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地中海到青海——都兰热水墓出土“半人半鱼”图像考
1
作者 苗亚婻 杜建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2,I0002,共8页
青海都兰热水墓出土了3件半人半鱼图像金饰片,母型是来自古希腊海神特里同的另一种形象肯陶洛斯—特里同,主要流行于希腊化时期至罗马帝国时期,伴随亚历山大东征,传到中亚与西北印度,继而进入都兰。其在墓葬中既象征王权,又护佑死者灵... 青海都兰热水墓出土了3件半人半鱼图像金饰片,母型是来自古希腊海神特里同的另一种形象肯陶洛斯—特里同,主要流行于希腊化时期至罗马帝国时期,伴随亚历山大东征,传到中亚与西北印度,继而进入都兰。其在墓葬中既象征王权,又护佑死者灵魂进入极乐冥界,同时直观反映了丝绸之路青海道上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人半鱼图像 都兰热水墓 特里同 丝绸之路青海道
下载PDF
新时代“两路”精神的弘扬路径研究——纪念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子祥 陈昱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两路”精神,不仅要注重史论结合,从内涵阐释、根源回溯和历史定位发轫,夯实传承弘扬基础,还要注重红绿相映,从国家文化公园、协同研究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手,构建...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两路”精神,不仅要注重史论结合,从内涵阐释、根源回溯和历史定位发轫,夯实传承弘扬基础,还要注重红绿相映,从国家文化公园、协同研究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手,构建教育引导体系;既要注重文工交叉,从“两路”建设养护、进藏铁路修建及科技攻坚克难着力,实现文化涵育功能,又要注重文旅融合,从整合文化资源、创建品牌标识、完善支撑条件入手,助推红色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两路”精神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路基优化结构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牛玉川 吴亚平 +1 位作者 罗涛 燕波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4期1279-1289,共11页
由于冻胀融沉等病害导致青藏铁路路基问题较一般的地区更加严重且复杂多变。路桥过渡段作为道路与桥梁的重要衔接,路基与桥台的沉降差异严重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及行车的舒适性。结合一般地区的过渡段差异性沉降治理办法,从刚度差异入... 由于冻胀融沉等病害导致青藏铁路路基问题较一般的地区更加严重且复杂多变。路桥过渡段作为道路与桥梁的重要衔接,路基与桥台的沉降差异严重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及行车的舒适性。结合一般地区的过渡段差异性沉降治理办法,从刚度差异入手,同时考虑冻土的活动层特性,提出桩基路桥过渡段优化结构,达到路基与桥台刚度的平缓过渡,同时对优化结构进行长期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过渡段路基处埋设双排四根混凝土桩基后,在持续外荷载以及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桩基对冻土温度场影响较小,能保证冻土良好的稳定性;路基与桥台差异性沉降和轨面折角大幅度降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通过ANSYS模拟分析温度场、位移场发现,混凝土桩基对过渡段处路基的温度场影响较小,对于差异性沉降治理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路桥过渡段 试验研究 青藏铁路
下载PDF
基于沥青路面温度特征的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司伟 罗丹 +4 位作者 王锐 李鑫 李政雄 刘哲 马骉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421,共9页
针对青藏高寒区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对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的严重危害,通过沥青路面温度特征对真实工况下沥青路面冻融损伤劣化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沥青路面温度特征的气象参数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 针对青藏高寒区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对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的严重危害,通过沥青路面温度特征对真实工况下沥青路面冻融损伤劣化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沥青路面温度特征的气象参数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分析沥青路面温度特征;借助室内冻融循环试验揭示沥青混合料冻融循环损伤劣化过程,基于沥青路面温度特征,结合冻融强度划分准则得到沥青面层遭受的冻融作用次数;同时充分考虑冻融过程中温度与水分的影响,提出饱水率折减系数与冻融折减系数修正室内冻融影响,利用正弦函数拟合冻融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模量随时间历程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8年那曲地区沥青面层上面层共发生211次冻融;冻融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6年内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衰减了28%,其中第1年衰减了17%,随后衰减幅度逐年减小。研究可为青藏高寒区沥青路面性能保持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冻融损伤 温度场 青藏高寒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治藏进程中“两路”沿线群众政治认同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东明 郭海龙 何云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4,共11页
川藏、青藏“两路”建成通车至今,沿线群众政治认同大致经历了三大跃升性变迁:“两路”修建和通车触发“共产党好”、“解放军好”的具象认同;“两路”保通和升级强化“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新时代强化以“... 川藏、青藏“两路”建成通车至今,沿线群众政治认同大致经历了三大跃升性变迁:“两路”修建和通车触发“共产党好”、“解放军好”的具象认同;“两路”保通和升级强化“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新时代强化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总体性认同。梳理历史可知,“两路”通车吹响了西藏民众的现代政治认同的号角。做好新时代的政治认同工作,需要传承弘扬宝贵历史经验,既把握好利益法则,也把握好情感法则,既注重生成逻辑,也注重建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青藏公路 沿线群众 政治认同 “两路”精神
下载PDF
青藏公路路堤边坡产流产沙与降雨特征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宪立 张科利 +2 位作者 罗利芳 孔亚平 庞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74,共4页
道路侵蚀是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摸清公路边坡侵蚀规律,在青藏公路路堤边坡布设自然径流观测小区,进行定位观测,实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降雨特征是:以次降雨量5~10mm和平均降雨强度小于5mm/h的降雨为主,在观测期内的降... 道路侵蚀是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摸清公路边坡侵蚀规律,在青藏公路路堤边坡布设自然径流观测小区,进行定位观测,实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降雨特征是:以次降雨量5~10mm和平均降雨强度小于5mm/h的降雨为主,在观测期内的降雨量分别为52.89mm,61.31mm,分别占总量的56.72%和65.76%。(2)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强度的乘积与侵蚀模数、径流深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6和0.7982,这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较为吻合,降雨量(降雨动能)与平均降雨强度的组合可以作为路堤坡面侵蚀预测的重要因子。(3)对径流深与侵蚀模数分别取自然对数,两者拟合结果表明有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8633),随着径流深度的增加侵蚀模数也在增加。路堤边坡的径流系数主要集中在0.1~0.4之间,平均0.29,表明边坡的入渗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侵蚀模数 降雨强度 降雨量 降雨动能 坡面侵蚀 区域土壤 流深 径流 观测
下载PDF
粟特人与青海道 被引量:18
7
作者 霍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8,共5页
粟特人是中古时期以善于经商著称、并主要活跃在“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商业民族之一。近年来 ,随着安伽墓、虞弘墓、史君墓等一批粟特人墓葬在中原一带的考古发现 ,引起学术界对粟特人来华活动路线、居住范围、文化传播及影响等若干问题... 粟特人是中古时期以善于经商著称、并主要活跃在“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商业民族之一。近年来 ,随着安伽墓、虞弘墓、史君墓等一批粟特人墓葬在中原一带的考古发现 ,引起学术界对粟特人来华活动路线、居住范围、文化传播及影响等若干问题的热烈讨论。然而 ,粟特人的足迹是否踏上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是否到达过中国的西南边疆 ?这些问题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文献与新出考古材料的分析 ,认为汉唐时代粟特人不仅已经活动在青藏高原 ,而且通过具有重要交通意义的“青海道” ,与中国西南地区很早便有可能产生了商贸交往 ,拓展了对粟特人活动范围及路线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人 青海道 丝绸之路 吐蕃 吐谷浑
下载PDF
青藏公路高路基病害的形成及其机理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建兵 汪双杰 +1 位作者 章金钊 马巍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研究以纵向裂缝为主的青藏公路高路基病害的形成及其机理,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路基病害形成的原因,分析认为高路基病害不仅与融化盘有关,还与融化夹层、冻结核和冻土环境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路基病害与路基高度... 为研究以纵向裂缝为主的青藏公路高路基病害的形成及其机理,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路基病害形成的原因,分析认为高路基病害不仅与融化盘有关,还与融化夹层、冻结核和冻土环境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路基病害与路基高度及坡向直接相关;路基高度大于2.5m的路基内高路基病害占总量的75.7%,且阳坡侧病害占总量的66.5%;当路基高度小于临界高度时,融化盘及其偏移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反之,在高温冻土区,融化夹层则是主要因素,而在低温冻土区,冻结核形成的"凸"滑动面与阳坡侧坡脚下融化盘的联合作用引发了一系列高路基病害;施工质量与冻土环境的破坏等构成了影响高路基病害的人为因素;高路基病害的治理应因地制宜,结合病害的形成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青藏公路 高路基病害 形成机理
下载PDF
青藏铁路格拉段高立式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世海 冯玲正 许兆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全长1 140 km,沿线冻融侵蚀、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交替出现,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路段长约260 km。铁路未通车前,在秀水河段已出现集沙掩埋轨枕的现象,风沙危害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风蚀防治工程不仅保护铁路免遭风... 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全长1 140 km,沿线冻融侵蚀、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交替出现,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路段长约260 km。铁路未通车前,在秀水河段已出现集沙掩埋轨枕的现象,风沙危害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风蚀防治工程不仅保护铁路免遭风蚀危害,同时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立式沙障的防护效果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高立式沙障具有显著的防护效果,使路基免于风沙危害。特别是高立式沙障的多排布设构成的综合防护体系,防风蚀效果显著,从阶梯式集沙仪的观测结果来看,它可使风蚀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路基 风沙危害 高立式沙障 效果
下载PDF
利用热管-保温材料复合结构提高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东明 杨永平 +1 位作者 魏庆朝 张鲁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热管-保温材料复合路基是青藏铁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路基结构形式.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应用于青藏铁路冻土路基中的热管的热流表达式,并用热焓法考虑冻土相变问题,对该路基结构形式及在无保温材料情况下施工20 a后的路基温度场... 热管-保温材料复合路基是青藏铁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路基结构形式.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应用于青藏铁路冻土路基中的热管的热流表达式,并用热焓法考虑冻土相变问题,对该路基结构形式及在无保温材料情况下施工20 a后的路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表明: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从路基面向下传入地基中,使0℃等温线始终在保温板底层;该路基结构形式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理想结构形式,有利于克服全球变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青藏铁路 热管 保温材料 复合路基 多年冻土
下载PDF
古玉石之路与丝绸之路青海道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得祖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6-59,共4页
早在丝绸之路形成的1600多年前,就有一条玉石之路沟通中国内地和欧亚大陆。丝绸之路青海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空前兴盛。隋唐以后仍经久不衰,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人类古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玉石之路 丝绸之路青海道 经济文化交流
下载PDF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增奎 王连俊 +1 位作者 魏庆朝 闵冬丽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站场路基,打破了原来天然地表与外界的热力平衡,地下温度场将重新分布.根据此特征可推断多年冻土的发展演化趋势以及评定路基的稳定状况.结合青藏铁路某段站场路基实际监测数据,利用ANSYS软件对2002年~2030年地下... 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站场路基,打破了原来天然地表与外界的热力平衡,地下温度场将重新分布.根据此特征可推断多年冻土的发展演化趋势以及评定路基的稳定状况.结合青藏铁路某段站场路基实际监测数据,利用ANSYS软件对2002年~2030年地下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路基下冻土上限发生上移,多年冻土得到了保护;在年平均气温增长0.02℃的条件下,试验段内冻土人为上限和未受路基影响的冻土天然上限均逐年下降;同时,路基阳坡、阴坡两侧地下温度场分布特征的差异构成了路基不均匀变形和路面裂缝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区 站场路基 温度场 有限元
下载PDF
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战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军 程昱翔 +1 位作者 李志霞 赵司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谋求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生态创新的视角,以产业生态化为切入点,提出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即以生态创新的理念引领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谋求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生态创新的视角,以产业生态化为切入点,提出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即以生态创新的理念引领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清洁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协调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分步实施"点—线—网"产业生态化步骤,积极打造生态丝绸之路、人文丝绸之路、智慧丝绸之路和创新丝绸之路,并从平台、制度、产业和金融四个方面加以保障,努力实现青海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生态化 战略 生态创新
下载PDF
文物考古所见古代青海与丝绸之路 被引量:8
14
作者 霍巍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15,共6页
古代青海虽然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但却是中国西部与外界交通的重要结点。自远古以来,以青海为依托形成的对外交通路线源远流长,而且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唐代以来随着吐蕃势力的扩张,亚洲腹地的陆路交通经青海一... 古代青海虽然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但却是中国西部与外界交通的重要结点。自远古以来,以青海为依托形成的对外交通路线源远流长,而且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唐代以来随着吐蕃势力的扩张,亚洲腹地的陆路交通经青海一线形成"五路中心"的重要格局,对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这些不仅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诸多线索,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也以实物资料佐证了古代青海与丝绸之路间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道 丝绸之路 中外文化交流 吐蕃考古
下载PDF
国际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分析——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晓丽 马小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体育赛事能给举办地带来什么效应,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对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带给青海省的综合效应进行探讨,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环法国自行车赛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相对比,发现国际体育赛事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体育赛事能给举办地带来什么效应,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对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带给青海省的综合效应进行探讨,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环法国自行车赛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相对比,发现国际体育赛事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能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体育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能带动GDP增长;同时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从而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成为青海各民族的盛大节日,促进了青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为中国其他城市举办国际赛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赛事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体育产业
下载PDF
从国际视野看丝路青海道的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海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卡约文化时期,北方草原之路支线已深入青海境内。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期,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赛琉古王国对促进欧、亚、非三大洲世界性交往做出过杰出贡献。前3世纪中期至前2世纪末,中亚希腊化国家巴克特里亚(大夏)可能已... 卡约文化时期,北方草原之路支线已深入青海境内。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期,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赛琉古王国对促进欧、亚、非三大洲世界性交往做出过杰出贡献。前3世纪中期至前2世纪末,中亚希腊化国家巴克特里亚(大夏)可能已通过青海道与中国贸易往来。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初,罗马帝国、安息帝国与汉帝国的崛起促使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但汉政府"隔绝羌胡"的政策使青海道失去了国际通道的功能。公元3世纪初至7世纪初,由于萨珊波斯的经营与中国各政权的重视,联系中国与中亚、西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仍畅通无阻。4至6世纪,在吐谷浑的经营下,青海道成为中国南北与域外联系的最重要的国际通道。7世纪至9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吐蕃帝国与大唐帝国的崛起使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极度繁荣。这时在吐蕃的控制下,青海道在连接中国南北与西域、中亚乃至西亚的交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9世纪末至13世纪初期,由于大国崩溃、小国林立,丝路东西两段俱走向衰落。不过北宋时期,青海凭借地缘优势,仍为沟通西域与中原的重要的国际通道。13世纪初期至15世纪初,在丝绸之路一度复兴的背景下,青海道地位下降,但仍为中西往来的通道。15世纪以后,由于丝路东西段沿线均战乱不已,青海道随整个丝绸之路的衰落而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交通地理 青海道 演变 地缘政治
下载PDF
再谈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形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海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8-83,共6页
青海道孕育于齐家文化时期。文章依据考古成果,对青海道北、东、西三段形成的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海道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通道。
关键词 历史交通地理 丝路之路 青海道 形成
下载PDF
第2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技术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锡山 米子川 程秀栋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以 2 0 0 3年第 2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成绩资料为样本 ,运用相关分析、离差比较、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 ,研究了自行车公路竞赛技术 ,探讨了公路竞赛技术和组队比赛的策略问题。结果表明 ,环湖赛的比赛成绩与赛道难度有关 ;运动... 以 2 0 0 3年第 2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成绩资料为样本 ,运用相关分析、离差比较、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 ,研究了自行车公路竞赛技术 ,探讨了公路竞赛技术和组队比赛的策略问题。结果表明 ,环湖赛的比赛成绩与赛道难度有关 ;运动队的团体成绩不是仅靠个别优秀运动员 ,而取决于队内运动员成绩的差异。中国队要在环湖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建议最好采用每人每赛段争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公路赛 技术分析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赛 2届
下载PDF
国际环青海湖赛事对青海民族地区旅游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晓丽 马小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49-154,共6页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给青海旅游业带来了诸多影响,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认为环湖赛对青海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旅游总收入提高,总之国际环青海湖赛事对青...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给青海旅游业带来了诸多影响,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认为环湖赛对青海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旅游总收入提高,总之国际环青海湖赛事对青海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旅游业影响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丝绸之路青海道军事功能述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健胜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0,共7页
两汉以来,青海道的军事功能逐步强化,成为王朝国家与地方势力角逐的军事要道。青海道的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承载能力上,大致到隋唐时,青海道各干线及部分支线的军事功能逐步被开发;至明清时,除湟中道、河南道军事承载能力达到顶峰外... 两汉以来,青海道的军事功能逐步强化,成为王朝国家与地方势力角逐的军事要道。青海道的军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承载能力上,大致到隋唐时,青海道各干线及部分支线的军事功能逐步被开发;至明清时,除湟中道、河南道军事承载能力达到顶峰外,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羌中道的军事承载力也已相当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青海道 军事功能 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