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崔智勇
赵维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合成亲脂性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邻甲苯胺为原料设计并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
目的:合成亲脂性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邻甲苯胺为原料设计并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该类化合物对L1210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已测定的部分化合物的药理结果中化合物D1、D3、D5和D6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化合物D1~5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D1~6对人HL60白血病细胞和人胃癌BGC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类
化学合成
药理学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化合物合成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构效关系研究
2
作者
叶子奇
丁文波
+3 位作者
陈哲
章砚东
俞永平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构为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的新型系列化合物。采用MTT法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药96 h后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对于人肺癌细胞株A549,化合物7-13和7-14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8.10和8.12μmol/L。共有8个化合物对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2、7-13和7-17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2.22、0.57和7.20μmol/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化合物7-3和7-13具有抑制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4.20和9.71μmol/L。结论:17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呈现不同抑制效果,为结构修饰以提高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其中化合物7-13对所测瘤株均具增殖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药物用于后续抗肿瘤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拮抗剂
抑制剂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喹唑啉类
细胞系
肿瘤
药物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崔智勇
赵维璋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药物化学系药物化学研究室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目的:合成亲脂性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邻甲苯胺为原料设计并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该类化合物对L1210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已测定的部分化合物的药理结果中化合物D1、D3、D5和D6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化合物D1~5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D1~6对人HL60白血病细胞和人胃癌BGC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
喹唑啉类
化学合成
药理学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quinazolines/
chem syn
quinazolines/
pharm Tumor cells, cultured/drug eff Leukemia L1210/drug
ther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化合物合成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构效关系研究
2
作者
叶子奇
丁文波
陈哲
章砚东
俞永平
楼宜嘉
机构
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与生化药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所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652
№30672564)
文摘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构为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的新型系列化合物。采用MTT法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药96 h后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对于人肺癌细胞株A549,化合物7-13和7-14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8.10和8.12μmol/L。共有8个化合物对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2、7-13和7-17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2.22、0.57和7.20μmol/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化合物7-3和7-13具有抑制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4.20和9.71μmol/L。结论:17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呈现不同抑制效果,为结构修饰以提高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其中化合物7-13对所测瘤株均具增殖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药物用于后续抗肿瘤药物研发。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拮抗剂
抑制剂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喹唑啉类
细胞系
肿瘤
药物作用
Keywords
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antag
Antineoplastic agents
/ther
use
quinazolines/ther use
Cell line
tumor/drug eff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崔智勇
赵维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化合物合成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构效关系研究
叶子奇
丁文波
陈哲
章砚东
俞永平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