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地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雨滴谱差异研究
1
作者 薛力夫 郑佳锋 +3 位作者 李锦梁 曾正茂 王莹珏 陈杨瑞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为认识南海季风爆发对中国东南沿海降水微观特征的影响,利用2018-2022年福建泉州地区的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对季风爆发前后该地区不同雨强、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和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该地区季风爆发前后的反射率因子-雨强关系。... 为认识南海季风爆发对中国东南沿海降水微观特征的影响,利用2018-2022年福建泉州地区的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对季风爆发前后该地区不同雨强、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和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该地区季风爆发前后的反射率因子-雨强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季风爆发后的中小雨滴数浓度高于季风爆发前,但大雨滴数浓度则更低,这种差异随雨强有一定变化,但差异的整体特征一致。季风爆发后,该地区层云降水的小雨滴和大雨滴的数浓度明显升高,中雨滴的数浓度变化不明显;对于对流云降水,季风爆发后小雨滴的数浓度升高,但大雨滴数浓度明显降低。季风爆发对该地区的反射率因子-雨强关系也有影响,季风爆发前两类降水的乘数系数均比爆发后大,但指数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南海夏季风 雨滴谱 Z-R关系
下载PDF
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情况分析
2
作者 陈琼华 郑敬阳 +4 位作者 林春燕 徐毅泷 方碧清 涂槟斌 郑天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过敏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以及其他系统过敏情况。结果320例患儿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9.38%,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尘螨、屋尘、蟑螂,分别占74.38%、20....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过敏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以及其他系统过敏情况。结果320例患儿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9.38%,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尘螨、屋尘、蟑螂,分别占74.38%、20.94%、14.69%;食物性过敏原主要为鸡蛋白、牛奶、蟹,分别占19.69%、19.02%、12.81%。不同年龄组户尘螨、屋尘、狗毛鸡蛋白阳性分布存在差异,婴幼儿组尘螨阳性率低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χ^(2)=29.24、33.87,P<0.05);婴幼儿组屋尘阳性率低于学龄组(χ^(2)=4.59,P=0.030);与学龄组相比,学龄前组狗毛、鸡蛋白阳性率更高(χ^(2)=10.07,10.54,P<0.05)。共病221例(69.06%),3个以上系统过敏75例(23.44%)。需要耳鼻喉科诊疗165例,其中鼻炎162例,需要皮肤科诊疗118例,营养科11例,眼科6例,消化科4例,药剂科4例。结论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为尘螨,不同年龄患儿户尘螨、屋尘、狗毛、鸡蛋白阳性分布存在差异,支气管哮喘容易合并多系统过敏表现,评估和管理需注意多学科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哮喘 儿童 过敏原 多学科
下载PDF
厦漳泉都市圈跨城通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角美镇跨城通勤者为例
3
作者 蔡艺娜 林李月 柯文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以厦漳泉都市圈的角美镇台商投资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对比分析通勤者的群体特征、通勤模式和通勤路径,构建框架解释角美镇跨城通勤的形成机制,最后探析其对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一般通勤者相... 以厦漳泉都市圈的角美镇台商投资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对比分析通勤者的群体特征、通勤模式和通勤路径,构建框架解释角美镇跨城通勤的形成机制,最后探析其对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一般通勤者相比,跨城通勤者群体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社会经验丰富,以及通勤时间和通勤花费都略高的特征;通勤方式以机动车出行、公共交通出行、组合出行方式为主,通勤路径主要有漳州—厦门和厦门—漳州两类;跨城通勤行为的产生是两地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住房、公共服务、交通设施的差异与互补,以及相同的语言风俗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案例地跨城通勤的发展壮大对建立海峡两岸产业发展示范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城通勤 厦漳泉都市圈 台商投资区 一体化
下载PDF
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整合性更新研究——以泉州江南片区为例
4
作者 魏锦达 周庆华 胡家骏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是一类位于城市边缘区且已被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具有服务城乡功能、延续文化基因价值,但尚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随着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尝试统筹边界内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已然是面向国土空间... 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是一类位于城市边缘区且已被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具有服务城乡功能、延续文化基因价值,但尚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随着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尝试统筹边界内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已然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一次必要性探索。结合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的更新困境分析,以福建省泉州江南片区为例,提出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整合性方法——非典型传统村落遴选分类与价值延续、非典型传统村落与外部的整合性保护和发展,以期为非典型传统村落和城市边缘区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 泉州江南片区 整合性更新
下载PDF
15份淮山种质资源在泉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5
作者 陈丹心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了筛选出在泉州地区适应性好、外形美观、品质好的良种材料,从各地收集了15份淮山种质资源,以当地主栽品种寸金薯为对照,从产量、抗病性、褐变程度、熟食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5份淮山种质资源中高产资源(大于42000 ... 为了筛选出在泉州地区适应性好、外形美观、品质好的良种材料,从各地收集了15份淮山种质资源,以当地主栽品种寸金薯为对照,从产量、抗病性、褐变程度、熟食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5份淮山种质资源中高产资源(大于42000 kg·hm^(-2))9份,高抗炭疽病资源5份,不易褐变资源12份,口感佳资源5份。综合参试资源各评价指标,泉淮1816、泉淮1518、泉淮1801、GO533在泉州地区表现突出,产量分别为43990.74、93750.00、54425.93、42287.04 kg·hm^(-2),口感佳,其中泉淮1816微香清甜,口感松散,略带沙性;泉淮1518微香清甜,口感略带沙性;泉淮1801微香清甜、口感细腻;GO533较为香甜,口感似板栗,略带沙性;4份资源均抗炭疽病且不易褐变,可作为主要品种在泉州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淮山 种质资源 适应性 评价
下载PDF
厦漳泉都市圈“三生”空间转型的碳储量效应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徐国良 蔡一阳 万春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7-336,共10页
[目的]探究厦漳泉都市圈“三生”空间转型的碳储量效应,分析其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为新形势下厦漳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运用空间分析、InVEST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厦漳泉都市圈“三生”空间转型特征、碳储量效应... [目的]探究厦漳泉都市圈“三生”空间转型的碳储量效应,分析其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为新形势下厦漳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运用空间分析、InVEST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厦漳泉都市圈“三生”空间转型特征、碳储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2000-2020年,厦漳泉都市圈生活空间持续扩张,生产及生态空间持续缩减,“三生”空间转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空间、林地和草地生态空间转向工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②20 a间厦漳泉都市圈碳储量共减少1.57×10^(7)t,林地生态空间转向工业生产空间(34.75%)和草地生态空间(16.73%),以及农业生产空间转向工业生产空间(12.92%)和城镇生活空间(7.63%)是导致碳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碳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自西部丘陵山区向东部沿海平原递减的特征。③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对区域碳储量的影响较大,区位条件的影响较小。其中二三产业总产值、坡度始终是影响厦漳泉都市圈碳储量的重要因素,且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碳储量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结论]厦漳泉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应锚固都市圈生态空间本底,同时发挥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推动固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碳储量 InVEST模型 地理探测器 厦漳泉都市圈
下载PDF
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生态质量遥感评价
7
作者 王美雅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城市生态系统和地表生物物理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潜在非线性关系,这使得城市聚集的都市区生态质量客观评估遇到了技术挑战。针对性选取干度、路网密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植被覆盖率、生态连接度、湿度、热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 城市生态系统和地表生物物理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潜在非线性关系,这使得城市聚集的都市区生态质量客观评估遇到了技术挑战。针对性选取干度、路网密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植被覆盖率、生态连接度、湿度、热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8个城市生态重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集成建立城市生态评价遥感指数UEQ,并分析不同等级UEQ与地表景观格局指标的定量关系,评价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生态状况。结果表明,受8个指标综合作用,厦漳泉都市区UEQ均值为0.558,生态指数等级为中等。对比UEQ指数的8个指标分量,对生态质量起正向作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值较低,对生态质量起负向作用的干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热度指标值较高,其它4个指标贡献度较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厦漳泉都市区生态质量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东部核心区高不透水面覆盖地区,生态用地的生态效益较低,其生态质量比都市区整体平均值低0.212;西部绿色山地保育带,完整连续的生态用地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更高,其平均生态质量比总体平均值高0.104。不透水面斑块小、斑块内部连通度低且斑块聚集度低的区域,其生态质量好于不透水面斑块大、斑块内部高度连通且斑块高度聚集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漳泉都市区 城市生态评价遥感指数UEQ 生态质量 地表空间格局 遥感
下载PDF
泉州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8
作者 张璇 王文杰 林奕丽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的用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泉州市中心血站采集到的5026份献血者的献血血样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细小病毒B19的核酸试验筛检(nucleic acid ...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的用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泉州市中心血站采集到的5026份献血者的献血血样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细小病毒B19的核酸试验筛检(nucleic acid testing,NAT),随后再随机抽取800份血样进行细小病毒B19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检测,分析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结果:5026份献血者血样的细小病毒B19的NAT结果均为阴性,阴性率为100.00%;800份血样的细小病毒B19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134份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6.75%),其中IgG阳性111份、IgM阳性有28份(IgG、IgM双阳的有5份);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女性、>35~45岁群体、山区人民和农民的抗体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此次泉州地区献血者的血样并未检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情况,但鉴于抗体检查中有部分样品呈阳性,血站仍有进行常态化检查的必要,以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B19感染 献血者 流行病学特点 核酸试验筛检 泉州地区
下载PDF
基于WebGIS服务的机场可达性分析——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为例
9
作者 卓鸿 吴晶晶 柴方圆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基于WebGIS服务,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在驾车出行模式下对泉州地区居民的机场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反映居民航空出行便利性.结果显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连续扇状分布形态,并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 基于WebGIS服务,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在驾车出行模式下对泉州地区居民的机场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反映居民航空出行便利性.结果显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连续扇状分布形态,并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考虑福建省范围内所有机场的情况下,机场可达性高、较高和中水平可以覆盖泉州市范围的一半以上,出行可达性良好.但是,德化县、永春县和安溪县部分地区的居民依然面临很低的机场可达性水平的情况.空间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机场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现象,其中可达性高值聚集在泉州市东南区域,而低值聚集在西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WebGIS服务 驾车出行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福建泉州农村地区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10
作者 陈丽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9期99-101,共3页
为迎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尤为重要。尤其在福建省泉州市的农村地区,环境治理不仅关乎地方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提升农村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在乡村振... 为迎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尤为重要。尤其在福建省泉州市的农村地区,环境治理不仅关乎地方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提升农村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意义,并结合福建泉州的实际情况,详细考察了当地环境治理的现状。本文还探讨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福建泉州农村地区应采取的具体环境治理路径,旨在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福建泉州 环境治理 农村地区 治理路径
下载PDF
泉州清源山山体及近山控制区空间管控研究
11
作者 陈玲 《福建建筑》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镇空间的扩张,城市建设对城内外山体空间的侵蚀日益凸显,山体保护与近山控制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为此,以泉州清源山及近山控制区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运用GIS数据分析、多因子叠加及底线控制等研究方法...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镇空间的扩张,城市建设对城内外山体空间的侵蚀日益凸显,山体保护与近山控制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为此,以泉州清源山及近山控制区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运用GIS数据分析、多因子叠加及底线控制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清源山分级保护利用及近山管控区的管控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亲山、近山、显山的三大管控策略;制定山体、近山控制区、视觉廊道及生态廊道的具体管控要求,构建山体及近山控制区空间管控体系。旨在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扩张之间的矛盾,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类似城市的山体及近山控制区空间管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叠加法 底线控制 泉州清源山 山体保护 山体利用
下载PDF
全州县大龙矿区钻孔弯曲规律及应对措施分析
12
作者 陈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施工过程中,钻孔的实际空间位置可能偏离设计空间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钻孔弯曲,又称孔斜。孔斜是钻孔的6项评价指标之一,对钻孔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钻孔弯曲一般受地质地层和钻探工艺影响。钻孔过度弯曲给施工带来困难,降低钻进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钻孔的实际空间位置可能偏离设计空间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钻孔弯曲,又称孔斜。孔斜是钻孔的6项评价指标之一,对钻孔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钻孔弯曲一般受地质地层和钻探工艺影响。钻孔过度弯曲给施工带来困难,降低钻进效率,孔壁失稳引发卡钻、断钻、埋钻等孔内事故,更严重的是不能穿过设计的见矿点,从而得不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资料,造成地质情况失真,影响矿床的合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龙矿区 钻孔弯曲 防斜纠斜 造斜 全州县
下载PDF
东海南部陆缘(莆、泉段)全新世沉积硅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开发 郑玉龙 +1 位作者 支崇远 陶明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279,共7页
对东海南部陆缘莆田、泉州地区两口钻井岩芯系统的沉积硅藻研究 ,共发现 33属 117种 (或变种 )硅藻化石 ,根据剖面硅藻组合特征的变化 ,结合计算机的对应分析结果划分了硅藻带 ,建立该区全新世的 7个硅藻组合序列 ,恢复当时古环境演变... 对东海南部陆缘莆田、泉州地区两口钻井岩芯系统的沉积硅藻研究 ,共发现 33属 117种 (或变种 )硅藻化石 ,根据剖面硅藻组合特征的变化 ,结合计算机的对应分析结果划分了硅藻带 ,建立该区全新世的 7个硅藻组合序列 ,恢复当时古环境演变的 7个阶段 ,填补该区沉积硅藻系统研究的空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硅藻 全新世 东海南部陆缘 莆田泉州区
下载PDF
福建泉州地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建福 范燕萍 许瑞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84-291,共8页
通过对福建泉州地区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发现该地区有珍稀野生药用植物38科52属6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裸子植物8科9属10种,被子植物23科36属45种。从生活型上看,有乔木30种,灌木8种,草本20种,藤本5种。国家级保护的有36种,省级... 通过对福建泉州地区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发现该地区有珍稀野生药用植物38科52属6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裸子植物8科9属10种,被子植物23科36属45种。从生活型上看,有乔木30种,灌木8种,草本20种,藤本5种。国家级保护的有36种,省级保护的有15种。该区珍稀植物具有起源古老,特有性强,地理分布复杂的特征。分析该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分布区类型特征和致危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珍稀药用植物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泉州地区城乡学生双言生活状况对比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燕玲 林华东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文在深入调查闽南泉州市和永春县中小学生语言使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中小学生在普通话和方言使用上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阐述了家长的语言倾向、学校教师的语言选择和社会公共环境等因素对语言生活产生的影响;指出在方言区科学稳... 本文在深入调查闽南泉州市和永春县中小学生语言使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中小学生在普通话和方言使用上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阐述了家长的语言倾向、学校教师的语言选择和社会公共环境等因素对语言生活产生的影响;指出在方言区科学稳妥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呼吁在加强普通话推广的同时,还需要树立保护方言的意识,建立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行的语言环境,使我们的语言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普通话 闽南方言 双言生活城乡对比
下载PDF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厦漳泉都市圈发展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阎欣 尹秋怡 +1 位作者 王慧 李永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40,共7页
近年来,区域协调与合作不断涌现,都市圈已成为新时期城市竞争的焦点。协同学的创立与发展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研究就协同学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展开讨论,以厦漳泉都市圈为例,采用主... 近年来,区域协调与合作不断涌现,都市圈已成为新时期城市竞争的焦点。协同学的创立与发展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研究就协同学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展开讨论,以厦漳泉都市圈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序参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筛选,并对不同县市进行等级划分,最终利用协同学的原理为厦漳泉都市圈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 自组织 协同机制 厦漳泉都市圈
下载PDF
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细香 刘银铃 +1 位作者 陈秋月 吴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收集泉州地区3个不同菜市场的克氏原螯虾180份,根据国标规定采用样品湿法消解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镉检出范围为0-0.411...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收集泉州地区3个不同菜市场的克氏原螯虾180份,根据国标规定采用样品湿法消解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镉检出范围为0-0.411 mg/kg,未超标;砷检出范围为0-0.518 mg/kg,超标率达0.9%;铅检出范围为0-0.424 mg/kg,未超标;汞检出范围为0.005-0.082 mg/kg,未超标;铬含量的检出范围0-3.178 mg/kg,超标率达2.78%;锰检出范围为0.03-32.64 mg/kg,超标率达4.6%。且不同组织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不同。[结论]泉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体内含量超标的重金属主要是砷、铬和锰,若长期食用这类克氏原螯虾将损害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克氏原螯虾 重金属 评价
下载PDF
福建泉州湾贝类养殖容量评估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卢振彬 杜琦 +3 位作者 许翠娅 钱小明 方明杰 蔡清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9,共8页
通过对泉州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及扣除... 通过对泉州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及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还采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并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3种模型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43 171t、220 991×104个,46 388 t、237 464×104个,44 049t、225 490×104个。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 878hm2,其中牡蛎Ostrea1 349hm2,缢蛏Sinoncvacula con-stricta1 268 hm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117hm2,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144hm2。1999年实际养殖面积2 615 hm2,尚有263 hm2可扩大养殖面积。还讨论了模型的实用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量 养殖容量 适养面积 贝类 泉州湾
下载PDF
泉州地区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尤宇星 陈小云 +3 位作者 谢文杰 林文峰 吴声伟 黄圣棕 《华北地震科学》 2014年第1期65-72,共8页
介绍了泉州地区地下流体网点分布的概况,对水位观测资料质量进行简单地分析。着重探讨水位观测资料的连续完整率、稳定性、动态特征及其观测资料的内在观测质量等,以获取泉州地区水位观测资料对于地震预报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泉州地区 水位 动态特征 相对均方差 潮汐因子
下载PDF
福建省泉州地区女性骨峰值的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丽萍 陈敏 +2 位作者 柯晓虹 王和鸣 陈月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4-345,363,共3页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女性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女性峰值骨量、骨密度与年龄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泉州地区540名20~4...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女性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女性峰值骨量、骨密度与年龄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泉州地区540名20~44岁的健康女性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制定调查表格。对所获得的资料用x^-±s表示。结果泉州地区女性35~岁年龄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骨密度。结论通过对泉州地区女性的峰值骨量的普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特别是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有助于泉州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建立,且对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地区 骨密度 峰值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