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智勇 赵维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合成亲脂性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邻甲苯胺为原料设计并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 目的:合成亲脂性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邻甲苯胺为原料设计并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该类化合物对L1210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已测定的部分化合物的药理结果中化合物D1、D3、D5和D6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化合物D1~5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D1~6对人HL60白血病细胞和人胃癌BGC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类 化学合成 药理学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化合物合成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构效关系研究
2
作者 叶子奇 丁文波 +3 位作者 陈哲 章砚东 俞永平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构为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的新型系列化合物。采用MTT法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药96 h后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对于人肺癌细胞株A549,化合物7-13和7-14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8.10和8.12μmol/L。共有8个化合物对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2、7-13和7-17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2.22、0.57和7.20μmol/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化合物7-3和7-13具有抑制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4.20和9.71μmol/L。结论:17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呈现不同抑制效果,为结构修饰以提高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其中化合物7-13对所测瘤株均具增殖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药物用于后续抗肿瘤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拮抗剂 抑制剂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喹唑啉类 细胞系 肿瘤 药物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