情况下,一个进入口门的海水质点将在湾内平均停留6.7个潮周期(7.4d),区内50%的水体被外海水替换所需要的时间为5d,80%的水体交换所需时间为11d;如果考虑万泉河的淡水输入,则水交换的速度更快(不到1d)。与之相反,博鳌港南部(即沙美内海湖)水交换速度则相对较慢。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博鳌港(包括沙美内海)与外海水交换的通畅,以保护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交换 平均滞留时间 海南岛博鳌港
下载PDF
中国北回归线附近岛屿及沿海初夏鸟类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泽伟 Richard W.Lewthwaite +6 位作者 余日东 李国诚 Michael R.Leven Martin D.Williams Kerry Sherred James Lazell 卢文华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7-222,共6页
于2001年6月8日至19日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粤闽沿海岛屿及沿海湿地(东迄福建省南部的东山岛,西至广东省东部汕头地区的牛田洋湿地和南澳及其附近诸岛)进行鸟类调查,后又于2004年6月做了补充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7种,其中海岛鸟11种,湿地... 于2001年6月8日至19日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粤闽沿海岛屿及沿海湿地(东迄福建省南部的东山岛,西至广东省东部汕头地区的牛田洋湿地和南澳及其附近诸岛)进行鸟类调查,后又于2004年6月做了补充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7种,其中海岛鸟11种,湿地鸟25种,陆地鸟41种,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种类分别为白腹军舰鸟Fregata andrewsi和岩鹭Egretta sacra。观察新增了10种以往未曾在该地区记录到的鸟类,首次记录到岩鹭在南澳及其附近诸岛的繁殖,再次印证了粉红燕鸥Sterna dougallii、黑枕燕鸥Sterna sumatrana、褐翅燕鸥Sterna anaethetus和黑叉尾海燕Oceanodro mamonorhis在该地区的繁殖记录。通过对比该地区一个多世纪以来鸟类记录(包括繁殖记录)的差异,探讨该地区鸟类区系的演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北回归线岛屿 沿海湿地 牛田洋 南澳岛 东山岛
下载PDF
南澳岛退化草坡的植被恢复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萍 黄忠良 《热带地理》 2007年第1期21-24,65,共5页
在南澳岛建立次生草坡对照及草坡种植试验样地,观测群落植物多样性、土壤肥力及生物量变化,以探讨海岛退化草坡的植被恢复过程。结果显示,海岛迎风面上修建公路、风能发电场或开垦后的弃耕祼地在自然状况下很难恢复其植被,植物种类和数... 在南澳岛建立次生草坡对照及草坡种植试验样地,观测群落植物多样性、土壤肥力及生物量变化,以探讨海岛退化草坡的植被恢复过程。结果显示,海岛迎风面上修建公路、风能发电场或开垦后的弃耕祼地在自然状况下很难恢复其植被,植物种类和数量甚至有所减少,植被覆盖度下降,需要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在迎风面恶劣的环境下,次生草坡可能是一种偏途顶极,短时间内植物多样性变化不大。退化草坡的土壤肥力较低,开垦后若不及时恢复适当植被,情况会恶化。该岛草坡的生物量均较低,远低于该岛一般人工林或次生林的水平。海岛本身存在水分、土壤、生物条件等方面的脆弱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地形地貌和植被造成破坏,一旦破坏要尽快进行适生的人工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坡 植被恢复 群落多样性 南澳岛
下载PDF
冬季南澳岛不同养殖区浮游细菌分布及微表层的富集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俊 胡晓娟 +1 位作者 杨宇峰 龚映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2,共5页
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不同养殖区不同水层的调查,探讨了冬季南澳岛不同养殖区的浮游细菌分布及理化因子,并分析了海洋微表层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叶绿素a(chl-a)、TN及TP在不同养殖区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不同水层之... 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不同养殖区不同水层的调查,探讨了冬季南澳岛不同养殖区的浮游细菌分布及理化因子,并分析了海洋微表层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叶绿素a(chl-a)、TN及TP在不同养殖区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不同水层之间的分布也无一定规律。除对照区微表层水体对chl-a无富集作用外,其余各站点的微表层对chl-a、TN和TP都表现出一定的富集作用。异养细菌及弧菌总数在鱼类养殖区最高,其次为贝类养殖区,最低为龙须菜栽培区;粪大肠菌群在贝类养殖区最高,其次为鱼类养殖区,最低为龙须菜栽培区。除粪大肠菌群外,异养细菌及弧菌总数均在各站点微表层水体中最高。异养细菌、弧菌和粪大肠菌群数的最高值分别为4.61×10~5cfu/mL、1.5×10~4 cfu/mL和3 500 mL^(-1)。贝类养殖区的粪大肠菌群数远超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各站点微表层水体对异养细菌和弧菌都表现出很强的富集作用,对粪大肠菌群的富集作用则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南澳岛 浮游细菌 微表层 富集作用
下载PDF
南澳岛近海特殊地形的发现及其新构造学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珣 侯方辉 刘锡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8,共6页
地形形态变异分析是新构造和古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粤东南澳岛附近内陆架平原上,发育一条无法用外力侵蚀解释的线型浅谷,而恰与南海滨海断裂带方向和位置基本吻合或接近,推测可能是地震断裂的地表形变造成的。这一发现,对进... 地形形态变异分析是新构造和古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粤东南澳岛附近内陆架平原上,发育一条无法用外力侵蚀解释的线型浅谷,而恰与南海滨海断裂带方向和位置基本吻合或接近,推测可能是地震断裂的地表形变造成的。这一发现,对进一步认识南海滨海断裂带东段活动性,以及粤东和台湾海峡的地震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特殊地形 活动断裂 古地震 南澳岛
下载PDF
广东南澳岛土地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木壮 曲林静 宋榕潮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广东海岛众多,海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根据实地考察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南澳岛土地资源特点、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海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 海岛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南澳岛
下载PDF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先春 吴汉斌 +1 位作者 左敏 李志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96例脑挫裂伤血肿扩大患者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资料,并评价"李琦岛征"和"黑洞征"预... 目的探讨"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96例脑挫裂伤血肿扩大患者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资料,并评价"李琦岛征"和"黑洞征"预测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412例脑挫裂伤血肿患者中经CT随访复查确诊血肿扩大96例,其中扩大的血肿早期CT表现为"李琦岛征"44例,"黑洞征"38例,其它14例;在脑挫裂伤血肿扩大预测方面,"李琦岛征"和"黑洞征"的敏感性分别为45.83%、39.58%;特异性分别为96.52%、94.9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70.3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3%、84.03%。结论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是脑挫裂伤血肿可靠CT征象,可有效预测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风险,"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在脑挫裂伤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琦岛征" "黑洞征" 血肿扩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南澳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国昭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本文提出了南澳旅游开发的三个方面问题:1)港口建设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如何协调;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突出南澳旅游的特色:3)如何开拓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本文认为,南澳的港口建设应有主导的功能,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布局... 本文提出了南澳旅游开发的三个方面问题:1)港口建设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如何协调;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突出南澳旅游的特色:3)如何开拓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本文认为,南澳的港口建设应有主导的功能,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布局,与旅游开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应重视保护海岛的环境,把发展“绿色旅游”作为南澳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南澳要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首先就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旅游度假胜地,为此,应加强开拓珠江三角洲的客源市场,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到南澳旅游的“行游比”偏高的问题,应当认真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南澳岛 旅游市场营销 绿色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