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沉积特征
1
作者 王东 王海军 +3 位作者 杨成 张俊辉 赵姗姗 胡永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川西龙门山前带栖霞组是近期油气勘探的热点,龙门山中段栖霞组勘探程度低,明确其地层沉积特征,对于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实测,结合薄片鉴定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对栖霞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进... 川西龙门山前带栖霞组是近期油气勘探的热点,龙门山中段栖霞组勘探程度低,明确其地层沉积特征,对于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龙门山中段北川通口剖面实测,结合薄片鉴定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对栖霞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沉积环境。北川通口剖面梁山组—栖霞组识别出2个三级和1个四级层序界面,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2个四级层序。梁山组—栖霞组发育滨岸—沼泽、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3种沉积相,开阔海、滩间海、台内滩和台缘滩4种亚相,台内生屑滩、台缘生屑滩和台缘砂屑、生屑滩3种微相。栖一段至栖二段下部整体处于开阔台地,栖二段中上部则处于台地边缘,建立了龙门山中段栖霞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栖霞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湿润、富氧、古生物大量繁殖的海水—陆表海沉积环境,栖二段中上部高位体系域Sr/Ba比值整体最低,MgO/CaO比值最高,平均古水温高,V/(V+Ni)、V/Cr低值,古盐度m值明显较高,代表远离陆地的浅水、高能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厚大高能台缘砂屑、生屑滩发育,是规模优质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部位。龙门山中段栖二段与北段、南段具有相似的沉积相带和储集条件,是栖霞组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有望成为实现规模增储的重要战略接替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量、微量元素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栖霞组 中二叠统 龙门山
下载PDF
栖霞山矿区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38
2
作者 栾以玲 姜志林 吴永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2,共4页
通过对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矿粉运输道路两侧和转运站附近的土壤、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Cd、Pb、Zn、Cu、Mn、Cr的含量测试和分析,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经对比筛选,木本植物中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白榆(Ul... 通过对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矿粉运输道路两侧和转运站附近的土壤、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Cd、Pb、Zn、Cu、Mn、Cr的含量测试和分析,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经对比筛选,木本植物中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白榆(Ulmus pumil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具有较高的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雪松(Cedrus deodara)、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树种亦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这些树种可被选为该区净化重金属污染的绿化树种;草本植物中,狗牙根(Cynodon dacytlon)的富集能力大大超过其他草本植物。因而在Cd、Pb和Zn严重污染的环境中,选择泡桐、白榆、构树和狗牙根的乔木和草本植物组合是该类污染区植物修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 植物 富集能力 栖霞山矿区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谢树成 殷鸿福 +1 位作者 王红梅 周修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9-297,共9页
通过检测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确证了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源于赋矿地层中的菌藻类生物。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富含有较多的杂原子,流体中的Zn含量高达200.4×10-6,表明成矿元素能以有机... 通过检测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确证了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源于赋矿地层中的菌藻类生物。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富含有较多的杂原子,流体中的Zn含量高达200.4×10-6,表明成矿元素能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形式搬运。矿石中的Pb、Zn总量与S/C比值存在一定关系,有机质通过还原SO2-4而为矿质沉淀提供S2-。并由此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矿床赋存于石炭-三叠系中与有机质、有机流体的这些成矿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生物标志化合物 成矿作用 有机成矿
下载PDF
武陵山复杂构造区古生界海相油气实现重大突破 被引量:25
4
作者 翟刚毅 包书景 +5 位作者 庞飞 任收麦 赵福平 张福 周志 王都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662,共6页
在对武陵山复杂构造带主要残留向斜油气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油气成藏主要参数的对比,提出了注重沉积与构造保存的选区评价思路,优选了安场向斜有利区并布署实施安页1井钻探工程。该井二叠系栖霞组油气显示活跃,含气层厚147 m;在... 在对武陵山复杂构造带主要残留向斜油气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油气成藏主要参数的对比,提出了注重沉积与构造保存的选区评价思路,优选了安场向斜有利区并布署实施安页1井钻探工程。该井二叠系栖霞组油气显示活跃,含气层厚147 m;在志留系石牛栏组钻遇多个高压气层,首次在南方该层系海相灰岩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并见到少量稠油;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钻获高含气黑色页岩近20 m,达到了页岩气商业勘探的标准,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南方页岩气商业勘探范围;在奥陶系宝塔组钻遇高压气层,首次在南方该层系获得天然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 栖霞组 石牛栏组 五峰-龙马溪组 宝塔组 天然气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新发现的“江总残碑”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往难以确定的问题有条件做出判断。本文着重就该残碑的铭文内容及相关造像予以考证,并对栖霞山石窟是否存有刘宋年间龛像、双佛窟的造像题材及年代、无量殿大佛的创建者、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 摄山栖霞寺碑 南朝 佛像
下载PDF
明僧绍与栖霞立寺史实考──重读《摄山栖霞寺碑》与《明征君碑》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章灿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南京栖霞寺的创立与南齐征君明僧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僧绍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里。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最初,他在长广郡即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泰始二年(466),由于淮北四州... 南京栖霞寺的创立与南齐征君明僧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僧绍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里。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最初,他在长广郡即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泰始二年(466),由于淮北四州沦于北魏,他随家族南下建康,升明元年(477),又随其弟明庆符到郁州。三年后,他回到建康,并定居摄山,修筑栖霞精舍。永明二年(484)明僧绍去世后,他的儿子明仲璋舍宅为寺,永明七年(489)法度禅师以栖霞精舍为基础,正式创立了栖霞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佛教 明僧绍 栖霞山 寺庙
下载PDF
龙门山山前复杂构造带双鱼石构造栖霞组超深层整装大气田的形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雨 姜鹏飞 +7 位作者 张本健 肖笛 汪华 雷程 张亚 陈骁 刘冉 李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往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山前复杂构造带以冲断推覆带的勘探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中深层,近期该区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双鱼石构造栖霞组超深层整装大气田,并且揭示出一个油气规模成藏的勘探新领域——冲断掩伏带与前... 以往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山前复杂构造带以冲断推覆带的勘探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中深层,近期该区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双鱼石构造栖霞组超深层整装大气田,并且揭示出一个油气规模成藏的勘探新领域——冲断掩伏带与前缘背冲带原地构造超深层。为了给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对生储盖组合以及圈闭等油气成藏要素的分析,总结了双鱼石构造栖霞组气藏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栖霞组储层受台地边缘滩微相的控制,叠合早成岩期岩溶与白云石化作用改造,形成以溶蚀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孔隙型储层;(2)栖霞组气藏天然气的来源包括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和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泥灰岩,该区规模发育下寒武统与中二叠统优质烃源岩,为气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3)栖霞组储层与寒武系、二叠系烃源岩组成“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的近源高效源储组合,烃源断层有效沟通源岩和储层,其上发育茅口组泥灰岩直接盖层和三叠系膏岩区域盖层,生、储、盖组合良好;(4)受龙门山推覆构造挤压作用以及双滑脱层夹持的影响,双鱼石构造栖霞组以层内原地背冲背斜构造为特征,与晶粒白云岩共同作用并形成了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不同构造高带上的钻井属于同一个压力系统,展现出整装气藏的特征,含气面积合计达到1900 km2。结论认为,较之于冲断推覆带,原地构造超深层构造变形弱,断层在沟通下部烃源岩的同时又未破坏圈闭的封盖性,油气早期成藏后得以稳定保存至今,这是双鱼石构造栖霞组天然气能够规模成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龙门山山前带 中二叠统栖霞组 超深层整装大气田 原地构造 生储盖组合 气藏形成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世琦 周建文 +3 位作者 曾庆 李毅 张光荣 胡恒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9-61,6-7,共5页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推覆体构造带 二叠系 栖霞组二段 白云岩 储层
下载PDF
天一阁藏五种孤本明代专志考录 被引量:3
9
作者 柯亚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8-141,共4页
《吴山志》、《罗浮山志》、《齐云山志》、《香泉志》和《摄山栖霞寺志》等五种明代山水志和寺院志现藏于天一阁,从其版本特征、卷次篇目、序跋、著录、纂修和流传等情况来看,这五部明代专志均为海内孤本,其中《齐云山志》、《香泉志... 《吴山志》、《罗浮山志》、《齐云山志》、《香泉志》和《摄山栖霞寺志》等五种明代山水志和寺院志现藏于天一阁,从其版本特征、卷次篇目、序跋、著录、纂修和流传等情况来看,这五部明代专志均为海内孤本,其中《齐云山志》、《香泉志》还是各志中现存最早之本。它们对于方志学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新材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如道教、佛教和旅游文化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引起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一阁 《吴山志》 《罗浮山志》 《齐云山志》 《香泉志》 《摄山栖霞寺志》 孤本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KSL区块栖霞组生屑滩气藏特征
10
作者 范增辉 欧阳诚 +1 位作者 赵园 李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5-9,共5页
根据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地区钻井资料及实验数据,研究下二叠统栖霞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及圈闭类型特征,认为栖霞组烃源条件丰富,储层主要发育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储层的形成与演化... 根据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地区钻井资料及实验数据,研究下二叠统栖霞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及圈闭类型特征,认为栖霞组烃源条件丰富,储层主要发育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沉积相带为台地边缘及台内的浅水高能生屑滩;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是白云岩化、溶蚀、破裂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分析矿山梁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控制因素 栖霞组 龙门山北段
下载PDF
栖霞山红叶景观营建及管理策略的探讨
11
作者 唐桂兰 柏小娟 《江苏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栖霞红叶素有"栖霞丹枫"之美称,与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共同形成中国4大赏枫胜地。近些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红叶呈现衰退现象,很难再现漫山红叶景观。该文立足于栖霞山现状,分析了红叶景观衰退的内外原因... 栖霞红叶素有"栖霞丹枫"之美称,与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共同形成中国4大赏枫胜地。近些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红叶呈现衰退现象,很难再现漫山红叶景观。该文立足于栖霞山现状,分析了红叶景观衰退的内外原因,并从环境因子调控、景观提升、养护管理3个方面对栖霞山红叶景观营建及管理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有效逆转景观衰减现象,提升栖霞山红叶景观质量,再现满山红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 红叶 景观营建 管理策略 南京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野生药用维管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子赟 许晓岗 汤庚国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普查栖霞山药用植物资源,评估了栖霞山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讨论了栖霞山在对药用植物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南京药用植物的特点提出对栖霞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 栖霞山 保护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栖霞山风景区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勇吉 唐晓岚 +2 位作者 包文渊 周明峰 左万力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栖霞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根据栖霞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特点,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2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ESI(风景区生态安全度)=3.0998的结果... 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栖霞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根据栖霞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特点,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2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ESI(风景区生态安全度)=3.0998的结果。研究表明:栖霞山风景区的生态虽然处在比较安全的状态,但也存在生态用地递减、空气污染压力和土壤环境恶化等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栖霞山风景区 P-S-R模型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天井山地区栖霞组储层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军龙 王兴志 +1 位作者 张帆 岳晓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6-48,69,共4页
根据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天井山地区钻井资料以及实验室数据,研究栖霞组储层特征,认为栖霞组储层主要发育在栖二段,岩性以中-粗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溶洞为主。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 根据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天井山地区钻井资料以及实验室数据,研究栖霞组储层特征,认为栖霞组储层主要发育在栖二段,岩性以中-粗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溶洞为主。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沉积相带为台地边缘的浅水高能型生物滩;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是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栖霞组 储层 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面向旅游地学的南京栖霞山资源利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忆梅 唐晓岚 郭乃静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第10期59-65,70,共8页
文章以南京栖霞山为例,基于ArcGIS平台分析其人文和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空间分布,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等相关文件对地质遗迹类型、景观规模进行归纳,结合AHP和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数学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分级,本着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原则... 文章以南京栖霞山为例,基于ArcGIS平台分析其人文和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空间分布,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等相关文件对地质遗迹类型、景观规模进行归纳,结合AHP和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数学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分级,本着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原则提出栖霞山综合资源利用途径。研究结论:(1)人文和自然旅游地学资源存在多处重叠,前者主要分布在主峰西南方及虎山一带,后者主要覆盖到栖霞山主体及南、北象山;(2)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分为7大类、13类及15亚类,共67个地质遗迹点;(3)15个地质遗迹亚类中Ⅰ、Ⅱ级共占80%,地学旅游价值较高;(4)从视觉享受、科普教育、体疗康乐、人文活动等方面总结南京栖霞山综合性地学旅游景区的建设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学资源 空间分布 地质景观评价 旅游开发 南京栖霞山
下载PDF
佛教名山南京栖霞山的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德臣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230-234,共5页
南京栖霞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并拥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名茶、历史遗迹、历史名泉、历史文献四大类。这些茶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集中。对于这笔宝贵财富,有关部门有一定的保护意识,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取... 南京栖霞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并拥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名茶、历史遗迹、历史名泉、历史文献四大类。这些茶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集中。对于这笔宝贵财富,有关部门有一定的保护意识,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明显存在一些缺点。做好栖霞山茶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工作,应该将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观念先行,思路在前,积极有为,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 茶文化 宗教文化 遗产 保护 开发
下载PDF
唐古拉山中段开心岭群乌丽群的时代定义问题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广才 《青海地质》 1993年第1期1-9,共9页
根据最新区域地质调查的代表剖面,在分析研究下二叠统开心岭群、上二叠统乌丽群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类型、古生物面貌的基础上,将二叠系建立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相应的5个生物地层单位,代表栖霞期—长兴期地层层序与生物序列;区内生物性... 根据最新区域地质调查的代表剖面,在分析研究下二叠统开心岭群、上二叠统乌丽群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类型、古生物面貌的基础上,将二叠系建立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相应的5个生物地层单位,代表栖霞期—长兴期地层层序与生物序列;区内生物性质属特提斯动物群和华夏植物群;青南乌丽与藏北双湖及昌都妥坝属同一含煤建造,成煤期为龙潭中期—长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岭群 地层 时代定义 唐古拉山
下载PDF
“最胜在栖霞”:晚明以降南京栖霞山的文人文化
18
作者 胡箫白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3,156,共11页
栖霞山是南京重要的自然与人文名胜,而文人文化则在晚明以降栖霞景观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以盛时泰为代表的文士阶层着力发掘栖霞山中的文化资源,并在与僧众交游的过程中对景观文化内涵加以丰富;其次,晚明以降文士依照栖... 栖霞山是南京重要的自然与人文名胜,而文人文化则在晚明以降栖霞景观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以盛时泰为代表的文士阶层着力发掘栖霞山中的文化资源,并在与僧众交游的过程中对景观文化内涵加以丰富;其次,晚明以降文士依照栖霞景观的独特地理风貌和历史底蕴,开发了夜游、雨游、探碑等旅行手段,形塑了景观的文化特质;再次,晚明以降文士积极参与栖霞景观志书的写作,对志书的体例、内容相互发明,形成了栖霞景观历史记忆的独到呈现方式。晚明以降围绕栖霞山的文人文化与名胜景观的互构,是明清时代金陵胜景文化不断丰富的典范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清初 栖霞山 文人文化 景观
原文传递
小尺度丘陵山地风景区游览路线的规划与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坤 唐晓岚 +2 位作者 王奕文 任宇杰 陈永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索小尺度山地景观观光游览路线规划的新方法及优化思路。【方法】以南京市栖霞山为例,采用GIS空间模拟工具,结合大数据和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远景、中景、近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观赏路线。【结果】通过GIS空间模拟自然地理环... 【目的】探索小尺度山地景观观光游览路线规划的新方法及优化思路。【方法】以南京市栖霞山为例,采用GIS空间模拟工具,结合大数据和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远景、中景、近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观赏路线。【结果】通过GIS空间模拟自然地理环境,运用大数据分析人文景点,共得到36个最佳观景点;通过景观多维视觉评价体系分析36个观景点,得到观景动线图;最终结合现状游览路线,叠加分析得到近、中、远3种类型山地景观最优化的观光游览路线,可以直观地反映每条观景路线的自然景观环境和人文景观节点。【结论】通过GIS空间模拟、大数据筛选、视觉评价体系和Rhino模型叠加分析相结合,构建山地景观观光游览路线可以准确引导游客游览观光,有利于山地景观旅游开发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景观 观景点 观光游览路线 南京栖霞山
原文传递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寺考古方法论的实践
20
作者 魏正瑾 白宁 《石窟寺研究》 2018年第1期77-86,449-450,87-104,451,105,共14页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考古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实践。本文介绍了运用考古学的层位学、类型学方法获取现场考古资料,梳理历史文献形成石窟发展时间节点,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类型分析、分组分期的排年,对洞窟开凿和重修...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考古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实践。本文介绍了运用考古学的层位学、类型学方法获取现场考古资料,梳理历史文献形成石窟发展时间节点,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类型分析、分组分期的排年,对洞窟开凿和重修的年代考证,形成考古报告的过程,显示方法论实践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考古 方法论 栖霞山石窟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