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伯未与《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诊治咳嗽的经验挖掘与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一凡 李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745-1751,1765,共8页
目的探析中医名家秦伯未与其所编著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诊治咳嗽的经验,通过对比尝试寻求其学术渊源及特点,并为现代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筛选并录入现存于东直门医院病案室的秦伯未查房记录、出版书籍及《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目的探析中医名家秦伯未与其所编著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诊治咳嗽的经验,通过对比尝试寻求其学术渊源及特点,并为现代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筛选并录入现存于东直门医院病案室的秦伯未查房记录、出版书籍及《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的咳嗽医案,统计医案与处方数量、临床表现与药物出现频次、频率等信息,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再结合清代名医医案文本内容及秦伯未著作中对咳嗽的认识,与挖掘结果互参、互证、互补,从而总结秦伯未与清代名医诊治咳嗽的思路与经验。结果共获得秦伯未治疗咳嗽的医案51份,处方81首以及《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7位医家治疗咳嗽的医案73份,处方91首。通过挖掘分析结合内容分析,可将秦伯未诊治咳嗽的主要思路总结为:咳分外内脏腑,治需标本兼顾;标在痰阻气逆,宣肺降气化痰;本于外感内伤,尚应审因论治。清代名医诊治咳嗽则亦重顺气化痰,多用培土生金;亦分外内脏腑,重视五行生克。结论秦伯未与清代名医诊治咳嗽均重视外邪、内伤、脏腑咳的分类以及顺气化痰法的使用,秦伯未以理气化痰止咳为核心,并细分病因而治;清代名医则多用培土生金之法,并重视五行生克。二者的诊疗经验对现代临床较少关注的伤暑、伤湿及外寒内热等外感咳嗽,食积、瘀血、心火、肝气、胃寒、肾虚等内伤咳嗽以及脏腑咳的辨治可提供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医案 秦伯未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下载PDF
周秦儒学“无为”观念的本旨与践履边界
2
作者 鲁建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16,36,共6页
一直以来,人们认同“无为”观念乃道家老庄所专言,殊不知周秦诸子对“无为”均有所发明,一致而百虑,程度深浅有所差异而已。儒者虽然抱有积极入世的思想旨归,但是其人深知一味进取反而有害于道。周秦儒学诸子,特别是孔子、孟子、荀子,... 一直以来,人们认同“无为”观念乃道家老庄所专言,殊不知周秦诸子对“无为”均有所发明,一致而百虑,程度深浅有所差异而已。儒者虽然抱有积极入世的思想旨归,但是其人深知一味进取反而有害于道。周秦儒学诸子,特别是孔子、孟子、荀子,都对“无为”观念采取了辩证态度,将“无为”与“为”合一而论。二者落在达至“惟精惟一”之道,“无为”关键在否决歧路,成其一道,达于至诚状态的“无为之为”。论证清楚周秦儒学“无为”观念的本旨与其践履边界,对于今人在人生低谷应对精神上的两难问题将会大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儒学 无为之为 德性本旨
下载PDF
在“清微淡远”的背后——虞山琴派的风格评价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龙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90-98,共9页
过去人们多以"清微淡远"来评价虞山琴派的风格。它最初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琴人王坦的《琴旨》。但虞山琴派的创始者严天池、徐青山主倡的琴学风格却并未直接提及"清微淡远"。虞山派创立之始,一方面强调琴乐的道德作用... 过去人们多以"清微淡远"来评价虞山琴派的风格。它最初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琴人王坦的《琴旨》。但虞山琴派的创始者严天池、徐青山主倡的琴学风格却并未直接提及"清微淡远"。虞山派创立之始,一方面强调琴乐的道德作用,但另一方面更强调琴乐的音乐性,将琴乐的技法进行了细致的精研和规范。"强调音乐、规范技巧"可以说是虞山琴派的指导思想和风格特征。将"清微淡远"与虞山派琴风联系起来,是清代康乾间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人集体意识的反映。虞山琴派真正的思想主导,仍需今人进一步加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山琴派 清微淡远 严天池 徐上瀛 溪山琴况 王坦 琴旨
下载PDF
“正名”文化传统与“文”的先秦语义及话语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培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探讨,向来为各派思想家及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它反映了人类认知问题的常见困惑,那就是"名"与"实"的非对称性。由此而言,名词背后的"那一个",才... 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探讨,向来为各派思想家及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它反映了人类认知问题的常见困惑,那就是"名"与"实"的非对称性。由此而言,名词背后的"那一个",才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应该关注的对象,而非某一个名词本身。以"正名"方式来考察事物之"名"与事物之体、用等问题的关系,可以称之为"循名责实"。据此而应用于学术研究,则对文道观念之"文"进行探讨,应考察不同的"名"所指向的共同事物之"实"。以此思想观照先秦时期的"文",发现其表述方式和内涵是复杂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循名责实 先秦
下载PDF
田沁鑫版《生死场》:有悲剧性却非悲剧
5
作者 周夏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应该从悲剧,而非抗日纪念剧或宣传剧角度,来理解田沁鑫版《生死场》。但是,当我们从悲剧角度去理解田版《生死场》时,又会发现,悲剧性也在呈现过程中被稀释。而抗日话题,最终则使悲剧性无所依附,直至被消解。
关键词 田沁鑫 《生死场》 悲剧 悲剧性 抗日
下载PDF
教学社会性的本土阐释及其当代意义——基于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考察
6
作者 吴彦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66-72,共7页
要解决如何将外在于学生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社会素养这一教学根本问题,前提需要明晰教学活动的社会属性。《论语》和《孟子》中特殊的教学对话式体例,不仅内隐着蕴涵先秦儒家哲思的教学内容,也外显着孔孟与其弟子之间生动多样的... 要解决如何将外在于学生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社会素养这一教学根本问题,前提需要明晰教学活动的社会属性。《论语》和《孟子》中特殊的教学对话式体例,不仅内隐着蕴涵先秦儒家哲思的教学内容,也外显着孔孟与其弟子之间生动多样的教学交往。通过"还原"先秦儒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交往,在与当代教学理论可能的"对话"中发现:以"社会实践"为目标和以"社会秩序"为取向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先秦儒家教学的社会性基底;基于"经验"的认知观和基于"价值"的行动观的教学交往赋予了先秦儒家教学的社会性内涵。先秦儒家的教学社会性释义不仅为理解教学根本问题提供了观点参照,也在方法论层面为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建构路径提供了必要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社会性 先秦儒家思想 学生素养 本土化
下载PDF
先秦墨家类推方法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7
作者 刘元根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47-53,7,共8页
本文考察了先秦墨家类推方法的运用和理论建构情况,结合先秦文化特色,揭示了它是同质、同构或同法类推的内涵性推理方法,具有浓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是先秦逻辑思维中重要的求证、辩说、喻理工具,在我国逻辑史上独具显要地位。
关键词 先秦 墨家 类推 本质
下载PDF
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跃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40,共8页
本文先从“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界定说起,具体分析了秦汉文学史研究中的若干困惑问题,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文学史研究的三重境界说。作者认为,文学史研究的最基础性工作当然是回归原典,即根据秦汉文学史的实际,尽可能地勾画出当时... 本文先从“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界定说起,具体分析了秦汉文学史研究中的若干困惑问题,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文学史研究的三重境界说。作者认为,文学史研究的最基础性工作当然是回归原典,即根据秦汉文学史的实际,尽可能地勾画出当时的文学风貌、文体特征及文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入综合研究境界。这里所说的“综合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论的大视角,而是对各种文体、各门学科作通盘的考察,创造出一种全新形态的文学史框架。而文学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对文学史作更加理性的思考,进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命题及文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史 文学理论 文学本质 中国特色 文学家 文学作品 文体特征 文学思想
原文传递
董勤主任医师从脾肾论治小儿特发性矮身材经验介绍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明霞 董勤 《中医儿科杂志》 2015年第2期4-6,共3页
董勤主任医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于调养是特发性矮身材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以虚证多见,治疗上以扶正补虚为主,肾虚者宜培元补肾、填精益髓,脾虚者宜健脾助运、益气养血,收效甚佳。附验案2则以资验证。
关键词 特发性矮身材 温肾填精 健脾益气 临床经验 董勤
原文传递
汉代十一脉到十二经脉转变的解剖依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3-1158,共6页
现代进化解剖学研究表明上臂遗留正中动脉是常见的解剖变异,且有增加趋势。这个现象正好能够解释汉简帛十一脉到《内经》十二经脉的转变和手厥阴经脉的增补。经系统分析对比,笔者提出"阴脉为动脉,阳脉似神经"假说,用以解释在... 现代进化解剖学研究表明上臂遗留正中动脉是常见的解剖变异,且有增加趋势。这个现象正好能够解释汉简帛十一脉到《内经》十二经脉的转变和手厥阴经脉的增补。经系统分析对比,笔者提出"阴脉为动脉,阳脉似神经"假说,用以解释在针刺和穴位出现之前的秦汉时期经脉理论。指出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描述了肢体的6条主要动脉和6条重要神经的分布、生理和病理。证据提示,可能是由于针刺和穴位的引入改变了《内经》以后的经脉理论发展方向,促进了气血、经络、脏腑归经等理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十一脉 遗留正中动脉 秦汉医学 简帛书 经络实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