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黄河三角洲典型钻孔XJ01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1
作者 姚维军 梁兴江 张洋洋 《矿产勘查》 2024年第6期938-945,共8页
江苏古黄河三角洲为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的典型地区,研究其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特征。本文基于XJ01典型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开展了沉积环境示踪。常量元素Al_(2)O_(3)、... 江苏古黄河三角洲为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的典型地区,研究其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特征。本文基于XJ01典型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开展了沉积环境示踪。常量元素Al_(2)O_(3)、Fe_(2)O_(3)、FeO、MgO、CaO、MnO、P_(2)O_(5)、TiO_(2)总体上与SiO_(2)呈负相关关系。钻孔中地球化学元素曲线中,CIA、SiO_(2)/Al_(2)O_(3)、SiO_(2)/(Al_(2)O_(3)+Fe_(2)O_(3))、SiO_(2)/(K_(2)O+Na_(2)O+CaO+MgO)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微量元素Be、Rb、Cr、Cu与Rb/S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球化学元素曲线钻孔中沉积物分为10个带,分带反映该孔第四纪沉积环境由还原到氧化、水环境由深水到浅水、沉积相由陆相到海相、古气候由湿热到干冷频繁交替的特征。该研究成果为恢复古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黄河 三角洲 第四纪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从太平洋到喜马拉雅的沉积学新航程——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筱敏 陈贺贺 +3 位作者 谈明轩 李顺利 秦祎 杨棵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49,共24页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新方法技术。【进展】与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相比,深时气候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温室效应和极热事件、新生代亚洲—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机制及沉积响应、特提斯构造与沉积作用、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与沉积机制、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作用、海盆与湖盆混合沉积过程与时空差异、火山沉积学与灾害沉积学、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碳中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及沉积矿床等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与展望】国际沉积学大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综合分析表明,未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应当不断推动沉积地质学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创建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沉积学理论体系,为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地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沉积学大会 研究热点 深时气候与环境 资源沉积学 沉积地球化学 新技术与新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黄山逍遥溪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诚 张建新 +2 位作者 楚雪君 刘笛 郑平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根据对黄山逍遥溪剖面17个样品的分析,得出下述见解:1.粒度参数和CM图象反映,该处沉积物大都未经改造就进入新环境,反映了近源沉积和多变的环境.2.Fe3+/Fe2+含量测定表明,该处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均气温并未低于0... 根据对黄山逍遥溪剖面17个样品的分析,得出下述见解:1.粒度参数和CM图象反映,该处沉积物大都未经改造就进入新环境,反映了近源沉积和多变的环境.2.Fe3+/Fe2+含量测定表明,该处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均气温并未低于0℃,因此不具备冰川发育的条件.3.该剖面CaO的淋溶强于黄土发育区,氧化物比值反映出多数情况下较高年均气温与多雨期一致,反之亦然.4.孢粉样品揭示中更新世至少经历过从温暖→干凉→湿热的沉积环境.5.伊利石(d001)衍射峰显示:开形指数Ns值自下而上逐渐被动增大,长宽比Hw指数正相反,表明风化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6.重矿和扫描电镜分析均发现磁铁矿和绿帘石表面的强烈溶蚀现象,证实了中更新世经历过湿热风化沉积环境.7.古地磁测试发现该剖面主要属布容正极性世,地层年代应属Q2-Q4。8.磁化率、粒度等综合分析表明:该处在中更新世既经历过湿热和干热过程,也有过暖千与暖湿及干凉环境;晚更新世以冰缘坡面重力堆积环境为主控新世以湿热坡积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沉积环境 沉积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天目山姚砂岭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2,共12页
根据对天目山姚砂岭剖面样品的分析得出下述结论:1.粒度参数和CM图象反映该处沉积物c值均在0Φ以上,多属于滚动悬浮搬运,应属于洪积和冲积相。2.Fe3+/Fe2+测定表明,该区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均气温并未低于0℃,因此... 根据对天目山姚砂岭剖面样品的分析得出下述结论:1.粒度参数和CM图象反映该处沉积物c值均在0Φ以上,多属于滚动悬浮搬运,应属于洪积和冲积相。2.Fe3+/Fe2+测定表明,该区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均气温并未低于0℃,因此不具备冰川发育的条件。3.该剖面样品氧化物有以Al2O3和Fe2O3为主的富铝铁化现象,表明本区第四纪主要经历了温暖湿润的化学风化环境。4.重矿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锆石具有气、液包体且呈次棱角状、自形程度好,反映了近源沉积和来自火山岩母岩的特点。石英砂表面较多体现出湿热气候、高能水下环境的特点。5.古地磁测试揭示该剖面属布容正极性世,地层年代应属Q2和Q4.变位网纹红上分析表明,本区中更新世后期至晚更新世经历了抬升和剥蚀过程。6.磁化率和粒度等综合分析证实,该地区在更新世既经历过暖湿与暖干环境,也经历过湿热和干热过程,中更新世以洪积和冲积环境为主,全新世以残坡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第四纪 沉积环境 沉积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麓龙江县白土山组地层特征:化学风化、沉积循环、源-汇体系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杨 谢远云 +2 位作者 迟云平 康春国 吴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8,共15页
白土山组地层是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第四纪下限,早期仅对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缺乏对地层全面属性的认识,并且对其成因和沉积环境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大兴安岭东麓龙江县白土山组标准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200块砾石进行沉积学观察... 白土山组地层是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第四纪下限,早期仅对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缺乏对地层全面属性的认识,并且对其成因和沉积环境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大兴安岭东麓龙江县白土山组标准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200块砾石进行沉积学观察,实验进行重矿物鉴定和地球化学分析(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确定白土山组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特征、物源、沉积环境以及构造背景。结果表明:(1)白土山组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差,经历了弱-中等的风化程度。砾石成分以流纹岩(30.65%)、脉石英(21.51%)和凝灰岩(20.97%)为主,陆源碎屑岩和花岗岩也占一定比例。(2)重矿物组成以钛铁矿(32.28%)、白钛石(29.05%)、绿帘石(19.77%)和锆石(6.21%)为主,锐钛矿、赤/褐铁矿、磁铁矿和榍石也有少量出现。(3)沉积学、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貌证据表明,白土山组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中-酸性岩浆母岩,受到了洪积和冲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冲洪积物,是初次循环的结果,沉积物堆积后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4)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表明其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此项研究对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和早更新世构造—地貌—气候—水系演化等地质事件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学 重矿物 化学风化 沉积环境 白土山组 大兴安岭 龙江县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胜 窦磊 刘子宁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6年第1期68-77,共10页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基底地形、水系走向等方面的资料,在珠江三角洲布署了6条钻孔剖面,共44个第四纪地质钻探,对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基底地形、水系走向等方面的资料,在珠江三角洲布署了6条钻孔剖面,共44个第四纪地质钻探,对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平原区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别是以Cd、Hg、Cu、Pb、Zn、Ni、As为代表的重金属元素较为富集,形成高背景区。不同区域富集元素类型及富集程度呈现较大差异,其中以西北江三角洲各元素最为富集,而潭江三角洲仅U、Al2O3富集,其Cl、Cd、Cu、Sb、Ca O等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全区平均含量,东江三角洲Mo、S、Th、Tl、U等元素富集,Cd、Cl、Co、Cr、Hg、Mn、Ni、Sb、Sr、Ti、V、Mg O、Ca O、Na2O等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全区平均含量。元素空间分布差异的控制因素是三角洲平原物质来源差异及沉积体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第四纪沉积物 元素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物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麓平安镇白土山组的地层属性——对物源和沉积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建华 谢远云 +6 位作者 康春国 迟云平 吴鹏 孙磊 魏振宇 孙杨 侯心茹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8,共13页
白土山组是松嫩平原地区的第四纪下限,早期对该组的认识仅限于岩性,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属性尚未涉及。为此,本文以吉林白城平安镇白土山组标准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地层属性,揭示其化学风化、沉积循环、物源和... 白土山组是松嫩平原地区的第四纪下限,早期对该组的认识仅限于岩性,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属性尚未涉及。为此,本文以吉林白城平安镇白土山组标准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地层属性,揭示其化学风化、沉积循环、物源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白土山组砾石砾径以20~80 mm为主,分选差,磨圆度较好,弱—中等风化程度,呈颗粒支撑,基质为砂—粉砂和泥。砾石成分以凝灰岩为主,流纹岩和石英质岩石次之,含少量花岗岩和沉积岩砾石。重矿物组成以白钛石、绿帘石和钛铁矿为主,锆石、磁铁矿、锐钛矿和赤褐铁矿次之,其他矿物含量<1%,个别样品出现软、硬锰矿。沉积学、重矿物及地球化学证据共同表明沉积物来自大兴安岭的中—酸性岩浆母岩,经历了中等程度化学风化,是初次循环的产物。综合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指标,本研究认为平安镇白土山组是在温暖偏干的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冲-洪积物堆积。此项研究对大兴安岭东麓地层划分及对重建松嫩平原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山组 地层属性 沉积学 地球化学 物源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