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e-B(RE=Pr,Nd)铸锭热形变机理的探讨
1
作者 夏天舒 罗阳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14-118,共5页
在变形温度为85C~1050℃,变形速率为1×10^(-3)~1s^(-1)的条件下,利用热变形模拟试验机,测量了感应熔炼的Pr_(36.5)Fe_(61.2)B_(0.δ)Cu_(1.5)(%)铸锭和Nd_(34.3)Fe_(64.7)B_(1.0)(%)铸锭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表明,Pr-Fe-B-C... 在变形温度为85C~1050℃,变形速率为1×10^(-3)~1s^(-1)的条件下,利用热变形模拟试验机,测量了感应熔炼的Pr_(36.5)Fe_(61.2)B_(0.δ)Cu_(1.5)(%)铸锭和Nd_(34.3)Fe_(64.7)B_(1.0)(%)铸锭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表明,Pr-Fe-B-Cu铸锭与Nd-Fe-B铸锭的热形变形为与机理是基本一致的,其热形变行为类似于纯金属,其热形变机理与空位扩散的作用有关。铸锭的塑性取决于变形温度(T)和变形速率(?),若T不够高或(?)不够低,则指数律破碎现象不可避免。铸锭在热形变后获得的织构,看来与晶粒中出现的沿基面的位错扩散滑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e-b RE=Pr Nd 形变机理 变形温度 变形速率 空位扩散 位错扩散 指数律 应变曲线 破碎现象
下载PDF
Re-Fe-B系永磁合金
2
作者 金延 启明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4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re-fe-b 永磁合金 热处理 永磁体 溅射法
下载PDF
晶界添加Pr-Cu对烧结Nd-La-Ce-Fe-B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张建华 李永峰 刘艳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高La-Ce含量(RE质量的40%)RE-Fe-B磁体晶界处添加不同量的Pr_(83)Cu_(17)合金粉,系统研究了Pr_(83)Cu_(17)合金对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添加Pr_(83)Cu_(17)合金可有效改善含La-Ce磁体的微观结构,富稀土晶界相分... 在高La-Ce含量(RE质量的40%)RE-Fe-B磁体晶界处添加不同量的Pr_(83)Cu_(17)合金粉,系统研究了Pr_(83)Cu_(17)合金对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添加Pr_(83)Cu_(17)合金可有效改善含La-Ce磁体的微观结构,富稀土晶界相分布变得清晰、连续,同时Pr元素扩散进入主相晶粒边缘形成核壳结构,有效提高了磁体矫顽力。当Pr_(83)Cu_(17)合金添加量为磁体质量的5%、10%、15%时,磁体矫顽力分别提高60%、119%、166%。当Pr_(83)Cu_(17)合金添加量为磁体质量的5%时,磁体的剩磁为12.18kGs,矫顽力为6.205kOe,最大磁能积为31.01 MGOe。磁体La-Ce含量高,可有效促进La、Ce元素在稀土磁性材料中的使用,达到高效、平衡利用稀土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e-b磁体 高La-Ce含量 Pr_(83)Cu_(17)添加 磁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Nd-Fe-B-Si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健美 苏锵 +1 位作者 宋连仁 王鸿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3-84,共2页
为了探索提高Nd-Fe-B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T<sub>C</sub>,我们采用了与文献不同的组成和制 条件,研究了Si对合金的物相、T<sub>C</sub>等的影响,得出Nd-Fe-B-Si是一种有希望的非钴高居里温度合金体系. 试样系以... 为了探索提高Nd-Fe-B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T<sub>C</sub>,我们采用了与文献不同的组成和制 条件,研究了Si对合金的物相、T<sub>C</sub>等的影响,得出Nd-Fe-B-Si是一种有希望的非钴高居里温度合金体系. 试样系以钕铁、硅铁、硼铁和还原铁粉为原料,按 Nd<sub>15</sub>Fe<sub>77-x</sub>Si<sub>x</sub>B<sub>8</sub>(x=4、8、16、18 at%)配比,在石墨电阻炉内于Ar气保护下熔炼而成.T-σ曲线在日本MB-2型磁天平上测得;微区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别用JXA-840扫描电镜和日本理学2028x-射线衍射仪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Si 合金 稀土永磁材料
下载PDF
改善渗硼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文祥 曹晓明 +1 位作者 姜信昌 李国禄 《河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9-64,共6页
通过对单-渗硼、硼-氮共渗.硼-氮复合渗、硼-锆共渗和硼-土共渗等方法所得到的铁-硼金属间化合物分别进行了硬度梯度,脆性和耐磨性试验。试验证明,无论是复合渗还是共渗,其渗层性能都优于单-渗硼层,其中以硼-稀土共渗渗层... 通过对单-渗硼、硼-氮共渗.硼-氮复合渗、硼-锆共渗和硼-土共渗等方法所得到的铁-硼金属间化合物分别进行了硬度梯度,脆性和耐磨性试验。试验证明,无论是复合渗还是共渗,其渗层性能都优于单-渗硼层,其中以硼-稀土共渗渗层的性能最佳.在本文试验条件下,与单一渗硼层相比,共渗和复合渗渗层的脆断强度提高30%~54%,相对脆性降低47%~116%,相对耐磨性提高32%~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 耐磨性 表面合金化 渗硼层 脆断强度
下载PDF
过共晶高碳Fe-B-C钢的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永让 李继文 +1 位作者 张国赏 魏世忠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系统研究了稀土变质和热处理工艺对过共晶高碳Fe-B-C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稀土变质对初生硼化物具有显著的细化效果,随着稀土变质剂的增加,初生硼化物尺寸越来越小,共晶硼化物的形状也由菊花状向颗粒状转变。稀土加入量为0.6%... 系统研究了稀土变质和热处理工艺对过共晶高碳Fe-B-C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稀土变质对初生硼化物具有显著的细化效果,随着稀土变质剂的增加,初生硼化物尺寸越来越小,共晶硼化物的形状也由菊花状向颗粒状转变。稀土加入量为0.6%时可以取得最佳的综合变质效果。铸态硼化物Fe(3C,B)相970℃油淬处理后部分分解为Fe3B相;1 050℃热处理后,硼化物相则全部转变为Fe2B相。高碳高硼耐磨合金经过稀土变质与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性价比,是替代高铬铸铁的理想新型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高碳Fe-B-C钢 稀土变质 硼化物 微观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稀土及氧含量对烧结Nd-Fe-B磁体退磁曲线方形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国团 陈福峰 +2 位作者 郭林 赵家成 王会杰 《磁性材料及器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8,58,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烧结Nd-Fe-B磁体。分析了稀土及氧含量对磁体退磁曲线方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稀土含量高有利于磁体方形度的改善;在相同的稀土含量条件下,氧含量低的磁体方形度优于氧含量高的磁体。对稀土含量...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烧结Nd-Fe-B磁体。分析了稀土及氧含量对磁体退磁曲线方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稀土含量高有利于磁体方形度的改善;在相同的稀土含量条件下,氧含量低的磁体方形度优于氧含量高的磁体。对稀土含量为13.5at%时,从0.15%的磁体氧含量开始磁体方形度随着氧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考虑到稀土与氧反应生成稀土氧化物使磁体的净稀土含量下降,磁体的方形度随着净稀土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当净稀土含量达13.08at%,磁体方形度开始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ND-FE-B磁体 退磁曲线方形度 稀土含量 氧含量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钕铁硼永磁制造方法及工艺(Ⅳ)第四章 粘结法
8
作者 吴良宏 《上海钢研》 1994年第3期39-50,共12页
本章详细介绍了Nd-Fe-B粘结磁体的磁粉制备方法,粘结磁体的制备工艺及其特性。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粘结法 制备
下载PDF
新型富La/Ce多主相稀土永磁材料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严密 金佳莹 +1 位作者 马天宇 王新华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钕铁硼是目前磁性最强、应用最广、消耗稀土最多的永磁材料。钕铁硼的多年快速增长,导致我国稀土资源利用极不平衡,其高度依赖的Nd、Pr、Dy、Tb等昂贵稀土资源日益紧缺,而La、Ce等廉价的高丰度稀土则大量积压。扩大高丰度的La、Ce在钕... 钕铁硼是目前磁性最强、应用最广、消耗稀土最多的永磁材料。钕铁硼的多年快速增长,导致我国稀土资源利用极不平衡,其高度依赖的Nd、Pr、Dy、Tb等昂贵稀土资源日益紧缺,而La、Ce等廉价的高丰度稀土则大量积压。扩大高丰度的La、Ce在钕铁硼中的应用,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磁体,已成为稀土永磁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La/Ce均匀取代Pr/Nd,会降低RE2Fe14B四方相的內禀磁性能,导致强烈的磁稀释效应。通过设计富Nd和富La-Ce两类主相合金,制备多主相RE-Fe-B磁体,即La/Ce在主相晶粒内部和晶粒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化学不均匀性导致单个晶粒内部强烈的短程交换作用,以及晶粒间的长程静磁耦合,保障了富La/Ce磁体的磁性能。同时富La/Ce多主相磁体的抗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也满足了商业化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La/Ce 多主相 re-fe-b 磁性能 抗蚀性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Ce,RE)-Fe-B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新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安华 李卫 +3 位作者 张月明 冯海波 赵扬 朱明刚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5-725,共11页
中国Nd-Fe-B磁体产业的连年高速发展,造成稀土Ce的大量积压。为解决高丰度稀土资源Ce的平衡利用和高质化利用问题,同时也为了降低磁体原材料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围绕低成本(Ce,RE)-Fe-B磁体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开发工作。对Ce-Fe-B... 中国Nd-Fe-B磁体产业的连年高速发展,造成稀土Ce的大量积压。为解决高丰度稀土资源Ce的平衡利用和高质化利用问题,同时也为了降低磁体原材料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围绕低成本(Ce,RE)-Fe-B磁体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开发工作。对Ce-Fe-B磁体的内秉磁性和相组成,(Ce,RE)_2Fe_(14)B化合物中Ce的价态、原子占位等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分析;对快淬和烧结(Ce,RE)-Fe-B磁体的研究进展,对烧结(Ce,RE)-Fe-B磁体的制备新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现状进行报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RE)-Fe-B 磁性能 低成本 双主相
原文传递
Grain boundary construction and properties enhancement for hot deformed(Ce,La,Y)-Fe-B magnet by a two-step diffusion process 被引量:1
11
作者 Xuefeng Liao Weiwei Zeng +10 位作者 Lizhong Zhao Qing Zhou Jiayi He Wei Li Xiangyi Liu Hongya Yu Xiaolian Liu Haoyang Jia Jean-Marc Greneche Xuefeng Zhang Zhongwu Li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4期253-261,共9页
The rare earth-iron-boron magnets based on high abundance rare earths(REs)show potential for costeffective permanent magnets but their hard magnetic properties have to be greatly improved.The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 The rare earth-iron-boron magnets based on high abundance rare earths(REs)show potential for costeffective permanent magnets but their hard magnetic properties have to be greatly improved.The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process(GBDP)is known a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oercivity of Nd-Fe-B magnets,however,the conventional diffusion method faces a challenge for Ce-based magnets since there is no enough continuous GB layer as the diffusion channel.Here,a two-step(Nd-Cu doping followed by Nd-Cu diffusion)GBDP was introduced for hot deformed(Ce,La,Y)-Fe-B magnet,and the excellent magnetic properties ofμ0Hc=0.63 T,μ0Mr=0.68 T,and(BH)max=72.4 kJ/m^(3)were achieved.The Nd-Cu doping helps the formation of RE-rich GB layer,and then it acts as the diffusion channel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bsequent Nd-Cu diffusion and results in the increased volume fraction of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GB phase,whose paramagnetism was verified by 57Fe Mössbauer spectrometry.Those paramagnetic GB phases help to form the discontinuous domain walls,as observed by Lorentz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and break the magnetic exchange coupling of RE2Fe14B grains.It thus contributes to the coercivity enhancement of the hot deformed magnet with two-step diffusion,which is further proved by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This study proposes a potential technique to prepare anisotropic hot deformed(Ce,La,Y)-Fe-B magnet with high cost-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abundance rare earth Hot deformed re-fe-b magnets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process Magnetic properties Grain boundary phase
原文传递
退火对(Nd,Pr)12.8Dy0.2Fe77.4Co4.0B5.6快淬薄带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贻虎 刘新才 潘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44-2548,共5页
采用高真空高纯氩DSC测量了(Nd,Pr)12.8Dy0.2Fe77.4Co4.0B5.6非晶快淬薄带以及不同温度退火薄带的连续加热曲线,计算了晶化激活能、频率因子、晶化体积分数、晶化速率,研究了预退火前后薄带的晶化动力学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Nd,Pr)... 采用高真空高纯氩DSC测量了(Nd,Pr)12.8Dy0.2Fe77.4Co4.0B5.6非晶快淬薄带以及不同温度退火薄带的连续加热曲线,计算了晶化激活能、频率因子、晶化体积分数、晶化速率,研究了预退火前后薄带的晶化动力学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Nd,Pr)12.8Dy0.2Fe77.4Co4.0B5.6快淬薄带在30 K/min加热速度时DSC曲线起始晶化温度865.8 K、峰值晶化温度877.2 K、晶化结束温度901.7 K,居里温度转折点581.2 K,富稀土相的初始熔化点1003.6 K。在高于峰值晶化温度或晶化结束温度退火10 min的薄带非晶完全晶化,居里温度处形成吸热峰,而低于803.0 K退火处理的薄带以及快淬薄带在相近温度处只有DSC转折点。相对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的特征,在低于起始晶化温度的693.0~743.0 K退火处理的薄带晶化峰形相近;803.0 K退火处理后薄带的晶化峰的温度范围增宽:在10~40 K/min相同加热速度下其起始晶化温度均降低1.4%,晶化结束温度在加热速度20~40 K/min时达到、甚至高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结束温度;在低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的峰值晶化温度之前存在一个具有相同晶化速率的临界温度,在低于该临界温度时,退火薄带比快淬薄带具有较高的晶化速率、更不稳定;而在高于该临界温度,退火薄带比快淬薄带具有较低的晶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 晶化动力学 晶化激活能 晶化速率 富稀土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