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李斌 蔡金蕾 +1 位作者 田军 胡强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究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拟行椎间隙融合手术(Trans... 目的:探究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拟行椎间隙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LDH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方式行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方式行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术后康复效果;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for pain,NRS)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腰椎-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变化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和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优良率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84.32%(P<0.05);ODI评分和腰痛NRS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术后6个月时LL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LSA、PT、SS和P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行TLIF治疗LDH相较于传统开放入路的TLIF创伤更小,操作更简洁,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进程更快,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腰椎稳定性,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功能 疼痛 影像学参数
下载PDF
经Quadrant通道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半椎板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琛 鲍刚 何百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疗效。方法回顾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33例病变长度小于5cm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16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疗效。方法回顾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33例病变长度小于5cm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16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另外17例接受传统半椎板椎管内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相比,Quadrant通道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管内较小肿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quadrant通道 显微手术 对比研究 JOA评分
下载PDF
Quadrant微创疗法与常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刚 杨坤 +1 位作者 梅求安 张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01-703,707,共4页
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以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Quadrant微创术及常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相关指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7例行经椎间孔... 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以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Quadrant微创术及常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相关指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7例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微创组27例行Quadrant微创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各指标情况及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镇痛药物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均<0.05),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射线面积剂量、射线暴露时间、患者皮肤入射剂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2组术后3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和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微创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微创组术后1,3,5 d肌酸激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微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常规TLIF术比较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quadrant通道 微创疗法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系统TLIF与传统TLIF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振鹏 温国宏 +3 位作者 尚晖 吴亚鹏 郭晓鹏 李兵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97-100,146,共5页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系统TLIF与传统TLIF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方法 ,观察组采用Qu...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系统TLIF与传统TLIF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方法 ,观察组采用Quadrant通道系统TLIF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切开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2个月的VAS及OD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示钉棒固定完好,椎间融合好,融合器无移位。结论 Quadrant通道系统T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针对复杂性及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系统 TLIF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义华 周轶 +1 位作者 晏雄伟 廉凯 《骨科》 CAS 2017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双侧小切口下普通椎弓根螺钉结合Quadrant通道下,改进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 目的探讨腰椎双侧小切口下普通椎弓根螺钉结合Quadrant通道下,改进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55例退行性腰椎疾病病人,男19例,女36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为(62.3±2.5)岁。术前常规完善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CT及MRI检查,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并不稳30例(其中6例为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腰椎管狭窄17例,腰椎滑脱8例。病人均采用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改进MIS-TLIF手术治疗,双侧减压20例,单侧减压35例。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分法评定腰椎疼痛和功能改善状况,按改良Mac Nab临床评估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5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为(24.2±2.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7.4±2.1)分降至(2.1±1.2)分,JOA评分由术前的(8.4±1.5)分升高至(24.5±2.3)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优47例,良8例。随访期间病人均无复发。结论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 腰椎退行性变 quadrant通道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四波 陈晓春 +1 位作者 姜海涛 顾小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六钉两棒)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8例,术前按AO分型,A3.1... 目的回顾性分析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六钉两棒)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8例,术前按AO分型,A3.1型29例,A3.2型19例;脊髓神经功能全部为Frankel E级。术后10个月常规取出内固定。通过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VAS及JOA评分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48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5.5个月。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恢复良好(P<0.05),后凸畸形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VAS疼痛评分由术前6.5分改善至2.3分,JOA评分由术前13.38分提高至16.85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现象。结论 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进钉点定位准确、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7
作者 付美清 雷雪 +4 位作者 赵敏 周江军 杨俊 史柏娜 肖春林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10—2014-0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48例,采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传统手术组:48例,...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10—2014-0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48例,采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传统手术组:48例,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术后及随访时复查腰椎X线及CT,评估植入螺钉的位置及融合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术后肌酸激酶变化,以及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2月,平均(15±2)个月,两组植入螺钉的位置及融合率、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术后1年VAS、OD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酸激酶变化、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比较,微创组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融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经皮椎弓根螺钉 传统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术与传统开放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海恩 李东升 +4 位作者 陈静园 魏延 刘建军 吴赪 张京 《微创医学》 2015年第6期713-718,共6页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为Quadrant通道TLIF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计算机系统检索中英...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为Quadrant通道TLIF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计算机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并纳入关于比较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数据并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计患者326例,其中mini-TLIF组145例,open-TLIF组181例。mini-TLIF组比open-TLIF组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术后早期缓解疼痛效果好。二者长期的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mini-TLIF组存在术中透视时间长,对医护人员、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增加的缺点。结论 Quadrant通道TLIF术与传统TLIF术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Quadrant通道TLIF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周围肌肉组织水肿消散、早期缓解疼痛方面有显著优越性。Quadrant通道TLIF的不足之处是术中透视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quadrant通道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与常规微创TLIF术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石玲玲 郭志民 +1 位作者 熊远飞 田胜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TLIF)与常规微创TLIF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8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分别行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 目的比较分析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TLIF)与常规微创TLIF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8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分别行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常规微创TLIF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另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12个月VAS评分比术前24 h均显著下降,ODI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微创TLIF术,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切口更小,术后短期疼痛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quadrant通道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应用quadrant微创通道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晓魏 麦伟 +2 位作者 颜志坚 张维成 方文焕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7期3239-3240,共2页
目的研究quadrant微创通道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传统组42例,实行传统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 目的研究quadrant微创通道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传统组42例,实行传统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进行治疗,微创组36例,实行quadrant微创通道技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术中患者的失血量,并在术后6个月观察患者手术节段的融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传统组所用的手术时间远比微创组手术时间长[(162.3±23.5)min vs(87.6±25.6)min],失血量[(223.2±25.6)mL vs(106.3±26.6)mL]也多于微创组(P<0.05);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两组融合率均为96%,但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89%)高于微创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微创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节约手术时间、失血量少、并发症少、融合度高的特点,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微创通道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Quadrant可扩张通道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建伟 袁正兵 +4 位作者 莫锦伦 李江 纪军 张庆林 陈嘉裕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显微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20例,患者均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显...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显微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20例,患者均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显微镜下手术,对单侧组实施单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对双侧组实施双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JOA评分变化、疗效。结果单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单病种总医疗费用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均良好,术后1年植骨融合。单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恢复优良率与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后1周JOA评分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实施单侧钉棒系统固定时比双侧固定创伤更小,早期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 显微镜手术 单侧钉棒系统固定 双侧钉棒系统固定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烨锋 邹天明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5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Quadrant通道下经多裂肌与最...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Quadrant通道下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行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其中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10例、腰椎后外侧融合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手术时间120~260min,平均手术时间180min;术中出血量50~800mL,平均术中出血量375mL;术后引流量8~321mL,平均引流量128m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93~138g/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13g/L。所有患者无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感染及术后顽固性腰背痛发生。随访5~21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分别为(6.4±1.0)、(2.0±0.7)分和(18±4)、(46±1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对后方韧带破坏小、脊柱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quadrant通道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建章 吴宏 +1 位作者 林蕴硕 胡世平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年第5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Quadrant可...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其中正中单切口入路35例(单切口组),常规旁正中双切口入路36例(双切口组)。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单切口组切口总长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双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似(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相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可取得与双切口术式同样满意的短期疗效,切口长度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单切口入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张华俊 王遥伟 吴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丹阳市人民医院接收的7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均行Quadrant通道下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分析术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 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丹阳市人民医院接收的7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均行Quadrant通道下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分析术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副反应,以及手术开展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obb角、VAS评分和骨折椎前缘高度比、JOA评分。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41.17±21.49)ml,手术时间为(98.11±9.24)min,住院时间为(6.78±1.05)d。术后副反应:伴间歇性腰背痛1例,伴肺部感染1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术前(P<0.05)。术前患者的Cobb角大于术后,VAS评分高于术后,骨折椎前缘高度比低于术后(P<0.05)。术前患者JOA评分低于术后(P<0.05)。结论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选择实施Quadrant通道下开展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佳,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操作便捷,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神经功能、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quadrant通道 治疗结果
下载PDF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远期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浩然 王忠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4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4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实施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试验组实施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quadrant可扩张通道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性腰椎病变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伟群 池伟东 周兴茂 《微创医学》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对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和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对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和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水平、T2弛豫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少/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C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T2弛豫时间短于对照组,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手术创伤小,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单节段性腰椎病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的MIS-TLIF治疗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文杰 杨阳 +5 位作者 张辉 刘林 刘亚龙 刘琰 王栋 王增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系统下微创TLIF(MIS-TLIF)在治疗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优势。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100例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50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系统下微创TLIF(MIS-TLIF)在治疗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优势。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100例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50例(观察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44~73(49.83±15.46)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2.18±4.74)个月;L_4滑脱30例,L_5滑脱20例,滑脱椎体椎弓根均完整;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9例,Ⅱ度滑脱21例。采用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术(Open-TLIF)治疗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0~77(50.67±14.3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0.56±5.37)个月;L_4滑脱33例,L_5滑脱17例,滑脱椎体椎弓根均完整;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34例,Ⅱ度滑脱1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肌酸激酶(CK-MM)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JOA评分(腰椎评分标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末次随访)的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及滑脱角;根据术后第6、12个月随访时的腰椎X线片和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根据术后12个月腰椎功能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118.48±21.97)min,手术切口长度(3.74±0.74)cm,术中出血量(148.78±32.32)ml,术后引流量(84.85±16.37)ml,CK-MM水平术前(72.31±9.79)μ/L、术后第1天(415.12±25.89)μ/L;对照组手术时间(115.40±11.94)min,手术切口长度(8.46±0.69)cm,术中出血量(219.27±48.33)ml,术后引流量(157.69±31.61)ml,CK-MM水平术前(75.48±10.73)μ/L、术后第1天(506.69±37.86)μ/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第1天CK-MM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及术前CK-MM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VAS、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DI、VAS、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术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同一组内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12个月椎间融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腰椎功能MacNab评定标准,观察组优40例,良7例,可3例;对照组优35例,良10例,可5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1例发生切口渗出、延迟愈合;对照组50例患者中1例出现L_5椎体右侧局部肌肉坏死、渗出,不同时间的3次分泌物细菌培养均提示阴性,再次手术彻底清创后取出右侧内固定装置,最后获得延迟愈合。结论:Quadrant通道下的MIS-TLIF在手术治疗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快和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微创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退行性腰椎滑脱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微创置入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群 盛晓磊 +2 位作者 严飞 周志平 朱现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818-5823,共6页
背景:传统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虽然疗效确切,但由于创伤大,会导致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等不良后果。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不断发展,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逐渐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目的:比较Qu... 背景:传统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虽然疗效确切,但由于创伤大,会导致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等不良后果。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不断发展,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逐渐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腰椎微创融合组24例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治疗,传统开放组30例采用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负压引流量,术前、术后3d及术后3,6,12个月记录目测类比疼痛评分(0分无痛,10分剧痛);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评估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②腰椎微创融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组(P<0.05),但手术时间较传统开放组长(P<0.05);③2组患者术前腰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d及术后3个月腰椎微创融合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开放组(P<0.05);但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年时2组腰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腰椎微创融合组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传统开放组(P<0.05),但术后6个月、1年时2组患者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后摄片随访显示,2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手术节段融合良好;⑤结果提示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材料 腰椎退行性疾病 quadrant通道 微创 腰椎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卢洋 王瑜 +1 位作者 李征宇 姬钢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术前后疼痛视...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3、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成功完成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治疗,手术时间为(85.70±11.03)min,切口长度(2.80±0.34)cm,术中出血量(170.39±26.99)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50±0.24)d,术后随访时间2~12(6.98±1.08)个月。本组患者术后2、8、12个月ODI评分、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组内不同时点的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12个月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且术后12个月手术疗效分级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P<0.05)。82例患者未出现明显的神经根损伤以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切口皮下脂肪液化等并发症,但经保守治疗后都好转。结论 Quadrant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功能恢复,且手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quadrant通道 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疼痛 功能障碍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王日成 苏永雄 +3 位作者 庞秀清 庞运国 罗秋 廖永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3期218-219,249,共3页
对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手段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并对比常规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探索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案,并对其临床价值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按照... 对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手段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并对比常规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探索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案,并对其临床价值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按照实验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和对照组(常规传统手术方法)各44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包括出血量、手术切口的长度以及手术后恢复情况、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并采用VAS视觉模拟法评定疼痛效果,Macnab评定疗效标准,所有患者随访一年。结果:治疗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用Macnab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89.1%;VAS模拟法评定疼痛效果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性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的传统手术治疗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可扩张通道系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