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 for first-line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 randomized study in Japan 被引量:5
1
作者 Ayako Yanai Kei Sakamoto +2 位作者 Masao Akanuma Keiji Ogura Shin Maed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AS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AIM:To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radication rate of first-line therapy in Japanese patients.METHODS:We prospectively compa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7-d quadruple therapy to standard 7 d triple therapy in Japanese pa... AIM:To fi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eradication rate of first-line therapy in Japanese patients.METHODS:We prospectively compa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7-d quadruple therapy to standard 7 d triple therapy in Japanese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One hundred and ninetee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7-d non-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 with lansoprazole,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 and metronidazole(LACM7) or 7-d triple therapy with lansoprazole,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LAC7).After three months,H.pylori status was analyzed by 13C-urea breath test.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were evaluated by use of questionnaires.RESULTS:By intention-to-treat(ITT) analysis,the eradication rate in the LACM7 group was 94.9%,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AC7 group(68.3%,P < 0.001).Per protocol analysis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radication rate in the LACM7 group(98.3%) than the LAC7 group(73.2%,P < 0.001).Nevertheless,the incidence of serious adverse event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RR:1.10,95% CI:0.70-1.73,P = 0.67).CONCLUSION:Seven day non-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LACM7) was superior to standard 7-d triple therapy(LAC7) for first-line erad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FIRST-line treatment Non-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 Prospective study
下载PDF
Innovation on Line Cut Methods of Self-aligned Multiple Patterning
2
作者 Jeff Shu 《Journal of Micro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Self-aligned multiple patterning (SAMP) can enable the semiconductor scaling before EUV lithography becomes mature for industry use.Theoretically any small size of pitch can be achieved by repeating SADP on same wafer... Self-aligned multiple patterning (SAMP) can enable the semiconductor scaling before EUV lithography becomes mature for industry use.Theoretically any small size of pitch can be achieved by repeating SADP on same wafer but with challenges of pitch walking and line cut since line cut has to be done by lithography instead of self-aligned method.Line cut can become an issue at sub-30nm pitch due to edge placement error (EPE).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some recent novel ideas on line cut after self-aligned multiple patte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ALIGNED MULTIPLE PATTERNING SAMP SELF-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 SADP selfaligned quadruple PATTERNING SAQP line CUT edge PLACEMENT error
下载PDF
四重底线下模糊多目标可持续供应链网络规划
3
作者 邱云飞 于智龙 +2 位作者 金海波 刘雨诗 张文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54-3387,共34页
针对可持续供应链网络多基于经济、环境、社会三重底线进行模型构建,未能充分描述企业自身治理能力与供应链模型的关联程度,同时为了更加准确地表示模型中不确定参数的真实状态,在《CITI评价指南8.0》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经济成本、环... 针对可持续供应链网络多基于经济、环境、社会三重底线进行模型构建,未能充分描述企业自身治理能力与供应链模型的关联程度,同时为了更加准确地表示模型中不确定参数的真实状态,在《CITI评价指南8.0》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经济成本、环境污染、社会影响与企业治理能力四重底线协同建模的模糊多目标可持续供应链网络模型,并设计了一种结合禁忌搜索与分支定界的混合式元启发算法(TSA-BB)对模型进行求解。首先,综合考虑四重底线的各项指标特征,建立相应的模糊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表示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然后,根据相对重要程度依次构建直接影响矩阵、综合影响矩阵,并依据二者计算各指标的加权中心度作为整合多目标函数的综合权重。最后,在TSA-BB中设计多种算法规则对模型进行高效求解,并基于大量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指标与四重底线协同建模可更好地拟合供应链的真实状态,同时企业治理能力应成为各层级决策者均衡优化供应链网络模型需考虑的重要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底线 可持续供应链 企业治理能力 禁忌搜索 分支定界
下载PDF
高剂量二联疗法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霍鲁月 吴胜男 +1 位作者 庄帅帅 孙为豪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剂量二联疗法(high-dose dual therapy,HDDT)与四联疗法(quadruple therapy,QT)对比治疗首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CBM、PubMed、Emb... 目的系统评价高剂量二联疗法(high-dose dual therapy,HDDT)与四联疗法(quadruple therapy,QT)对比治疗首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HDDT对比QT治疗Hp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7月3日。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40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意向性治疗分析中,HDDT根除率优于Q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04,95%CI:1.01~1.06,Ρ<0.01);在符合方案分析中,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1.00~1.04,Ρ=0.08)。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HDDT较QT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7,95%CI:0.36~0.61,Ρ<0.01)。从依从性上比较,两组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1.00~1.02,Ρ=0.06)。结论HDDT首次根除Hp感染的疗效优于QT,且安全性更好,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高剂量二联疗法 四联 首次
下载PDF
包神铁路人身安全防护“四联控”体系建设实践
5
作者 穆振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5期61-64,共4页
铁路施工安全及人员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包神铁路为例,针对包神铁路施工安全人工防护体系的不足,建立基于“平台+终端”的智能管控防护体系,落实“大小四联控协同保安全”理念,并从安全预警模型、环境监测体系、... 铁路施工安全及人员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包神铁路为例,针对包神铁路施工安全人工防护体系的不足,建立基于“平台+终端”的智能管控防护体系,落实“大小四联控协同保安全”理念,并从安全预警模型、环境监测体系、融合通信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四联控体系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提高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营业线施工 人身安全防护 四联控体系
下载PDF
某光伏电站35 kV同塔四回送出线路零序电流过大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6
作者 蒙国勇 陈家锋 《红水河》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广西某光伏电站采用35 kV同塔四回架空线路送出,电站扩容并网后,多次发生零序过流跳闸事故,严重影响电站电能送出。笔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零序过流跳闸的原因,并提出相序优化布置方案,采用数值仿真工具验证所提... 广西某光伏电站采用35 kV同塔四回架空线路送出,电站扩容并网后,多次发生零序过流跳闸事故,严重影响电站电能送出。笔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零序过流跳闸的原因,并提出相序优化布置方案,采用数值仿真工具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分析同塔四回线路在n-1故障状态下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开零序过流保护误动的建议。结果表明:跳闸故障是由于同塔四回线路相序布置不当引起的;优化方案的实施可有效解决送出线路中零序过流问题,现场测量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所提优化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同塔多回线路零序过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电流 35 kV输电线路 同塔四回线路 相序布置
下载PDF
基于单端电气量的不对称参数同塔四回线选相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琦 邰能灵 +2 位作者 范春菊 于仲安 尚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8-186,共9页
不对称参数的同塔四回线具有不同的自感参数,无法使用传统的12序分量法进行解耦,因此采用相线解耦法对其进行解耦,并将相电流分解为12个独立的序电流分量,解决了同塔四回线中的互感耦合问题。线路发生故障时,利用故障边界条件得到序分... 不对称参数的同塔四回线具有不同的自感参数,无法使用传统的12序分量法进行解耦,因此采用相线解耦法对其进行解耦,并将相电流分解为12个独立的序电流分量,解决了同塔四回线中的互感耦合问题。线路发生故障时,利用故障边界条件得到序分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回线上发生故障时,穿越序分量与环流序分量的序电流相位分别呈现出同相或反相的特征;同一回线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序分量电流之间满足固定的幅值关系;同一类型的不同相序故障时,序分量相位差满足特定关系。考虑故障点分布系数对保护测量装置的影响,提出适于不对称参数同塔四回线发生单回线故障时的故障识别方法,并构造了相应的选相判据,给出了选相流程和方法。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此选相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不受故障类型,故障点的位置以及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参数 同塔四回线 选线 选相 序分量 单端电气量
下载PDF
500/220kV混压同塔四回线路电磁环境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晓 贾振宏 +4 位作者 吴锁平 吴建宏 王坚敏 陈光 周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7-211,共5页
为评估500/22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了典型塔型线路对应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值,并分析了导线排列方式、导线高度等因素对线路下方电磁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规程要... 为评估500/22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了典型塔型线路对应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值,并分析了导线排列方式、导线高度等因素对线路下方电磁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规程要求的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下,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闻噪声值均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而工频电场是决定线路电磁环境是否达标的关键性因素。按照工频电场4kV/m的限值提出线路走廊宽度的建议值,并对比给出了2典型塔型线路对应的最优导线排列方式。最后,提出改善线路下方工频电场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四回线路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线路走廊:导线排列方式
下载PDF
500/220kV同塔四回线路的耐雷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浩 赵斌财 +3 位作者 王东举 贾振宏 吴锁平 吴建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75-2080,共6页
为准确评估500/220 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在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与电磁暂态程序(EMTP/ATP)计算其绕、反击跳闸率后分析了避雷线保护角、杆塔呼称高度、地面倾角等对5002、20 kV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不同影响及杆塔呼... 为准确评估500/220 kV同塔混压四回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在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与电磁暂态程序(EMTP/ATP)计算其绕、反击跳闸率后分析了避雷线保护角、杆塔呼称高度、地面倾角等对5002、20 kV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不同影响及杆塔呼称高度、接地电阻、耦合地线架设方式等对500、220 kV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不同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同塔混压四回线路中不同电压等级线路防雷击侧重点不同,即500 kV线路绕击相对严重,220 kV线路反击相对严重。最后提出了改善线路雷电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的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从降低杆塔呼称高度、采用负保护角以及架设耦合地线等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220KV 同塔四回线路 耐雷性能 电气几何模型 电磁暂态程序 雷击跳闸
下载PDF
不对称参数同塔四回线的综合横差保护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琦 邰能灵 +2 位作者 范春菊 于仲安 尚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59-167,177,共10页
考虑不对称同塔四回线的阻抗不对称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对称同塔四回线的综合横差保护方案,并根据所配置的综合横差保护方案的动作信号,给出了四回线的故障选线方案。分析了故障时同塔四回线的故障附加网络,基于故障时流经各回线的故... 考虑不对称同塔四回线的阻抗不对称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对称同塔四回线的综合横差保护方案,并根据所配置的综合横差保护方案的动作信号,给出了四回线的故障选线方案。分析了故障时同塔四回线的故障附加网络,基于故障时流经各回线的故障附加电流,构建了基于负序分量的两种横差保护方案,即小横差保护方案和大横差保护方案。讨论了不同接线方式下两种横差保护测量到的差动电流,给出了横差保护的整定方法,并综合保护的动作信号提出了基于横差保护的四回线的故障选线方案。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负序分量横差保护能够准确区分同塔四回线的区内、区外故障;在区内故障时,横差保护能够可靠动作,切除故障线路,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仿真结果证明了保护方案的有效性与故障选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四回线 不对称线路 横差保护 序分量 选线
下载PDF
500kV输电线路4联污秽绝缘子串带电水冲洗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祖林 王建国 +3 位作者 黄松波 胡毅 周杰 樊亚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88-3694,共7页
输电线路带电水冲洗是电力系统防污闪的主要措施之一。500 k V输电线路4联污秽绝缘子串具有间距小、污秽重、难以清洗等特点,为实现其带电水冲洗,在武汉大学户外带电水冲洗试验场进行了冲洗试验,比较了4个污秽度等级下1冲4回和1冲6回这... 输电线路带电水冲洗是电力系统防污闪的主要措施之一。500 k V输电线路4联污秽绝缘子串具有间距小、污秽重、难以清洗等特点,为实现其带电水冲洗,在武汉大学户外带电水冲洗试验场进行了冲洗试验,比较了4个污秽度等级下1冲4回和1冲6回这2种冲洗方法。结果表明:冲洗过程中在较长冲洗时间段泄漏电流幅值都<10 m A;冲洗到绝缘子串上部3/4及5/6位置附近处时出现了泄漏电流突增现象;冲洗泄漏电流基波幅值最大值、结束时刻泄漏电流基波幅值随污秽度等级增大而增大。4种污秽度等级下,1冲4回和1冲6回冲洗过程中泄漏电流基波幅值最大值分别小于61 m A和31 m A,这2种方法用于500 k V输电线路4联污秽绝缘子串的带电水冲洗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 V输电线路 4联污秽绝缘子串 污秽度 带电水冲洗 冲洗方法 泄漏电流
下载PDF
500kV交流同塔四回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 被引量:16
12
作者 苏红梅 刘晓冬 +3 位作者 魏国平 柴雅静 李雪 周文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5-208,222,共5页
为解决架设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高杆塔时的雷害问题,运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及电磁暂态仿真程序计算了杆塔的绕击耐雷性能,得出了不同杆塔呼称高度、地面倾角、杆塔保护角和击距系数等参数时的绕击跳闸率并且详细分析了地面倾角、... 为解决架设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高杆塔时的雷害问题,运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及电磁暂态仿真程序计算了杆塔的绕击耐雷性能,得出了不同杆塔呼称高度、地面倾角、杆塔保护角和击距系数等参数时的绕击跳闸率并且详细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高度等参数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500kV同塔四回绕击耐雷性能的措施,即在实际工程中,从减小杆塔高度、避雷线采用负保护角、增加绝缘子片数以及尽量避免在地面倾角较大的地点架设输电线路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同塔四回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 绕击 输电线路 耐雷性能 电磁暂态仿真程序
下载PDF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疲劳四线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鑫 潘际炎 张玉玲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7,共5页
四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系数与各线列车在桥上的相遇次数及构件的荷载分配系数有关。根据列车过桥的随机性特点,运用概率理论分析四线列车在桥上的相遇概率和次数以及四线铁路桥在各种相遇情况下的损伤度,推导出四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中四... 四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系数与各线列车在桥上的相遇次数及构件的荷载分配系数有关。根据列车过桥的随机性特点,运用概率理论分析四线列车在桥上的相遇概率和次数以及四线铁路桥在各种相遇情况下的损伤度,推导出四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中四线系数的计算公式。运用该公式,以过桥长度1 092 m,横梁端剪力的荷载分配数据为依据,计算得武汉天兴洲大桥中间主桁疲劳检算四线系数为1.96。根据天兴洲大桥的结构及受力特点,综合分析所有情况的计算结果,建议天兴洲大桥疲劳四线系数取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兴洲大桥 四线铁路桥 疲劳设计 四线系数 损伤度 相遇概率
下载PDF
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最优相序布置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晓 周浩 +1 位作者 赵斌财 陈稼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同塔4回线路的相序布置方式理论上有1 296种(64),为从众多相序中选择最优相序,以500 kV同塔4回线路为例,采用穷举法分析了所有相序布置方式下的电磁环境、自然功率及线路不平衡度等电气特性。结果表明相序布置对线路的电气特性有一定影... 同塔4回线路的相序布置方式理论上有1 296种(64),为从众多相序中选择最优相序,以500 kV同塔4回线路为例,采用穷举法分析了所有相序布置方式下的电磁环境、自然功率及线路不平衡度等电气特性。结果表明相序布置对线路的电气特性有一定影响,线路的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闻噪声均不是决定线路最优相序布置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线路电磁环境、自然功率和线路不平衡度等因素,利用排序法得出了线路的最优相序布置,500 kV同塔4回线路d、e型塔的最优相序布置为1616型、1462型。推荐同塔4回线路的4种典型排列方式,其计算方法与结果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4回线路 电磁环境 自然功率 不平衡度 最优相序布置
下载PDF
220/110kV同杆四回线路耐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7
15
作者 李汉明 陈维江 +3 位作者 詹铭 杜澍春 魏前虎 葛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1-34,共4页
计算了深圳鹏城-新田双回220kV输电线路中3段220/110kV同杆并架四回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和雷电反击跳闸率,分析了减小避雷线保护角、采用不平衡绝缘和安装线路型避雷器等措施对雷电反击跳闸率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避雷线保护角至0°... 计算了深圳鹏城-新田双回220kV输电线路中3段220/110kV同杆并架四回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和雷电反击跳闸率,分析了减小避雷线保护角、采用不平衡绝缘和安装线路型避雷器等措施对雷电反击跳闸率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避雷线保护角至0°、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至10Ω、在一回110kV线路上增强绝缘、在另一回110kV线路上安装绝缘子并联间隙以及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或雷电易击处的一回110kV线路上装设线路避雷器等降低雷电反击跳闸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四回线路 耐雷性能 绕击跳闸率 反击跳闸率 高电压绝缘技术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六项余弦窗四谱线插值FFT的高精度谐波检测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艳春 刘宇龙 +1 位作者 李振华 李振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63,共8页
目前,在实际电网环境中谐波检测算法的精确度不够高。为此,分析了一种具有旁瓣峰值低且下降速度快的六项余弦窗并将其应用于FFT算法中,提出了基于六项余弦窗四谱线插值FFT的谐波检测算法,运用多项式拟合polyfit函数推导出了简单实用的... 目前,在实际电网环境中谐波检测算法的精确度不够高。为此,分析了一种具有旁瓣峰值低且下降速度快的六项余弦窗并将其应用于FFT算法中,提出了基于六项余弦窗四谱线插值FFT的谐波检测算法,运用多项式拟合polyfit函数推导出了简单实用的四谱线校正公式,简化了运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21次复杂谐波环境中,与四项Nuttall窗和四项Rife-Vincent窗FFT插值相比有更高的精确度,且在基于相同窗的情况下,四谱线插值的精确度要高于三谱线插值计算。最后,在实验中考虑到实际电网中可能遇到的噪声干扰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非同步采样 快速傅里叶变换 四谱线插值 六项余弦窗
下载PDF
1000kV/500kV特、超高压同塔4回交流输电线路雷电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范冕 万磊 +3 位作者 戴敏 何慧雯 李志军 谷定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4-591,共8页
为准确评估1 000kV/500kV超特高压同塔4回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基于电磁暂态程序(EMTP)和改进后的电气几何模型(EGM)分别对这种线路的反击、绕击耐雷水平及雷电跳闸率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同塔多回线路中500kV线路不同相序排列、不同... 为准确评估1 000kV/500kV超特高压同塔4回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基于电磁暂态程序(EMTP)和改进后的电气几何模型(EGM)分别对这种线路的反击、绕击耐雷水平及雷电跳闸率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同塔多回线路中500kV线路不同相序排列、不同间隙长度及不同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并对比计算了1 000kV线路不同绝缘子串布置方式下线路的雷电绕击性能。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指出了500kV线路的绝缘配合是1 000kV/500kV混压同塔4回线路防雷的薄弱点所在,并提出通过加强500kV线路的绝缘水平、优化1 000kV线路绝缘子的布置方式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线路雷电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 500kV 同塔4回输电线路 电磁暂态程序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跳闸率 耐雷水平
下载PDF
500kV同杆四回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柴雅静 周文俊 +2 位作者 李雪 刘晓冬 苏红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2,共4页
架设同杆四回输电线路可有效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紧张的问题,雷害事故是在架设高杆塔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通过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对500 kV交流同杆四回输电线路的反击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得到线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击耐雷... 架设同杆四回输电线路可有效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紧张的问题,雷害事故是在架设高杆塔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通过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对500 kV交流同杆四回输电线路的反击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得到线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击耐雷水平和跳闸率;分析了杆塔高度、冲击接地电阻以及避雷线的设置情况等因素对反击耐雷性能的影响。计算分析了在雷电流作用下,塔身和横担电位以及导线对其相应的上下横担电位差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横担外侧和上横担中部增设避雷线及适当调整最上层导线与上横担间空气间隙的距离可改善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杆四回 输电线路 反击 耐雷性能 EMTP 仿真计算
下载PDF
导线水平排列同塔四回线路跨越或邻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浩 张晓 +3 位作者 赵斌财 陈稼苗 钟晓波 王坚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4-1892,共9页
为推算水平排列同塔四回线路跨越建筑物时所需的安全距离,以500kV同塔四回线路为例,采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线路跨越、邻近不同高度建筑物时建筑物顶部和阳台处的工频电场畸变情况,并以此推算了导线水平排列同塔四回线路跨越建筑物的最... 为推算水平排列同塔四回线路跨越建筑物时所需的安全距离,以500kV同塔四回线路为例,采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线路跨越、邻近不同高度建筑物时建筑物顶部和阳台处的工频电场畸变情况,并以此推算了导线水平排列同塔四回线路跨越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安全距离和最小水平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建筑物附近的畸变电场成为制约输电线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的关键因素;现有规程推荐的线路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已不再适用于同塔四回线路跨越民房的情况;建筑物与线路间所需的安全距离由线路电压等级、建筑物高度、杆塔结构等因素共同决定。最后,给出110kV、220kV、500kV同塔四回线路以及220kV/110kV、500kV/220kV混压同塔四回线路跨越建筑时所需的安全距离,其计算方法与结果可为输电线路与建筑物交叉跨越提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四回线路 水平排列 建筑物 畸变电场 安全距离 CDEGS
下载PDF
500kV同塔4回线路不平衡绝缘的耐雷水平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菲 周浩 赵斌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73-2480,共8页
目前我国500kV同塔4回线路主要采用平衡高绝缘配置,每相导线配置31片155mm绝缘子。针对典型杆塔竖塔,杆塔高度较高,易绕击相与反击闪络相为上层两回线路,提出了不平衡绝缘方案,即上层两回线路采用31片绝缘子,下层两回线路26片绝缘子。... 目前我国500kV同塔4回线路主要采用平衡高绝缘配置,每相导线配置31片155mm绝缘子。针对典型杆塔竖塔,杆塔高度较高,易绕击相与反击闪络相为上层两回线路,提出了不平衡绝缘方案,即上层两回线路采用31片绝缘子,下层两回线路26片绝缘子。在评估采用不平衡绝缘后的防雷水平时,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与电磁暂态程序(EMTP)计算杆塔在不同雷电等级、地面倾角以及杆塔接地电阻等情况下耐雷水平的计算结果表明,2种绝缘配置(平衡绝缘与不平衡绝缘)的线路耐雷水平相差很小,若地面倾角<15°,接地电阻<15Ω,则竖塔可以采用不平衡绝缘配置方案。比较耦合地线以及三地线提升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效果后认为,当杆塔采用平衡高绝缘时,三地线反击耐雷水平优于耦合地线。当杆塔采用不平衡绝缘时,在接地电阻为5~15Ω时,三地线防反击效果优于耦合地线,当接地电阻>20Ω时,耦合地线防反击效果更佳,并对改进竖塔防雷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线路 同塔4回 竖塔 不平衡绝缘 耦合地线 耐雷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