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lium and argo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Tibetan Qulong porphyry Cu-Mo deposit,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Keqiang Peng Liyan Wu +1 位作者 Yong Huang Ke Jia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2-41,共10页
The Qulong porphyry Cu-Mo deposit,generated in the Miocene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environment of the Gangdese Copper(Molybdenum)Metallogenic Belt,is one of the largest porphyry Cu deposits in China.This study repo... The Qulong porphyry Cu-Mo deposit,generated in the Miocene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environment of the Gangdese Copper(Molybdenum)Metallogenic Belt,is one of the largest porphyry Cu deposits in China.This study reports the noble gas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volatiles released from fluid inclusion reserved in pyrite from the Qulong deposit.3He/4 He and 40Ar/36Ar ratios range from 0.54 to 1.015 Ra and 300-359,respectively.Concentrations of 4 He and 40Ar range from 1.77 to 2.62×10^(-8)cm^(3)STP and 1.7-34×10^(-8)cm^(3)STP,respectively.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noble gases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 Qulong Cu-Mo deposit were a mixture of fluid containing mantle component,which is exsolved from the porphyry magma,and crustal fluid characterized by atmospheric Ar and crustal radiogenic He.Theδ34S values of pyrite and molybdenite range from-0.52‰to 0.31‰,with an average of-0.12‰,indicating a magmatic origin.More mantle compon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Cu-Mo deposit than in the Mo-Cu deposit in the Qulong-Jiama ore-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 and Ar isotopes Sulfur isotope qulong Cu–Mo deposit Ore-forming fluid Tibet China
下载PDF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wave Infrared Spectra of Chlorite as Indicators of Hydrothermal Centers: A Case Study of the Giant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Deposit at Qulong, Tibet
2
作者 TANG Nan QIN Zhipeng +3 位作者 LI Yubin DUO Ji RAN Fengqin DAI Jingj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90-505,共16页
The Qulong deposit in Tibet is one of the largest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deposits in China. We used short-wave infrared(SWIR) spectroscopy to examin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ensively developed chlor... The Qulong deposit in Tibet is one of the largest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deposits in China. We used short-wave infrared(SWIR) spectroscopy to examin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ensively developed chlorite in this deposit.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were used for phase identification and to obta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on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s, and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chlorite. SWIR spectral parameter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hydrothermal cent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velength of the absorption feature for Qulong chlorite Fe-OH(Pos2250) range from 2240 to 2268.4 nm;the chlorite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s are dominated by Mg-Fe substitution at the octahedral sites together with Al;-Si substitution at the tetrahedral sites;the chlorite formation temperatures range within the medium-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range from 164 to 281°C,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264℃;the wavelength of the chlorite peak position for Fe-OH(2250 nm) absorption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Ⅵ), Fe + Al^(Ⅵ), Fe/(Fe + Mg), Fe, and Fe + Al^(Ⅳ)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g and Mg/(Fe + Mg);and the wavelength associated with the chlorite Fe-OH(2250 nm) absorption featu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chlorite formed. These correlations indicate that more Fe and Al^(Ⅵ) ions and fewer Mg ions at the octahedral sites of chlorite lead to a longer the wavelength of the chlorite Fe-OH(2250 nm) absorption feature and a higher chlorite formation temperature. The wavelength of the Qulong chlorite Fe-OH(2250 nm) absorption feature(>2252 nm) can thus serve as an exploration indicator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f hydrothermal centers i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mineralogical and SWI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ite are significant indicators for locating hydrothermal centers within porphyry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ITE short-wave infrared(SWIR)spectroscopy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 deposit qulong
下载PDF
Where were the Metal, Sulfur and Water from in the Postcollisional Porphyry Cu Deposit at Qulong in South Tibet?
3
作者 QU Huanchun SUN Maoy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53-754,共2页
Objective Most porphyry Cu deposits (PCDs) were formed in association with subduction-related calc-alkaline magmas, which occurred widely in magmatic arcs worldwide.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is that such deposits wer... Objective Most porphyry Cu deposits (PCDs) were formed in association with subduction-related calc-alkaline magmas, which occurred widely in magmatic arcs worldwide.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is that such deposits were formed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exsolved from hydrous, high oxygen fugacity, sulfur-rich arc magmas, derived from a mantle wedge metasomatized by subduction-slab fluids. Recent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at such deposits may also occur in post-collisional settings, e.g., the Gangdese porphyry Cu belts in Tibet. The formation of such PCDs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explained by the classic PCDs model, which results in an alternative model to be proposed to interpret the genesis of PCDs in such settings. In this alternative model, metals and sulfur of the post-collisional PCDs were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derived from a subduction-modified thickened lower crust, rather than a metasomatized mantle wedge. However, our detailed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ources of metals and sulfur for the PCDs in post-collisional settings still cannot be well explained by the lower-crust melt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re were the Metal Sulfur and Water from in the Postcollisional Porphyry Cu Deposit at qulong in South Tibet CU
下载PDF
埃达克岩与热液成矿过程中钾镁同位素分馏及其指示意义:以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4
作者 字艳梅 田世洪 +4 位作者 陈欣阳 侯增谦 杨志明 龚迎莉 唐清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9,共20页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母岩。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这3套岩石很可能是由同一来源的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δ^(41)K组成分别为-0.38‰~-0.22‰、-0.43‰~-0.34‰和-0.59‰~-0.36‰。尽管3类岩石各自变化范围较小,但整体上δ^(41)K与K 2O和SiO_(2)含量呈现明显负相关趋势,表明全岩钾元素迁移和钾同位素发生了解耦,钾同位素产生了分馏。在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演化期间,δ^(41)K与Sc和Y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这指示了在该演化期间可能主要是角闪石分离结晶导致了钾同位素分馏。相比之下,花岗斑岩中具有明显的钾同位素组成变化,在花岗斑岩演化期间,δ^(41)K与Eu/Eu*和Sr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岩石演化晚期钾同位素的分馏可能主要跟斜长石分离结晶有关。然而,通过瑞利分馏模拟表明仅矿物分离结晶难以实现如此大的钾同位素分馏,花岗斑岩中的钾同位素分馏是岩浆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闪长质包体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下地壳可能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岩浆混合机制下导致源区具有重钾同位素组成;另一方面,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岩浆源区受到俯冲板片来源的富重钾流体/熔体所交代,导致其源区的钾同位素组成偏重。相比之下,这3类岩石的镁同位素组成比较类似(闪长质包体:-0.36‰~-0.19‰;花岗闪长岩:-0.28‰~-0.13‰;花岗斑岩:-0.44‰~-0.13‰),并且落在了地幔和下地壳范围内。这3类岩石的δ^(26)Mg跟MgO和SiO_(2)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表明埃达克质岩浆分异过程中(角闪石和黑云母)也不产生镁同位素分馏,与前人对花岗岩中镁同位素分馏行为的结论相一致。作为典型的热液型矿床,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和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在热液蚀变过程中均产生了钾镁同位素分馏。德兴斑岩铜矿床大部分蚀变岩的钾镁同位素值都高于新鲜岩浆岩,具有显著的钾镁同位素组成变化;相比之下,驱龙斑岩铜矿床埃达克质岩岩石的钾镁同位素组成大部分位于岩浆岩基线值范围内,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不显著。此外,驱龙斑岩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铜大量富集,岩浆热液流体出溶是导致铜大量富集的主要原因,可能至少有两种不同性质(温度、盐度)的热液流体导致花岗斑岩中钾镁同位素组成局部波动变化,这些流体不仅改变了花岗岩斑岩的钾镁同位素组成,并且从高度演化的岩浆中提取金属元素,最终导致铜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斑岩铜矿床 埃达克质岩石 钾镁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岩浆热液流体出溶
下载PDF
西藏驱龙铜钼矿床辉绿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孙悦 党飞鹏 +1 位作者 黄勇 吕川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83-495,共13页
冈底斯岩浆带位于西藏中部,是新特提斯洋形成、俯冲、消减以及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的产物,记录了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成矿”过程和地质演变。驱龙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岩浆带的东段,以超大规模斑岩型铜钼矿产而闻名。矿床内出露中侏... 冈底斯岩浆带位于西藏中部,是新特提斯洋形成、俯冲、消减以及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的产物,记录了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成矿”过程和地质演变。驱龙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岩浆带的东段,以超大规模斑岩型铜钼矿产而闻名。矿床内出露中侏罗统叶巴组火山岩,古近纪和中新世花岗岩类侵入岩,以及辉绿岩脉等脉岩。基性-中基性岩脉是探索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变和幔源物质属性的重要窗口,是反演地幔物质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的直接研究对象。文章以冈底斯岩浆带东段驱龙铜钼矿床内辉绿岩为研究对象,在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全岩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辉绿岩的形成时代、源区属性和产出环境,浅析研究区古近纪构造背景,以期为冈底斯岩浆带古近纪基性岩浆活动和区域构造演化提供约束性数据支撑。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辉绿岩成岩年龄为(58.9±1.1)Ma,属古新世晚期,与驱龙铜钼成矿作用(16.9~15.8 Ma)无成因联系。辉绿岩属钙碱性系列,高铝(Al_(2)O_(3)=15.43%~18.42%)、贫钾(K_(2)O=0.02%~1.39%)、低钛(TiO_(2)=0.74%~1.05%),相对富集Rb、Th、U、La、Sr和亏损Nb、P和Ti,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右倾平环状,无负Eu异常,显示弧岩浆的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辉绿岩形成于冈底斯岩浆活动的第三阶段(65~41 Ma),是在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初始碰撞的背景下,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发生断离折返,幔源岩浆底侵下地壳,使得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快速上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岩浆带 驱龙辉绿岩 新特提斯洋 弧岩浆 古新世
下载PDF
西藏曲龙遗址塞拉钦波普地点M2出土饰品的科学分析
6
作者 吕新妍 刘妍 +5 位作者 杨富巍 于春 席琳 夏格旺堆 张坤 先怡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54-1861,共8页
曲龙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是一处延续时间极长且遗存类型丰富的人类活动遗迹。所研究的饰品出土于曲龙遗址塞拉钦波普地点2号墓(M2),距今约2700~2400年。由于制作时的加工打磨和长期地下埋藏所遭受的风化侵蚀,已无法单从外观上判... 曲龙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是一处延续时间极长且遗存类型丰富的人类活动遗迹。所研究的饰品出土于曲龙遗址塞拉钦波普地点2号墓(M2),距今约2700~2400年。由于制作时的加工打磨和长期地下埋藏所遭受的风化侵蚀,已无法单从外观上判断8个饰件的原料,因此该研究通过使用超景深显微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XRD)、热分析技术(TGA-DSC)、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多孔材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测试等多种分析方法不仅确定了饰品的化学成分和原料来源,而且对其微观形貌、形制特点、保存状况等也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8个穿孔饰件的原料来自于不同种类淡水贝贝壳的珍珠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文石型碳酸钙,也残留有少量有机物及Fe,Ba,Cr和Cu等微量元素;饰件表面均有打磨痕迹,钻孔方式为对钻,且较厚饰件的穿孔为双面桯钻而成;饰件总体上风化严重,光泽不再且均有一定程度的酥粉,开孔孔隙率及吸水率远高于现代贝壳,出现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流失所导致的贝壳珍珠层文石板片松散杂乱。研究结论一方面为西藏西部地区象雄时期的饰品选材、形制、制作工艺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用贝情况和审美内涵,另一方面也为此类出土文物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龙遗址 饰品 淡水贝壳
下载PDF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 被引量:147
7
作者 杨志明 侯增谦 +3 位作者 宋玉财 李振清 夏代详 潘凤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9-318,共40页
驱龙超大型矿床是一个产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与大洋俯冲无关的新型斑岩铜矿。文章通过对驱龙铜矿床地质、蚀变与矿化的详细研究,建立了驱龙中新世岩浆演化序列,初步查明了岩浆浅成侵位的构造控制要素,厘定了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空间... 驱龙超大型矿床是一个产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与大洋俯冲无关的新型斑岩铜矿。文章通过对驱龙铜矿床地质、蚀变与矿化的详细研究,建立了驱龙中新世岩浆演化序列,初步查明了岩浆浅成侵位的构造控制要素,厘定了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空间展布规律,查明了引起各期蚀变事件的地质记录及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成矿物质沉淀的机制,初步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型。研究表明,驱龙铜矿中新世斑岩是闪长质深部岩浆房不断演化的产物,花岗闪长岩中新发现的、结晶时间为22.2Ma左右的闪长质包体可近似代表深部岩浆房组分,依次产出的花岗闪长岩、呈岩株或岩枝产出的P斑岩、X斑岩及最晚期的闪长玢岩(15.7±0.2)Ma,均为深部岩浆房连续演化的产物,岩浆持续6Ma左右。岩浆演化过程中角闪石、斜长石不断的结晶分异,导致了岩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的规律性变化,斑岩埃达克质的特征也因岩浆演化过程中角闪石等矿物的不断结晶分异而引起。X斑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特征表明,岩石可能形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大面积产出的花岗闪长岩为驱龙铜矿最主要的含矿围岩,容纳了驱龙矿床70%以上的矿体,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具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近EW向产出,其浅成就位可能受背斜控制,其后的各期斑岩均沿该侵位中心上侵,而冈底斯地壳中新世的快速抬升与剥蚀是导致含矿斑岩浅成侵位的根本原因;矿区内的SN向裂隙带既不控岩,也不控矿。浅成侵位的斑岩及深部岩浆房均发生了流体出溶。发生了大量流体出溶的深部岩浆房,是矿区早期蚀变流体的主要来源,显微晶洞构造及单向固结结构(UST)是流体出溶的地质记录。蚀变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为早期的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以及晚期的长石分解。钾硅酸盐化可分为2个阶段,即蚀变矿物以次生钾长石为主的早期钾硅酸盐化和以次生黑云母为主的晚期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因产出的岩石类型不同,蚀变矿物组合具有明显差异性:产于叶巴组地层中的青磐岩化相对较强,蚀变矿物以绿帘石为主;产于花岗闪长岩中的青磐岩化相对较弱,蚀变矿物以绿泥石为主。晚期长石分解蚀变以破坏长石类矿物为特征,蚀变矿物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粘土等。石英和硬石膏贯穿于上述各种蚀变中。空间上,钾硅酸盐化位于斑岩体及其周围地区,青磐岩化位于钾硅酸岩化外侧。后期形成的长石分解蚀变强烈叠加了早期钾硅酸盐化,介于钾硅酸盐化带与青磐岩化带之间。与早期钾长石化有关的脉体主要为不规则石英-钾长石脉,与晚期黑云母化有关的脉体主要为不规则至板状的石英-硬石膏脉、黑云母脉,与青磐岩化有关的脉体主要为板状的绿帘石-石英脉,与晚期长石分解蚀变有关的脉体主要为板状黄铜矿-黄铁矿脉及黄铁矿脉;在早期钾硅酸盐蚀变与晚期长石分解蚀变转换阶段,发育一组板状的石英-硫化物脉。早期不规则的脉体形成于斑岩结晶早期、矿区裂隙小规模发育阶段;晚期的板状脉体形成于斑岩弱固结或固结之后、矿区大规模连通裂隙发育阶段。驱龙矿区的铜矿化分布较为均一,主体产于花岗闪长岩中,其中,铜矿化主体形成于黑云母化蚀变阶段,转变阶段及长石分解阶段也有大量铜的形成;钼主要形成于转换阶段,长石分解蚀变阶段也有产出。黑云母化阶段,铜的沉淀与角闪石黑云母化、斜长石钾长石化过程中Ca2+的大量释放有关;转换阶段,铜钼矿化可能与压力和(或)温度骤降有关;晚期铜矿化与长石矿化蚀变阶段,斜长石绿泥石化、黑云母绿帘石化过程中Ca2+及Fe2+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围岩蚀变 矿化 成矿模型 斑岩铜矿 驱龙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中UST石英的发现:初始岩浆流体的直接记录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志明 侯增谦 +2 位作者 李振清 宋玉财 谢玉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单向固结结构(UST)是浅成侵位的岩浆出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一般由梳状石英与细晶(斑岩)岩交互生长而成,少数产于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其内的原生包裹体被认为是初始流体出溶的可靠记录。作者在西藏驱龙铜矿床中首次发现... 单向固结结构(UST)是浅成侵位的岩浆出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一般由梳状石英与细晶(斑岩)岩交互生长而成,少数产于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其内的原生包裹体被认为是初始流体出溶的可靠记录。作者在西藏驱龙铜矿床中首次发现了具有单向固结结构的石英。研究表明,驱龙UST石英存在于后期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部分为高温β石英;UST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高盐度液相,除石盐子矿物外,还含有硬石膏等其他子矿物。阴极发光及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初始流体的出溶发生在高温(t≥573℃)、高压(声≥150-200MPa)条件下,出溶的流体为高温、高盐度[w(Nacleq)为44.5%~58%]流体,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因形成压力较高,判断UST石英不可能由较浅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岩枝冷凝出溶而形成,从而推测驱龙铜矿床深部存在着孕育成矿斑岩的大型岩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单向固结结构(UST) 流体出溶 斑岩铜矿 驱龙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0
9
作者 郑有业 薛迎喜 +2 位作者 程力军 樊子珲 高顺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驱龙斑岩铜 (钼 )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火山岩浆弧与日多盆地的弧 -盆转换部位 ,受盆缘控盆、控岩构造控制 ,形成于汇聚造山向伸展走滑转换的瞬时过渡环境 (15~ 16Ma) ,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找矿潜力的超大型斑岩铜 (钼 )矿床 ,也是... 驱龙斑岩铜 (钼 )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火山岩浆弧与日多盆地的弧 -盆转换部位 ,受盆缘控盆、控岩构造控制 ,形成于汇聚造山向伸展走滑转换的瞬时过渡环境 (15~ 16Ma) ,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找矿潜力的超大型斑岩铜 (钼 )矿床 ,也是该带斑岩矿床勘查的重大突破 .该矿床成矿流体为饱和及过饱和盐水 -蒸气沸腾流体 ,蚀变具有以斑岩体为中心、面状、环带分布特征 ,矿化分为 3期 5阶段 ,硬石膏化及绢英岩化与铜矿化关系密切 .并对一些今后必须加强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 超大型 铜矿床 钼矿床 特征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铜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振清 杨志明 +4 位作者 朱祥坤 侯增谦 李世珍 李志红 王跃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85-1996,共12页
本文通过Cu的同位素组成示踪斑岩型铜矿床Cu的来源,探讨岩浆-热液过程中Cu同位素的分馏.选择驱龙矿区从早到晚的三期热液脉以及早期钾硅酸盐化蚀变同期的样品,挑选新鲜的黄铜矿,测定其Cu同位素组成,早期A脉:为不规则石英-钾长石脉.石英... 本文通过Cu的同位素组成示踪斑岩型铜矿床Cu的来源,探讨岩浆-热液过程中Cu同位素的分馏.选择驱龙矿区从早到晚的三期热液脉以及早期钾硅酸盐化蚀变同期的样品,挑选新鲜的黄铜矿,测定其Cu同位素组成,早期A脉:为不规则石英-钾长石脉.石英-硬石膏脉及黑云母脉,δ^(65)的范围为0.1‰〜0.45‰,集中在0.1‰〜0.23‰,平均值0.25‰;B脉,为石英+硬石膏+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脉和绿帘石-石英脉的范围为0.12‰〜0.68‰,集中在0.29‰,〜0.36‰,平均值0.36‰,;晚期D脉,为板状黄铜矿-黄铁矿及黄铁矿脉,δ^(65)Cu的范围为0.27‰〜1.01‰,,集中在0.27‰〜0.49‰平均值0.52‰;早期钾硅酸盐蚀变带,δ^(65)Cu的范围为0.07‰〜0.44‰,,平均值0.25‰.矿区铜同位素组成基本同岩桨岩一致(Zhu et aL,2000,2002;Marechal et al.,1999,2002),表明Cu主要来自斑岩岩浆.不同期次热液的Cu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分馏.早期相对富集^(63)Cu,晚期相对亏损^(63)Cu,A脉与B脉的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能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有关,D脉的同位素组成差异可能是大气降水大量混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同位素 斑岩铜矿 驱龙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驱龙铜矿Re-Os年龄及成矿学意义 被引量:107
11
作者 孟祥金 侯增谦 +3 位作者 高永丰 黄卫 曲晓明 屈文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0-666,共7页
驱龙铜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部冈底斯花岗岩基内,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选择辉钼矿Re-Os同位素法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年龄精确测定,6个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范围为15.99~16.74 Ma,变化较小,不超过1 Ma。6个样品拟和的^(187)Re-^(187)Os等... 驱龙铜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部冈底斯花岗岩基内,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选择辉钼矿Re-Os同位素法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年龄精确测定,6个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范围为15.99~16.74 Ma,变化较小,不超过1 Ma。6个样品拟和的^(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6.41±0.48 Ma(2σ误差,MSWD=1.5),与模式年龄一致。驱龙铜矿的成矿年龄与冈底斯带区域上已有的斑岩铜矿成矿年龄(14 Ma±)相吻合。目前的年龄数据结果显示冈底斯带斑岩铜矿的成矿时间主要集中在16~14 Ma之间,成矿时限不到2 Ma,具有爆发成矿特征。斑岩成矿发生在区域上钾质熔岩喷发和东西向伸展活动时期。含矿斑岩特点及其与钾质熔岩和南北向张性构造系统的时空依附关系,说明冈底斯带斑岩成矿受西藏碰撞造山带演化过程中深部构造岩浆活动的制约。冈底斯斑岩型矿床的爆发成矿具有深层次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成矿带 斑岩铜矿 RE-OS年龄 成矿学 辉钼矿
下载PDF
西藏驱龙铜矿西部斑岩与成矿关系的厘定:对矿床未来勘探方向的重要启示 被引量:57
12
作者 杨志明 侯增谦 +2 位作者 夏代详 宋玉财 李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6,共9页
对正在勘查中的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床,任何关于基础矿床地质认识上的改变,都可能会引发勘查方向上的重大变动。驱龙铜矿的勘探工作是围绕矿区内出露的几套斑岩体进行的。然而,野外调查发现,矿区西部斑岩体(指原Ⅱ、Ⅲ及Ⅳ号斑岩)却表现出... 对正在勘查中的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床,任何关于基础矿床地质认识上的改变,都可能会引发勘查方向上的重大变动。驱龙铜矿的勘探工作是围绕矿区内出露的几套斑岩体进行的。然而,野外调查发现,矿区西部斑岩体(指原Ⅱ、Ⅲ及Ⅳ号斑岩)却表现出与东部斑岩体(原Ⅰ号斑岩)截然不同的蚀变、矿化及岩石学特征:西部斑岩蚀变以石英-绢云母化为主,局部可见青磐岩化;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很少;通常产于斑岩铜矿外围的黄铁矿D脉发育。这些特征均表明,西部斑岩整体处于斑岩矿化系统的绢英岩化带,局部甚至处于青磐岩化蚀变带内,并非像东部斑岩(出现以斑岩体为中心、呈同心环状分带的蚀变及矿化系统)一样。西部斑岩还发生了明显的韧性变形,经历了比东部斑岩更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其形成时间明显早于东部斑岩。因此,推断西部斑岩对成矿的贡献不大。为证实野外观察的正确性,作者对西部斑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西部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但不亏损Ta,其锆石U-PbSHRIMP年龄为(182.3±1.5)Ma,为早侏罗世的产物,明显不同于形成于中新世的东部斑岩。因此,驱龙铜矿床未来的勘探工程布置方案更加清晰,应紧紧围绕东部斑岩所形成的矿化系统进行。由于西部斑岩出露面积较大,与叶巴组火山岩一样,仅为围岩,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蚀变与矿化系统,建议不要对该斑岩布置太多的勘查工程。在矿床勘探过程中,详细的野外观察,辅以适当的科学分析手段,往往能够避免投入过多无谓的勘查工程,减少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西部斑岩 U-PB SHRIMP定年 斑岩铜矿 驱龙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9
13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1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 驱龙铜矿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3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190℃~510℃;盐度为 0 5~52 5wt%NaCleq。激光拉曼显微探针 (LRM)分析表明,各类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从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LRM分析可以看出,驱龙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富含Cl-、SO2-4 、Na+、K+、Ca2+、CO2-3 ,具有较高盐度和较强的Cu溶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驱龙斑岩铜矿床 流体包襄体 流体演化
下载PDF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被引量:67
14
作者 孟祥金 侯增谦 李振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4-560,共7页
驱龙铜矿是西藏陆陆碰撞造山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驱龙矿床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含矿斑岩δ34S为-2.1‰^-1.1‰,黄铜矿δ34S为-6.3‰^-1.0... 驱龙铜矿是西藏陆陆碰撞造山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驱龙矿床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含矿斑岩δ34S为-2.1‰^-1.1‰,黄铜矿δ34S为-6.3‰^-1.0‰,均值-2.76‰;硬石膏δ34S为+12.5‰^+14.4‰,平均+13.4‰。成矿热液中的硫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显示出岩浆硫组成特点。含矿斑岩的206Pb/204Pb范围为18.5104~18.6083,207Pb/204Pb变化于15.5946~15.7329之间,208Pb/204Pb为38.6821~39.1531之间;矿石矿物黄铜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4426~18.5909、15.5762~15.6145、38.5569~38.8568。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它们的变化幅度较小,应具有相同的起源与演化历史。无论是岩石铅还是矿石铅,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均位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上。驱龙矿床硫、铅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含矿斑岩起源于西藏造山带加厚的下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同位素 PB同位素 斑岩铜矿 驱龙 西藏造山带
下载PDF
西藏驱龙巨型斑岩Cu-Mo矿床的富S、高氧化性含矿岩浆——来自岩浆成因硬石膏的证据 被引量:21
15
作者 肖波 秦克章 +4 位作者 李光明 李金祥 夏代祥 陈雷 赵俊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60-1868,共9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巨型斑岩Cu-Mo矿床以发育大量的硬石膏为特征。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发现:驱龙矿床不仅发育热液脉状的硬石膏,含矿斑岩中还产出岩浆成因硬石膏,这在国内系首次报道。观察表明,在岩浆演化早期的花岗闪长岩、黑云母...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巨型斑岩Cu-Mo矿床以发育大量的硬石膏为特征。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发现:驱龙矿床不仅发育热液脉状的硬石膏,含矿斑岩中还产出岩浆成因硬石膏,这在国内系首次报道。观察表明,在岩浆演化早期的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岩浆硬石膏以矿物包体的形式产于斜长石、石英中;在主成矿期的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中,岩浆硬石膏以矿物包体产于斜长石斑晶中,局部以斑晶形式产出,并伴有富S的磷灰石(SO3含量为0.11%~0.44%)、磁铁矿发育。后期热液活动也形成了大量的硬石膏±石英+硫化物脉,是矿区主要的矿化类型之一。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后期的热液硬石膏与岩浆硬石膏相比,在微量成分上明显富集Sr(分别为0.24%和0.03%),可能是由于在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Sr的不相容性或者/以及粘土化蚀变造成的。岩浆硬石膏以及与之共生的富S磷灰石的出现,明确指示驱龙矿床成矿岩浆具有富S、高氧逸度的特征;同时也为研究S在斑岩型矿床岩浆演化过程中的状态、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硬石膏 磷灰石 富S岩浆 氧逸度 驱龙Cu-Mo矿床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对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郑有业 高顺宝 +3 位作者 张大权 张刚阳 马国桃 程顺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9-354,共6页
驱龙斑岩铜矿是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原生流体包裹体有5种类型,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240~650℃之间,盐度变化于0.18%~52.04%之间,明显分为高盐度高密度、低盐度低密度2类.可见含子矿物、液相... 驱龙斑岩铜矿是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原生流体包裹体有5种类型,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240~650℃之间,盐度变化于0.18%~52.04%之间,明显分为高盐度高密度、低盐度低密度2类.可见含子矿物、液相、气相等包裹体共存现象,且均一温度相近,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过程;氢氧同位素及单矿物微量稀土元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体系,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天然热卤水有关的混合水,且天然热卤水占优势,属NaCl(F)-KCl(F)-C2H6-HCO3-CaSO4型流体.成矿流体总体显示出高温、高盐度、高矿化度、高氧逸度的还原性酸性流体特征,并且富集Na+、K+、F-、Cl-、SO2-4、CO2等成分,以富F-为特征(F-/Cl->1,平均为5.66),这种特殊性质的流体特别有利于Fe2+、Cu2+等元素的迁移,并最终在岩浆期后热液期富集成矿,它是形成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必要条件;流体减压沸腾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作用是促使金属离子沉淀富集的主要机制.对该矿床成矿深度(0.5~2km)进行了探讨,可作为该矿床勘查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 超大型斑岩铜矿 成矿流体 成矿控制 必要条件.
下载PDF
冈底斯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浆侵位中心和矿化中心:破裂裂隙和矿化强度证据 被引量:21
17
作者 肖波 李光明 +6 位作者 秦克章 李金祥 赵俊兴 刘小兵 夏代祥 吴兴炳 彭震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8,共9页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根据对驱龙矿区各类岩石破裂裂隙的野外实测数据,结合矿区已有钻孔品位资料,分别绘制了矿区地表破裂裂隙等值线图、走向投影图及梅花图、钻孔5000m海拔标...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根据对驱龙矿区各类岩石破裂裂隙的野外实测数据,结合矿区已有钻孔品位资料,分别绘制了矿区地表破裂裂隙等值线图、走向投影图及梅花图、钻孔5000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Cu、Mo品位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石中破裂裂隙相当发育,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多个高值中心,空间上破裂裂隙呈放射状产出;5000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显示Cu、Mo矿化较强、较均匀,矿化呈面状,为典型的由单一斑岩体侵位造成的中心式矿化特征。据破裂裂隙和Cu、Mo矿化空间分布,可确定驱龙矿区岩浆中心和矿化中心均位于钻孔405、1205、801、809所围成的矩形区域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 岩浆侵位中心 矿化中心 破裂裂隙 冈底斯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流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约束——以驱龙和厅宫矿床为例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1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文章通过对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2个典型矿床(驱龙和厅宫)早期钾化石英脉中多相包裹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研究,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遗漏的成矿流体中有用组分信息,对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 文章通过对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2个典型矿床(驱龙和厅宫)早期钾化石英脉中多相包裹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研究,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遗漏的成矿流体中有用组分信息,对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扫描电镜/能谱研究表明,驱龙、厅宫矿床中多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除常见的石盐及钾盐外,还含有重晶石、方解石、黄铜矿、钛铁矿及其他以Fe、Cu_Fe为主要元素的未知矿物。这些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富含Cu、Fe、Ti、Mn、S等成矿元素的高氧化态岩浆热液;黄铜矿、钛铁矿、重晶石等子矿物与石盐、钾盐子矿物共同产出,暗示直接从斑岩岩浆中出溶的高盐度流体是成矿物质组分搬运的主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扫描电镜/能谱 子矿物 高盐度流体 出溶 斑岩铜矿 驱龙和厅宫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Hyperion数据蚀变矿物识别初步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甘甫平 王润生 杨苏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2年第4期44-50,T003,共8页
矿物识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光谱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文章以最新获取的西藏驱龙地区卫星高光谱Hyperion数据为例 ,进行了星载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识别的初步研究。根据矿物光谱识别规则和识别谱系 ,初步识别并提取... 矿物识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光谱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文章以最新获取的西藏驱龙地区卫星高光谱Hyperion数据为例 ,进行了星载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识别的初步研究。根据矿物光谱识别规则和识别谱系 ,初步识别并提取出高铝和低铝白云母化、高岭石化以及绿泥石化等蚀变矿物。与已知地质资料对照分析 ,所提取的蚀变信息与矿区地质情况基本吻合 ,同时发现一个新的类似的蚀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矿物识别 光谱识别规则 HYPERION数据 西藏 驱龙地区
下载PDF
西藏甲玛—驱龙地区叶巴岩组构造学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钟康惠 姚丹 +8 位作者 多吉 郑凡石 徐长昊 黄小雨 陆彪 雷波 蔺吉庆 鲍春辉 闫国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6,共12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定向薄片显微构造研究,对甲玛—驱龙地区叶巴岩组的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①原叶巴组实为构造岩,应称"叶巴岩组",区内可分为四个岩段,构成两个变火山-沉积旋回;②叶巴岩组在宏观上表现...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定向薄片显微构造研究,对甲玛—驱龙地区叶巴岩组的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①原叶巴组实为构造岩,应称"叶巴岩组",区内可分为四个岩段,构成两个变火山-沉积旋回;②叶巴岩组在宏观上表现为自北而南的轴面总体北倾的复背斜和复向斜;③叶巴岩组经历过两期韧性变形,多期韧脆性变形,且邻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主推覆面的C岩段还多经历了三期较浅层次的面理置换和一期膝折变形;④叶巴岩组两期韧性变形动向相反,第一期为上层面自南向北的剪切,第二期为上层面自北向南的剪切,第二期韧性剪切与随后的韧脆性变形具多阶段递进特点,在向南推覆褶皱至较浅层次后还经历多期脆-韧性变形,尤其是邻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主推覆面部位;⑤叶巴岩组第一期韧性变形发生于94—85Ma±的晚白垩世土伦期—康尼亚克期,与雅鲁藏布江洋壳向北俯冲导致的弧后裂谷伸展有关;第二期韧性变形及其后主要的韧脆性变形发生于50Ma±的始新世,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有关,碰撞后的构造作用则导致多期脆-韧性变形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甲玛—驱龙地区 叶巴岩组 构造变形 构造运动学 构造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