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拙大”源于书论说——晚清词学转向的文化与文学史背景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荣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07,共13页
"重拙大"是晚清词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一直以来其理论来源不明,导致学界对其阐释存在种种歧误,以至迄今为止仍无定论。通过晚清相关文化变迁的全面考察,大体可以确定此种美学范式直接起源于其时盛行一时的碑学理论,为碑书... "重拙大"是晚清词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一直以来其理论来源不明,导致学界对其阐释存在种种歧误,以至迄今为止仍无定论。通过晚清相关文化变迁的全面考察,大体可以确定此种美学范式直接起源于其时盛行一时的碑学理论,为碑书美学的基本特点。由于晚清词的发展面临与书法类似的问题,词论家因此将其引入词学,属于典型的类比批评。厘清了"重拙大"的直接理论来源,便可循此对其内涵进行较为准确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拙大 晚清词学 碑学 况周颐
下载PDF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清旷之美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谢灵运山水诗的"清"之美主要与其山水诗中的自然山水景物相对应,呈现为清新、秀丽、雅致、静谧、幽寂等美学特征;"旷"之美主要与谢氏山水诗中的说理部分相对应,且不期然而然地形成了谢氏山水诗独具特色的以"旷... 谢灵运山水诗的"清"之美主要与其山水诗中的自然山水景物相对应,呈现为清新、秀丽、雅致、静谧、幽寂等美学特征;"旷"之美主要与谢氏山水诗中的说理部分相对应,且不期然而然地形成了谢氏山水诗独具特色的以"旷达"人生境界为根基的"旷"之诗歌美学风格。呈现为一种并未被前人所认识到的诗歌美学风格,即:"清旷"之美——清新空旷之自然山水环境与具有"旷达"胸襟之诗人主体紧密结合的产物,是物与人结合之后在山水诗中所生发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山水诗 清旷之美
下载PDF
论王鹏运、况周颐词学思想和创作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惠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从对"重拙大"的推崇、创作实践、对梦窗词的推许等看,王鹏运、况周颐的词学思想和创作有很大差异。王鹏运的"重拙大"论是就词格而言,况周颐的"重拙大"论则是在词境的层面展开。王鹏运的词能较好体现其&qu... 从对"重拙大"的推崇、创作实践、对梦窗词的推许等看,王鹏运、况周颐的词学思想和创作有很大差异。王鹏运的"重拙大"论是就词格而言,况周颐的"重拙大"论则是在词境的层面展开。王鹏运的词能较好体现其"重拙大"的主张,而况周颐词对"重拙大"的体认是建立在"性灵语,以沉着之笔达出"的基础上。王鹏运欣赏梦窗词"无一字无来历"之妙,其词学梦窗之密又糅合自己之清疏,别具特色;况周颐则更注重梦窗词流露的真情,其词大量运用"芬菲铿丽"之字眼,倾心学习潜气内转的笔法,力求上接梦窗。这些差异与他们的身份、性情、兴趣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王鹏运 况周颐 词学思想
下载PDF
石湖词清旷苍凉的风格侧面
4
作者 王伟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4-87,共4页
范成大的词主要的风格是温软绮丽,但也有一部分词表现出清旷沧凉的风格,这类词都和范成大出使金国有关,且多为长调,其数量虽然不多,但却代表了范成大创作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 范成大 石湖词 清旷 沧凉
下载PDF
“‘轻重’篇尤鄙俗”之“鄙俗”释义
5
作者 耿振东 《德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傅玄对《管子》"轻重"篇作出的"鄙俗"二字的评判,揭示出"轻重"篇在《管子》一书中的地位和性质。以此为基础,从管仲思想与《管子》"三匡"、傅玄的思想倾向、"轻重"篇是对"三匡&... 傅玄对《管子》"轻重"篇作出的"鄙俗"二字的评判,揭示出"轻重"篇在《管子》一书中的地位和性质。以此为基础,从管仲思想与《管子》"三匡"、傅玄的思想倾向、"轻重"篇是对"三匡"的悖谬亦是对傅玄思想的背离三个方面,初步解析"鄙俗"二字所蕴含的意义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重 鄙俗 管仲 三匡 傅玄
下载PDF
《溪山琴况》的演奏美学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归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溪山琴况》是徐上瀛全面系统地论述古琴艺术理论的美学专著,他继承了前人琴乐的研究成果,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完善了虞山琴派的美学思想。《溪山琴况》全篇建立在"和"的审美精神基础上,对琴乐演奏的技巧、心境、审美追求作... 《溪山琴况》是徐上瀛全面系统地论述古琴艺术理论的美学专著,他继承了前人琴乐的研究成果,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完善了虞山琴派的美学思想。《溪山琴况》全篇建立在"和"的审美精神基础上,对琴乐演奏的技巧、心境、审美追求作了精辟的论述。《溪山琴况》中描写的是一种儒道佛融为一体的修养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理想人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山琴况》心境 “弦指音意” 审美追求
下载PDF
先秦俗赋探微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利侠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2-87,共6页
先秦时期以师旷为代表的矇瞍,以淳于髡为代表的俳优,皆使用韵语讲述古史、故事或笑话,娱乐君主,伺机讽谏,他们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俗赋作品——先秦韵诵俗赋。这些韵诵俗赋被经史诸子吸收,使行文摇曳生姿,趣味横生;而荀子、宋玉则将这些韵... 先秦时期以师旷为代表的矇瞍,以淳于髡为代表的俳优,皆使用韵语讲述古史、故事或笑话,娱乐君主,伺机讽谏,他们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俗赋作品——先秦韵诵俗赋。这些韵诵俗赋被经史诸子吸收,使行文摇曳生姿,趣味横生;而荀子、宋玉则将这些韵诵俗赋衍为长篇,提升其思想内涵,并且题以"赋"名,成为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诵俗赋 师旷 淳于髡 荀卿 宋玉
下载PDF
晚清词人况周颐诗词简析
8
作者 朱承安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7-68,共2页
况周颐,清末民初的大词人、中国传统词论的集大成终结者。其读书游历期的词,宁静恬和、玲珑易感、心旌难撩淡淡春愁;其困守期的词,梅花之缠绵悱侧独钟、悼失子亡妻之痛、感国耻之伤;其逐臣期的词,晚秋蝉鸣、西风唱晚、浸透血泪;其遗老... 况周颐,清末民初的大词人、中国传统词论的集大成终结者。其读书游历期的词,宁静恬和、玲珑易感、心旌难撩淡淡春愁;其困守期的词,梅花之缠绵悱侧独钟、悼失子亡妻之痛、感国耻之伤;其逐臣期的词,晚秋蝉鸣、西风唱晚、浸透血泪;其遗老期的词,遗老郁结、赤子之心、梦想幻灭;其《蕙风词话》的核心美学思想:穆、静、厚、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况周颐 读书游历期 困守期 逐臣期 遗老期 词论
下载PDF
时移世变中的蕙风伤春词
9
作者 冀晋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6-68,113,共4页
况周颐作品中有不少伤春之作,延续和发展了伤春文学的传统。少年时多是性灵语,主要是借伤春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哀怨或是自己一时兴起的闲愁别怨;中年时一方面因为中日甲午战争,而有许多感时忧国之作;晚年时因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况周颐作品中有不少伤春之作,延续和发展了伤春文学的传统。少年时多是性灵语,主要是借伤春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哀怨或是自己一时兴起的闲愁别怨;中年时一方面因为中日甲午战争,而有许多感时忧国之作;晚年时因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伤春词中多寄托了国家的危亡和历史的兴衰。况周颐甲午以后的伤春词可被视为史词,所写的不只是个人一己之愁思,而是有时代的盛衰作为背景,具有广阔的历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伤春词 晚清世变
下载PDF
名字载入县志的清代名医
10
作者 李德梅 《兰台世界》 2021年第6期152-153,共2页
葫芦岛市连山区因地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通过档案资料,考证葫芦市连山区这个县级城市,在清代曾经有两名在太医院里的名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并著有医书,可见葫芦岛市连山区医学发展的历史是比较厚重的。
关键词 葫芦岛 清代 八品吏目 名医 王思泰 刘匡
下载PDF
清末奕劻请辞首席军机大臣之缘因探讨——基于报刊文献的考察
11
作者 熊元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113,共12页
随着清末内政外交艰难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奕劻为首的各皇族在派系林立中不断寻求生存之道。若言在裁撤军机处、试办责任内阁的过程中,奕劻请辞首席军机大臣当属自然,但是早在筹办责任内阁之前,奕劻就有了卸任首席军机大臣之举措,并先后... 随着清末内政外交艰难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奕劻为首的各皇族在派系林立中不断寻求生存之道。若言在裁撤军机处、试办责任内阁的过程中,奕劻请辞首席军机大臣当属自然,但是早在筹办责任内阁之前,奕劻就有了卸任首席军机大臣之举措,并先后力荐载沣、载泽等继任其职,这除了与奕劻擅用政治权术,与"载"字辈相抗衡有关之外,还与近代以来外务繁杂,以致奕劻欲图专理部务和被弹劾时试图及早乞休,免至成为众矢之的等主观意图,以及清末枢务繁难、内外交困而奕劻已年近古稀、精力衰败等客观原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皇族 奕劻 请辞 军机大臣
原文传递
梅兰芳与况周颐的听歌之词:民国沪上的艺文风雅
12
作者 彭玉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91,97,共23页
况周颐早年寓居京城,与梅兰芳父亲过往甚密。1913年后,梅兰芳数度来沪演出,尤其是1920年,以梅兰芳为中心的香南雅集,不仅绘图以记其事,各家题图之作亦一时称盛。况周颐则从1916年开始作听歌之词,后合并此后数年之作而成《秀道人修梅清课... 况周颐早年寓居京城,与梅兰芳父亲过往甚密。1913年后,梅兰芳数度来沪演出,尤其是1920年,以梅兰芳为中心的香南雅集,不仅绘图以记其事,各家题图之作亦一时称盛。况周颐则从1916年开始作听歌之词,后合并此后数年之作而成《秀道人修梅清课》,其中《戚氏》《满路花》之外,以《清平乐》和《西江月》《浣溪沙》三组组词最具规模。况周颐的听歌之作不仅写梅兰芳的音容之美、演剧之高,也从中寄寓自己深隐的遗民情怀。以况周颐听歌之作为考察对象,不仅可以勘察其后期词在题材风格上面的新变,也从一个侧面可勘察民国沪上词人的艺文风雅及其遗老群体的共同心志,其价值值得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况周颐 《秀道人修梅清课》 《清平乐》组词 《西江月》组词
原文传递
史料追踪与互证:《开煤要法》《井矿工程》底本确证与新史料的发现
13
作者 逄硕 聂馥玲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
江南制造局最初翻译的晚清西方煤矿工程技术译著《开煤要法》和《井矿工程》是技术与资源双重变革背景下介绍、传播近代煤矿工程技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当时所秉持的“特译紧要之书”原则的重要体现。通过中外文本对比互证及史料追踪... 江南制造局最初翻译的晚清西方煤矿工程技术译著《开煤要法》和《井矿工程》是技术与资源双重变革背景下介绍、传播近代煤矿工程技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当时所秉持的“特译紧要之书”原则的重要体现。通过中外文本对比互证及史料追踪的相关工作,纠正了目前已有不确切的信息,发现新的史料及其关联。研究表明,晚清科技翻译研究所关注的底本及其作者、知识来源等方面的考证研究辅以史料追踪与互证的研究方法能够将底本和译本的对应及基于此而获取的新见史料进行整合,进而为编织西学东渐的知识之网提供史料及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译著 开煤要法 井矿工程 史料追踪 互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