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2/R41小通道内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代宝民 李敏霞 +2 位作者 吕佳桐 王派 马一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4-931,共8页
对R41和混合工质CO2/R41(20.5/79.5)、CO2/R41(51.4/48.6)在直径为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中的超临界冷却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质量流速范围为400~800 kg·m^-2·s^-1,压力为6.0~8.0 MPa,热通量为12~48 kW·m... 对R41和混合工质CO2/R41(20.5/79.5)、CO2/R41(51.4/48.6)在直径为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中的超临界冷却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质量流速范围为400~800 kg·m^-2·s^-1,压力为6.0~8.0 MPa,热通量为12~48 kW·m^-2,流体温度为20~80℃。3种工质的对流传热系数的极值随 C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条件下R41的传热系数小于CO2/R41的传热系数。混合物的超临界传热系数变化规律与纯R41相同。实验条件下,3种流体的传热系数在2~25 kW·m^-2·K^-1之间,压力的影响显著,越接近临界压力对应压力条件下的传热系数极值越高。在远离准临界点的区域传热系数随热通量变化不明显,而在准临界点附近对流传热系数的极值随热通量的增加而小幅减小。将实验结果与经验关联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有4个关联式的预测效果较好,误差均在±30%以内,预测误差随CO2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r41 混合物 对流 换热 小通道
下载PDF
将CO2、R170和R41应用于跨临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栋 刘雅如 +2 位作者 陈卓 寇遵丽 鲁月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1-56,共6页
基于一套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首先建立了相关的热力学参数计算模型,之后将CO2、R170和R41这3种制冷剂分别应用于该系统,并对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及[火用]效率进行计算,最后对各性能参数进行详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工况下... 基于一套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首先建立了相关的热力学参数计算模型,之后将CO2、R170和R41这3种制冷剂分别应用于该系统,并对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及[火用]效率进行计算,最后对各性能参数进行详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工况下对比COPheat和[火用]效率,R41系统分别比CO2系统提升了31.77%和23.34%,而R170系统则提升了4.9%和3.6%;R41和R170在提升系统制热量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R41和R170的系统最优运行高压也比CO2系统分别降低了35%和43%。因此,除了CO2外,R41和R170也是另外2种很有潜力的应用于跨临界循环的制冷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跨临界循环 CO2 r41 R170 性能 [火用]
下载PDF
R1234ze(E)/R41混合工质用于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向阳 巨福军 +4 位作者 范晓伟 王团结 欧阳怀瀑 邝阿敏 马胜飞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71-75,共5页
通过分析R1234ze(E)/R41混合工质的环保及安全特性、溶油性、温度滑移和循环性能,对其应用于热泵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名义工况下该混合工质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循环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R1234ze(E)/R41最优质量配比为91/9... 通过分析R1234ze(E)/R41混合工质的环保及安全特性、溶油性、温度滑移和循环性能,对其应用于热泵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名义工况下该混合工质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循环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R1234ze(E)/R41最优质量配比为91/9,此时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与R22系统相比,其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COPh提高了14.15%,冷凝压力和排气温度均相对较低,但其压比略有升高;在最优质量配比区间内,R1234ze(E)/R41系统的COPh值变化较小。因此,R1234ze(E)/R41(91/9)可在热泵系统中替代R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非共沸混合工质 R1234ze(E)/r41 质量配比
下载PDF
-60℃温区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R41替代R23的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琦 乐生健 +4 位作者 吕东杰 王辉 徐象国 王勤 郭智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04-310,共7页
选取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对R41在-60℃温区二元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替代R23进行循环性能对比分析。设计并搭建采用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对R23/R1234ze(E)和R41/R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性能进行实验对... 选取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对R41在-60℃温区二元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替代R23进行循环性能对比分析。设计并搭建采用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对R23/R1234ze(E)和R41/R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性能进行实验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以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时,用R41替代R23后系统COP略有下降,单位体积压缩功减小1/3~1/2,单位容积制冷量稍有降低,但系统单位质量制冷量明显提高,可以大大减小充注量。更重要的是R41的GWP的显著减少能起到很明显的环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物 精馏柱 自复叠 R23 r41 环境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CO_(2)/R41混合工质小管径管内流动传热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智博 陶乐仁 +1 位作者 虞中旸 邱晗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3,共6页
采用CO_(2)/R41(氟甲烷)混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传热工质,建立其在小管径管内冷却过程的物理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压力、管径和混合比例对管内流动传热的影响。通过对比超临界流体模拟中常用的湍流模型,得到RNG模型能更好地应用... 采用CO_(2)/R41(氟甲烷)混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传热工质,建立其在小管径管内冷却过程的物理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压力、管径和混合比例对管内流动传热的影响。通过对比超临界流体模拟中常用的湍流模型,得到RNG模型能更好地应用于超临界混合工质的管内流动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力对CO_(2)/R41混合工质的换热系数影响显著,其工况越接近临界点换热系数越大;超临界混合工质的管内换热系数极值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增大,2 mm光管的换热系数极大值相较4 mm和6 mm光管分别增加了14.4%和30.7%,并且流动传热的均匀性更好,但是Nu数较低;6.5 MPa下的CO_(2)/R41(20/80)相较于8.0 MPa下的纯CO_(2),其管内最大换热系数提高了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r41 混合物 对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ZK6120R41型豪华客车设计
6
作者 邱益民 潘勋 《客车技术》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阐述了ZK6120R41型豪华客车设计思想、原则、结构及工艺特点。
关键词 客车 ZK6120r41 设计 结构 技术参数
下载PDF
R41/R404A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臧润清 姬卫川 孙志利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4,94,共7页
对R41/R404A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分别对高低温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压缩机的功耗、系统性能系数COP、系统的效率η、损失X以及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损失所占的比例随蒸发温度T_e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41/R404A复叠制冷... 对R41/R404A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分别对高低温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压缩机的功耗、系统性能系数COP、系统的效率η、损失X以及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损失所占的比例随蒸发温度T_e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41/R404A复叠制冷系统存在一个最高COP对应的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T_4opt,且T_4opt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高低温循环的压缩机排气温度随着蒸发温度T_e的降低而升高,低温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的幅度远大于高温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的输入功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OP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蒸发温度从-60℃升高到-30℃时,COP从1.04增加到1.83;系统损失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蒸发温度-60℃到-30℃,系统损失从5.4k W降到3k W。系统的最佳效率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蒸发温度为-36℃时,最佳效率最大值为44.4%;损失主要部件是冷凝蒸发器、高温级的节流机构和高温级压缩机,三个部件的损失之和最大为60.4%,最低为57.6%。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不可逆损失最小,其比例不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制冷系统 性能系数 [火用]分析 r41
原文传递
CO_2二元混合物压缩/引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敏霞 吕岩 李双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2,共6页
引入CO_2混合物以及利用压缩/引射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其系统循环效率。建立了两相流引射器系统,采用均相流的索科洛夫理论、Eames等理论及热力学方法中两相流引射器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确定热力学方法在两相流引... 引入CO_2混合物以及利用压缩/引射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其系统循环效率。建立了两相流引射器系统,采用均相流的索科洛夫理论、Eames等理论及热力学方法中两相流引射器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确定热力学方法在两相流引射器的设计计算中较为接近实际。基于热力学方法对CO_2/R32(质量比40/60)、CO_2/R41(质量比20/80)两类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压缩/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带引射器比不带引射器时效率分别提高了30%和20%,而且通过引入混合物改善物性后的系统效率可以比纯工质CO_2系统效率提高50%以上,同时证明了CO_2/R32的效果要好于CO_2/R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器 引射系数 CO2/R32 CO2/r41 二元混合物
下载PDF
CO_(2)混合工质热力学模型及冷却换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夏杰 陶乐仁 +1 位作者 虞中旸 张苏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42,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CO_(2)混合工质系统性能和换热特性,首先通过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热力学模型对多种CO_(2)混合工质进行了筛选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制冷剂质量分数增大时,只有R41混合工质的系统最优COP呈上升趋势,最大提高了12.81%,而压力... 为了深入研究CO_(2)混合工质系统性能和换热特性,首先通过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热力学模型对多种CO_(2)混合工质进行了筛选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制冷剂质量分数增大时,只有R41混合工质的系统最优COP呈上升趋势,最大提高了12.81%,而压力最大降低了23.35%,证明其适合与CO_(2)混合。另外,CO_(2)/R41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损失最大。之后对不同入口压力、雷诺数和混合物组分下,CO_(2)/R41圆管内冷却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各参数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机理。随着R41组分的含量增大,换热系数极值点向高温段移动,并且换热系数最大值也会随之减小。当CO_(2)/R41的混合质量比为0.5/0.5时,与纯CO_(2)工质相比,平均换热系数降低了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混合物 r41 系统性能 换热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R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金凤 韩琴 +3 位作者 王晓楠 齐宏 光杨其 唐灿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8-475,共8页
棉花黄萎病严重危害棉花生产,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为提高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本研究将从棉花根系中分离的对棉花黄萎病菌有较好抗性的内生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R菌株添加到育苗基质中,培育苏棉22和中棉所41 2个棉花品种的幼苗,并评... 棉花黄萎病严重危害棉花生产,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为提高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本研究将从棉花根系中分离的对棉花黄萎病菌有较好抗性的内生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R菌株添加到育苗基质中,培育苏棉22和中棉所41 2个棉花品种的幼苗,并评价生物育苗基质对棉花生长及抗黄萎病的效应。结果表明,育苗基质适合作为41B-1R的保存载体;添加生防菌41B-1R的育苗基质对棉花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41B-1R能稳定地定殖于棉花幼苗根系内部。育苗后移栽,可有效减少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V1070在苏棉22和中棉所41幼苗根部的定殖,显著提高棉苗对黄萎病的抗性,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6.7%和28.6%。本研究表明,用添加41B-1R菌株的育苗基质育苗可以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危害,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育苗基质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R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交通拥堵与空气质量——来自汽车尾号限行的证据 被引量:7
11
作者 吉霖 张伟强 侯赢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116,共10页
由于空气的污染来源众多,交通拥堵是否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一般情况下很难界定和区分。本文利用一个特殊的工具变量——北京市工作日高峰时段汽车根据尾号限行,来分析和回答上述问题。由于受文化习惯影响,居民在挑选车牌号码时一般都... 由于空气的污染来源众多,交通拥堵是否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一般情况下很难界定和区分。本文利用一个特殊的工具变量——北京市工作日高峰时段汽车根据尾号限行,来分析和回答上述问题。由于受文化习惯影响,居民在挑选车牌号码时一般都不选4,因此包含数字4的车牌号很少。每当限行尾号为4和9的工作日,北京市的道路交通相比其他工作日会更拥堵,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识别交通拥堵的独特指标。通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排除了大量干扰因素后,我们对北京市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浓度逐时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限行尾号为4和9的工作日,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的PM2.5浓度差异,比其他工作日的差异高出9.46%。交通拥堵显著降低了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交通拥堵 空气质量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