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油气运聚模式 被引量:14
1
作者 陆黄生 秦黎明 +4 位作者 刘军 胡瑛 方朝合 杨永才 张枝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不同构造带部分具代表性油藏原油的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和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分析,结合油区构造研究和油源对比成果,讨论了研究区油气的运移方向与运聚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带原油中吡咯类... 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不同构造带部分具代表性油藏原油的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和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分析,结合油区构造研究和油源对比成果,讨论了研究区油气的运移方向与运聚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带原油中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分馏效应存在差别,处于断阶带南侧的成熟原油运移效应明显,来源于其西北侧的俞垛次凹始新统阜宁组二段烃源岩;断阶带北侧的原油运移分馏效应较差,推测其主要来源于北侧的储家楼次凹阜宁组二段烃源岩,以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内斜坡带原油主要来自于储家楼深凹阜宁组二段烃源岩,沿其构造带上倾方向自西南到东北方向,含氮化合物分馏效应明显;坡垒带与外斜坡带阜宁组三段原油成熟度偏低,吡咯类含氮化合物浓度较高,原油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以短距离运移为主,主要来自于深凹的低熟烃源岩。不同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模式也不一致,断阶带为阶梯状断块油气聚集模式,内斜坡带与坡垒带主要分布受断层控制的断块—岩性油藏,外斜坡带为反向正断层垒块控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方向 成藏模式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俞垛—华庄地区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黎 王果寿 +2 位作者 谢锐杰 杨飞 郭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利用地震、测井以及钻录井资料,对溱潼凹陷俞跺—华庄地区开展了沉积微相研究。该区阜三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表现为2个反旋回沉积特征,即Ⅳ油组到Ⅲ油组、Ⅱ... 利用地震、测井以及钻录井资料,对溱潼凹陷俞跺—华庄地区开展了沉积微相研究。该区阜三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表现为2个反旋回沉积特征,即Ⅳ油组到Ⅲ油组、Ⅱ油组到Ⅰ油组均为从水深到水浅的变化,为三角洲发育的2个进积过程;自下而上表现为前三角洲亚相(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亚相(前缘席状砂、河口坝、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为2个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特征。宏观上三角洲前缘亚相与前三角洲亚相相互叠置。由于受基准面升降及入湖河道摆动的影响,不同期次三角洲前缘进积砂体发育程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宏观上为多期砂体加积,微观上则是沉积相序的改变。明确了俞垛—华庄地区阜三段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规律,对该区阜三段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阜宁组 古近系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以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戴南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维 朱筱敏 +3 位作者 马英俊 侯斌 仇永峰 薄永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3,690,共9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是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其主力层系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现今呈(东)南陡、北缓、中深凹的箕状格局。埋藏史恢复表明,戴一段沉积时期刘五舍次凹地势平缓,且沉降中心并非现今深凹带,古地貌远比现今构造格局平缓。物...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是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其主力层系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现今呈(东)南陡、北缓、中深凹的箕状格局。埋藏史恢复表明,戴一段沉积时期刘五舍次凹地势平缓,且沉降中心并非现今深凹带,古地貌远比现今构造格局平缓。物源分析显示,研究区戴一段砂体基本来自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供源极少。岩心观察与测、录井资料指示了研究区浅水环境下河控作用为主的沉积特征,认为断陷湖盆在其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减弱阶段亦可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井震结合预测了砂岩与含砾砂岩空间展布,指出在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陡坡带亦可阶段性出现大量重力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浅水三角洲 戴南组 刘五舍次凹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分形方法在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石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宁 王铁冠 +1 位作者 刘东鹰 高德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8-585,共8页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在126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分形方法作为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新途径,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资源预测 分形 金湖凹陷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草舍油田CO_2混相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俞凯 刘伟 陈祖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6,共5页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边界断层遮挡性较好,内部小断层则基本不封闭,储层连通性较好。室内实验注入CO2对泰州组地层原油起到了明显的膨胀降粘作用,满足CO2混相驱的要求。注气前泰州组油藏水驱井网存在...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边界断层遮挡性较好,内部小断层则基本不封闭,储层连通性较好。室内实验注入CO2对泰州组地层原油起到了明显的膨胀降粘作用,满足CO2混相驱的要求。注气前泰州组油藏水驱井网存在开发层系划分较粗、层间矛盾严重、局部地区井网不完善、平面开采不均衡、纵向油层动用程度差异等问题,注入CO2后的动态监测表明,注气井吸气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地层达到最小混相压力,原油重质组分被动用,整个区块产量稳定并初步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 草舍油田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三要素”分析——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鹤永 田坤 +3 位作者 邱旭明 刘启东 刘震 宋丽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7-583,共7页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主要受输导层的非均质性、通道产状和运移动力3种"要素"控制。结合计算分析和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的油气运移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述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中"...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主要受输导层的非均质性、通道产状和运移动力3种"要素"控制。结合计算分析和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的油气运移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述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中"三要素"的作用机理。"三要素"中"动力"要素是核心,控制着油气运移的趋势和方向;"产状"要素对"动力"要素起约束作用;"非均质性"要素决定着油气能否运移以及运移速度。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实际上是"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通道产状 流体动力 优势运移通道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泰州组烃源岩演化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永建 王延斌 +1 位作者 郑亚斌 刘国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1-414,共4页
运用盆地模拟方法,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泰州组烃源岩的埋藏史、温度史、成熟度史及生油史进行研究发现,三垛早期,泰二段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Ro达0.6%,且随着埋深增大,地层温度、烃源岩成熟度和生烃能力也逐渐增加;三垛末期,地层埋藏深度... 运用盆地模拟方法,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泰州组烃源岩的埋藏史、温度史、成熟度史及生油史进行研究发现,三垛早期,泰二段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Ro达0.6%,且随着埋深增大,地层温度、烃源岩成熟度和生烃能力也逐渐增加;三垛末期,地层埋藏深度、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都达到最大,分别为3 000 m,110℃和0.8%,同时烃源岩生油量也达顶峰,东部的焦1井高达350 mg/g。由此看出,三垛时期是高邮凹陷泰二段烃源岩生、排烃的主要时期。另外,由于三垛时期构造、断层活动强烈,圈闭大多定型,因而综合分析认为,三垛时期也是油气运移、成藏的有利和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埋藏史 成熟度史 生油史 三垛时期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溱潼凹陷红庄油田凝析油的油源及成藏期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永才 陆黄生 +4 位作者 张枝焕 方朝合 刘军 王月杰 胡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1-539,共9页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中三芳甾烷及甲基三芳甾烷组成特征,结合稳定碳同位素值,分析了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红庄油田古近系凝析油的油源特征。结果表明,红庄油田凝析油主要来源于溱潼凹陷深部烃源岩,而并非来自于古近系烃源岩。应用储层岩石...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中三芳甾烷及甲基三芳甾烷组成特征,结合稳定碳同位素值,分析了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红庄油田古近系凝析油的油源特征。结果表明,红庄油田凝析油主要来源于溱潼凹陷深部烃源岩,而并非来自于古近系烃源岩。应用储层岩石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根据油气包裹体特征及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分析了红庄油田S245井戴一段砂岩储层流体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与烃类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布范围主要介于80~110℃,油气充注时期为新近纪中新世晚期,开始充注的时间大约为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芳甾烷 稳定碳同位素 油-源对比 成藏期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范文科 王建功 +1 位作者 刘丽芳 李国永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3-258,共6页
洪泽凹陷是位于苏北盆地最西部的一个中小型断陷,可划分为管镇、顺河、苏巷和嘉南等4个含油气系统,其中前两者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较好但差异较大,又可分别划分为南北2个成藏体系。在成藏体系中,大规模的油气运移与构造圈闭的形成基本同... 洪泽凹陷是位于苏北盆地最西部的一个中小型断陷,可划分为管镇、顺河、苏巷和嘉南等4个含油气系统,其中前两者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较好但差异较大,又可分别划分为南北2个成藏体系。在成藏体系中,大规模的油气运移与构造圈闭的形成基本同步,三垛运动是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关键时期。构造沉降和热演化是影响含油气丰度的主控因素,烃源岩成熟时间晚、程度低,具有低熟、低充注的成藏特点。管南和顺南成藏体系中的深断带、管北和顺北成藏体系中的深斜带油气成藏条件相对最好,管北和顺北成藏体系中的其他区带成藏条件较差,仅在靠近烃源岩的部位(枢纽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分析 成藏体系 含油气系统 洪泽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金华 吴立峰 +2 位作者 乔力 孙秀会 孙晓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9-1025,共7页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又称准同生变形构造,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沉积模式等的研究对油气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多个油田的岩芯观察中发现了同生微断层、液化岩脉、液化扭曲变形、砂枕构造、自碎角砾岩等多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又称准同生变形构造,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沉积模式等的研究对油气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多个油田的岩芯观察中发现了同生微断层、液化岩脉、液化扭曲变形、砂枕构造、自碎角砾岩等多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分析了形成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不同应力环境和特征。通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平面分布规律分析,认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随着边界断层真2断层和汉留断层断层面倾角变大出现的频率越高,发育程度越强烈,因而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发育频率与高邮凹陷深凹带的边界断层的坡度有关,变形构造的产生和分布受到古地形的控制。并且该类变形构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始储层的物性和连通性。通过参考国内外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成因模式,提出了研究区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沉积模式,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发育于边界断层形成的斜坡区附近,从剖面上可以分为上部浅水区、中部斜坡区和下部深水区三个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微断层 液化变形 沉积模式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控油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亚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构造转换带是盆地演化中保持形变守恒而产生的调整构造,它不仅可以发育于伸展构造系统,也可以发育于走滑构造体系,在不同的构造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控油机制。在伸展构造体系中传递断层一般表现为压扭性质,具有较好的封闭能力;而在走滑构... 构造转换带是盆地演化中保持形变守恒而产生的调整构造,它不仅可以发育于伸展构造系统,也可以发育于走滑构造体系,在不同的构造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控油机制。在伸展构造体系中传递断层一般表现为压扭性质,具有较好的封闭能力;而在走滑构造体系中则往往表现为张性,封闭能力较差。应用构造转换带理论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真武、吴堡断裂带的研究认为,许庄、陈堡地区分别发育不同性质的构造转换带,具有不同的控油机制,其中许庄地区传递断层封闭油气的能力较好,陈堡地区传递断层封闭油气的能力较差。这一认识较好地解释了这2个地区成藏条件的差异,也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控油作用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西部油气运移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向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7,共7页
通过甾烷、萜烷、轻烃、含氮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西部油气成熟度和油气运移进行了研究,得到3点认识:第一,码头庄地区为低-未成熟油,赤岸地区为成熟油,其中韦5和韦8块为生物降解油,两地区的油气分别来自不同油... 通过甾烷、萜烷、轻烃、含氮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西部油气成熟度和油气运移进行了研究,得到3点认识:第一,码头庄地区为低-未成熟油,赤岸地区为成熟油,其中韦5和韦8块为生物降解油,两地区的油气分别来自不同油源区;第二,轻烃运移参数显示赤岸地区油气来自邵伯次洼,具自东向西的运移特征;第三,含氮化合物运移参数显示赤岸地区油气运移方向为自东向西,码头庄地区油气则自南向北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生物标志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物源—坡折控扇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玉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31,共9页
高邮凹陷为苏北—南黄海泰州组—阜宁组统一盆地解体形成的戴南组箕状断陷之一。戴南组断陷有断裂、侵蚀、挠曲成因3大类坡折,坡折平面凸缘、凹缘2类样式,构成10种坡折类型;存在泰州组—阜宁组新岩系、基底岩系2套物源,前者大套泥岩深... 高邮凹陷为苏北—南黄海泰州组—阜宁组统一盆地解体形成的戴南组箕状断陷之一。戴南组断陷有断裂、侵蚀、挠曲成因3大类坡折,坡折平面凸缘、凹缘2类样式,构成10种坡折类型;存在泰州组—阜宁组新岩系、基底岩系2套物源,前者大套泥岩深刻影响了戴南组沉积体系建设。在明确岩相概念后,发现和命名了泥屑流扇相新类型,提出水下冲积扇、泥屑流扇、泥石流扇、扇三角洲、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是戴南组主要沉积相类型。阐述了戴南组低位、湖侵、高位体系域中,断陷陡坡、缓坡和洼陷不同坡折带的沉积体系类型、展布及演化特征;发现了凸缘坡折沉积富砂的扇,凹缘坡折建设富泥的扇,总结出物源—坡折—扇相—砂体之间关系规律,并指出了砂岩发育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沉积物源 泥屑流 凸缘坡折富砂 凹缘坡折富泥 源坡控扇 沉积体系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INPEFA技术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南华区块阜三段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袁野 王黎 谢锐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1-876,共6页
最大熵谱分析技术是对测井曲线进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处理,得到频率趋势线(INPEFA曲线),运用INPEFA曲线不同幅度的趋势拐点来识别不同级次层序界面。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南华区块阜三段GR曲线进行INPEFA处理,将阜三段III和IV油组... 最大熵谱分析技术是对测井曲线进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处理,得到频率趋势线(INPEFA曲线),运用INPEFA曲线不同幅度的趋势拐点来识别不同级次层序界面。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南华区块阜三段GR曲线进行INPEFA处理,将阜三段III和IV油组划分为13个5级层序,进而在INPEFA曲线所建立的等时框架内对区块内距离相近的3口井进行井间的砂体连通性对比,得出在小层中各有2个连通性较好的砂层和油层组。INPEFA技术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可以提取出在常规测井曲线中隐藏的旋回趋势特征,从3口井变化趋势相近的INPEFA曲线来看,该区域的沉积环境变化大致相同,都是从水退到水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谱分析 INPEFA 层序划分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蚀变带油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姚洪生 张勇 +1 位作者 蒋永平 赵梓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展布、蚀变带储层以及时空配置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其成藏机理和模式。该区侵入岩形成时间为始新世三垛运动时期;侵入岩纵向上以顺层侵入和穿层侵入展布为主,平面上以串珠状展布;岩浆侵入加速了烃源岩... 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展布、蚀变带储层以及时空配置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其成藏机理和模式。该区侵入岩形成时间为始新世三垛运动时期;侵入岩纵向上以顺层侵入和穿层侵入展布为主,平面上以串珠状展布;岩浆侵入加速了烃源岩热演化进程,对围岩蚀变可形成良好储集空间,在上拱应力作用下,结合上部沉积岩,形成系列相关油气圈闭。岩浆侵入演变过程对溱潼凹陷油气聚集成藏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蚀变带 侵入岩 新生代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浅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峻 陈孔全 +3 位作者 张锋 沈均均 刘金帅 谭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9,共7页
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帅垛-茅山地区浅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薄片观察、测井解释和井震结合等方法,研究了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解剖了典型接触变质带油气藏的储层发育特征,据此,对溱潼凹陷浅层侵入岩接触... 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帅垛-茅山地区浅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薄片观察、测井解释和井震结合等方法,研究了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解剖了典型接触变质带油气藏的储层发育特征,据此,对溱潼凹陷浅层侵入岩接触变质带的储层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围岩受侵入岩的影响发生蚀变,形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接触变质带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高自然伽马、中等声波时差、中等自然电位和高电阻率等特征。接触变质带在垂向上发育在侵入岩上、下两侧,在发育厚度上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接触变质带蚀变泥岩的厚度是影响优质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发育在火山通道附近且厚度较大的接触变质带蚀变泥岩储层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蚀变厚度 侵入岩 储层分布预测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垛一段储盖组合定量分析及区带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建荣 李储华 马英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7-885,共9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三垛组一段成藏条件较好且砂岩整体发育,储盖组合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有效储盖组合分析及区带预测是评价垛一段成藏条件和勘探有利区的重要工作。研究认为垛一段内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是控制各亚段油气...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三垛组一段成藏条件较好且砂岩整体发育,储盖组合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有效储盖组合分析及区带预测是评价垛一段成藏条件和勘探有利区的重要工作。研究认为垛一段内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是控制各亚段油气成藏及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首先,根据泥岩盖层的稳定程度将储盖组合分为区域和局部2类;其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判别有效储盖组合,解剖油藏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含油亚段、上覆亚段砂地比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明确有效储盖组合的判别界限,建立有效储盖组合的定量判别门槛界限值,总结了3种有效储盖组合类型(下储上盖型、自储自盖型和混合储盖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有效储盖组合的区带预测,优选出了有利区块,指出黄珏东部—邵伯西地区是勘探构造、隐蔽圈闭的有利地区,部署实施了构造、隐蔽圈闭的钻探均取得成功,实现了三垛组勘探隐蔽油藏的首次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盖组合 定量分析 区带预测 三垛组一段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殷庄—台兴区块阜宁组三段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展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殷庄—台兴区块阜宁组三段自上而下分为Ⅰ、Ⅱ、Ⅲ、Ⅳ4个砂组,沉积相组合为三角洲前缘相——包括前缘近端坝、远端坝、分流间湾相砂体夹浅湖—半深湖相泥岩互层。各砂组在分布上具有不同的形态。广山、殷庄、台兴、戴...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殷庄—台兴区块阜宁组三段自上而下分为Ⅰ、Ⅱ、Ⅲ、Ⅳ4个砂组,沉积相组合为三角洲前缘相——包括前缘近端坝、远端坝、分流间湾相砂体夹浅湖—半深湖相泥岩互层。各砂组在分布上具有不同的形态。广山、殷庄、台兴、戴南地区发育的三角洲前缘近端坝和远端坝为有利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溱潼凹陷 三角洲 沉积微相 近端坝 远端坝 江苏北部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NW向断层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敏 张功成 +2 位作者 王鹏 祁鹏 蔡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2-1339,共8页
通过重磁资料分析和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前人对周缘地区NW向构造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断层特征,揭示了该盆地陆地部分和海域部分NW构造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海域内NW向断层对油气成藏具有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重磁资料分析和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前人对周缘地区NW向构造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断层特征,揭示了该盆地陆地部分和海域部分NW构造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海域内NW向断层对油气成藏具有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拗期南五凹存在3个沉积中心,NW向断层拉张率12%~14%,断层最大活动速率170m/Ma,控制了阜宁组烃源岩的发育.陆上隐伏有3条NW向的构造转换带,错断和限制了NE向7个控凹断层和建湖隆起的展布;海域3条显现的NW向断层控制了南二凹和南五凹的平面形态,以及南四凹、南六凹和南七凹的雁行式排列.海域成藏受到NW向构造的控制,预测油气主要分布在阜宁组的沉积中心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向断层 基底 形成机制 南五凹 苏北-南黄海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