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午战争中“后清流”提出的御敌方略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海涛 杨宝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当时清廷中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后清流积极鼓动对日作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御敌方略,其中包括:进攻和防御策略、军队建设策略、后勤与保障策略及马关签约时期的迁都与日进行持久战的主张。通过分析后清流提出的具体战略战术,... 甲午战争中,作为当时清廷中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后清流积极鼓动对日作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御敌方略,其中包括:进攻和防御策略、军队建设策略、后勤与保障策略及马关签约时期的迁都与日进行持久战的主张。通过分析后清流提出的具体战略战术,将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后清流 御敌方略
下载PDF
论中俄伊犁谈判时期的清流派 被引量:2
2
作者 汤仁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4,154,共8页
中俄伊犁谈判崇厚签约后,经历了严惩崇厚、改派使臣、改定条约等过程,每一次改动,都与清议有关。清议的劾奏,也曾促使清政局在某些政策方面有所变化,也改变了清流派在清廷中人微言轻的局面,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资本和社会声望,但清流... 中俄伊犁谈判崇厚签约后,经历了严惩崇厚、改派使臣、改定条约等过程,每一次改动,都与清议有关。清议的劾奏,也曾促使清政局在某些政策方面有所变化,也改变了清流派在清廷中人微言轻的局面,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资本和社会声望,但清流派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认识不足,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挽救危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流 爱国 崇厚 改约
下载PDF
义和团时期的奕劻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熟村 《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4-78,共5页
奕劻在义和团时期,与荣禄、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互相呼应,不赞成杀教民、杀洋人、拆电线、毁铁路、攻使馆,与列强开战,史实证明,奕劻等人比毓贤、李秉衡等清流派高明。
关键词 义和团 奕劻 李鸿章 张之洞 清流派 洋务派
下载PDF
宋诗派文人群体与清流党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萌芽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9-81,共3页
宋诗派文人群体与"清流党"渊源甚深,陈宝琛本是清流健将,陈三立、郑孝胥均为清流党弟子,他们的友朋中也有许多清流人物,但宋诗派和"浊流"即近代洋务派关系亦较为密切。本文旨在说明这是一个既有清流风骨,又通晓世... 宋诗派文人群体与"清流党"渊源甚深,陈宝琛本是清流健将,陈三立、郑孝胥均为清流党弟子,他们的友朋中也有许多清流人物,但宋诗派和"浊流"即近代洋务派关系亦较为密切。本文旨在说明这是一个既有清流风骨,又通晓世界大势的维新群体,在近代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派 清流党 维新
下载PDF
晚清社会的清流派
5
作者 贾熟村 《云梦学刊》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晚清时期,列强一再侵华,迫使清廷签订屈辱的条约,引起朝野公愤。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流派认为向西方学习是离经叛道,必亡国灭种,主张以恶教仇洋之民众消灭洋人,洋人寡不敌众,我国以逸待劳,必可战而胜之,报仇雪恨。
关键词 晚清时期 洋务派 清流派
下载PDF
义和团时期的慈禧
6
作者 贾熟村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6-99,共4页
慈禧信用清流派处理军国大事,清流派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仍然要尊王攘夷,把正确的爱国主义变成了谬误的盲目排外。清流派思想落后于时代,终被时代所淘汰,作了慈禧的替罪羊。
关键词 慈禧 义和团 清流派 尊王攘夷
下载PDF
临桂词派与中法战争
7
作者 杨上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4,共8页
临桂词派崛起于晚清国家社会巨变之中,其词人群体多在朝为官,享有清望,他们在晚清一系列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不畏权贵、勇于直言,留下了众多忧国忧民的词篇。中法战争时期,以王鹏运、文廷式二人为代表的早期临桂词派词人初登政坛,他们... 临桂词派崛起于晚清国家社会巨变之中,其词人群体多在朝为官,享有清望,他们在晚清一系列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不畏权贵、勇于直言,留下了众多忧国忧民的词篇。中法战争时期,以王鹏运、文廷式二人为代表的早期临桂词派词人初登政坛,他们与清流派接近,对国事十分关注,在中法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冲击之下,二位词人将其忧惧忠愤与爱国之情糅进词句之中,表现出积极参政与支持维新改良的倾向和勇气,体现出抑扬时局、援史入词的"词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桂词派 中法战争 王鹏运 文廷式 清流
下载PDF
在“理”与“势”之间:晚清官僚士大夫的自改革 被引量:2
8
作者 许纪霖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119,159,共9页
晚清的改革,首先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有关。在官僚士大夫中,理学家的经世派逐渐取代了修身派,如此才有了洋务运动在儒学内部的合法性价值。官僚士大夫不管如何重"势",依然面临"理"的规约。而到李鸿章等一辈人,&qu... 晚清的改革,首先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有关。在官僚士大夫中,理学家的经世派逐渐取代了修身派,如此才有了洋务运动在儒学内部的合法性价值。官僚士大夫不管如何重"势",依然面临"理"的规约。而到李鸿章等一辈人,"理"的位置无足轻重,一切以"势"为转移。"理"与"势"的冲突,反映在官僚士大夫内部,则是洋务派与清流派之分。到同光年间,在香港-上海走廊的通商口岸城市,出现了一群中国社会以前从未有过的新型精英:口岸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下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先驱性人物。洋务派官僚士大夫与口岸知识分子,共同将1894年之前的自改革运动从"改艺"(技术工艺)逐步推向了"改制"(法律政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士大夫 洋务派 清流派 口岸知识分子 中体西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