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期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石云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29,124,共9页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等,将宣传变法的阵地由国内移到了日本,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梁启超办报以“广开民智”、救国报国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等,将宣传变法的阵地由国内移到了日本,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梁启超办报以“广开民智”、救国报国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以及经济上独立等基本原则。他把报刊当作维新派的阵地,鼓动“兴师讨贼”,传播西方新思想,主张报刊应发挥“监督政府”和“响导国民”的作用。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且也是新闻报刊史上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粱启超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新小说报 办报宗旨 新闻思想
下载PDF
论《清议报》诗词与“诗界革命”的发生
2
作者 焦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9,共13页
《清议报》是晚清报刊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种,更由于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辟"诗文辞随录"栏以实践其"诗界革命"主张,而在报刊诗词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清议报》发表诗词作品的作者中,康有为、蒋智由尤其值得关注... 《清议报》是晚清报刊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种,更由于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辟"诗文辞随录"栏以实践其"诗界革命"主张,而在报刊诗词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清议报》发表诗词作品的作者中,康有为、蒋智由尤其值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两人发表的诗作数量最多,更因为其作品最能体现其时"诗界革命"的理论主张。两人在晚清十年间的诗学思想演变轨迹也能够凸显时代变局中士人阶层的心路历程。康有为的诗作则是其流亡海外之后积极为保皇事业而奔走的游历、交往与心迹的真实显露;蒋智由的诗作最能体现"诗界革命"的主张,而他在晚清十年中的思想与诗学转变也为理解晚清士人阶层提供了一份可贵的样本。可以说,《清议报》诗词真正拉开了晚清报刊诗词发展与演化的大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议报》 诗词 康有为 蒋智由
下载PDF
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梁启超弃旧图新另办报刊原因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炜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6-42,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了两份对当时及后来社会影响很大的报刊——《清议报》与《新民丛报》,但前者主张"保皇",后者主张"维新国民",宗旨有很大的改变。对于两报的更替,学界多认为是火灾导致《清议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了两份对当时及后来社会影响很大的报刊——《清议报》与《新民丛报》,但前者主张"保皇",后者主张"维新国民",宗旨有很大的改变。对于两报的更替,学界多认为是火灾导致《清议报》停刊,梁便另办《新民丛报》,却未注意到两报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新民丛报》是在《清议报》遭到清廷严禁与保皇会声誉受损且经费缺乏的客观条件下,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成熟之际,与其师康有为产生分歧并欲摆脱《清议报》的束缚而创办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清议报》 《新民丛报》 创刊原因
下载PDF
康有仪与其塾师山本宪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顺长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9-53,60,共6页
最近发现的康有仪书信等史料显示,康有仪于1898年初赴日后,通过在山本宪私塾所学的日文汉译知识以及与山本的良好关系,不仅参与了《清议报》创办初期的日文译稿的组稿和翻译等工作,还努力充当流亡日本的维新派人士与日本人接触的中介,... 最近发现的康有仪书信等史料显示,康有仪于1898年初赴日后,通过在山本宪私塾所学的日文汉译知识以及与山本的良好关系,不仅参与了《清议报》创办初期的日文译稿的组稿和翻译等工作,还努力充当流亡日本的维新派人士与日本人接触的中介,使康梁等人赴日后不久就获得山本的支援,并通过山本扩大了在日本的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仪 山本宪 《清议报》 维新变法
下载PDF
蝶翼与风暴:《仁学》刊行的书籍史考察
5
作者 芦珊珊 张玉亮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0年第1期131-145,共15页
《仁学》是维新思想家谭嗣同最重要的著作,该著问世后长期以未刊本形式流传。其首次发表当以梁启超主持下的《清议报》为最早,而此本发表时间跨度将近三年,其间断续屡屡,迷雾重重。本文不局限于《仁学》文本,而试图通过书籍史视角,关注... 《仁学》是维新思想家谭嗣同最重要的著作,该著问世后长期以未刊本形式流传。其首次发表当以梁启超主持下的《清议报》为最早,而此本发表时间跨度将近三年,其间断续屡屡,迷雾重重。本文不局限于《仁学》文本,而试图通过书籍史视角,关注其出版前后的过程及其与社会思潮发展的互动关系,结合《清议报》本与第一个单行本国民报社本以及《国民报》《新民丛报》上的广告、作新社等出版机构出版物封面等"副文本",钩沉《仁学》刊行背后隐藏的康梁师徒思想分途、保皇革命两派关系、梁启超在《仁学》刊布过程中的艰难探索和多方尝试等史事,进而勾勒这部"禹域未有之奇书"(梁启超语)如蝶翼掀动风暴般引发社会变革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 梁启超 《清议报》 《国民报》 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