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乐府诗看前七子对李白的接受 |
万紫燕
过江丽
|
《昭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明代前七子李何之争 |
郭平安
高益荣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3
|
关于李梦阳的“晚年悔悟”问题——前七子文学理论研究之一 |
廖可斌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7
|
|
4
|
明代“前七子”正义之一——以“前七子”诸人聚合、交游及其文学主张为考察中心 |
师海军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前七子派的兴起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
雷磊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明代政坛南北之争与前七子的崛起 |
郭皓政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明代“前七子”正义之二——以明代“前七子”提法形成为考察中心 |
师海军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杨慎与何景明:六朝派与前七子的交接 |
雷磊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2 |
2
|
|
9
|
明代前七子派形成时间考 |
刘坡
|
《殷都学刊》
|
2012 |
2
|
|
10
|
尊崇气节,致力于儒雅文学的复壮——由茶陵派向前七子过渡的杨一清 |
陈书录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4
|
|
11
|
论明中期闽中诗文的转变——从茶陵派到前七子 |
郑礼炬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2 |
2
|
|
12
|
李何之争:复古主张的二律背反——前七子文学理研究之二 |
廖可斌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2 |
1
|
|
13
|
“前七子”复古诗学兴起的历史语境 |
高宏洲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4
|
“前七子”复古运动失败的三重原因 |
高宏洲
|
《孝感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5
|
“前后七子”并称与“前七子”塑造之完成——以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为重点 |
孙学堂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前七子与李东阳交恶论 |
薛泉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夜蛙鸣露 自极声致——论明代张琦诗歌与“前七子”的分野 |
张如安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0 |
|
18
|
前七子三事考论 |
魏强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9
|
前七子的诗学思想及其批评史意义 |
邓新跃
|
《船山学刊》
|
2005 |
0 |
|
20
|
“诗弱于陶”与明代前七子的陶诗批评 |
邓富华
|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